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秋天,经过几番严格的考核,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阿基和另外三名高材生,如愿地走进了座落在硅谷的一家著名科技公司总部。
然而,报到的第一天,他们便惊愕了——人事部经理一脸平淡地通知他们,去清扫整栋大楼所有的卫生间。
当弄清楚这一安排准确无误后,一名博士生觉得受了侮辱,当即愤然摔门而去。阿基和另外两个满腹才学的受聘者,尽管装了一肚子的困惑和不满,还是找到了那位即将退休的、负责整栋楼卫生的约翰老人,从老人那里领了工具,开始逐一地清扫大楼内的51个卫生间。
偏偏那个约翰老人又特别认真,三个平素习惯了脑力劳动的年轻人,尽管累得气喘嘘嘘,他仍毫不同情地一再批评他们干得不好,一再让他们返工,非得让他们绣花似的把一个个卫生间弄得干干净净。
一个月过去了,一位年轻人受不了辛苦和批评,拿着极低的薪水,嘟囔着离开了那栋聚集智慧与财富的大楼,去了一家电脑公司。
阿基和另一个叫迈克的小伙子又接着干了10多天,仍未见到公司任何人来过问他们,给他们安排新的工作。迈克带着失望,结束了自己的“廉价劳动生涯”,跳槽进了另一家大公司,做了技术人员。
奇怪的是,人已走了三个,公司却不再增补,原来要三个人干的活儿,现在全压在阿基身上了。尽管他累得几乎要虚脱了,可他仍咬着牙坚持着。约翰老人曾不解地几次问他:“小伙子,你想一辈子在这里打扫卫生间吗?”
阿基摇头:“当然不会的,但我相信这份工作是必要的。”
约翰老人看着阿基一脸的坚定,没再说什么,这是他多年来所遇到最有韧性、最能吃苦的一个小伙子。
清扫了整整100天的卫生间后,阿基接到公司的重大任命——去渥太华任公司在海外最大分公司的CEO。这时,阿基微微一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而他的坚韧与果决,很快就在工作中显现出来,让任命他的总裁很满意自己的眼力。
数年后,当年与阿基同时应聘的那三位高材生,虽然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都衣食无忧,但其业绩均是平平,唯有阿基才华尽展,很快坐到了该公司副总裁的位置上。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讲演中,阿基用了这样一个简单而让人深思的题目——吞下一份苦。
在每个人生命的旅途上,经常会遇到许多甜的诱惑和许多苦的阻拦。获取渊博的才识,拥有辉煌的业绩,找到幸福的生活等等,都需要吞下许许多多的苦。同样,抓住擦肩而过的一个机遇,也需要吞下一份苦。
吞下一份苦,不仅体现一种坚韧的品性,还折射一种人生智慧。吞下一份苦,就是暂时忘却那份诱惑目光的甜,就是把开阔的视野投向远方那大块的甜。所谓的“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中甜”,就是对此所做的最通俗的解释。
不肯吞下眼前的一份苦,失去的可能不止是前面的一块甜。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急功近利者,他们当初不愿意吃一点点的苦,结果却是频频地吃苦,甚至吃到了一声懊悔不已的大苦。但愿阿基的故事能给我们一个清醒的提示。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可贵的知难而退
如果不能冷静地思考,只凭着一时脑袋发热,一味地逞能,非要知难而进,极有可能遭致惨重的失败。
参加某国营企业厂长一职竞聘者,经过几轮激烈的竞争,6名佼佼者脱颖而出,开始最后一轮的角逐。
主考提出了这样的考题——如果企业只拥有50万元的资本,想要做一个需投资1000万元的项目,应该如何去运作?
于是,几位竞争者广开思路,各施绝技,纷纷亮出自己的设想。主考面带微笑、不断颔首地听完前五位竞聘者的慷慨陈词,将目光转向眼睛不时地扫视着地面的最后一位。
这位年轻人缓缓地站起来,平静地道出自己简单的想法——既然资本有限,投资额度又很大,就应该量力而行,放弃那个诱惑人的大项目。
这不是知难而退吗?众人一片哗然。
“你真的是这么想的吗?你不觉得放弃这样一个大项目太可惜了吗?”主考盯着年轻人的眼睛追问。
“这是我经过反复思考后所做的抉择,如果我是决策者,我一定会坚持它。”年轻人充满自信地答道。
“回答得非常好!”主考脱口赞叹。
众人不解地望着主考,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主考欣然解释道:“知难而进,固然可贵,然而作为一个企业的决策者,能够审时度势,知难而退,则更为难得,因为这除了需要更多的智慧,还需要足够的勇气。”
片刻的沉默后,热烈的掌声响起,几位竞聘者心悦诚服地祝贺最终取胜的那位年轻人。
没错,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面临很多的局限。如果不能冷静地思考,只凭着一时脑袋发热,一味地逞能,非要知难而进,极有可能遭致惨重的失败;相反,如果能够在一些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摆正位置,量力而行,就会稳扎稳打,一步步走向更大的成功。
有这样一句诗——“有些退却,其实正是前进”,说的正是此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50美分与5000万美元
只有时刻保持赢得属于自己的50美分的认真与执着,才会不断地获得馈赠5000万美元的自豪与光荣。
迈克是纽约一家小报的普通的记者,他非常敬佩当时事业正如日中天的“汽车大王”福特,很想从福特那里学到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个周末,迈克正在一家不大的酒店里与几位朋友小酌。忽然,他眼前一亮,只见几位身份显赫的企业家正从一个房间里走出,其中一位正是福特,他手里拿着一张菜单径直走向那位服务生,微笑道:“小伙子,你再算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一点儿误差。”
年轻的服务生飞快地瞟了一眼那菜单上的一串数字,很自信地回答:“尊敬的福特先生,没有错啊。”
“请别着急,你再仔细算一算。”那几位福特宴请的企业家已朝门口走去,他却很有耐心地站在柜台前。
看着福特那认真的样子,年轻的服务生没有再核算,而是不以为然道:“是的,因为零钱准备得很少,我便多收了您50美分,但我认为像您这样富有的人是肯定不会在意的。”
“恰恰相反,我非常在意。”福特很坚决地纠正道。
“那就算您付给我的小费吧。”服务生被福特的如此斤斤计较搞得有些难为情了,忙给自己找了一个摆脱尴尬的借口。
“不,小费我已经付给你了,这50美分是你应该找给我的零头。”福特固执地坚持道。
服务生只得低头花了一番辛苦凑够了50美分,满怀歉意地递到一脸坦然的福特手中。而此时,福特宴请的朋友已坐到车子里面了。
对着福特快步离去的背影,年轻的服务生低声嘀咕了一句:“真是太小气了,连50美分也这么看重。”
“不,小伙子,你说错了,他绝对是一个慷慨的人。”目睹了刚才那幕情景的迈克抑制不住激动地站了起来。
“他是一个慷慨的人?”服务生一脸的困惑不解。
“是的,他刚刚向慈善机构一次捐出5000万美元的善款。”迈克拿出一张一周前的报纸,将上面的一则报道指给服务生看。
“可是他刚才……”服务生仍不明白如此大方的福特,为何还要当着那么多朋友的面,去计较那区区的50美分。
“他懂得认真地对待属于自己的每一分钱,懂得取回属于自己的50美分和慷慨捐赠出5000万美元,是同样值得重视的。”就在福特这一看似不经意的小事中,迈克忽然领悟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成功经验,那就是——没有理由任何不认真地对待眼前的每一件事,无论它多么重大还是多么微小。
后来,经过多年艰苦的打拼,迈克终于成为美国报界的名家,而那位服务生也成了芝加哥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老板。多年后,俩人再次邂逅,一开口,他们便不约而同地感慨起当年的幸运——没错,是福特教他们走上了成功之路。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那些成功者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却很少留意他们的一些琐屑的举止,其实那里面正蕴藏着成功的秘诀。福特“吝啬”与慷慨的故事,再次提醒我们——只有时刻保持赢得属于自己的50美分的认真与执着,才会不断地获得馈赠5000万美元的自豪与光荣。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爱,也可以是清清纯纯的喜欢(1)
喜欢也是一种爱,能够超脱功利地久久地喜欢一个人,并在那喜欢中品味着美妙无比的幸福,难道不是一种美丽的爱吗?
她从小就特别喜欢文学,作文写得很棒,中学时就发表了几十篇文章,高考时报了师大中文系,却被阴差阳错地分进了数学系,正遗憾懊丧时,好消息传来——她可以选修中文系的课,拿双学位。
第一次听董博的课,她便被他周身洋溢的无法形容的魅力,深深吸引住了。站在讲台上的董博真可谓是神采飞扬、轻松自如,他的思路清晰,旁征博引,侃侃而谈,把文学的的神奇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幸福的享受。
两节课转瞬即逝,她意犹未尽地望着董博匆匆地赶往另一个教室。她知道,他紧接着还要去给研究生上课。
于是,她特别急切盼望着董博每周一次的课,每次都早早赶到那个特大的梯级教室,占据第一排最好的位置,近距离地感受洋溢在他身上的诗人般的激情。
那天,正讲得津津有味,董博突然停下来提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她抬起头来,目光里流露出热切地期盼,不知是因为心有灵犀,还是他真的读懂了她的心思,他点名叫到了她。
她简洁而准确到位的评析,让他欣喜地点头赞许:“不错,很不错,分析和表述都非常好!”
下课时,听说她是数学系的,他先是惋惜道:“你应该读中文系啊!”继而,他像感觉到了什么似的,赶紧又安慰她:“也许这样更好,你可以文理兼备嘛。”
因为喜欢董博的课,她渐渐地喜欢上了他,他那带着磁性的男中音,他那讲到忘情处挥动的双手,都是那样可爱,甚至他那有些凌乱的头发,在她眼里,也成了一种潇洒的风度。
一入大学,她就告诉自己不谈恋爱,因为她感觉大学里许多所谓的爱情太浅薄,那弥漫校园的“速食化”的急功近利性的爱情里面,沾染了太多世俗的成份,而她憧憬的爱情世界却浪漫缤纷。
于是,她第一次在日记里写下了最真的爱情标准——梦中的白马王子,就是董博那样的男子,他的形容,他的才气,他的气质,他的自然与随和,都是那样不同寻常,都是那样卓然非凡……
她就那样不可思议地爱上了董博,甚至逃了课,去文学院的教学楼,有时只为看到他的身影或听到他的声音。但她无法向他表白心中的爱,因为我知道他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一位贤惠、能干的妻子和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女儿,她只能站在那个距离上,不远不近地悄悄爱着他。是的,她的那份爱是一柄双刃剑,一边是幸福,一边是痛苦,可她竟那样固执地握着那柄剑,一任它将一颗柔柔的心戳得鲜血横流。
因为董博,她毅然谢绝了所有簇拥在身边的玫瑰,却无悔无怨。
直到大学毕业,董博仍是她爱慕的老师和兄长,她仍是他清纯、可爱的学生,也许他早已读懂了她眼睛里流露的情思,但他还是像十分都没发生一样,和她一起慧心地掩饰了心灵的渴望,理智地守住了情感的长堤,让他们的交谈阳光一样自自然然,让他们的故事诗歌一样飘逸朦胧。多少天又是多少天,就在那段纯洁的距离上,她痴痴地守望着感动自己的青春之爱。
在那些情思充盈的日子里,她写下了许多漂亮的爱情故事,连最好的朋友都惊讶地追问她——从未没见你谈过恋爱,怎么能把恋人的心理描摹得那么细腻、深刻呢?
她以问作答——谁说我没有谈过恋爱?难道一个人就不能谈恋爱?
朋友迷惑不解——一个人怎么谈恋爱?
她笑着打了一串比喻——像大地,像天空,像花朵,像风雨……
望着朋友那更加困惑的神态,她不禁开怀大笑。爱情的美丽与神奇,更多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能够用语言轻而易举地就说清楚的,那还是爱情么?
多年以后,她遇到了现在的爱人。灯下夜谈时,他说她总是改不了那份可爱的天真,她那般悉心珍藏的,其实不能称其为爱,那只不过是一种喜欢,是从心中流淌出来的纯净如泉的喜欢。
她俐牙俐齿地反击爱人——喜欢也是一种爱,能够超脱功利地久久地喜欢一个人,并在那喜欢中品味着美妙无比的幸福,难道不是一种美丽的爱吗?
爱人依旧固执——喜欢不是爱,喜欢是通向爱的桥梁。
喜欢是一汪清潭,喜欢是一轮皎洁,喜欢是一帘烟雨,喜欢是一脉青山……她心中绵绵的喜欢倾泻而出,那汩汩的爱意随之奔涌,她情不自禁地要向世人宣告——
爱,也可以是清清纯纯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