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见状,狰狞一笑,问:“尔何以如此过凄凉之感?是怕死?还是眷恋妻子儿女?”
王允坚:“我一子在军队做事,一子出门在外,临死不见二人,所以心内生悲(原来他还是“军属”)。
朱元璋接着问:“此毒可以解吗?”
王允坚:“可以。”
问:“何物可解?”
答:“凉水,生豆汁,熟豆汤,可以解毒。”
老朱也懂些医理,说:“此解不快,何法可以快解药毒?”
王允坚说:“粪清插凉水”。
老朱大眼珠子滴溜乱转,马上派人取来凉水半碗,又用蛋壳装来粪清,放置于一旁。但他并非马上给王允坚解毒,而是煞有兴趣地等待这位卖药郎中腹中毒性发作,欣赏他倍受折磨的惨状。
果然,药性发作,王允坚在地上辗转呻吟,浑身上下抓挠,不停用手抚肚腹,眼神张惶。
朱元璋很愁闲地从御座踱下,站在王允坚身边问:“毒发时什么感受?”
王允坚边喘息边回答:“五脏不宁,心热血升。”
老朱又问:“这种毒药入体,伤摧哪种经络?”
王允坚汗如雨下,腹如刀绞,一边打滚一边回答:“五脏先坏,毙命后,全身发黑。”
朱元璋抚须微笑,又问:“几时可解,过多久不可解?”
王允坚几乎说不出话,被锦衣卫兵士猛踹一脚,挣扎回答:“过了三个时辰,就不能用解药救治了……”
欣赏毕王允坚中毒打滚全过程,朱元璋十分满意。终于,他命人把解药灌入这位郎中的腹中。
卫士把王允坚拖下殿,放在廷院。老朱神闲气定,远观这位倒霉蛋上吐下泻、捶胸揉腹,上下数窍在那里排山倒海一样“排毒”。
最终,“人复如初”,啥事都没有,毒性已解,又成好人一个。
朱元璋冷笑一声,下令:“押入死牢,明早闹市,枭首示众!”
折腾半天,这位卖药郎中仍然逃不出一个死字。
日理万机之余,朱皇帝能抽出数个时辰观看“医学试验”,不说明别的,只能说明这个人极其残忍、阴暗。为此,他还津津乐道,编入法律笔记一样的《大诰》。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胡蓝之狱”及开国规模(8)
《大诰》里洋洋大观,全文皆以“朕”第一人称记录,娓娓而谈,语言十分口语化。老朱的目的就是让他统治下的“人民群众”皆能读懂。
时过数百年,我们掀开发黄变脆的书页,仍觉冷气森森,骇人心目。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跋:寄史怡情真名士
——梅毅(赫连勃勃大王)再印象
我与梅毅,相识有年,此人确实是大有趣之人。十年之前;初见梅郎,“I was young;and you were young”(金斯堡语),他还是一位清俊年轻、神情郁郁的境外代理行专家,刚刚从某家国营大银行辞职;十年之后,“I am old ;and you are still young”;梅郎风华依旧,已经成为名满天下的历史散文作家。慨叹之余,不得不佩服梅郎的才情和抵抗岁月的良好心态。历史写作中,他总能以情入文,才趣兼化,最终使其历史散文臻至化妙之境。为防风流得意之事辄过而兴悲凉,梅郎爱以其性灵之笔专心刻画描摹。于是乎,真清寂寞的历史庙堂,在梅郎笔下愈觉有味。
梅郎真才子而美姿容,面白如玉,唇若激朱。其网上ID“赫连勃勃大王”之取名,据我忖度,恰似北齐美男子兰陵王高长恭纵马出阵所戴之狰狞铁面具,特以悍武之罩,掩其清俊之容,万马军中令敌人破胆耳。由此,梅郎以“赫连勃勃大王”之ID的赫赫勇武,驰骋网上虚拟世界中,更能恣意纵横!
梅郎笔悍而胆怒,眼俊而舌尖,刻画尽情,描摹恣意。由此观之,玩世、出世、谐世、适世,四种境界,梅郎不谙者惟其第四。梅郎笔下,残阳剩垒,鸦飞荒台,尽是当年繁华盛地;霜冷残花,月迷塞北,皆为昔日英雄战场。抚膺观之,强弱何在,兴亡安有,思此令人泫然。世态极幻,历史悲情,刹那间奔来眼底,炎凉春秋,世事如风飞散。
梅郎写史,恰恰趁其心力强盛之时,借此消其胸中之不平块垒。如此恣情于历史烟云之间上下数千年浮沉往事,耗磨壮心,真非常人能及,乃至情人之苦心也。然而,蚌病方能成珠。观乎梅郎,情致超然,所谓“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其人有真气,乃有真性情,故而总览梅郎性情大要,其兼乎狂、奢、痴、情、傲、真六字:
一曰狂。梅郎逢佛杀佛,遇祖杀祖。其满目林泉高致,从不敛眉低首于权贵富豪。青白之顾盼,总同嵇康之粗头乱服;风歌之长啸,尽视黄金宝玉为瓦砾粪壤。梅郎曾经佞佛,一日,此君忽读《文天祥传》,大悟其非,于是乎梅郎千里命驾,自深圳直驱如吉安谒墓。返归之后,我问其人曰:“何为佛祖西来之意?”梅郎答曰:“碧眼胡儿误众生,文山乃为真男子!”
二曰奢。梅郎真屠钱圣手,号称“钱屠”。厚自奉养之间,梅郎一茶之费千金,一游之掷数万,美馔精舍,穷奢极欲。挥洒弃掷之间,殊不为意。不知梅郎者,总会以为此人乃穷儒青灯爬梳史籍之措大。如此惴惴惶惶之心,岂能料宋子京学士美姬夹侍、巨烛烧燃如昼以修《唐史》之盛观!梅郎豪华倜傥之人,亦爱“不晓天”,其撰史之为颇似宋才子所为。犹如木之有瘿,石之有眼,皆“病”也,亦不足为奇。而梅郎“钱屠”之癖,亦其率情之显也。
三曰痴。梅郎总爱对盛景生悲情,见落红有诗惜。忆想梅郎昔日之收藏癖足浓,好玉石,好精壶,好印章。一日,梅郎大悟人生苦短,积奇成累,忽然改意,数匣珍稀之物,一朝捐弃无遗,尽散亲朋,殊不以为意。于是乎,红山佳玉,悬于江华肥腻之腰;天工奇壶,晃于文华烟臭之嘴;鸟篆田黄,盖于田颇“经济”之书。想梅郎几年内坊间肆市内多方孜孜营求搜检之辛劳,观其今日之弃捐不惜,何其憨痴也!
四曰情。梅郎爱伤怀蓓蕾转瞬之凋于烟华,最欢喜月中婵娟之梨花带雨。然究其醇酒美人之耗磨,视世事倩影为消泻排遣,又何其驰放自纵也。吾曾笑语梅郎:“大王你可惜。可惜你胸中奇书太多,笔下文字太好。人患才少,你患才多。如能不读书,不作文字,应该能成为真名士。”梅郎莞尔:“此语快哉。非你不能道此言,非我不能悟此语。我真想毁笔噤口,可惜总不能忘却世情。”洒然之间,有人询其“无情”之状,梅郎嘿然片刻,答曰:“多情却总似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五曰傲。梅郎骨绣毛锦,精通古今,自是养成奇诡谑浪之傲气。加之其文胎骨清高,气韵华富,玉剖碧明之下,绕肠雄气,郁郁苍苍,尽泄于其汪洋恣肆之史章。其文如人,傲岸不群,畅快新颖而不失于浅,奇崛峥嵘而不失于涩,别出心裁,意气阔达。吾平生最喜者,乃据座倾耳,听梅郎雅人不羁之谈锋;又把盏醒然,观梅郎豪杰恣肆之傲态。
六曰真。梅郎七分才情,三分真气,为人为文从无虚饰,丘壑之意盈盈于胸,从未使缁尘染其素怀。依我所悟,梅郎,东坡之后身也。清阴淡月,雷霆风雨,其行影皆好,把持自如。之所以能得保其真者,盖梅郎灵台寂寂,非似吾辈触途成滞,伺色而声,却步而行,不能澄怀涤虑以处世情。有人笑梅郎屠龙之术无用,讥其青年自致蹭蹬。然不知风雨侵飘之间,春光正自佳,惜世人不能领取消受耳。
梅郎津门名家,自是多识宿儒俊达,然常嘱吾等朋辈为其新书作序跋。明史写毕,梅郎再次嘱余作跋,令人愧然。此等文墨之事真真苦我辈,堆书盈案,千摘百选,方得佳句美词。吾文笔滞涩,总不能效梅郎下笔风生,动辄洋洋万言。
人生如弈棋,关键数着最紧要。梅郎耳绝大声,目绝美色,口绝至味,又能适然忘情,任枝叶飞凋,根株自在,春意随时可发,不劳不瘁,所谓火中金莲花,真真羡杀我辈。
户外鸟飞,修篁静映。而捧数册梅郎史书,赏观叹息。虽不得志于时俗,梅郎超然出尘,寄于史而快于心,坦然自怡。自怡而怡人,至此,虚闲之念顿生,浮日长如小年。不知不觉之中,目酣神醉矣。
是为跋。
亚明
2006年12月9日
附一 明朝世系表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始于太祖朱元璋,终于思宗朱由检,共十六帝。
太祖朱元璋
(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炆
(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次子。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
(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成祖朱棣,朱元璋第四子,1402年推翻侄子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
(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
(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
(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
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南侵,王振挟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1457年复辟。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景帝朱祁钰
(1428—1457)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剌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剌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1475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宪宗朱见深
(1447—1487)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宪宗,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宦官汪直用事。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孝宗朱祐樘
(1470—1505)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孝宗,宪宗三子。孝宗锐意改革,取得成效。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武宗朱厚照
(1491—1521)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武宗,孝宗长子。他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世宗朱厚熜
(1507—1566)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世宗,宪宗之孙,其父兴献王。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但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穆宗朱载垕
(1537—1572)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神宗朱翊钧
(1563—1620)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大臣张居正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当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光宗朱常洛
(1582—1620)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光宗,神宗长子。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重,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熹宗朱由校
(1605—1627)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熹宗,光宗长子。在位时大用宦官魏忠贤,政治极其腐败。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思宗朱由检
(1610—1644)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加紧骚扰入侵。思宗本人性格多疑,刚愎自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思宗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
神宗朱翊钧孙朱由崧即位于南京,是为安宗。弘光元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二年1645年),南京失陷,安宗朱由崧被俘。神宗朱翊钧侄朱常淓监国于杭州,是为潞闵王,仍行弘光年号,不久降清。
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朱聿键即位于福州,改元隆武,是为绍宗;
太祖朱元璋十世孙、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仍行弘光年号;
靖江王朱亨嘉亦称监国,以桂林为西京,改元洪武二百八十七年。
明廷由是分裂。
绍宗朱聿键旋灭靖江王朱亨嘉。隆武二年(明鲁王朱以海监国元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三年,1646年),绍宗朱聿键被俘,弟唐王朱聿粤即位于广州,改元绍武;
神宗朱翊钧孙朱由榔即位于肇庆,仍行隆武年号,是为昭宗。明唐王朱聿粤旋被俘。是年,韩王朱亶塉称制,改元定武。延平武王郑成功受爵,行隆武年号。
永历二年(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三年,明韩王朱亶塉定武三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五年,1648年),延平武王郑成功改奉永历年号。
监国六年(明昭宗朱由榔永历五年,明韩王朱亶塉定武六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八年,1651年),鲁王朱以海去监国号。
永历十五年(明韩王朱亶塉定武十六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十八年,1661年),昭宗朱由榔奔缅甸,被执送回国,遇害。
永历十六年(明韩王朱亶塉定武十七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元年,1662年),延平武王郑成功卒,弟郑袭、子郑经均袭爵,奉永历正朔。郑经是为延平文王,仍行永历年号。清世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三年,东宁延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