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么?”段坤如坠迷雾。
“听我说,”林文加重了语气,“的确,在刹车失灵的情况下用抢挡减速是保命的好方法。不过有些时候根本就减不了挡。”
“是两挡间转速相差太大的时候吧?就像你刚才说的那样?”段坤问道。
“是的,两挡间相差太大,而且转速和车速都较高时,就像2挡,1挡,两者齿比相差一倍,如果2挡3600转行车时想强行减进1挡,打死你也不可能平顺地换进挡去!除非——”林文故意拉长声调,想试试段坤的反应。
段坤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文:“您就别卖关子了!除非怎么样你快说吧!我都听上瘾了!”
看来段坤一直都听得很认真,没有分神,这正是林文想要的态度。他继续说道:“单是一个‘除非’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离合器结合的情况下,刹车让车速下降,那么输出轴的转速也会下降,引擎转速还会跟着输出轴转速下降,假定引擎跌至1000转,那么此时2挡输出轴就应该是1000除以约等于556转,如果减入1挡的话就应该是1000除以约等于278转,虽然也是相差一倍,可278转比起刚才讲的556转已是小了很多,这时你就可以直接减挡,因为200来转的差距在现代波箱看来基本可以忽略了,加上波箱内同步器的减速作用,踩下离合时稍稍停顿一下已经可以消除这种转速差了。这也是普通驾驶者最常用,也是最稳健、最保守、最被动的减挡技巧。二是在踩下离合器的情况下,如果强行人为地把转速拉高,主动消除这种转速差,不就可以在保持当前车速的情况下减挡了吗?”
“噢!我知道了!”段坤恍然大悟,抢过林文手中的纸笔,演算起来,“当前2挡引擎3600转,输出轴2000转,假定换到1挡后输出轴仍要保持2000转不变,那么引擎转速就应该是2000乘以约等于7200转!也就是说我在踩下离合后如果把引擎转速踩到7200转再减到1挡,车速不仅不会变慢,转速也能保持在Power band以内,我就可以踩着油门过弯而且出了弯更可以直接加速!!”
“非常正确!你总算弄懂这个最复杂的问题了!”林文表扬道。
段坤只觉得刚才零零碎碎的东西现在全都组合到了一起,终于明白了两脚离合的意义。
林文继续减挡补油的话题:“说起来非常有意思,主动减挡补油是现在认真玩车的人才会研究的技巧,可在以前,它却是开车人必须掌握的技巧。”
“嗯,为什么?”段坤对历史不是很了解,他开玩笑地问道,“怎么?以前的人勤奋好学,使现代玩车技巧大普及?”
林文被段坤逗乐了,他笑道:“不是的,只不过是因为从前的车都没有同步器,换挡时有一点转速差就换不进挡,要多麻烦有多麻烦。”
“同步器……”段坤喃喃问道,“是不是那个利用自身摩擦来消除变速箱内各挡位齿轮的转速差,达到顺畅换挡目的的那个玩意?”
“对,就是它。”林文很满意段坤的问题,他补充说道,“同步器的出现省却了人工两脚离合,但它也是用一种牺牲小我的方法,靠磨损自己来保全波箱。但不要以为同步器是万能的,如果转速差太大而且你扳动波棍的速度太快,它一样应付不来。同步器本身的运作需要时间,转速差越大,它需要越多的时间去做同步工作,这种时间消耗本身就有悖于飙车要快速减挡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开赛车和开快车时仍要在减挡时补油。对赛车而言,减挡补油还有更重要的意义,赛车用的是传动效率更高的直牙齿轮波箱,比起内部结构相同的斜牙齿轮波箱 来更难换挡,一定要把转速差控制在最小的程度上才能换进挡,减挡补油在此效果显著。不过现在的赛车都用上手动序列式波箱了,人为的减挡补油在赛场上也没有用武之地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高级减挡技巧(3)
段坤啧啧赞叹道:“真够复杂的!实在是厉害!”
林文又说道:“在现在这个技术发达的年代,慢慢开车的话真的不用再费劲去做减挡补油了,尤其是街车一类的,本身它们的波箱零件已经可以做得很细小,惯性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大了,加上波箱内黏稠的齿轮油,减挡时踩下离合器,不到半秒输出轴已经慢了一些,如果每次减挡都在空挡稍作停留,不用补油也能转得很顺。”
“嗯,我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了。”段坤聪明了很多。
“你一定得记住,如果是斗快飙车,这部加挡可以在7000转左右,减挡应在4000转以下,保持在3600转减挡就可以了。至于每次减挡最精确的补油转速是多少,查出的齿比算一下就能知道。”林文给段坤作出硬性规定。
“为什么要在3600转减挡?”段坤提出了异议,“是在3000转时输出最大扭力,我保持在3000转减挡不是一样可以吗?”
“你有百分百的把握在那个边缘把转速控制妥当吗?”林文反问道,“确实是在3000转涌出36kgm的最大扭力,理论上在3000转减挡也是无可厚非。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你看到转速下到3000转时,你的右脚还在刹车踏板上,这时你才开始踩离合换空挡补油,这么长的时间转速早就掉到Power band以外了。我说3600转减挡也是考虑到你的能力,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数值,你有什么想法的话,等到熟练之后再去实践吧。”
段坤反思:这难道就是我和林文经验上的差距吗?
见段坤默不作声,林文主动问道:“还记得我刚才说的你漏掉了我脚下的重点部分吗?”
段坤惊醒:“记得!记得!你说讲完四点不同再告诉我。”
林文笑了起来:“现在四点都讲完了,也是告诉你的时候了。我刚才脚下做的只不过是跟趾动作罢了。”
段坤想起了林文方才说过的一句话,他问道:“你刚才提到过跟趾动作!说是什么比两脚离合更简单、更高级的减挡动作?”
“是啊!只踩一次离合。在刹车的同时直接补油难道还不简单吗?”林文轻描淡写地回答。
段坤被林文这几句没头没脑的话搞得稀里糊涂,一点头绪也没有,只有傻傻地坐着。
林文把变速杆拨入五挡,招手示意段坤过来看:“入弯前刹车,右脚是踩在刹车踏板上,当你打算减挡时,这样做……”
只见林文的右脚尖并没有离开刹车踏板,而左脚尖已踏在离合器踏板上准备动作。忽然,林文左脚踩下离合器,右脚尖保持刹车动作,而右脚跟却向右一转,准确地踏在油门踏板上!右手立刻五挡退四挡,然后右脚跟离开油门继续刹车,同时左脚放掉离合器,双手已悄悄地做出了一个转动方向盘的动作。最后,林文的右脚尖快速从刹车踏板转移到油门踏板上,狠狠踩下!
林文凶狠地转了一下方向盘,说道:“完成!跟趾减挡加入弯的整套动作全部完成!”
段坤脸上的肌肉如同僵住一般,双眼圆睁,冷不丁冒出一句话:“真的假的?!”
3分28秒12
“呵呵,当然是真的了。怎么样?现在理解跟趾动作了吧?”林文用探询的目光看着段坤。
段坤犹豫了一下,老实地回答:“差不多吧。刚才第一眼看到这个动作时我真的很晕,油门、刹车、离合器一起踩下去,真是打破脑袋也想不出的动作!再仔细想想看,其实跟趾动作的道理和两脚离合差不多,跟趾更主动一点,减挡用的时间也更短。这下我全明白你那三分多钟的成绩是怎么跑出来的了!”
“没错,如果会了保持临界点状态的刹车技巧再练跟趾十分容易。”林文给段坤指点迷津,“不过你一定要先练熟临界刹车,这个动作的要领我已经给你讲得很详细了。至于跟趾动作的要领,还是由你自己去领悟吧!”
林文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准备下车:“好了,你来跑几次!切线和两脚离合,去找到自己攻弯的节奏感。”
“All right!”段坤信心十足,和林文换过座椅后,开始了自己晋升专业车手的第一步。
“刹车,准备减挡!”“快入空挡!”“好!补油,再换3挡!”“靠外,还能再外,是的,再往外切一点!”“杀到内线!好的,很对!”“不,不,再切内一些,我看得到,你还可以再向内切一点!”“OK,地板油冲刺!”
林文就像一位专业而又敬业的导师,认真地指导段坤学习每一个动作。
五个回合下来,段坤基本掌握了切弯的路线。在第六个回合中成绩大幅度提升,做出了4分11秒74的最快圈速!
“好棒!4分11秒74!比刚才快了很多啊!”段坤眉飞色舞,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看到“徒弟”的进步,林文也很高兴:“值得鼓励!才跑了六圈就能有此进步实在可喜可贺!”
段坤不禁有些飘飘然:“看来用不了多久我就能把你的记录破掉了。”
“我看这样吧,我再跑几次,给你做出一个更快的成绩,你以后就以我这个成绩作参考,什么时候破掉了,就说明你的技术已经炉火纯青了。说真的,3分52秒根本不算什么。”林文打算杀一杀段坤的威风。
“好吧,让我也见识一下你的真正实力。”段坤爽快答应。
林文又坐到了驾驶席上,和以往略带微笑的眼神完全不同,此刻他眼中散发出来的已不再是怡然自得的光芒,而是一种对于胜利和速度无限渴望的信念!
上路了,快,快,快!真的只有快!段坤睁大双眼,双手紧握扶手,这次,纯粹快得让人无法适从!
第一圈跑完,3分40秒15!已经打破了刚才的记录,但林文并不满意这个成绩。
第二圈结束,3分38秒17,再来!
第三圈成绩,3分35秒24。
第四圈记录,3分32秒41。
“差不多了!”林文自言自语道。
第四圈结束后,他把段坤放在大树的起点处:“这一圈玩真的,车上不能载人,你就在这里计时!”
段坤照做。在离大树50米的地方开始起步,以摄人的气势从段坤眼前掠过。看着渐去的背影,段坤心里浮出一个念头:他,难道会成为未来的中国车神?
过弯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段坤的心情也十分复杂。
刚刚过去3分12秒,的吼声越来越近。段坤抬头张望,只见已经驶过了最后一个弯角向终点冲来!
3分15秒……3分20秒……3分25秒……
当席卷着腾腾热浪再次从段坤眼前呼啸而过时,段坤准确地停止了计时。
3分28秒12!一个让人窒息的记录诞生了!
段坤的手不禁颤抖起来,这确实是一个快得烫手的记录!
林文已掉转车头开了过来,拿过手表看了看,语气平淡地说:“3分28秒12,还算不错。你今后就朝它努力吧!”
段坤呆呆地念叨着:“快,真快!”
“该回家了,很晚了。”林文看了一眼手表说道。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初识GT(1)
早上5点,林鹏像往常一样出门跑步。没走多远,身后传来了一阵引擎高转时剧烈的响声。林鹏皱起了眉头,停在原地:好棒的引擎声,是涡轮 引擎独有的声音。
林鹏转过头来打算看个清楚,一部白色的四门轿车刹那间从他身边急驰而过!
“哦,原来是部,怪不得这么动听。”林鹏一眼认出了车型。
漂亮地转过一个右弯,从林鹏的视野范围内消失。
“身手不错,弯过得很有水准!”林鹏给予驾驶者相当高的评价,“不过车手的机械操作不是很完美,如果能再加强一下就更好了。”林鹏从声音中听出了车手的不足。
“唉,现在的年轻人技术越来越差了,能做到这样已经很难得了。”林鹏对的驾驶者印象不错。
“看来我也应该买部车玩玩了,过年的时候再说吧。”林鹏心里盘算着。
“回去的时候给老婆和儿子买点早餐吧!林文那小子,昨天晚上不知道去哪里玩了,搞到快半夜才回来,问他也不说,性格那么闷,一点都不像我儿子。嗯……不过在驾驶方面,他还是很像我的。”想到这里,林鹏跑步前进。
此刻,段坤正驾着奔往昨晚练习的山路,前风挡玻璃左上角多了一张纸条,上面用醒目的红色写着几个数字:
3′28″12
从这天开始,段坤每天都会早起,把驾驶练习当做晨练,早餐前必先驾驶到弯路上练上几圈。
一个月后某个星期天的上午,在段坤每天练习的“八公里弯路”上,白色的依旧在飞驰。
“3分40秒29!你进步很快嘛!才一个月就把时间缩短到这种地步,还熟练地掌握了跟趾动作,够快!”林文看着手表上的成绩感到十分惊喜。
段坤并没有显露高兴的神态,反而一脸的不满:“我一个星期前就做出过3分40几秒的成绩,可状态一直都不太稳定,直到这个星期我才能做到很有把握地跑进3分40。”
“那很好,说明你技术熟练了!”林文称赞道。
“但是我发现自己再也没有提高了!”段坤苦恼地说,“上个月我每天都有很大的进步,每跑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可最近几天我忽然没有灵感了,跑来跑去都是3分40上下,怎么也快不上去了!”
“这很正常。毕竟你的经验还是太少,技巧也不够细腻。”林文安慰段坤,“你是不是认为自己已经把这段路彻底跑透了呢?”林文问段坤。
段坤用力地点点头,说:“没错,我觉得3分40秒是我的极限了,找不到理由更快了。”
“还是经验问题,你缺乏更精确更严格的训练。基本的机械操作,你现在都做得很好。但弯角的走线特别粗糙,对于车辆在弯中的动态控制也只是一般。”林文总结说。
遇到这种情况,林文也有点头疼。一位正规车手的训练,最好是在专业的赛场内,驾驶真正的赛车练习。赛场是不容犯错的地方,车手任何技巧上的不足都会在赛场上暴露无遗。街道飞车只是赛车的替代,跑得再快,也无法达到赛场驾驶的准确度。一个三流水准的业余车手,可以在赛场上轻松灭掉一个公路飙车族。这是水平层次的差距,不是靠公路练习就可以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