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的事。即便是赵高,虽有拥立胡亥的巨功,也没有被封为君,就是明证。
说吕不韦与赵太后私通后来又把嫪毐送给赵太后以代替自己的说法是不真实的。赵太后是赵国的豪强大家之女,不是吕不韦购买的邯郸歌舞伎,与吕不韦没有前情。吕不韦杀死赵子楚,赵太后与吕不韦有杀夫之仇,更不会与吕不韦私通了。赵太后心里一直有为丈夫报仇的打算,但是由于力量太弱,自己又不谙###,而且秦王政还小,赵太后不敢与吕不韦为敌。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秦始皇集中王权:剿灭嫪毐和吕不韦集团始末(4)
嫪毐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年轻人,他在与赵太后相好后,就开始培植自己的私人力量。嫪毐知道赵太后在法律上有代赵政行使执政权的权利,便劝说赵太后行使这项权利。这样一来,就与独揽大权的吕不韦发生了冲突。嫪毐非常善于结党营私,政治手腕与吕不韦不相上下,对吕不韦一直痛恨不已的赵夫人对嫪毐极力支持,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由于赵太后行使执政权是合乎法律的,而且赵太后不断地通过自己代为行使的国家元首批准权否决吕不韦领导的秦国政府的提案,赵太后和嫪毐很快就在秦国政坛站稳了脚跟。嫪毐由于有赵太后的支持,身边迅速聚集起了一大批追随者,成为吕不韦最强大的敌人。
由于赵太后在政治上占有代秦王政行使执政权的制高点,吕不韦与赵太后和嫪毐较量了几个回合都没有打败对手,不得已同赵太后和嫪毐讲和,谋求共同执掌秦国大权。于是,秦国出现了短暂的吕不韦与嫪毐相勾结的共同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在政治上掌握主动权的赵太后、嫪毐集团的势力急剧扩大,已经到了可以公开和吕不韦较量的程度。
本来,赵太后、嫪毐和吕不韦两大政治集团争夺的焦点是秦王赵政。但是随着赵太后生下了嫪毐的两个儿子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嫪毐在与赵太后有了儿子后,政治野心极度膨胀,有了废掉秦王政自立的打算。赵太后、嫪毐有了这个想法,便开始不再于吕不韦争夺赵政,赵政也就倒向了吕不韦。对于赵太后和嫪毐的异常举动,赵政和吕不韦都有所察觉,但由于不知道赵太后生子,对事情的严重性还没有充分的估计。
秦王赵政的儿童时代是在邯郸躲避赵孝成王的追杀中度过的。八岁回到咸阳后,又开始亲身经历残酷的宫廷政变,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先后被吕不韦杀害。自己登上王位后,吕不韦控制,成为吕不韦手里的一个棋子。后来嫪毐凭借自己母亲的力量崛起,与吕不韦展开了竞争,而自己正是他们争夺的焦点。这些非同寻常的经历让赵政十分早熟,养成了沉郁凶残的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赵政逐渐开始接触政事,与朝中的大臣也有了更多的交往。在这些交往中,赵政在大臣中间得到了认可,许多大臣成了赵政的心腹。
嫪毐与吕不韦的实力都很强,但是嫪毐占有上风。长信侯嫪毐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封君,拥有山阳(今太行山东南地区)、河西郡、太原郡的广阔封地,朝中事无大小皆决于毐,河西、太原二郡更是成了嫪毐的独立王国。文信侯吕不韦拥有蓝田十二县、河间十城的封地和河南洛阳十万户的食禄。嫪毐和吕不韦都有几千人的宾客,在朝中也有众多的党羽。由于吕不韦和赵政形影不离,嫪毐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发动政变。
秦王政九年四月,赵政离开咸阳,到秦国的旧都雍举行冠礼,开始带剑亲政。赵政离开咸阳后,嫪毐利用赵太后掌管的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征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郡公、舍人,打算控制秦国政治中枢神经蕲年宫发动政变。赵政和吕不韦事先知道了嫪毐的计划,赵政派人以自己的名义命令县卒、卫卒、官骑、戎翟郡公不得妄动。嫪毐见事情已泄,不得已与自己的宾客发动武装暴乱。赵政早已命令咸阳的士卒归吕不韦指挥,与嫪毐战斗。嫪毐集团在秦国正规军的攻击下被打得落花流水,嫪毐的宾客被斩杀数百人,嫪毐逃走。赵政悬重赏收捕嫪毐及其党羽,嫪毐及其党羽全部落网。嫪毐被杀,夷灭三族,与赵太后生的两个儿子也被杀死,赵太后被迁居雍进行软禁。朝中高级官员有二十八人因参与嫪毐叛乱被枭首,死后又遭车裂,灭其宗族。嫪毐的舍人有四千余家被迁往蜀郡的房陵。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斗争,嫪毐发动的叛乱被平定,吕不韦以为自己在这次平叛中出力不少,应受赵政重赏,更重要的是,随着嫪毐集团的土崩瓦解,自己又是秦国最有实力的大臣了。
可是,吕不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王政快刀斩乱麻,在第二年就免掉了吕不韦的相位,理由是吕不韦与嫪毐结党争斗,致使嫪毐发动叛乱。赵政免掉吕不韦的相位后,就下达了逐客令,意欲驱逐吕不韦的客籍宾客,剪除吕不韦的羽翼,结果被李斯劝止。赵政任命自己的亲信桓齮为将军,掌握秦国的军权,以稳定秦国的动动局面。
吕不韦被免掉相位后,就国河南,暗中勾结国外势力,图谋造反,被秦王政察觉。秦王政为防止夜长梦多,赐吕不韦饮鸩,为自己的祖父和父亲报了仇。
吕不韦死后,吕不韦的宾客暗中为吕不韦举行了葬礼,秦王政大怒,驱逐了出席葬礼的赵、魏、韩籍的宾客,本土籍的宾客也都被迁往边远地区。
征讨四方的秦国四将(1)
1、秦国大将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
王翦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战。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领兵攻破赵国阏与(今山西和顺),拔九城,夺取赵漳水流域。十八年又攻打赵国,历时一年,攻陷赵都,虏赵王迁,赵王降,赵成了秦的一个郡。次年,燕王派荆轲刺杀秦王。秦王于是派王翦将兵攻打燕国,击破燕军主力于易水西,燕王逃到了辽东,王翦平定了燕蓟,得胜而归。秦使翦子王贲击楚,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灭三晋,数破楚军,燕王逃亡。秦始皇欲灭楚,倾心于年少壮勇的秦将李信,认为他贤能果敢。李信曾领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至衍水,终破燕军虏获太子丹。秦始皇曾问李信欲破楚,须多少人马?李信表示二十万即可。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道:“非六十万不可。”始皇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于是派李信及蒙恬将兵二十万南伐楚。王翦因秦王不用其话,就托病辞官,归频阳养老。这时的秦军在李信的率领下攻平与(今河南平与北),蒙恬攻寝丘(今河南临泉),大破楚军。李信又乘胜攻鄢、郢,均破之。于是引兵向西与蒙恬军会师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市北)。项燕率领的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秦军三天三夜,终于大破李信军队,攻下两个营垒,杀死七名都尉,秦兵败逃。
秦始皇闻秦军失败,大怒。使他知道王翦确有远见,于是亲自到频阳向王翦谢罪,说:“我没有听从将军的话,李信终使秦军受辱,如今楚军逐日西进,将军虽有病在身,怎能忍心背弃寡人?”王翦辞谢说:“老臣疲弱多病,狂暴悖乱,希望大王另择良将。”始皇坚持要王翦领兵,王翦说:“若非要用老臣,必给我六十万大军。”始皇允诺。于是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始皇亲自送将军至灞上。王翦行前多求良田屋宅园地,始皇说:“将军既已出兵,何患贫穷?” 王翦说:“为大王部将,虽立战功却终不得封侯,所以趁大王亲近臣下之时,多求良田屋宅园地,为子孙置业。”始皇大笑。王翦的军队行至关口后,又五度派使者回朝求良田。有人认为将军求赏太过份,王翦却说:“秦王粗暴又不信任人,如今倾尽全国兵力,交付给我,我只有以多请田宅作为子孙基业的方法来稳固自家,打消秦王对我的怀疑。”
王翦替代李信前来攻楚,楚军听说王翦集六十万大军前来,也尽发国中兵力以抗秦。王翦大军一至,立即坚壁而守,不肯出战。楚军屡次挑战,秦军始终不出。王翦每日要求士兵休息洗沐,安排美好饭食安抚他们,同时与士卒同饭同食,意在养精蓄锐,消耗敌军,以待最后殊死一战。不久,王翦打听士兵以什么来娱乐,有人回答说:“投掷石头,跳远比赛。”于是王翦发令出兵。楚军数次挑战而秦军不出,楚军引兵向东,王翦趁此遣兵击,大破楚军,追至蕲南(今安徽宿州东南),斩杀将军项燕(一说项燕自杀),楚兵败逃。秦借胜势,一年就平定了楚国城邑,俘虏楚王负刍,楚地终成秦的一个郡县。王翦于是又率兵南征百越,取得胜利。因功著而晋封武成侯。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统一中国,史书称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
2、中华战神:威震匈奴千里的秦国大将蒙恬
战国末年,烽烟四起,秦国以一国之力,横扫中原六国,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在中原混战的同时,中国的北方一直活跃着一个善于骑射凶悍无比的民族 ——匈奴,他们利用中原战乱之机,不断骚扰北方各国。在秦统一中原的同时,他们乘机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着秦都咸阳的安全。成为整个帝国最后的心腹之患就在此时,秦始皇派出一名大将北击匈奴,这就是名将蒙恬。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以蒙恬为帅,统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在黄河之滨,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蒙恬以锐不可当的破竹之势,一举收复河套、阳山、北假等(今内蒙古)地区。使匈奴望风而逃,远遁大漠。汉代贾谊就评价当时匈奴的状态说:“不敢南下而牧马。”蒙恬仅一战就将彪悍勇猛的匈奴重创,使其溃不成军,四处狼奔。匈奴几十年不敢进汉地,蒙恬功至高也。
大一统的中国刚刚缔造的时候,蒙恬没有机会去享受一个开国功臣应得的荣华,而是肩负着更艰巨的使命——北定匈奴。公元前221年,蒙恬率大军攻破齐都,实现了秦始皇梦寐以求的全国统一。正当咸阳城里欢庆胜利的时候,秦国北部边境传来匈奴频繁骚扰并大举南侵的消息。匈奴军队杀人放火,抢劫牲畜财物,边疆人民苦不堪言。这时,秦国刚刚统一,人心思定,军民厌战。蒙恬不顾连年征战的辛劳,接受命令“北逐戎狄”,收复河套一带。 。。
征讨四方的秦国四将(2)
面对匈奴的挑衅,秦始皇选择了蒙恬领兵出征。这里的原因大概有二:其一,青年时代的蒙恬长年在北方边境守卫,对匈奴的战法极其熟悉,这是那些长年征战中原的老将们所不能比的。其二,蒙恬是秦军里最富有进攻精神和野战能力的将领,秦朝其他将领打的多是中原地区的攻坚战,对于塞北草原上与匈奴的野战并无多少经验。
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领30万能征善战的大军,日夜兼程赶赴边关。扎下大营后,他一边派人侦察敌情,一边亲自翻山越岭察看地形。第一次交战,就杀得匈奴人仰马翻,溃散草原。公元前214年的春天,又爆发了最具决定性的战争。蒙恬跟匈奴人在黄河以北,进行了几场战争,匈奴主力受重创。最后匈奴人被彻底打败,向无限的北边逃窜。史书上记载:匈奴人向北(逃窜)七百多余里。
蒙恬并没有辜负众望,一战定河套,打得匈奴魂飞魄散。贾谊也曾形容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正是对河套战役功业的称赞。后来中原再次大乱时,匈奴却不敢深入汉境,这不能不说与此战有很大关系。
经此一役后,当时的秦军再无敌手,蒙恬也一跃成为秦帝国最为出色的将领。但是蒙恬载于史册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将帅之材,他的许多才能都是当时其他的将领所难以比拟的。蒙恬的这种才华,事实上在整个秦国是首屈一指,没有人能赶得上他,甚至秦国的丞相李斯也自叹:“蒙恬将军在很多方面都远远超过我。”
从纯军事的角度来分析这场战役,我们相信那一定是与汉朝反击匈奴不同的一种战法。因为秦朝并没有汉朝那样多的战马,骑兵的数量远远少于汉朝。这就注定了秦国的攻击还是以步骑和战车相结合的战法为主的。《史记》中曾记载:秦以战车开路,箭矢如蝗,步骑大军随后掩杀,匈奴大溃。可见这是一种以重装战车为主的战法。
秦在战役中有一个最核心的武器,就是弩。弩当时是中原人所特有的武器,匈奴人是没有弩的。因为弩事实上是代表着当时军事气数的高峰,秦的重装战车体型高大,上载各式弩箭,发射起来密集如雨,电影《英雄》已清楚的再现了这一过程。其效果就如今天的坦克,单一兵种的匈奴又怎能不大溃。
汉朝反击匈奴打了20年,通过倾国之力的漠北会战才解除了匈奴的威胁。而秦国只经此一战,就将匈奴重创。当然两者也不可同等而论,秦时的匈奴控制区域只有汉朝时三分之一大,实力也比伊稚邪时代弱小得多。
另一个取胜匈奴的重要原因就是蒙恬的个人军事指挥才能。从蒙恬个人角度来说,他出生在将门,从小就受到了忠君爱国思想的浓厚熏陶。再加上他祖父、父亲都是秦国将军,为国效忠和带兵打仗是家常便饭。因此,他在思想上就已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安危紧紧的绑在了一起。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战,这样的精神和力量是可想而知的。
此外,他在驻守边防的时候对匈奴的战法极其熟悉,并专门针对匈奴研究出了对付他们的战术方法。这些都为他一战定乾坤,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谋害蒙恬将军的决心。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施行严酷的暴政。一场天下读书人的灾难席卷中华大地。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