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无发---蒋介石评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元首无发---蒋介石评传-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向总统的汇报中存在不实之处,比如他将谈判失败推到*的身上,他说:“它(国民党)给了共产党想要的东西,但却没有要求共产党听从国民政府的指挥,这一点我在五点协议中提出过,因此在政府改革期间和之后,都仍然存在共产党武装发动内战的威胁。”*在他的眼里成了阻碍统一,挑起内战的一方。这样混淆是非的言论对罗斯福的决策起到了一些消极作用。 另有很重要的一点,罗斯福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对赫尔利的干涉很少,存在客观的原因,二战胜利后,罗斯福忙于欧洲战场,无暇顾及赫尔利,而且体力疲惫的罗斯福做出的判断很值得怀疑。《病夫治国》中就十分尖锐地指出“他那是在对外政治方面已经忙于看法了,只有几条模糊的建立在幻觉之上的行动原则。” 而美国在华代表赫尔利个人,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压制蒋介石,在国共谈判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赫尔利只是让*单方面的让步,不肯向蒋介石施加压力,劝其退步,所以谈判失败也是意料中的事。 共产党主张的意识形态也成为*与美合作的障碍,互相都不够信任。自从苏联十月革命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成为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直被美国政府看作是苏共在中国的代理人,受到美国的排斥,而国民党往往以反对共产主义博得美国的支持。 赫尔利政策带来的客观效果是中国内战的爆发。虽然美国和苏联一样都不希望中国打内战。范宣德曾直言不讳的说:“干涉中国内战蒋得不偿失,卷入中国内战给我们造成严重困难,而不会带来任何好处。”罗斯福在世时极力地调解国共,就是为了避免内战。戴维斯说:“是赫尔利使自己和美国政府越来越深入地卷入蒋和共产党之间的生死斗争。”赫尔利助长了蒋介石的内战倾向,美国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由“友邦”变为“内战凶手”。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说:“非常明白,假如没有美国的运输机和军舰,替中国政府把军队运到华北和东北,即使*要打内战,也是没有对手的。假如没有美国庞大的剩余军火接济中国政府,既是中国内战发生,也不会象今天这样残酷。假如没有美国一面倒的所谓调停,则中国内战的双方,也会找到和平方法的。” 美国选择了错误的路线,适得其反地卷入了中国内战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美国一向以天赋使命而自居,向全球推广它的*和自由。虽然美国采取种种方式力促“中国政府开明化”,加强*程序,规定个人基本权利,建立一个自由、统一、*的中国。但蒋介石的法西斯*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扶蒋*政策只能使蒋介石在*道路上越走越远。美国的理想主义目标变得遥遥无期。 “美国对华关系往往是混乱和自相矛盾的。政策方面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变化,反映出国家利益的迥异和两国之间肤浅的相互理解。”“从中美之间的交往之初,彼此之间就有误解,这反映了中美两国的文化和历史有着根本的差异。彼此之间都用自己的标准和价值来看待对方的道德和进步。” 国共是战是和,美国和苏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美国,虽然没有直接出兵,但它出了飞机、大炮、武器弹药;而苏联却没有象美国那样表露,但所起的作用也不能说是次要。 蒋介石和毛泽东多多少少都要看苏美两国的脸色行事,否则都下不了决心,决策也难以一贯到底。 苏联的统帅斯大林起初希望看到以蒋介石为核心的“联合政府”。他两次与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谈话,称蒋介石是“无私的”,是“爱国者”,但应在政治上对*让步,以求得军令的统一。斯大林还表示,不能认为中国共产党人是真正的共产党人,苏联人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帮助中国共产党人。 显然,斯大林认为在中国出现的应该是以资产阶级为核心的联合政府。不过,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相信“国际无产阶级的援助一定要来的”,不相信莫斯科会“承认蒋介石是中国唯一的领袖”。 显然,*的战略是利用苏联出兵和日本投降造成的权力真空,控制广大的原日伪占领区,准备夺取中国的半壁河山。远在大后方的蒋介石对突变的形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然而,就在*积极部署,准备夺取华东、华北、西北、东北大部分地方政权的关键时刻,莫斯科给*中央发来电报,指出:中国不能打内战,否则中华民族就有被毁灭的危险,毛泽东应赴重庆进行和谈。在斯大林看来,倘若*拒不和谈而坚持武装夺取的方针,必将导致远东局势的紧张。斯大林不相信*的军事实力,也不了解*的最终目标,但他知道一点:无论中国内战结局如何,都会破坏业已签订且为莫斯科得意的中苏同盟条约及苏美共同构建的雅尔塔体系,从而给苏联在远东的安全和利益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必须象西欧各国共产党一样,在蒋介石领导的“联合政府”框架内寻求和平与稳定。 对于来自莫斯科的“国际援助”,*固然没有抱多大希望,但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斯大林会下一道:“不准革命”的禁令,这不啻向毛泽东头上泼了一盆冷冰冰的冰水,*不得不改弦更张。 战略方针出现如此急转弯,是需要给全党和全军一个交代的,原因主要是苏联表明了态度。*中央政治局在延安枣园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分析了战后进入和平阶段的两种情况后指出,由于得不到苏联的帮助,只能在得不到大城市的情况下进入和平阶段。至于苏联为什么不能帮助*,毛泽东从国际政治的角度解释说,美苏需要实现国际和平,“苏如助我,美必助蒋,大战即爆发。” 毛泽东已经看出,中国不在苏联的势力范围内,并断定苏联进军中国的区域大概会限定在东北三省。所以,*在关内的一切军事行动都不会得到苏联的帮助,出路只有一条:在全国范围内大体要走法国的路,即资产阶级领导而有无产阶级参加的政府。而在中国,联合政府的形式:现在是*加若干*,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目前“我们还是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而不要砍头”,将来再实现新*主义的中国。看来,*不得不走这条弯路了。 幸而,斯大林并不想强迫*接受某种具体做法,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留下了充分的回旋余地。毕竟,提出“联合政府”政策只是一种手段,就目的而言,有一点莫斯科与延安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必须保证对中国东北的控制。 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消灭日本关东军,其主要目的是使东北地区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和东方安全屏障。作为签署中苏条约的对应条件,斯大林向美国人和蒋介石许诺,东北的行政权将交给国民政府,而苏军在三个月内撤离中国,希望以此换取中国政府的对苏友好立场。但是,无论从意识形态出发还是着眼于地缘政治,斯大林对蒋介石及其支持者美国,既不放心也不信任。所以,苏联不能把对东北的控制完全寄托在已经公开表明的既定政策上,而要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怎么才能做到有效掌握东北,唯一的办法就是借*的力量来控制国民党行政当局对东北的接管进程和实际结果。就苏联对中国以及东北采取的政策而言,国民政府的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可算一语中的:“苏联只要看见中国有联合政府,一切便好谈。” 最初,斯大林在国共之间所采取的左右逢源的立场,与*逐步确立的独占东北的战略实有些不合拍,以致一度引起毛泽东的失望和不满。不过,国际局势的变化最终还是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由于得知东北的行政权将交给国民党,*中央还在犹豫是否派大部队抢占东北。但*中央很快就想出了对策,中苏条约中明确规定:“所有中国籍人员,不论军民均归中国管辖”,苏联不干涉中国内政。 *军队突然大量出现在东北,一时搞得苏军不知所措。问题的症结在于,由于莫斯科采取的模糊政策,苏联军人和*领导人最初都没有搞清楚,而他们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 在公开场面上,苏联明确表示:苏联撤离中国前,国*队均不得进入东北;但私下应允,如果不用八路军名义,不公开与苏军接洽,苏军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控制东北问题上,斯大林最大的担忧在于美国渗透到苏联的势力范围。随着国民党军队在美国的援助下不断接近和开进东北,莫斯科的担忧越来越加重,态度也越来越明朗。 中国政府的第一批军队将在数日内乘坐美国军舰抵达大连。这如何不让斯大林心急?他既然认定国民党是美国人的傀儡,那么,要遏制第三国势力进入东北,只能依靠中国共产党。 斯大林对华政策的根本目标是确保苏联在东北的独占地位,这就是说,是否援助*,如何援助*,完全取决于形势是否对苏联实现其在远东的战略目标有利。 莫斯科在撤军的最后时刻采取了两面手法。这边是苏联政府答复国民政府,可先行通知各地撤兵日期,并协助中国接防部队;那边是苏军代表接连通知*东北局,请*军队立即前进到近郊待机,并入市侦察,以便届时就近占领。 二战后苏联对华政策确实是多变的,不确定的。这就取决于美苏之间本质上的不信任状态,影响了苏联对国共两方的立场,而国共之间的生死对立又反过来制约着美苏关系的发展。一方面,如果战后美苏之间存在真诚的合作,那么它们是有能力制止中国内战爆发的。另一方面,中国内战的爆发及其延续,无疑成为美苏之间进行全面冷战的奠基石,也是冷战亚洲的预演。 毛泽东和蒋介石都相信,同两个大国中的一个结盟,并不意味一定要同另一个对抗。 中国内战的战火就这样若隐若现地燃烧起来!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宝岛台湾
第三十一章宝岛台湾 这宝岛象一只船,日夜这大海里飘摇。蒋介石在被彻底打败之后,就来到了这里。于是他在位于宝岛中部山区的日月潭找了一个安静的隐居之地。由于日月潭是人工所造,所以风景十分秀丽。与他同去的还有儿子蒋经国。刚到此地,蒋介石便接到一封电报,得知了国民党在大陆彻底灭亡的消息。他沉默许久,然后对蒋经国说:“我们到山里走一走吧。”好长一段时间两人都默不作声,最后蒋介石建议到湖边去捕鱼。 在日月潭他漫不经心地撒下渔网,结果捕捉了一条长达五英尺的大鱼。老渔夫见状便说,他已经二十年没见过这样大的鱼了。蒋介石心想,这是一个好兆头。 很显然,蒋介石在等待时来运转,他需要好兆头。事实上也是如此,在他老家浙江、安徽北部、四川、广西、云南、陕西南和西藏边疆等地还有零星的残余部队在抵抗。重要的是,在台湾“*”的基地…海南岛、长江口的舟山群岛、东山岛以及台湾西部的澎湖列岛等都有“自由中国”的存在。当时,蒋介石还有各种部队约80万人,750辆至1000辆坦克装甲车,还有一支拥有300至600架飞机的空中力量。如果只算第一线的飞机,只有300架,如果加上所有的飞机则为600架,另加70艘军舰。 在随后的一个月里,一支拥有15万人的军队,乘坐16艘自由号轮船和一些小船也从长江的舟山群岛撤离了。另外还放弃了通往广州的万山岛和福建海岸的东山岛。国民党的撤军结束了蒋介石对上海和广州的封锁。 在这种前途渺茫的形势下,蒋介石有两个最基本的目标,即保持政治地位和维护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然而,从蒋介石来台湾的那一天起直到他去世,他的众所周知的目标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这一目标在常常听说它的人们心中渐渐地失去了信心。这个目标开始时是勃勃的野心,后来变成了渺茫的希望,以后又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神话,最后则变成了一种纯粹的信仰。尽管如此,它在维护国民党对在台中国人的统治中起了重大作用。1949年底蒋介石到宝岛台湾后,他为自己确立了两大主要任务,即保卫家园,让外国人承认*的合法地位。但有一个不可否定的事实,即台湾无权控制毛泽东政府统治下的千百万人的生活和命运。通过残酷的安全措施和锐意改革,蒋介石部分地实现了他的第一目标,美国政府承认了国民党政府,否认共产党政府。另一目标,蒋介石也有条不紊地进行,即在台湾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局势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推行土地改革计划。 这里不得不说到陈诚,他一上任,蒋介石就指导他进行土地这场改革。事实上,早在1949年2月4日陈诚就任省主席后一个月,他就开始实行“减少地租”的制度。这是非常必要的。按传统的做法,佃农要把所产粮食的50%,作为租金交给地主。在有些地方,地租甚至高达70%,况且不管天气和收成好坏,地租照交不误,在实行土地改革制度期间,国民党政府得到了中美农村建设联合委员会的技术资助。 1951年,立法院把地租的最高限度规定为,其目的是为了响应孙中山的“土地归人民所有”的号召。后来行政院颁布了《公用土地出卖条例》,迫使地主将其土地卖给国家,然后国家再把土地卖给佃农,十年内分期付款,佃农可以将每年粮食总收入的25%交给国家作为抵押。条例准许地主拥有不超过两公顷的水浇地或四公顷的旱地。补偿可用现金,也可用土地债券或公有企业股票形式来结算。因此,许多地主都变成了工业资本家,到1953年为止,土地改革计划已经执行完毕,将近80%的耕地都归其耕种者所有。 毫无疑问,陈诚的土地改革计划是一个主要的稳定因素,它给台湾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繁荣。 此外,蒋介石还改组了国民党。 蒋介石宣称:我们必须把台湾作为我们*的基地,作为亚洲自由民族斗争的先锋队,以此为世界和平而战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