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的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一时间的故事-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试着找了其他的人,结果都不理想。央视的理念是要做就要做好,要对得起电视观众,不能忘了电视观众的需求。但是开始操作的时候,要找主持人,可就不是你所想像的了,实际上你会发现,在北京,主持人是一抓一大把,松开手指仔细看,有些令人失望。
  在N多年以前,曾经有一个城市电视台的某个负责人在聊天的时候说:我来了以后,看了一下台里的人员名单,竟然看到全台有二百多个节目主持人。算来算去,台里需要主持的节目也没有二百个呀,可这二百多个节目主持人的名单从何说起呢?
  让我们来想想,也许是备用的,也许是正在运作的电视节目吧。不敢说他们那个地方,但是敢说北京这块地方,主持人还真是像吴讴说的一样,是一抓一大把,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什么电视节目都需要主持人吗?
  你会发现,有些从外国买来的电视节目,本来好好的,好好的,可好好的节目却偏偏要加上一个电视主持人。说些什么呢,无非是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然后说些片子里的内容,没话找话地说上一番,先假装提个问题,假装弄个悬念,然后就说,还是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片子吧。早知道“还是让我们来看看”,那你当初说那么些个废话干什么。电视的时间挺紧的,让你占去一部分有必要吗?到最后主持人又出来了,说点什么感谢大家收看,今天到此为止,明天同一时间请再收看等等等等……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吴讴说主持人(1)
当你找主持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些主持人大部分都是播报状态的主持,没有发挥的余地。还是那一套标准的严肃、标准的笑、标准的一本正经的风格,如果要这样驾驭一个十五分钟的读报,是非常难的。领导看了好多都觉得不理想(领导的关键作用啊),后来我和老哈提起马斌来了,当时就把他找来了(看到没有,这儿又有一个发现马斌的人)。马斌对这个节目兴趣很大,他从直觉上感觉到,这个十五分钟单人秀的东西,应该是展示主持人能力和特色的品牌。他马上就看出这一点来了。经过一个充分的准备,然后录样片,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可以。找对人啦,我和哈非常兴奋。觉得跟我们想像的感觉虽然说并不是百分百的贴近,但也是###不离十了。十五分钟的节目一气呵成,没有任何磕绊,虽然我们事先给他写了讲话的稿子,但是在录像中感觉这些话都是他自己说的,他最大的能力就是能把你写的稿子化成他的语言,或者给人的感觉就是他的语言。这样我们的心里就是一块大石头落下来了,马斌也非常兴奋,他总算找到了一个能发挥了自己才能的地方,找到了一个能种好庄稼的地,一块“好地”啊。
  一个电视栏目的背后肯定会有一个撰稿人。撰稿人写的台词能不能适应主持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主持人能不能把别人写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经常看到某些电视栏目中,主持人在那里叨叨半天,然后把话题引到下面的内容上,就算是完成了。好像这种撰稿人和主持人谁都能做一样,换谁写也一样,换谁主持更是一样,这样的电视栏目你说如何能让观众们喜欢?只是盼望着主持人的词快点说完,好看下面的内容。就像前边我们所说的那样,有些电视片,明明是从国外买进来的,却偏偏再要加上一个主持人,没完没了地把片子里的内容说上半天,然后再让观众看后面的内容,有这个必要吗?有!要不主持人和撰稿人干嘛去?要不制片人干嘛去?买进来的片子还要制片人干什么?真不明白。真担心如果数字电视全部实现以后,变成了观众点击收看的方式之后,这些制片人和主持人们干点啥去。观众点击出来就看这些主持人要介绍这部电视片而说半天吗?全当观众是傻子,不加说明就看不懂这些电视片?我倒觉得有些国外的电视片,只要翻译没有错误,观众看得是非常明白的。
  本来有些国外电视片的个性是非常强的,一加上主持人的叨叨,却把个性给弄得淡化了。
  电视节目的个性化,是收视率的决定因素。
  一个栏目的个性化是非常吸引人的,《第一时间》的主持人,把自己的个性溶入了节目之中,编导们把节目也溶进了主持人的个性中,如果用时尚的话来讲,那就是和谐了。
  这是真正的和谐。
  央视二套的《鉴宝》栏目你也许看过,有人对我说,女主持人为什么只在那里介绍宝物、组织程序,为什么不做秀。我说这个主持人就这个样子正好,这个栏目的中心点和中心内容是民间的那些宝物,宝物就是最个性化的体现。观众的注意力也是那些宝物,它们虽然不会说话,但却有历史沉积的丰富内涵,让人猜想不透却又极力地想知道它过去的故事和今天的价值,或者是让大家很想知道是真还是假的一个悬念。实际上是观众和那些不会说话的宝物在互动,在较劲。如果女主持人站在那儿光顾着秀自己,你不觉得别扭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吴讴说主持人(2)
主持人庄重一点,专家们认真一点,观众们热烈一点,宝物们闪光一点,这一冷一热,一真一闪,恰好地组成了现场的多种气氛。《鉴宝》的主持人是在那里组织评审宝物的各种工序,介绍宝物的一些情况,说白了就自当是一个服务员。一个服务员就是要把本职工作做好。要使观众把注意力放在宝物身上,而不是吸引到自己身上,这是完全合适的。
  换句话说,如果你把《鉴宝》的主持人换成一个“孙悟空”式的主持人,那所有的宝物,一拿出来,你就觉得是偷来的;如果换成一个“猪八戒”式的主持人,那所有的宝物,一拿出来,你就觉得是一文不值的;如果是“唐僧”式的主持人,那所有的宝物拿出来后,那你就绝对找不着北了。
  所以,主持人做秀,要看栏目的目标是什么。
  在我们的电视栏目中,不相关的做秀、抢戏的做秀太多了。
  主持人的做秀,必须和栏目溶为一体。
  曾经和朋友一道去一个有名的餐馆吃饭,刚一进门,排列在门内两边的服务员和领班们突然深鞠躬,全体大喊一声:欢迎光临!动作加上叫喊声,让我们几个人着实地被这一群人的欢迎阵势给吓了一大跳,有人甚至站在那里不敢往里走了。是啊,你们秀了,我们傻了,还吃不呀?假如你坐在餐厅的桌前,服务员上菜的时候给你秀一下子,摆个什么造型,多来几句话,开个玩笑,整个幽默,递个眼神儿什么的,估计你不是吃饭而是吃惊了。
  央视四套的《国宝档案》你也看过吧,当初录制第一期样片的时候,主持人任志宏看了整个的稿子之后,做了一番深思,就觉得本片讲述的是国宝的故事,不需要自己过去的那种朗诵腔。于是,他扔掉过去的朗诵腔风格,而是直接地去讲故事,效果立刻就好极了。后来,这期节目还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奖。而且他的风格也被观众们所接受,在某个网站的朗诵聊天室里,或在有些论坛里,经常可以看到有人赞美他的声音和风格。
  一个不需要主持人做秀的栏目,如果非要做秀,那肯定会淡化主题内容,甚至让观众觉得那些主题内容都是虚的。本来有悬念的东西,让主持人一做秀,倒觉得不是悬念而是在装模作样地故意把观众带入“沟”中。
  悬念,是不需要做秀的,悬念是自然形成的。甚至各种宝物一出来的时候,悬念,就已经产生了。不需要你在那里张扬一番,不需要你在那美不胜美、得意非凡。宝物是最美的,它不会说话,但它集中了人们的智慧,渗透着人们的血汗,它不会表现自己,但却放射着民族的光彩,凝聚着历史的辛酸。怎么,你非要和它比吗?
  有的访谈栏目,明明观众的注意力在被访问的嘉宾身上,却让你看到主持人老在那里做秀,一会儿故弄深沉,一会儿大惊小怪,一会儿整出个悬念来,一会儿又借题煽情,随时变化着自己脸上的那些表情。做秀,已经成了主持人故意表现自己的手段了。
  一个结构与内容一般,却只能依靠主持人做秀的栏目,就像一个发育不良的新生儿,只能靠输液来维持生命,很难有其旺盛的生命力。总是让人担心,什么时候营养跟不上了,这个“孩子”就要危险了。
  

马斌成功啦
这一步对马斌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转变,他是有眼光和魄力的。因为从电视节目来讲,所有的电视频道都是以晚间节目时段为黄金时间,而早间节目是一个改创的节目,是新的。这个“新”是要改变人们的收视习惯的,“改”是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一辆汽车要不断地改变速度和方向,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地。为了这一个“改”字,他们接受了,马斌接受了。而且早间节目是非常辛苦的,天天要起大早的,但是这些问题和这些苦,在马斌的心里都不是重要的。
  在本书后面的附录中,有一段请你给马斌改写稿子的作业,让你把一段标准的文字,按照“马斌读报”中马斌的语气进行改写,感兴趣的话,你可以试一下哦。
  吴讴继续说:
  主持人的问题解决了,同时那边新闻的主持人也确定了欧阳夏丹。我在上海工作过一段时间,因为我睡得晚,看看电视,我就注意到夏丹(你看,他也注意到了夏丹吧),她的主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新闻主持人很难留下印象,但是她非常有亲和力,语速非常快,非常流畅,没有非正常的停顿,我也推荐过,老哈也有印象。她有些小家碧玉的感觉,做新闻主持人还是可以的。但听说其他栏目也在找她,我们之间有争夺,但是我们“第一时间”抢先找到了她。
  无论你是在哪个电视台,只要你吸引了大家,那么,你的观众会越来越多,关注你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欧阳夏丹就这么有运气,虽然她在上海电视台,但央视却偏偏有好几个人在盯着她。好几个栏目在争夺她,真的让人很诧异她那么有实力地让人去争夺,唉,不容易啊。也许有人会说,我也有实力。但是,实力和实力不一样,如果一个人的实力能同时让众多的人看好,那是不容易的。
  实力,必须是突出于其他人的!
  实力,必须是别人强不过你的!
  有实力的人,是永远跑在众人前面的人!
  如果有人能和你并肩前进,那么,你就不算真正的有实力!
  实力,不承认并列第一(比赛除外)。
  

吴讴继续说欧阳夏丹:
夏丹非常敬业,非常有灵气。
  夏丹刚来的时候,看不出什么特别来。但是,在她第一次试镜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在我们前一天给她的稿子上面,每一句话她都做了批注,密密麻麻的,看起来她准备得非常充分。接下来的录像,更令我们吃惊不小,整个录像过程,简直就是一气呵成的,中间没有间断,没要叫停。令我们更吃惊的是,我们写的东西全变成了她自己的东西,太顺了,太自然了。天啊,这一下子就把我们镇住了,这太难了。我们过去见过的主持人真的是太多了,哪个新来的主持人试镜头不是来了一遍又一遍,中间停下擦擦汗,口误打喯儿眼乱转,内心紧张手发颤呢。可她不是,她竟然一口气就下来了,无可挑剔。这样的主持人太让我们惊喜啦,宝贝!绝对的宝贝!这可真是天生的主持人呀。
  如果你想当主持人,你就看看欧阳夏丹试镜的这一段,你能保证一遍成功中间不断吗?我不敢保证所有的主持人,但你也可以问问身边的或者遇到过的主持人,哪个?能如此这样,宝贝!绝对的宝贝。
  是的,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我们有很多人往往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但是这种学习永远是把别人的东西放到自己身上背着走,觉得是越多越好,而不是变成自己的东西去消化掉,其结果是越学越复杂,越背越沉重,找不着哪条路可走,找不着哪个方向可行了。
  吃的是食物,变成的是营养,排出的是废物,维持的是生命。这个道理,是生命的需要,是生物进化的需要。你要进化吗?你要进步吗?你要提高吗?你要“生存”吗?那么,你就去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营养”吧。
  在主持人的选择上是非常顺利和幸运的,没有经历太多的周折,没费事就找到了两个合适的主持人。后来证明了,《第一时间》的成功和主持人是分不开的,百分之七八十是他们的努力。语态和新闻的编辑是可以学的,但主持人你是不能学的,是学不到的。就是有人去学去模仿去一模一样地做也是有差距的。
  说到这里,也有个有趣的故事。自从《第一时间》播出后,有不少其他的电视台开始模仿,特别是“马斌读报”。有的电视台,一模一样地“拷贝”他的风格,今天马斌穿什么,明天那边也穿什么。你还别说,就马斌的那只喝水杯子,人家一看,第二天也摆上一个。呵呵,真好学啊。其实当你看了前边的有关两个主持人的介绍,你就明白了,人,是最关键的。还是那句话,这样的主持人,太难找了。
  

吴讴说哈学胜……
老哈?你是说哈老师吗?怎么,你见过他啦?那可就说来话长了。我在电视圈里也不少年了,他是我见过的所有电视人里面最敬业的一个制片人,他有一个新闻情结在心里。他对新闻是有感情的,真的是很有感情,在电视圈里做新闻的像他这样的人是不多的。
  他处理新闻的功力是非常深厚的,业务能力很强。我们的领导说,同样的一条新闻,别人都报过了,但我们报的就是和他们不一样,我们靠什么呢,靠加工。
  在本书的后面,附着给观众短信的回复,在书上回复大家的短信,也算是一种创新吧。第一时间嘛,节目创新,它的书也应该有创新。从有些观众发来的短信中你也可以看到,大家对《第一时间》的那种一心为大众的风格十分赞赏。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风格,这种为民众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