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蜗居引发的: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由蜗居引发的: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穷"-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人分不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这两种功能,这里给你个简单的区分办法——流通手段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现货现钱、钱货两清”;支付手段呢,就是“欠债还钱,延期支付”,不管方式是“先交钱,后服务”,亦或是“先服务,后交钱”。
  看清楚了,在马克思老人家眼里,“钱”必须是某种有相应价值的商品,纸币可不是钱。
   txt小说上传分享

1。4幸福的新时代
为什么马克思老人家坚持认为纸币不是钱呢?
  简单来说,“信用”这玩意儿时不能储存的,所以,纸币作为信用货币,是不具备“储藏手段”的功能。
  比方说,不需要什么理由,我现在可以答应和你立一个合同,签字画押,声称给你一亿美元,你肯定乐得嘴巴都要笑歪,但我要在备注里加上一句流行歌歌词“一千年以后”……
  你是不是心里立马就想暴打我一顿?
  老实说,我十分理解你的心情——是啊,美元连这一轮金融危机都被搞得摇摇欲坠了,谁知道能撑几年呢,你居然说1000年以后给我一亿美元,不是给我画饼充饥么?
  有一次,在一本资料书上,我见到有人声称人民币也有“储藏手段”的功能,我以为是我自己眼看花了,详细一看,人家确实是这么写的。
  我想起来许多农村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们,在改革开放之前,他们一辈子辛辛苦苦累死累活的挣了几百元钱,当时在农村能买半座房子,赶紧藏到箱底里,等到今天拿出来,结果在城市里连个马桶都买不到了。
  如果这也被称作“储藏手段”,那国民党的法币是不是也是一种“储藏手段”,照这么推算下来,我们今天干脆不要用人民币,直接还用国民党时期的法币好了。
  除不能满足储藏手段之外,一般情况下,纯信用货币的纸币也不能够充当“世界货币”的功能——可不嘛,你想想中国宋朝那会儿都出现纸币了,元朝更是完全采用纸币,当时的宋朝人或者元朝人拿着一沓子纸币,想想到了欧洲能不能换到东西?
  就说今天,一个津巴布韦人,拿上一张10万亿元的津巴布韦币,到中国要求来换10万亿元人民币的东西,你同意么?
  本质上说,纸币这玩意儿,也就是适合玩玩自家人,想要玩别人是不可能滴!
  我有必要在这里强调一下,现在被当做“世界货币”而在世界上广泛使用的纯信用美元,是自从“钱”这种概念出现以来4000多年的时间里唯一的一个极其、极其、极其特殊的案例,而且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证明了其不可能一直这样持续下去。
  这下你就明白了,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满足“钱”的所有条件有5个,纸币至少有2个不满足,你说“钱”这个名头吧,纸币是不是有点浪得虚名或者名不符实呢?
  “金银天然非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这句话是马克思老人家论述货币中最出名的一句话,如果真的按照这个说法,本部分的问题就极其容易回答了——金银就是钱,钱就是金银!
  问题是,尽管马克思老人家非常正确、一贯正确、永远正确,但毕竟马克思老人家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他那个时代,都是金银做货币(所以他才写下“货币天然是金银”的论断),他不晓得现代社会俊杰辈出,聪明才智层出不穷……
  这不,我们幸福的新时代,根本没有什么价值含量的纸,照样可以做钱使,比方现在最普遍使用的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
  

1。5迷人的钱币世界(1)
既然“钱”是由于交换的需要而产生的,那么任何一种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标准等功能的商品都可以被称作钱,也都可被看作是货币,只有这样,我们才勉强能把纸币也“羞答答”的纳入到“钱”这一概念中来。
  在我们当今的这个世界里,“钱”也绝不仅仅是纸币而已。
  甚至,更加准确的说,除了纸币之外,其他的所有货币都是有着相应价值的商品,与这些普遍的货币相比,我们的纸币反而显得无比怪异。
  也就是说,除了以上提到的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标准等条件之外,如果再加上一个“有相应价值的商品”这样的条件限制,纸币立马就又被剔出到“钱”这个概念之外了,而其他的各种商品货币却依然能够在“钱”这个概念下尽情狂欢呢!
  这就像有100个人,其中1个人头顶长了一个包,即便这个包看起来是灿若桃花,灼灼生辉,但是你倒是说说看是那99个人不正常,还是这1个人不正常?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大都在用“孔方兄”来做钱,其实在民间,更重要的货币还不是铜钱,而是谷物和布帛——谷物和布帛沿用了几千年,根据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献记载,历朝历代都有人用,到现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仍然有人使用。
  除了粮食和布帛之外,鸡鸭鹅了、猪马牛羊了、盐巴茶叶了、砍刀陶瓷了这些通常的实物商品都能做货币来用。
  比方说中国云南的佤族,一直到解放前,都还习惯于用牛作为货币进行交易。实际上,在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周边的少数民族例如匈奴、鲜卑、柔然、回鹘、吐蕃、契丹、蒙古、女真等民族,都是在用牲畜、盐巴、茶叶等实物商品做货币。
  许多人都知道中国最早的时候就是用贝壳做钱用的,所以中国大多数与钱有关的汉字都带有一个“贝”的偏旁,例如买(“買”)、卖(“賣”)、购、债、账、货、贷、财等。
  模仿当前的专家和官员们说句话:“贝壳当钱花绝不仅仅是什么中国特色,而是与国际接轨的世界范围内的广泛现象。”在19世纪以前,今日之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东南亚区域,以及非洲几乎所有的黑人部落,都有使用贝壳的历史,一直到20世纪初,非洲的大多数黑人部落都依然在使用贝壳作为最主要的钱币,产贝的地方用,不产贝的地方也用;不仅仅在过去用,到今天也依然有一些海岛土著民族在使用。
  在南太平洋的加罗林群岛(the Caroline Islands),广泛使用养珍珠的蚌壳作为货币;在所罗门群岛(the Solomon Islands)的一个小岛上,人们一直以来就是在用贝壳做货币……
  值得一提的是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这是太平洋岛国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素有“天堂鸟之国”之称,在这个国家曾经发生过一桩贝壳与黄金的故事。
  在白人们来到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前,岛屿几乎完全与外界隔绝,贝壳是相当罕见的物品,贝壳真假很容易辨别,贮存后不会腐烂,等等原因使得他们原来一直通行贝壳货币。
  从澳大利亚过来的白人来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经过勘探,他们发现了黄金!
  黄金需要开采,澳大利亚人于是拿出大把的英镑钞票(纸币)付给巴布亚新几内亚人,让他们开采黄金,没有想到巴布亚新几内亚人嗤之以鼻,没有人愿意下矿工作。

1。5迷人的钱币世界(2)
白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就恍然大悟。
  于是,他们返回澳大利亚,装了满满一飞机的贝壳运到巴布亚新几内亚,土著人这下终于看到“真正的钱”了,于是他们开始下矿卖力的工作,为白人开采黄金。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矿工努力工作,挣“钱”越来越多。
  然而,很快的,他们却发现物价飞涨,他们所挣下的贝壳钱买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
  再到后来,贝壳泛滥成灾,终于变得一文不值,巴布亚新几内亚人付出了无数的辛勤劳动,甚至搭上了身体乃至生命的代价,看似开始挣了很多“钱”,但最终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即便被骗得如此之惨,贝壳迄今依然被巴布亚新几内亚人视为财富的象征。
  当现在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开始印刷纸币的时候,他们的钱币上就是贝壳和猪头图案,而且他们的纸币名称叫做“基纳(Kina)”,就是“大贝壳”的意思。
  不管是贝壳,还是鸡鸭猪马牛羊,抑或是盐巴茶叶砍刀陶瓷积压,应该说这些“钱”都还算常见,让我们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是,比方说猪牙、狗牙、蜗牛壳、羽毛、手镯、玻璃珠、头盖骨、木头片、铝箔、香烟、糖果、扑克牌啥的,甚至连石头都能充当钱币!
  在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亚群岛(the Melanesia Islands),土著居民习惯用狗牙、猪牙作为交换媒介,据说1个狗牙,可以买100个椰子,而娶1个老婆呢,需要几百颗狗牙。后来,有些“头脑灵活”的白人,带着大量狗牙来到这个岛上,用来“买”走当地土著居民的各种物品,一度造成当地急剧的通货膨胀。
  瓦努阿图(Vanuatu)也是一个南太平洋岛国,这个国家独立之后,为抵制“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迄今为止依然坚持使用古老的实物货币,如猪牙、草席以及贝壳项链等。刚刚过去的2007年~2008年度,被瓦努阿图政府确定为国家的“传统经济年”,当地居民可以用实物(如猪牙、贝壳、谷物等)来上缴政府税收和支付医疗费。
  在瓦努阿图,贝壳主要用于小额交易,他们的“百元大钞”是猪牙,几百年瓦努阿图人一直使用“猪牙大钞”购买他们生活所需的一切,由于土壤肥沃、物产丰富,野生瓜果遍地都是,所以猪牙货币信用良好,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开销,只需20个左右猪牙就足以应付。
  在瓦努阿图,传统的货币中最值钱的就是长而且有弯曲的尖猪牙,而且尖牙越弯曲越值钱,弯成圆弧状,甚至弯成两圈、三圈。
  有了猪牙大钞,在2008~2009年全世界都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时候,瓦努阿图却没有一个人遭遇失业和贫穷。
  瓦努阿图的国旗(注意上面的那个猪牙图案)以及他们的猪牙“大钞”
  在2006年的“地球幸福指数”评选中,瓦努阿图被提名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而在2010年,瓦努阿图更是被评选为“地球上最快乐的地方”,而这句话也成了2010年10月8日是上海世博会的瓦努阿图国家馆日的主题语“体验地球最快乐的地方”的由来。
  瓦努阿图人说,“我们已经意识到钱并不能代表一切。”
  “只要你能理解钱,幸福就来到了你面前”——可惜的是,我们生存在花花世界中的许多人并不能意识到这一条。
  在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群岛(the Polynesia Islands),由蜂鸟、鹦鹉、鸽子的羽毛编织成的腰带或者饰物,是价值很高的货币。
  在圣克鲁斯岛(Santa Cruz Island),尽管日用百货和食品都可以用澳大利亚元和美元购买,但传统的“娶亲彩礼”,却必须交付用鸽子的深色羽毛制作的“羽毛带子币”,通常一份彩礼要用15条带子——这种羽毛币不受澳元和美钞通货膨胀的影响,始终是稳定可靠的。
  2010年南非世界杯大家都知道有一支队伍叫做科特迪瓦,在这个国家的一些原始部落,他们使用手镯充当货币,“手镯币”的货币形同大大小小的手镯,持有者可将其戴在手上、颈上和脚踝上——那真是全身都是钱啊!
  在印度的东北部有些偏远的省份,比如临近中国的阿萨姆省(Assam)的某些氏族,至今还在使用母牛的头盖骨作为货币——心“砰砰”跳了几下,幸好还不是人的头盖骨。
  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地区(Sarawak),从公元9世纪起,就用玻璃珠子当货币,价值很高,就像现在人们手中的黄金一样,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绝不使用——当然,该出手时也会出手。
  在中世纪的俄罗斯,松鼠毛皮是一种常见的流通货币,其常见程度超乎想象,以至于松鼠的口鼻部位、爪子和耳朵也常常被撕下来用来“零钱”。
  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遭受毁灭性破坏,各地的乡镇开始印制“代用货币”作为本地支付工具,使用的材质各式各样,有木材、铝箔、丝绸亚麻布,甚至包括扑克牌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央行恢复元气。
  无独有偶的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中,美国的一个小镇上,人们应对美元货币通货紧缩的办法就是自制小木片,用来充当交易货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之时,德国又再次出现货币紧缺,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许多区域都使用美国产的香烟作为货币,作为货币的香烟甚至要远比香烟本身更有价值,当时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都还有幸亲自体验了一把。
  1970年代,意大利的货币里拉(Lina)遭遇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人们干脆用糖果作为货币来进行交易。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6石头也雷人?
最让人匪夷所思的当属太平洋上密克罗尼西亚联邦(Micronesia)的石头货币了。
  在密克罗尼西亚的雅浦岛(Yap Island),近2000年来居民就一直用石头做货币,他们称之为“雷(Rai)”。
  雷是由大而坚硬、厚重的石轮组成,石轮的直径从1码到12码不等,石轮的中央有一个孔,便于滚动搬运,雅浦岛居民就用石头来购买土地、独木舟或办婚事等。
  石头当货币,的确是够“雷人”的!
  雅浦岛的“雷”币,的确有着个“雷人”的故事。
  雅浦岛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后来又被卖给德国,有一次德国政府命令这个岛上的居民修建一条连接岛屿两端的道路并把它维护好,但是岛民们懒散惯了,根本没人理会德国政府的命令,德国人决定向抗拒命令的岛民们征收罚金。
  问题是,用什么形式来体现这笔罚金呢?
  后来,德国人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们派出了一个政府职员,走遍了那些抗拒命令地区每一家石屋和公共聚会场所,到那儿之后,这个人就在一批最大的“雷”上用黑色画一个十字,表明这块石头被政府征收了。
  这个办法很神!那些觉得失去了财富的愁苦民众们立马就感觉到变得贫困异常,于是他们马上就修好了连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