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亲手在《马关条约》上加盖国玺,割地赔款的屈辱感让他侵食难安,他渴望看到中国的富强,他又不知要如何让中国富强。祖宗留下来的那些经典之中,并没有什么〃应对西洋列强〃之策。
光绪心情抑郁,终日闷闷不乐,而就在他往《马关条约》上盖印后不久,俄国公使放话出来,说俄国正在和法国、德国阻止日本割占辽东。俄国已经和德、法两国公使向日本外务省送去备忘录,要日本放弃辽东半岛。光绪得知此事,便要伍廷芳、联芳暂缓换约,还发出朱谕,大称批准《马关条约》的苦楚,希望能得到国人的原谅。
◇。◇欢◇迎访◇问◇
第24节:二 无权皇帝的无奈(2)
日本被吓到了,因为俄国不只是说说而已,还将军舰开到烟台,虎视眈眈地对着日本。日本看到占据辽东半岛对北京城无可替代的威慑力,其他国家也一样看到了。最后,在西方各国的压力下,日本同意有偿地交还辽东。陆奥宗光写信给俄、法、德三国,宣布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侵占权。日本在西方大国的监视下完成了和中方的换约,换约之后,西方各国还不住催促日本归还辽东,日本好不气闷。
辽东半岛失而复得,让光绪稍觉宽慰,也让他再次升腾起强国的信心。他发朱谕,要求大清君臣上下一心,共除积弊。要大家在练兵、筹饷上研究对策,仔细探求改革之道。他鼓励臣民不要懈怠,鼓足志气,自强为要。
光绪本能地意识到中国已到了不改不可的地步,而康有为则从光绪的这份朱谕中看到了变法图存的契机。他写了一篇名为《为安危大计,乞及时编发,富国、养民、教士、治兵,求人才而慎左右,同下情而图兹强,以雪国耻而疆圉呈》的折子。然后以进士的身份,将折子递给都察院,要都察院交给光绪。
进士的身份果然让康有为得以更方便地接近光绪。都察院将康有为的这份折子送到军机处,刚好碰上军机大臣翁同龢代呈折子。翁同龢将康有为的折子交给光绪,光绪看后竟有〃知己〃之感。他记下了康有为的名字,要军机处将折子抄三份,一份保存在军机处,一份放到勤政殿,一份放到乾清宫……光绪经常在勤政殿、乾清宫考虑政事。
光绪对康有为的折子很感兴趣,但他真要照康有为的意见行事的话,还必须征求慈禧的同意。于是,他又派人将康有为折子的原本递交给慈禧。
康有为的这篇上书在朝廷中掀起不小的波澜,它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变法〃大门。朝中大臣见光绪如此重视这份上书,也纷纷献计献策,大谈变法。广西臬司胡爝芬写了《条陈变法自强事宜折》,南书房翰林张百熙又递上《急图自强敬陈管见折》。大臣们希望光绪能振作起来,革旧立新,报甲午之耻。光绪很受震动,他认真地读了大臣们的上书,还去请教翁同龢的看法。
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看着光绪长大,光绪对翁同龢极为敬重,尽管翁同龢的官职不是特别高,但他说的话却会对光绪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翁同龢支持变法,但他也提醒光绪,现在实施变法的话,很难看出谁是真正的变法支持者,谁在趁变法进行政治投机。变法事关重大,会牵扯到多方利益,各省的督抚、军队暂且不提,单是慈禧就不愿看到光绪聚积羽翼。慈禧并没有对康有为的那份折子做出明显回应。
作为中国的皇帝,面对外国的欺辱,光绪只得一再无奈妥协。作为中国的皇帝,面对强势的慈禧,光绪也只得无奈妥协。听完翁同龢的话,光绪心头又飘起一缕阴云,他已经迫不及待要变法了,对他而言,变法一关系着中国的未来,二关系着他光绪在朝中的地位。光绪需要用政绩告诉国人,他也是有头脑、有远见的一代明君。于是,他反驳翁同龢说各将军、督抚、大臣素来受恩甚多,定不会在变法大事上塞责皇名。至于太后那里,只要多去求几次,也能打动她的心。
▲虹▲桥▲书▲吧▲BOOK。
第25节:二 无权皇帝的无奈(3)
而光绪的想法显然过于天真了。康有为在1895年又呈上近万字的《为变法通善后,讲求体要,乞速行乾断,以图自强折》,在折里明确提出设立议会以通下情。而这次,朝中一些反对变法的官员已行动起来。在这些人的阻挠下,光绪并没有看到康有为的这份折子。康有为非常生气,竟离开京城,回了广州。
光绪在1895年颁布的十四项新政: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矿产、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整厘金、核关税、稽荒田、汰冗员。每一个都凝聚着光绪的雄心。光绪很是自信地将其发布下去,要各级官员贯彻执行,这些政策概括起来就是〃筹饷、练兵、促工商〃。让人不由联想起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而当时的洋务运动,尽管有慈禧支持,有李鸿章、张之洞等权臣大力推动,实行起来也还是坎坎坷坷,受阻甚多。
光绪要求各地官员悉心筹划,酌度办法,并要他们在收到新政的一个月内,回复自己。但光绪无权不仅仅是紫禁城内公开的秘密,而是全中国公开的秘密,很多官员都没把光绪的话放在心上。
山东巡抚李秉衡认为,法不可轻变,变法无非是用一些新奇的东西补从前的疏漏罢了。湖北巡抚谭继洵则认为,变法是〃末者之末〃,并不认为大清可以通过变法振兴。河南布政使额勒甚至怀疑变法折是洋人托奸细做的,西方的治国之法未必适用于中国,盲目动用会搞得天下大乱。
这些大臣们的看法倒也并非没有道理,他们至少告诉光绪实施新法的不利之处。但这些对新法的〃非议〃却无异于一盆冷水,浇在了光绪头上。
光绪年轻气盛,看罢这些回复,登时怒火中烧,他找支持新法的大臣商量办法。有大臣便建议他从培养新人入手,开办新式学堂,传播西学。当年日本明治维新时,也在办西学、传西学上大做文章,日本甚至强令国民接受教育。军机大臣孙家鼐建议光绪开办京师大学堂,一点点地扩大变法的接受群体,不过,孙家鼐又强调〃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
清政府洋务运动时,就没少办西式学堂。在锐意改革的大臣眼中,办学堂有利于从长远角度实施变法,在反对改革的大臣看来,办学堂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于是,建立京师大学堂的提议,在朝中顺利通过。
新法颁行不畅,办学堂的成功倒也让光绪稍感欣慰。
虹←桥书←吧←BOOK。←
第26节:三 非革命不足以中兴(1)
三 非革命不足以中兴
实现社会变革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上而下的改良,19世纪末康有为等人拉着光绪走上改良之路,另一则是暴力革命。前者,在紫禁城艰难实施,成效甚微,后者则在紫禁城外悄悄酝酿。
对中国的外忧内患,慈禧曾言:〃宁与洋人,不与家奴〃。中国的皇权政治概括而言即是〃家天下〃,那握皇权的难免顾着己家,忘了国家,把祸起萧墙当作心腹大患,把外敌来袭当作肘腋之危。而清末年间,外敌的袭击已不仅仅是〃想蹭中国一点便宜〃,正如康有为在给光绪的文中所说:〃比者日谋高明,而伺吉林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上,都未曾面对过如此可怕的〃外患〃。
土地被割走,国民被蹂躏,残酷的现实逐渐让中国人意识到,〃外患〃亦可亡国。而治国者,当时的清廷实权人物慈禧则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抗外决心,中国人也终是明白,爱国和忠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当君成为亡国的助推器时,〃匹夫〃就有责任推翻这个君。君具体来看是指皇帝,抽象而言则指皇权政治。
中国有句成语,鞭长莫及。在皇权熠熠的紫禁城,康有为等人寻思着变法。而在远离紫禁城的香港,一个叫孙逸仙的人正想着革命。
香港环士丹顿街有个乾亨行商行,表面上看和一般商行并无不同,实际上却是反清团体兴中会的所在之地。乾亨取自《易经》,乾乃易卦中的第一卦,乃〃天〃之意。亨则是通顺的意思。乾亨合在一起,即是指〃顺天应人,通通达达〃。
孙逸仙就是兴中会的创建者之一。他也曾将振兴中华的希望寄托在朝廷身上,1894年,他曾上书李鸿章大谈改革之事。这份上书还在1894年10月被登在了《万国公报》上。但是,李鸿章却没有把孙逸仙的话放在心上。孙逸仙有感报国无门,就离开中国,去了檀香山。并在那里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华侨,组建了兴中会。
兴中会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它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兴中会成立后,孙逸仙回到香港找到一班老朋友壮大兴中会。
孙逸仙出生在1866年11月,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十岁时才得以到私塾读书。和那个时代的很多学童一样,他反复记诵的也无外乎《三字经》、《千字文》、《古文评注》,而又和很多懵懂幼童不同,孙逸仙在读书时很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常问得老师懊恼不堪。
孙逸仙的哥哥孙眉在1871年的时候去了美国,他从一名小工做起,凭借着勤奋才智,到了1878年就已经家财万贯。孙眉把孙逸仙接到美国,想给他更好的生活,见孙逸仙好读书而不喜经商,孙眉就资助孙逸仙去学习。
孙逸仙出生的时候,清政府正带着〃施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大搞洋务运动,学洋技、造洋船、译洋书。就在孙逸仙赴美的前几年,支持洋务运动的几位大臣已经向美国送去了一批小留学生,李鸿章还是这几位大臣之一。由清政府派去的这些留美幼童,多成了〃技术人才〃,他们中有铁路工程是詹天佑,有在甲午战争中牺牲的邓世昌……这些赴美的小留学生多印证了洋务运动的兴衰过程。
BOOK。←红←桥书←吧←
第27节:三 非革命不足以中兴(2)
洋务运动最终没能挽救病入膏肓的清政府。尽管李鸿章、曾国藩等当朝权臣力挺洋务运动,可在保守势力强大的中国,洋务运动进展得曲曲折折。清政府有专门的机构……留学事务局负责管理年轻的留美学生,而这一机构的负责人却未必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大臣吴子登在接手留学事务局后,一再向清政府发回诋毁留美学生的折子,说这些学生儒书读得少,德性不坚固,很容易浸染上流弊甚多的外洋风俗。吴子登发现,那些自幼赴美读书的学生竟然敢直视他这朝廷要员的眼睛,这简直让他无法接受。
与此同时,清政府本想让这些赴美学子在读完高中后继续在美国大学深造,可美国方面却由于排华政策甚嚣尘上,拒绝了清政府的要求。考虑到大清那些西式机构,比如轮船招商局也需要大量浸染过洋墨水的人才,1881年这些留美学生被召回了。
在召回这些学生的奏折里,有这样的语句〃外洋之技尚未周知,彼族之浇风早已习染,已失该局之初心〃。
李鸿章等洋务派大臣希望接受了西方教育的年轻人能如强心针一样,激起大清朝的活力。但无论是〃师夷长技已制夷〃还是后来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都没有看到中国落后于人的不仅在于不通那些〃淫巧奇技〃。而相比这些清政府派出的留学生,自赴美国读书的孙逸仙是幸运的,他的西学没有被局限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框架内,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汲取那些他感兴趣的学科,包括西方的政治思想。他的学费是孙家出的,他不用看什么大清大臣的眼色。
孙眉将孙逸仙送到了英国圣公会主教毕斯浦创办的意奥兰尼中学上学,意奥兰尼在当地的土著语中是〃天空飞鸟〃的意思。学校采取英国式的教育方法,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每天早晚学生都要做祈祷。和那种将学子闷在书房里的传统中式教育不同,意奥兰尼设有军事课,清晨,学生们都要起来做早操。
初到异地,语言不通,生活方式又改变甚大,年幼的孙逸仙也难免感到惊慌。好在意奥兰尼的老师非常体贴,他们知道孙逸仙不懂英语,就要他坐在教室里观察英文的语法规则。待其对英文有一定了解后,再让他开始正式学习。
孙逸仙很快便适应了在美国的生活,他喜欢西式的教学方法,读书也格外用心。
在赴美之前,大清的凋敝境遇就已经在孙逸仙心理烙下印记。在读书时,孙逸仙常和学校里的华人学生一起讨论大清局势。孙逸仙问同学,为什么英美政府能和民众相处得如此之好,又为什么大清的皇帝要自命为天子,而百姓却是天子脚下的蚂蚁?那时,年轻的华人学生们还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但是,他们已经有意识地去探求中华民族的疲弱之源,并怀疑起数千年来中国人都不曾怀疑的皇权政治。
▲虹▲桥▲书▲吧▲。
第28节:三 非革命不足以中兴(3)
1881年清政府撤回留美学生,孙逸仙则拿到了夏威夷王亲自颁发的英文文法优胜奖,并顺利进入当地的最高学府奥阿胡学院继续学习。
多年来在教会学校生活的经历,让孙逸仙越来越倾向基督教,他为基督教的救世宗旨感动,虔诚地做礼拜,认真地研读宗教经典。最后还和孙眉在基督教上发生冲突,被送回了中国。
孙逸仙在1883年回到了中国,此时,基督教中的平等、博爱已经在他的脑海里扎下根。他一回到老家,就忙不迭地要办新式教育,他号召大家修路、防盗、立街灯,惊得当地人目瞪口呆。孙逸仙一心要让国人个个免受苦难,享福乐而后快,可在当时的中国,能接受孙逸仙思想的人寥寥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