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智慧右手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左手智慧右手爱-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和爱人倒是都觉得这样挺好的。”晓薇一脸的幸福。
  正说着话,左邻右舍听说晓薇来了同学,纷纷送来吃的——鲇鱼、香肠、咸鸭蛋……还有一捆生菜、一碗鸡蛋酱。笑迎那一张张亲切的脸、那一句句暖暖的话,我感受着这里的人们对晓薇的尊敬和关心,感受着人与人之间那浓郁的亲情。我不无羡慕道:“晓薇,你人缘真好,摊上这么好的邻居。”
  “这回你该明白我为何不上锁了吧?”晓薇麻利地拾掇着饭菜。
  “家里没人,还是锁上门好。”我想起自己在省城的家,那厚厚的防盗门,左一道保险、右一道机关地锁得紧紧的,还经常担忧呢。
  “不能锁的,家里常来人。”晓薇轻松道。
  “常来人?你不在家时,家里还来人?”我更惊讶了。
  “对呀,你看,我家有一口宝井呢。”晓薇指着厨房里的一口压水井自豪道。
  “怎么,你们这里还没吃上自来水?”我真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了。
  “快了,明年这个时候就能接上了,我家这口井打得深,水好喝,现在邻居们都愿意来我这里打水。你说,我能锁门吗?”
  “你可以规定一个打水的时间嘛,要不你的家不成了随来随往的供水站了?”
  “对啊,我就是要建一个全天候的供水站啊。”晓薇爽快地说。
  “你放心地让邻居来打水,难道不怕有坏人趁机闯进来拿东西?”我不放心道。
  “不用怕,我这屋里随时都有熟人来往,前屋后院的老人都会帮着我照看着呢,再说了,即使有小偷进来,你看看,我这儿有啥值得拿的……”晓薇露出一副很开心的神态。
  很快,巧手的晓薇便用邻居送来的东西,做出一大桌子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一边吃着可口的饭菜,一边细细地品味着晓薇对我讲述的一件件浸润着浓浓亲情的小事,我竟生出了无限的羡慕。
  整日地劳心劳力的我,坐在晓薇简朴的小屋里,心中拂过缕缕温馨,心情陡然轻松了许多。
  回去的路上,我的眼前老是晃动着晓薇那甜甜的笑容,她那不上锁的大门,她那引以为自豪的压水井……那些生动的景象,像一股久违的情思,不停地扣击着我那被物欲日夜缠绕的心扉——原来,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是否拥有豪宅大院,不在于拥有多少财物,哪怕仅有一口蕴藏清澈、甘甜的井,只要有一颗时时敞开的、无需上锁的心灵,即便是清贫的日子,也会散发出至真至醇的芬芳……
   。 想看书来

简单的爱(1)
就因为一份爱,一个农家少女远走他乡,最终成为一位著名作家,就因为一份爱,她一直守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因为她始终感觉到她和他离得很近很近。
  周末,为写一篇杂志特约的文章,我如约去拜访那位心仪已久的老作家。
  走进靠近市郊的那个爬满青青葡萄藤的古朴小院,老人正坐在一把古色古香的藤椅上,悠然地听着一曲民乐,微闭着双眼沉浸在遐思之中,面前的茶几上摆着一杯酽酽的绿茶。
  老人已经年逾八十,依然身体健朗,耳聪目明,有着叫人如沐春风的笑容。她先是赞叹我写的那些小品文,说是有真情在里面。我连忙谦逊着说都过于简单了,不够深刻。她却不同不意地认真道:“复杂的未必就等于深刻,你的文章朴素得清新,相信你做人也是如此。”我感激她的勉励,连连点头,又说了一些不是闲话的闲话,我怀揣的那份拘谨便在不觉间烟消云散了。于是,我索性扔掉了临来之前悉心准备的采访提纲,且随老人飘逸的思绪,轻松而愉快地倾听她关于写作和人生的真知灼见。
  那日,老人谈兴极高,好多奇言妙语让我应接不暇,心中更添一份敬佩,须知:老人只读过6年书,而今却完全可以用“著作等身”来形容她创作上的成功,尤其是近年来,她激情奔涌,文笔更可谓是炉火纯青了。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那个“是什么使你走上了创作之路”的似乎永远新鲜的老话题上面。这时,我发现老人的脸上竟掠过一抹幸福的羞涩,她微笑着看着我欲言又止。我的好奇心立刻便被调动起来,忙追问她一定有什么秘密吧?
  老人呷了一口茶,将目光投向天空悠悠的白云。仿佛经过了一番激烈的心灵的辩论,她忽然盯住我的眼睛,让我承诺一定保密部分内容。然后,她才将珍藏于心底的秘密和盘托出――
  她和他曾是青梅竹马的玩伴。15岁那年,情窦初开的两个少年,便把爱的誓言刻在了村头那棵老槐树上面。然而,那个多雨的秋天,他在上海的一位远房叔叔要领他去大都市,听说依了算命先生的指点,他得迎娶那位漂亮的表妹。他虽是拼命地反抗,但最终没能拗过父母,还是流着泪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那个僻远的小山村。
  仿佛天塌地陷般的骤然打击,她一个人关在小屋里不吃不喝,呆傻地坐了两天两夜,而后,给父母留下一张纸条,一路乞讨着追到了上海。茫茫人海中,自然是找不到他的踪影了。其实,就算是找到了他,她又能怎么样呢?她在黄浦江畔徘徊了几天后,决定就留在这座城市里,因为她最爱的人在这里。从那以后,她当保姆、做小餐馆的服务员、卖报纸、扫大街……很多苦活累活都做过,但她从没有想过要离开那里,因为一想到自己爱着的人就在这座城市里,所有的艰辛便都被一种含泪的幸福冲淡了。
  在大上海漂泊的那些日子里,她遇到了一位在报社工作的热心雇主,帮她找了一份较稳定的校对工作。忙碌之余,她开始把自己满怀的思绪倾泻到稿纸上面,不知不觉间,她竟成了一位作家。虽然后来有很多人追求过她,可她从未动心过,一直孑身一人。
  她说她已在内心里嫁给了他,是因为爱他,她才来到这座繁华的城市,才拿起笔来,才成了作家……
  原来如此!
  我惊诧地望着饱经沧桑的老人,不禁为她的那份特别的爱而肃然起敬。
  “那你后来找到他了吗?”我很想知道那个他后来怎样。
  “听说他后来娶了他的表妹,在这座城市里过得很幸福,但他不知道我在这座城市里,因为我改了名字,也从没有去找过他。”老人平静地告诉我。
  “为什么不去见他?”我不禁有些困惑。
  “知道他过得幸福就行了,何必再去惊扰他呢?”老人似乎很满意这样的结局。
  就因为一份爱,一个农家少女远走他乡,最终成为一位著名作家,就因为一份爱,她一直守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因为她始终感觉到她和他离得很近很近……
  炎炎夏日,我在整理老人的采访记录时,眼前又一再浮现出老人那爱意充盈的面庞,似有一缕缕清爽的风拂面而来,柔柔的心立刻被撩拨起阵阵涟漪――哦,穿过滚滚红尘,世间有些真爱,原来可以是这样的简单而清纯啊,就像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小草,虽罕为人所关注,但卓然绽开的自是一份独特的美丽,自有一份弥漫岁月的馨香……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擦肩而过的感动
谢谢你能够坐下来,听我把藏了许久的心里的话都掏了出来,这也是我第一次跟陌生人讲这么多的话。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人流涌动的一家超市门口,一身粗衣的他正坐在那里,手里拿着一本破旧的书,很认真地教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男孩识字。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铁盒里,散着可怜的几枚角币。
  我不禁好奇地走近那对年轻的父子,冲那位正旁若无人地教儿子识字的父亲微微一笑,算是打了招呼。这时,我才发现他失去了一条腿,那只空荡荡的裤管,似在无言地诉说着他的不幸。
  “为什么不把孩子放在家里呢?”我蹲下身来,眼里充满了关切。
  “只有这样,我才放心。”年轻父亲很低的声音里透着坚定。
  “那要跟着你多久才是头啊?”我指了指他面前的乞讨的铁盒。
  “那可说不准了,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给你讲讲我和我的儿子……”他把书交给那个小男孩,从身后拿过来一个马扎递给我,看着我很爽快地坐了上去,他显得十分激动,眼里闪着晶莹,开始讲述他和他的儿子。
  在他不平静的叙述中,我知道了他这样的遭遇:那年秋天,他去北京打工,在建筑工地上被一块预制板砸断了腿,包工头只给了他一千块钱的医疗费,便不管不问了。他卖了房子,又借了不少债,也没保住腿。后来,妻子也离他而去了。无奈之中,他行乞来到这座城市……
  “我就是吃了没文化的苦,我希望我的儿子将来不再像我,这小子挺聪明的,现在都能认识好几百个字了。”说起儿子,难以掩饰的幸福立刻洋溢在他的脸上,似乎生活中的诸多苦难都无所谓了。
  “你是我见到的众多的行乞者中,最不寻常的一个,我很敬佩你。”我由衷地赞叹道。
  “敬佩我?”他有些惊诧地望着我。
  “是的,我很敬佩你和你的儿子。”我十分认真地说道。
  “谢谢,谢谢你能够坐下来,听我把藏了许久的心里的话都掏了出来,这也是我第一次跟陌生人讲这么多的话。”他的脸上没有我熟悉的那种抑郁,只有一份命运在握的从容与坦然。
  他执意不肯接受我递给他的那张百元钞票,他说:“我的确很需要钱,但我更需要有人能够像你这样坐下来跟我说话……”
  我把刚买的杂志塞到了那个小男孩手里,轻轻拍拍他的头,默默地祝福他明天会更好。
  走出了很远很远,回头看时,看到那对年轻的父子仍在朝我挥手,我的眼睛立刻模糊了,心里涌过一股难以名状的感动。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久久芬芳的一束纸玫瑰(1)
她收到过许多让她欢喜的鲜艳欲滴的玫瑰,但让她久久难以释怀的,却是当年的学生们送她的那一束纸叠的玫瑰。
  那是一个极其偏僻的小山村,连绵的大山几乎将其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开了。
  带着一缕天真,师大毕业不久,她就主动报名来这里支教。记得报到那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了,来看第一位要在小山村里至少工作3年的大学生。那热烈的场面,只有在影视中才见得到,兴奋得她连忙写信给男朋友——枫。
  可枫的信迟迟不来,让她预感他们之间的裂痕在扩大。要知道,决定来这里支教的前夕,他们曾很激烈地争执过。他劝她留在县城他姑姑帮她联系好的市国税局工作,不要到遥远的山村自讨苦吃,而天###漫的她偏偏要放弃别人羡慕的好单位,要体验一下山村女教师的生活。
  自然,枫说不过她,他赌气地说她将来肯定会后悔的。
  她很坚决地回敬他:“我从不为我的选择后悔,没准哪一天你也会喜欢上那里呢。”
  他摇头:“你天真去吧,再过情人节时,你不怕没人给你送花就行。”
  “我才不怕呢,没准儿那儿还真有人给我送花呢。”这样说时,她的心里涌过一缕担忧。
  记得是大一那年的情人节,早上打水回到寝室,猛然看到床头插着一支鲜红的玫瑰,她激动地扑上前去,看着红丝带上飘着的那个让她心动的名字,幸福地闭上了眼睛。此后每年的情人节,她都会欣喜地收到枫送来的爱情玫瑰。大学最后的一次过情人节,枫送给她的是一朵特大的、罕见的红玫瑰。他骄傲地告诉她,他跑了10多个花店,比较了又比较,才选中了这最大的一朵,以表达他心中的爱意。
  然而,那样美丽的爱情也要像那些鲜艳的玫瑰一样凋零吗?离开那座大城市以后,枫竟连一封信都不肯给她写了,气得她连连写信给他,但她还是没能说服他,最后只得选择分手。后来,朋友们都曾替她惋惜,说当初她少一些冲动,不自愿要求来这个闭塞的山村支教,她跟枫肯定会演绎一段美好的姻缘。
  尽管当时她表面毫不在意,可独自一个人的时候,自以为很坚强的她,还是禁不住泪眼婆娑。
  把失恋的痛苦埋在心底,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跟那些聪明、质朴的山村孩子们在一起,她找到了另一种难以形容的快乐。渐渐地,她不再想据说又在多情地恋爱的枫。
  那个周末,她正在宿舍批改作业,很重很急的敲门声传来。门开了,响亮的问候扑面而来——“老师,祝您情人节快乐!”
  哦,情人节?今天是情人节吗?她恍然发觉自己不知何时已淡忘了这个曾很看重的节日。
  站在她面前的,是她正教着的一大群学生,最前面的语文课代表把捧在手里的一束纸叠的红玫瑰,郑重地放到她的手里。
  片刻的呆愣后,她赶紧招呼学生们进屋,并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
  小屋立刻拥挤起来,学生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簇拥在她周围,让她给他们讲情人节的来历,讲城市里人怎样过情人节等等。
  班长有些愧疚地解释道:“老师,有关情人节的事儿,我们只是听李丽的上大学的哥哥说过,可惜我们这儿买不到新鲜的玫瑰,同学们就商量着买红纸,叠了这束玫瑰。”
  “这个好,这个好,比买的还要好!”握着这不可多得的纸玫瑰,她的心暖融融的。
  看到她真心地喜欢,学生们都开心地笑了。接着,他们纷纷地指给她看,告诉她哪一朵是自己叠的,哪一朵叠的时间最长,热烈地争论谁谁叠的最漂亮,夸赞谁谁的手巧,嘻笑谁谁的手特笨……
  望着那一张张纯朴、活泼的笑容,一股春天的温馨,瞬间便弥漫到心头。她禁不住赞叹道:“这是我见到的最美的玫瑰,每一朵都是最美的。”
  “可惜它没有鲜花的芳香”,一个男生遗憾道。
  “不,它有一种特别的芳香,老师已经闻到了。来,你们也来闻闻。”她真诚地说道,并将捧在怀中的那一束玫瑰递到每个学生的面前。于是,他们若有所悟地跟着喊道:“老师,真的,真有一种香味呢。”
  同学走了,她不由地将面颊贴到那参差不齐的、形状各异的一个个花朵上,幸福的泪水潸然而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那句俗语,再次撞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