《西南联大和美国飞虎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南联大和美国飞虎队-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卡尔已不再争论,俩人头捱在一起,正计划着什么,好像是有关星期天登山或垂钓的事宜,伯特心里觉得热乎乎地,为拥有这么一些朋友感到自豪。他们身上展现出柯林斯堡人的特性:率直、热情、乐于助人而且有点自以为是。他喜欢他们那些关于绘画的评论,无论它们正确与否,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至少为此认真思考过,艺术不是在争论中不断进步的吗?在美联社工作的时候,他们每天都要无数次面对这样的争论,差不多每一幅画和每一段文字都是在这样的争论中诞生的。起初他对此不太适应,对自己辛辛苦苦画出的图样被弃之废纸篓感到痛心,甚至有过一走了之的念头。后来,他慢慢地习惯了,并从中找到了极大的乐趣,他能感觉到自己在一天天进步,这种进步是明显的,使他有一种脱胎还骨的感觉,并对从前一些遥不可及的目标有了重新实现的信心。

  米克尔森带着一个侍者走过来,他们带来了他最喜欢的‘咖喱鳟鱼’,还有一些柯林斯堡当地的特产和名吃,它们差不多摆满了整张桌子。迪克 乔纳森回来后,他又去柜台拿来了一瓶威士忌,虽然在伯特极力劝说下,但酒还是被打开了,除了从不饮酒的本 富兰克林和约翰 尤伯尔外,每个人现在都有些酒意,不过心情十分愉快,他们谈论着柯林斯堡近期发生的一些新闻逸事和科罗拉多农学院的一些新的变化,甚至连一向严肃的约翰逊社长也讲了几个小笑话,引得其它人捧腹大笑,他们的行动感染酒店中的人,他们开始变得活跃起来,酒店就像一盆放在炉火上的水,随着时间深入和温度升高,正渐渐接近沸点。

  “富兰克林教授,听说学校已经开始增设飞行训练科目,是有这件事吗?”席间,伯特瞅准一个机会,颇有兴趣地问道。

  “是的。去年秋天就开始了,做为国家扩大保卫项目的一项内容。近期,学校还将陆续增设一些此类课目:如空袭疏散实战演练、紧急救护知识应用等。看来战争真的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忧心忡忡地回答道。

  大家沉默了好长一会儿。

  “伯特,你现在是军人,在这方面懂得比我们多,谈谈你的看法?”约翰逊社长说。

  “什么看法?”

  “战争呗。我们会不会被卷进去,像一战时那样。” 

  “我认为这是毫无疑问的。美国现在已到了必须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要是一旦德国占领了整个欧洲,日本又拿下亚洲,到时世界将会怎样?我想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不过,许多国民不这样想。” 

  “这是最让人忧虑的。他们幻想着英国和红色苏维埃能够打败德国。在亚洲,中国也能扼制住日本人。不过,从局势的发展上看,这只是他们自己的一厢情愿,就像太阳从西边升起一样不真实。”

  “的确如此,”卡尔这时接过话说,“但另一方面,国民也有他们的难处,谁愿意把亲人送到前线去送死,我确信没有人愿意做出这样的抉择。”
  作者题外话:这部小说讲述了当年西南联大学生和‘飞虎’队的抗战的故事。小说里的人物全部是真实的(除了女主角叶梅)。故事情节也大都是真实的。

  希望朋友们能够批评指正,并投票支持,予以推荐!在此为花费宝贵时间阅读此书的读者和编辑表示深深感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6)偶遇
八点钟时,他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酒店,大家都意犹未尽, 本 富兰克林邀请他们到大学去,由他任编剧和导演的一个戏剧正在校礼堂里排练,他希望大家能去捧场,除了乔纳森身体有些不适外,所有的人都欣然同意了,他们坐进了本 富兰克林和约翰 尤伯尔的车里。伯特、约翰逊社长和富兰克林同行,而尤伯尔将把乔纳森送回家,所以,他们一上路,就暂时分开了。

  路过柯林斯堡中学时,伯特把窗户全部打开了,贪婪地望着外面,偌大的操场和带着廊柱的教学楼隐没在夜色里,静悄悄地仿佛睡着了,他有些失望,坐在身边的诺尔曼 约翰逊瞧出他的心思,拍着他的肩头,问道。

  “想学校了吗?”

  伯特点点头,算做回答。

  “明天我们一起去吧。下午学校棒球队将有一场与丹佛玛希尼高中的比赛,我们要去采访。”

  “再说吧!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但这次回来,我一定要经常去学校看一看。” 

  “保罗 克劳希尔老师昨天来报社,你知道,他经常为我们写一些介绍户外运动和家庭生活的小文章,卡尔告诉他你要回来的消息,他很高兴,他们商量着为你准备一个特别的活动。”

  “什么样的活动?”

  约翰逊耸耸肩。“我也不清楚。我想问卡尔,但看到他神秘兮兮的样子,也没好张口。” 

  不是登山就是钓鱼之类的。伯特想。很可能就是席间卡尔和富兰克林小声商讨的。他太了解这些人,他们也了解他。几年前,他和卡尔就准备攀登郎斯峰,但一直没有如愿。莫不是这件事吗?想到这里,他也不由得有些跃跃欲试。

  汽车拐上学院大街,路面变得宽阔许多。借着月光,他们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辆汽车正停在夜色中,他们减慢了车速,慢慢地靠近它,一个女人正站在树影里,向他们挥着手,在幽暗的灯光中,他们看不清她的脸。本 富兰克林踩下刹车,汽车轻轻地呻吟了一声,在女人面前停下了。

  “嗨,是你。”女人看见伯特惊喜地喊道。她是早晨那个与他一起回来的女人,她换了一套粉红色的上装,显得更加漂亮。

  “嗨!你怎么在这儿?发生了什么事?”

  “我儿子病了,”女人说。“我正要送他去医院,但汽车在这儿抛锚了,我不知道如何修理,请你们帮帮我。”女人哽咽起来。

  这是一辆30年出产的福特车,车体相当陈旧,可能因长期没有使用,有的地方已锈迹斑斑。伯特模糊地记得,它是威尔逊校长的车,在十年前它可是柯林斯堡最好的汽车。他还记得在大雪纷飞的冬日,他载他回家的情景。他打开车门。男孩躺在汽车后座上,脸蛋红彤彤地,已经睡着了。富兰克林俯下身,摸了摸他的脑门,他的手仿佛粘在烧红的火炉上,一下子就弹回来。

  “这孩子一定患了重感冒,必须立刻送医院,”他焦急地望着伯特,又望着那女人,“我看这样吧。我送孩子去医院,伯特,你和约翰逊社长留在这里,看看把这辆老爷车修理一下。”

  “好。”

  他们一起把孩子抬起车子里,他们尽可能的小心翼翼,但孩子还是被弄醒了,看见伯特,他强挤出一丝笑容。

  “嗨!”他吃力地说。

  “嘘!”伯特把中指竖在嘴上,让他安静。

  他们把孩子安顿好,那女人也坐了进去。富兰克林发动了汽车,一转眼,它就消失在白杨树掩映下的拐角处。

  伯特和约翰逊社长走回到那辆老福特车旁,伯特打开车前盖,挽起袖子,借着街灯,开始察看它。他查查这里,碰碰那儿,一会儿就找到问题所在。有几个零件已经老化,有些松动。一个垫圈也丢失了,但车子整体还算不错。经过一番小小的处理后,它又会焕发青春的,像一辆新福特车那样生气勃勃。

  他终于把车子发动起来。坐到方向盘后面,想把它开到学校附近的停车场去。明天,他会通知那位女士,让她去哪儿寻找它。哦,他突然记起,至今他还不知道那个女人的名字,更甭提她的电话号码。不过,这没有关系,他会通知威尔逊校长让他告诉她或者去柯林斯堡医院去问一下,这不会有什么麻烦。

  “你认识她?”当他们快抵达停车场,约翰逊突然问道,他坐在伯特身边,仿佛在想什么事情。

  “是的。但认识不久,在回来的火车上。我们乘一辆车,并且是在同一个车厢里。”

  “噢,我说嘛,这就对了。”

  “什么对了,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伯特不解地问。

  约翰逊社长沉浸在对往事遐想中。停顿了片刻,他才继续问:“这么说你以前不认识她。”

  “不认识。不过她告诉我她在柯林斯堡住过,并在这里读的高中。对了,你不是这里的活字典?你记得她吗?”

  黑暗中,约翰逊社长兀自地笑起来,伯特非常纳闷,不解地瞅了他一眼。

  “怎么会不记得呢?”

  “那么她是谁?”

  “珍妮 斯图尔特。”他得意地说。

  “你说她是斯图尔特家的姑娘?”

  “是的。斯图尔特的二女儿。当年,她可是柯林斯堡最漂亮的姑娘,还获得过同学会王后呢!”

  伯特的身体仿佛被电击了一样,几乎要倒下去。他把汽车开到路旁,以便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你确定吗?” 

  “当然,”约翰逊好奇地看着他 。“我永远忘不了,即使再过去二十年,我也能认出她。当年,我采访过她,她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我相信她是我采访过的同学会王后中最出色、最美丽的一个。” 

  对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伯特在心里想。一开始,他就觉得她似曾相识。不过,他从没想到会是她――他少年时代最崇拜的姑娘,并且很可能会是他一生最崇拜的姑娘。
  作者题外话:这部小说讲述了当年西南联大学生和‘飞虎’队的抗战的故事。小说里的人物全部是真实的(除了女主角叶梅)。故事情节也大都是真实的。

  希望朋友们能够批评指正,并投票支持,予以推荐!在此为花费宝贵时间阅读此书的读者和编辑表示深深感谢

第六章(1)回忆
他旋开安装在水管上的开关,水立刻就从蓬蓬头里喷射下来,它先落到他的头顶上,然后分化成一道道小水流蜿蜒而下。片刻之间,他整个身子就被浸湿了,他感到十分惬意,宛如在盛夏时节,吃上一块水果冰淇淋一样痛快。

  “他妈的这训练搞成什么了?”利奥 施拉姆把头从蓬蓬头下伸出,恨声恨气地对伯特说。“如果再这样继续干下去,连我也一定被累趴下不可。”

  “的确这样,但我想你会吃得消。”

  “喂,瞧你这小子也学得这样怪声怪气!等你到我这个年纪,就不会再这样轻松。” 

  那年科罗拉多高中棒球联赛,柯林斯堡中学有史以来第一次有望进入前四名。所以,自从暑假以来,在肯 里德教练的带领下,他们一直在大运动量训练,但由于天气酷热,队员们体力消耗很大,每天训练完毕,他们都精疲力竭了。

  利奥 施拉姆是队中的一号投手,在队里承担的任务最重。肯 里德教练对他要求也最为严格,并时常要给他额外加练。所以,有些怨言也是在所难免。利奥身高六英尺三英寸,夏训以来,他体重已降了十镑,但看上去更结实了。而伯特刚上高一,只是队中的预备队员,只是扮演背球袋、捡球或在比赛间隙时为主力队员递毛巾和在看台上充当啦啦队的角色,但平时体能训练是一点也不能缺少。在队里,利奥最喜爱伯特,这一方面因为他们住在同一街区,自小相熟地缘故,而最主要的是俩人父亲都是伯灵顿铁路公司的员工,对这一点,他们都十分看重。

  “伯特,”利奥眨动着眼睛,狡黠地说。“你知道,是什么东西让我坚持下去呢?”

  “不知道,”伯特如实地说。

  “猜你也不知道,”利奥有些失望地说,“但我可以告诉你,想不想听一听?”

  谁稀罕你那些破事,伯特心里想。但他没有说出口,而是下意识地点点头。

  “再过两个星期,就要过同学会了,如果我现在倒下,就可能错过它,这可是我在中学最后一个同学会,无论如何我不能错过。” 

  他们擦干了身体,然后换上衣服。一边与队友们打着招呼,一边出了球队更衣室。外面,暮色渐浓。操场上仍有几个学生在练习跑步,他们像秒针一样,围着跑道一圈一圈转动着。他们横穿过校园,经过教学楼时,看到底楼一个房间仍灯火通明, 一阵阵轻快的音乐声和鞋跟撞击地面的嚓嚓声从里面传出,那是学校的啦啦队在排练。利奥向伯特使了一个眼色,他们蹑手蹑脚朝那里走去,在门口,俩人选了一个上佳的位置,然后目不转睛向屋里窥视,姑娘们排成几排,由一个人率领着,正伸展着优美的身姿,做着一个个令人眼花潦乱的动作,伯特张大了嘴巴,一下子就被吸引住。

  “利奥,我们走吧,”十几分钟后,他才仿佛清醒过来。“我还要去吉米的杂货店,再耽搁下去,他会等不及了。”

  利奥迟疑着,恋恋不舍地向屋里又瞅了几眼,直到跨上他的自行车,才好像回过神。

  “你要到哪儿去?”他问道。

  “去吉米的杂货店。”

  “什么事?”

  “他让我设计一些同学会舞会的面具清样,我已经画了几幅,拿去给他看看,如果他满意,就可以去厂里印刷了。如果他不满意,我再画几幅或者做一些修改。”

  “这家伙真精明。” 

  “他说每年从工厂进的面具太千篇一律,没有一点新鲜感。他想换换花样。不管怎样,这对他是一个挑战。同样,对我也是一个挑战。但我们想尝试一下。”

  “能把你的画样拿给我看看吗?”利奥好奇地问。

  伯特很不情愿。他想把这个秘密保持到舞会开始那天,尤其是画样,这可是个大问题,吉米也是这样告诫他的。

  “怎么?不相信我吗?”利奥佯装生气地说。

  “看在好朋友的份上,我可以让你瞧瞧,”伯特迟疑地说,“但你得答应我,一定要保守秘密,不能同任何人谈起画样的内容,如果有人知道这件事,吉米再也不会信任我。”

  “我答应。”

  伯特仍犹豫不定。

  “那么我们起誓,”利奥勾起他的食指,把它扣在伯特的食指上。“如果我说出来,我就会变成一只小狗,或者是个棒球,让你天天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