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一次环绕世界的科学考察航行。正如达尔文自己所说:‘贝尔格舰的航行,是我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它决定了我此后全部事业的道路。’他们先在南美洲东海岸的巴西、阿根廷等地和西海岸及相邻的岛屿上考察,然后跨越太平洋至大洋洲,继而越过印度洋到达南非,再绕过好望角经大西洋回到巴西,最后于1836年10月2日返抵英国。航行结束后,达尔文结合考察笔记和研究心得,于1837年7月开始写作《第一本笔记》,其内容就是后来《物种起源》一书的原始材料,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轰动全世界。儿子,你知道达尔文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吗?”闹闹说:“是兴趣吧。”爸爸笑着说:“没错,儿子,你的兴趣是什么?”闹闹:“我不知道……”爸爸摸着闹闹的头说:“没关系,慢慢来,总能找到的。”
过了些天,爸爸为闹闹的卧室增添了一些新“家具”。这些新“家具”其实就是一些直观的教学用具,比如世界地图、动物画册、《趣味百科全书》以及一些简单的天文学仪器如望远镜等。这些直观教具激发了闹闹学习的兴趣,他每天做完作业后不再急于开电视看动画片了,而是先钻进自己的卧室用望远镜观察一下星空,再看一会儿书,有了不懂的问题就记下来请教爸爸或者老师。通过看书,他学到了许多新鲜的知识,也结交了更多的朋友,变得更加自信了。
慢慢地,闹闹开始自觉地把自学精神运用到学习上,养成了每天提前预习和课后温习的好习惯,实在遇到搞不明白的地方才去请教父母和老师。这样坚持了三个月后,闹闹的成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本领养成4招
自学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而我们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不具备自学意识,懒于自学,再加上父母也习惯于什么都教给孩子,孩子一有什么难题,父母教不了的就请家教教,完全不懂得激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导致孩子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惰性越来越顽固,越来越依赖父母和老师,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应该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入手。
■ 在家里备一些直观教具
在墙上挂一些地图、压力表、温度计,或买一些天文仪器、化学试验材料、动物画册等,这些直观教具一般都会引起孩子对科学领域的兴趣;如果孩子依然提不起兴趣,还可以带孩子去一些场所,比如去科技馆、动物园,或去听音乐会、看话剧、看画展什么的,直到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
■ 指导孩子使用工具书或常去图书馆和书店
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能帮助孩子扫除阅读障碍,提高阅读能力。孩子学会查字典和词典的方法,并能独立运用,就等于掌握了一种自学的方法,有利于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开阔知识视野,使他们变得更加聪明。孩子有了自己的工具书,还要督促他将其置于固定的地方,用完后就放回原处。这些看似细小的习惯,对于有效地利用工具书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此外,图书馆和书店也是父母应当引导孩子利用的资源,周末带孩子一起去图书馆或者书店,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增长知识,还可以增进感情。
■ 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师教学之前,让孩子自己先试着阅读课本,发现问题,然后自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孩子就能从中得到鼓舞,增强信心。如果自学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上课时就会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 鼓励孩子做相关的课外阅读
让孩子广泛阅读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课外书,既有利于孩子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又有利于孩子把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比如在学习《松鼠》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关于动物方面的图书。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养成边读书边做笔记的习惯,鼓励孩子把饱含哲理的句子和以后可能会用到的知识记录下来。遇到疑问,也要随时记下来,集中查阅资料。
txt小说上传分享
功课3 善用时间——善用时间比天分更可贵
从小到大,我们总是被灌输“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观念。可事实上,“抓紧时间”和“善用时间”完全是两码事。算算看,你的孩子有多少时间是在做无用功。
亲子放大镜
点点是班里的尖子生,是老师们重点培养的对象。她不仅学习成绩出色,还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她的毛笔字曾在全国的书法比赛中取得过名次。
班里的许多同学都很羡慕点点,但平常也没见她比别人多下功夫,大家玩的时候,她也常常跟着大家一起玩,那她为什么各方面都那么优秀呢?莫非真是天才?
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天才,所谓的天才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因为成绩优异,其他的方面也很优秀,点点在读完高中后,被国外的一所大学破格录取了。受母校的邀请,点点在出发前回母校作了一次演讲,介绍了她的学习方法,大家终于知道了她是如何成为“天才”的。
“其实,我并不是天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太平洋上的阿留申群岛周围的海域中,生活着一种海獭,它们并不像生存于海水中已有3 500万年的老前辈——海狗那样善于潜水,它们每次的潜水时间仅仅只有4分钟,如果超过了4分钟,它们就会溺死在海水里。它们的食物大部分是50米以下海底生长的贝类、海胆、螃蟹等,而且它们的食量非常大,平均每头海獭一天就要吃十几磅甚至二十几磅的食物。但如果在4分钟内捕获不到食物,它们就会饿死。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海獭非常清楚自己捕猎的时间有限,所以每次捕猎都是以倒计时来计算。只要潜入水中,它就目标明确地去寻找自己的猎物,连一秒钟都不敢耽误。它的速度非常快,抓到猎物后,一定要在肺里的氧气用完之前返回地面。千百年来,它们就是靠着那4分钟的捕猎时间而在海里生存了下来。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并不是我比大家更聪明,比大家的时间更多,只不过我更会利用时间罢了。比如在课堂上,我会在45分钟内专心致志地听课,解决所有疑问。在课余时间,则‘一心二用’,在玩耍中练习书法、读英语等等。每天清晨起床以后,我都会提前为自己做一个时间安排表,什么时候起床,起床后背英语还是语文,什么时候写作业,先写哪一科的作业,什么时间预习,什么时候看电视,什么时候睡觉,甚至什么时候喝牛奶等等,一天的时间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等于在同样的时间里,别人做了一件事,而我却做了两件。
“另外,我希望大家不仅要学会利用时间,还要珍惜时间。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就非常珍惜时间,他把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惜时如命的精神,鲁迅在56个春秋的生命旅途中,涉猎了古代汉语、文学创作与翻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一生著译一千多万字,留给后人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点点的演讲完毕后,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本领养成3招
许多伟人之所以成就非凡,正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多”出了很多的时间。他们的时间是怎样“多”出来的呢?大多是靠着聪明地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而得来的,从而争取到了学习和生活的主动。如何让您的孩子从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呢?其实,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利用时间,这是一件比学习更重要的事情。
教孩子学会利用时间,可注意以下几点。
■ 循序渐进地引导
有些孩子,在家里做作业总是心不在焉,一边做一边玩,速度很慢,效率也不高,经常是玩累了,才想起还有遗留的作业。父母必须要求孩子制订每天的学习计划,规定好什么时间做作业,什么时间看电视等,这样一坐到书桌前,孩子就明白自己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也让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中学会安排时间,做有效的劳动。
■ 培养孩子有效学习的能力
有人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父母要通过对孩子的一些训练,使他在学习方法、学习节奏上尽快习惯成自然,形成学习效率的惯性。办法之一,是让孩子在学习之前给自己规定时间,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学习计划,不得延长时间。这样逼逼孩子,效率将会改观。
■ 给孩子找一个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给孩子找个榜样可以更直观地教他如何利用时间。很多孩子在时间的分配上,不会分轻重缓急,经常是玩累了,才想起还有遗留的作业。父母督促有时不一定有效果,但如果是他的同学在这一点上比他做得好的话,父母就可以多赞赏那个小朋友懂事、有时间观念、分得清轻重缓急等,以此来激发孩子向同学看齐甚至要超过同学的斗志。
功课4 精于细心——从生活小事做起
粗心大意是许多孩子的通病,而且它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但粗心绝不是性格决定的,也完全可以通过强化训练来纠正。你可以协助孩子总结一下,找出孩子的缺点与毛病,列一张习惯清单,然后,像富兰克林一样,从最小的事情开始强化训练,让新的良好的习惯武装孩子,帮孩子开启成功之门。
亲子放大镜
陈小龙是个粗心的孩子,平时做什么事情都是大大咧咧、丢三落四的,比如穿鞋常忘了系鞋带,上学常忘了戴红领巾,考卷上还常忘了写姓名。学习上,会做的题也常常做错,事后后悔万分。并且还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并不是学习不好,只不过是粗心了一点而已。
小龙的父母可没有他那么“好”的心态。为了让小龙改掉粗心的毛病,他们首先深刻地反思了自己平常的行为,因为他们知道,每一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很多“污点墨迹”都是后天染上去的。孩子跟父母接触得最多,受父母的影响最大,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与父母息息相关。所以,要让孩子改正粗心的毛病,父母首先要做一个表率。其次,小龙的父母想,自己平常对小龙的娇生惯养也是导致小龙形成坏习惯的一大因素。平常小龙在家里常常因为粗心大意而犯错,可他们从来也没怎么管过,更没有对他这种行为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导致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最终养成了粗心大意的习惯。现在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孩子的日常生活行为要求得更严格一点,不能任由他粗心犯错,要让他慢慢纠正。他们对孩子讲了美国的缔造者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的故事。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世界公认的伟人。他发明了避雷针,参与了美国独立战争,写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名言,是美国《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委员,《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他同时又是作家、画家,并自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富兰克林在众多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敬仰。
富兰克林在79岁高龄时,回顾一生所取得的成就,认为其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年轻时的一种“特殊习惯训练”。然后,他用15页纸写下了这项伟大发明,立刻就轰动了美国。
他说,他的成功与幸福皆受益于此。原来,年轻时的富兰克林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连工作都找不到。但他渴望成功,经过深刻的思考,他发现成功人士的共同点就是都有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是在平日里一点一滴养成的,而人格也在这个过程中完善起来。于是,他总结出成功所需要的十三种好习惯,然后把它们作为目标,找出自己身上的种种坏习惯,逐一改正。
富兰克林认为,某段时间只专注改变一种坏习惯是有效的,于是他决定一星期只改变一种坏习惯。这样,十三种好习惯三个多月就可以训练一遍,每年训练三次。为此,他为自己准备了一个小册子,每天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并做好笔记,严格监督,循序渐进。这样经过一年的训练,富兰克林逐步树立起新的行为模式,成为一个全新的人。
富兰克林说:“没有一样东西,会像美好的习惯那样,能够使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
为了让小龙尽快改变粗心的习惯,平时一看到小龙穿鞋的时候,小龙的父母就叮嘱他系好鞋带;看见他整理书包的时候,就吩咐他再看看是不是漏拿了什么;看见他出门的时候,就让他先检查一下是否佩戴了红领巾……并把小龙容易忽略的事情都记在一张纸上,贴在门口,小龙每天出门前都会自我检查一下。就这样,在老师和父母的共同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小龙终于克服了粗心大意的坏毛病,养成了细心的好习惯。
本领养成4招
很多孩子在做作业或考试中都会出错,出错的原因大多数不是不会做,而是因为粗心大意。孩子粗心,往往在生活中就有体现。比如,上学时忘了带做好的作业本,开门进屋后忘了把钥匙拔下来,自己的东西总是丢三落四,到用的时候满世界找也找不到等。
粗心这个毛病应该从小纠正,在将来的生活中才不会出现更大的失误。
■ 不要急于批评
有的父母一看孩子粗心大意做错了事情,就大吼大吵,这样并不能产生好的效果,反而让孩子产生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父母和老师总以为孩子粗心都是因为他满不在乎,其实不完全如此。许多孩子很在乎分数,他们面对分数不理想的试卷,往往会说:“都是因为粗心!”好像这样说,自己就可以逃避考试失败这个责任了,可以心安理得地原谅自己了。事实上,考试失败不是由于粗心,更多是由于知识掌握不细致造成的。这时父母要教孩子认真地正视这一问题,让他们在平时做作业时就对自己提出“一次对”的要求,考试完后善于总结经验,这样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