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吹主要包括,物质形态的首吹。这是张三吹其赖以生存之本,这一吹弄扎实了,其他两吹相对从容许多;
另外就是精神方面的那吹,可分两个子项。虽然,精神两个子项之吹不涉及具体的成本收益之类。但是,这精神方面的鼓吹搞上去了,反过来可以顺利拉动物质鼓吹那头的效率和效益。
还有就是,这张林祥无论在什么时空背景条件下,他能够坚持鼓吹,从不懈怠,这就形成了一种境界。
一个人吹一时并不难,难的是能够坚持长期不懈,始终能够吹出内容、吹出水平,吹得有人倾听,包括有人坚信。
张林祥物质形态那首吹是祖传的。据说,这张家的白切羊肉不只是老街上交口称赞,在浦东地面甚至连市区一些专业饕客那里都相当著名。
他张家的白切羊肉可以有名到什么程度,用言语描绘仍然过于苍白憔悴。不妨取我家的现实案例。
一次,妻子随我回老街,返回市区时,妻子听说老街白切羊肉著名,就上张家买了一点。
现在,早已由张林祥的儿孙执掌张氏羊肉店大印了,还实现了连锁经营。在浦东好几处都设有分店,全部直营,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加盟。
这样做,不惜牺牲扩张速度而确保产品质量。一旦求胜心切,弄成羊头狗肉形式,不仅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连累祖上世代英名付诸东流的潜在风险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所以,张氏羊肉店就是发展到黄浦江边沿,也迟迟不肯渡江西进,只是隔江与浦西静静面对。采用的完全是一套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德式堡垒战法。据说当年老蒋就如此这般,进剿江西革命根据地而大有斩获,迫使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国革命的困难局面,一直到遵义之后才有所缓解。
可见这张家的子孙有见地,善于汲取历史教训而把各方面的成功经验运用于自家羊肉店的生存发展方面。
曾经说过,我孩子出国求学后,妻子收养了一条名叫东东的小狗,后来又添了一条,是东东的亲生女儿名叫天天。那天妻子从老街张家买了一包羊肉回家后,我们只吃了一点点,大部分让东东母女俩分享了。
看到东东母女吃成心满意足的样子,隔天恰好遇上妻子生日,她上街采办时,看到熟食店里也有白切羊肉,又买了点,也是人狗共庆生日快乐的小意思。
但是,面对市区大街熟食店的羊肉,那东东母女居然完全视而不见,一块都不吃。
妻子有点纳闷,昨天那羊肉还是你夺我争的场面,今天这两小狗怎么就一口都不吃了呢。
问我,我说对狗食并无研究。只是随口一句,总不该是东东母女能够分辨羊肉生产厂商,只吃张氏羊肉吧。
妻子摇摇头说,不清楚。其实说不清楚是对的。第二天,心有未甘的妻子抽空越江到张氏羊肉连锁店买了点,主要还是作为验证。当晚,东东母女将张氏羊肉吃成一块不剩。
连东东母女都能够识别这张氏羊肉味道确实不一般,可见张氏羊肉这羊头不是简单悬挂的。
张林祥的首吹,主要还是指张氏白切羊肉的一道关键性生产工序。
一般每天下午午时过后,张林祥就开始做宰杀准备。张家姆妈是唯一的帮手。时辰一到,门口一台三眼锅灶就开始生火,要将两眼大锅的水煮沸。
还是要说明一下。张三吹是老街上成年人们之间的称呼,我们小孩肯定不会当面这样无大无小瞎说的。老街人一直礼仪有加,而且从娃娃抓起,虽然张三吹本人并不太过在意。
我们小孩子们一般当面都叫张家伯伯,叫声张杀羊至多是背后,张三吹之类出自小孩子之口是绝对不被允许也是不可能的。
张家伯伯宰羊有规矩,他从不当着众人们的面屠宰羔羊。他认定,自己将来肯定是要下地狱的。毕竟,欠下羊命无数。所以,他只能横竖横了。
那羊也是一条命,比较无辜。所以,事前要进行履行相关仪式。同时,血腥场面被人们尤其是小孩子看见,会产生心理阴影,不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健康成长要求。
仍然没见过张家伯伯宰羊前的仪式是个什么样子。张家姆妈说,也不是什么仪式,只是在宰羊之前,张家伯伯先要向羊儿道个歉。然后,嘴里念念有词,无非是阿弥陀佛之类的,期待羊儿可以从速转世投胎甚至找个好人家。接着,稳准狠下手,确保一刀毙命,不让羊儿蒙受更多更大的痛苦。
当年,我们一些顽童闲来无事,有时会在下午时分守候在张家门前,看张家伯伯宰羊吹气。
张家伯伯将已经毫无生命迹象的羊从后院抗到前门,推入张家姆妈早已准备好滚烫开水的大锅里。白切羊肉上桌必须带皮,剥皮不符合白切羊肉规范。
将整条羊推入开水中翻滚,最大的可能是方便脱除羊毛,保留羊皮的目的。
张家伯伯的首吹,就是在这个时候登场亮相的。
从我记事看张家伯伯宰羊当年,估计他老人家早已五十出头了。印象深刻的是在大热天,他打着赤膊,一条牛头裤,头颈里吊件饭单,左右手臂套着袖套。据说这是非常专业的装束,该穿的地方一样不少,不该穿的地方完全省略。
那羊在大锅子里翻滚差不多了,张家伯伯就开吹了。
只见他一头埋在羊屁股堆里,双手牢牢把住羊屁股并作为与自己嘴之间的过渡,开始缓缓地往羊肚子里吹气。
张家伯伯一口气吹成叫做那个长。直到将自己首先吹成满脸通红,逐渐转而脸色发紫,继而由紫开始转黛黑,还不停地吹。最后,吹成自己脑门脖颈上青筋吼起,终于将羊吹成圆滚滚的,可以在锅子里浮起来像枚气球才歇气。
我们小孩子们私底下议论,张家伯伯一口气何以如此之长,居然能够将一只羊儿肚子吹成滚圆而一刻不停歇。以羊肚子那面积计算,这口气可以换算成大半个立方米,这一吹还真不是简单吹的。
赵一解释说,不是这个问题。例如我家老爹,也会吹,当然瞄准的不是羊屁股,而是竹笛或是箫。无论哪一类吹,熟能生巧达到一定境界,是可以鼻孔吸气而嘴里吹气不停歇。
这也算是一种说法,初步揭开了张家伯伯一口气将羊肚皮吹成滚圆的奥秘。之前,我确实是既佩服又担心。
佩服的是,就是凭那一口气居然不仅张家伯伯本人无事,终于将那羊可以吹成气球一般,轻盈地在大锅里漂浮。担心的是,万一张家伯伯那气接不上来,就此尾随大锅里的羊一起踏上不归路如何是好。
赵一这么一解释,也算把悬在嗓子眼的心又顺利安放原位。
孩时家境贫寒。但是,每年小暑开始,父母每天早上到张家伯伯羊肉摊点上买三毛钱羊肉,一直吃到大暑结束,整整一个月。
千万不能小看大小暑一个月间每天三毛钱羊肉。父母说,大小暑吃白切羊肉犹如冬天老人吃野山参一样大补。直到可以吃成夏天出汗,有羊膻味,就证明业已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一个大小暑吃下来,就是九块钱。是家里一笔额外的不小开销。但是,父母每年夏季总是坚持不懈。
其实,我还是有点怀疑的,因为张家那白切羊肉做工非常地道考究,羊肉本身完全闻不到一点羊膻味,怎么进了我肚子,反倒可以通过出汗形式,传达这羊膻味的确切信息呢。
大体上也是父母政治思想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担心我不愿意吃,才编出种种理由。
后来我18岁未到下乡插队,两个月内就被评为四级二等。当年一个生产队,四级一等的劳力只有四、五个人,一下乡就跻身先进劳动力队伍,不能不说完全归功于父母当年对我坚持不懈的健康投资形式,其中包括大小暑食用张家伯伯著名的白切羊肉。
每年大小暑开始,张家伯伯家的羊肉供应比较紧俏。再紧俏,我每天三毛钱的那份羊肉,张家伯伯总是给我特意保留的。
哪怕是在老街人习惯的大小暑吃白切羊肉补身体的时候,张家伯伯每天坚持只杀一口羊。
当天下午开杀,一直要到第二天早市才上柜供应。时间流程较长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确保产品质量。
张家伯伯将吹好气的羊在锅里翻腾两个多小时,才能里外整理得干干净净,然后放在背阴处晾着。黄昏时,羊开始下锅,一直要温火烧煮到第二天的凌晨一两点钟,然后去骨,皮朝下摊平放在盘中,待冷却后,早市供货。
听大人说,张氏羊肉好是因为他有老汤的诀窍,也有说奥妙全在胶木圈的大铁锅子,密不透风而熬出的羊油成功封住汤面,不仅羊肉易酥,而且入味。
出于好奇,我向张家伯伯打听。张家伯伯笑笑说,他们瞎猜。其实,这白切羊肉的烧煮工艺虽然重要,仍然不是关键所在,主要还是羊本身,标本兼治,治本为主。这基本原理,同做其他任何事情是一样的。
治本之道在于,活山羊要挑的好。我们张家祖祖辈辈从事这行当,不但知道哪里的山羊好。而且老关系了,彼此不会弄虚作假搞欺骗。
羊运到后,并不能急龙急火地宰杀。先要放在我家后院里圈养至少半个月。宰杀前,羊要停食一星期以上,最后几天只给羊喝水,不吃任何东西。这样便于羊把肚子里的脏东西完全排出体内,羊骚味就少很多。羊本身符合要求了,然后才是加工工艺的完善问题。
人人都说老街上张家白切羊肉好。我听了张家伯伯一番话后,才知道其实这好也来之不易,体现出张家多少年来始终如一的产品质量专业控制能力。著名的张氏白切羊肉,不是简单吹吹就能形成响亮名气的。
第十六章 拾遗补缺第二吹(89)
老街人称张三吹,前面说那首吹,归类于物质形式的生产领域,是张家传统的谋生之道。至于名声在外而长期停留在小打小闹的初级阶段,并不是产品本身的问题,同整个社会经济大背景有关。
一直到了上世纪末特别进入新世纪以来,餐桌方面那小小一碟白切羊肉头角崭露,不仅顺利形成了张氏白切羊肉的连锁式规模经营,据说国际餐饮知名品牌也关切上了。有意同其携手,在保留张氏白切羊肉原有风味的基础上,引进世界最先进食品保鲜包装技术,拓展国外市场。
据跨国公司的营销权威估计,不要说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包括面广量大的穆斯林发展中国家,就是以中国目前在海外超过5000万华人计,那市场潜力少说可以达到数亿乃至数十亿规模之巨。
一旦形成市场有效需求,甚至不用万里迢迢将产品运送出去,而现金回流国内。更可以采用输出张氏白切羊肉技术、工艺包括品牌的方式,主辅原料就地取材。
这世界上养羊的地方和国家多了去,不仅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就地产销用时髦语言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符合时代潮流。
这个计划还在酝酿之中,据说是张家内部有不同意见,关键还是牵扯到张家整体的发展战略。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德式传统堡垒战法,还是干脆长驱直入的闪电突击。
张家伯伯是曾经的老街名吹,毕竟斯人已去,现在只能任由儿孙们争执,功成名就退出历史舞台的他,完全插不上嘴了。这是后话。
张家伯伯之第二、三吹可以归属精神类别。
第二吹是谈天说地。
当年老街的房子并非类似现在,虽然千篇一律但仍然是普遍流行高楼大厦板式结构,通风良好,还辅助空调。
老街的青砖瓦房普遍低矮,前后间距紧凑,通风条件较差。而且,当年不要说空调是闻所未闻,就是电扇也不见一台。老街最先进的降暑构想可能非大剃子家屋顶上方吊着的两片瓦楞板莫属。那也只是人工动力的,基本原理类同每个人自我打扇。
进入夏季,天热成不行,晚饭后,老街上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拖条板凳竹椅,上街纳凉消暑。
这是老街上人们东家长西家短谈天说地的最佳时机。
有专业性质的,例如民间艺人唱浦东钹子书。道具极其简单,一根竹筷一只钹子,敲钹子可以弄出很多花样,曲调节奏明快,朗朗如诉,有长调、慢调、急调、哭调等的,主要是渲染气氛。钹子声声轻重缓急围绕着说唱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动作的停顿或转换。通常,老街西面纵横道路的交叉口是选择。
开始,说书的还要到旁边人家借条长凳。经历了58年那场大炼钢铁以后,在老街西头街口,一个表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小水牛那么大的铁家伙长期俯卧静躺在那里,就可以省略借还板凳那麻烦。说书者直接往铁家伙上面一站,有声有色的开唱起来。
这也算是老街人们经历了58年大炼钢铁后,不知烧了多少柴火,砸了多少成品铁器家什以后,硕果仅存的玩意。由此可见,任何事情并不总是一无是处。
唱到最为关键的时候,说书人就会停下来,开始卖梨膏糖。这是说书人唯一的收入形式。人们为了听这书紧要关子的后续内容,只要兜里有钱,总会大方掏腰包的。耳福的同时可以兼顾口福。
唱浦东钹子书不是固定设点,是各地流动形式。整整一个夏季,说书人来老街两三次也是顶多了。
这时,张家伯伯谈天说地的那吹,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
更何况唱浦东钹子书以盈利为目的,虽然你可以只听而不买说书人的梨膏糖,常常例如我等身无分文的小孩子们。但是兜里有几钱,而百听不掏钱,嘴上不说,内心肯定还是点压力的。
夏夜围坐在张家伯伯周边,身心相当宽松。
张家伯伯故事很多。例如山东马永贞痛打上海白癞痢、金台出征等等的。最精彩的还是智慧徐文长的故事。
徐文长嫉恶如仇侠义肝胆玩弄为富不仁者于股掌之间,专替穷人打抱不平出恶气,还以极其智慧包括幽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