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芷若……香草名。芷,即白芷,也叫辟芷。若,即杜若。
'21'承云、六莹、九韶、晨露……张湛注:〃《承云》,黄帝乐。《六莹》,帝礐乐。《九韶》,舜乐。《晨露》,汤乐。〃
'22'舍然……舍,通〃释〃。舍然,即释然,怡悦貌。
'23'谒……请。
'24'祛……音qū(区),衣服的袖口。
'25'而不知下之据……王叔岷:〃《北山录》一《圣人生篇》引'据'上有'所'字,文意较完,当从之。〃
'26'清都、紫微、钧天、广乐……中国古代神话中天帝所居住的地方。
'27'宫榭若累块积苏……宫榭,宫殿。累块,累积起来的土块。积苏,堆积起来的茅草。
'28'移……张湛注:〃移犹推也。〃
'29'殒虚……殒,坠落。虚,虚空。
'30'肴未昲……肴,荤菜。昲,音fèi(费),晒干。
'31'默存……默默地待着。
'32'闲……通〃娴〃,熟习。
'33'模……指模写,模画,描绘。
'34'恤……忧虑。
'35'服……服马。古代四马驾一车,居中的两匹叫服。……古〃骅〃字。骅骝、绿耳都为骏马名。
'36'骖……音cān(参),一车四马中两旁的两匹马叫骖。★(上减下木)……古〃羲〃字。〃羲〃,世德堂本作牺。赤骥、白牺骏马名。
'37'主车……穆王乘坐之车。造父……人名,穆王时的善御者。
'38'右……,即〃泰丙〃二字,人名。《汉书·文帝纪》颜师古注:〃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有一人处车之右,以备倾侧。〃
'39'次车……跟随的车子。渠黄、踰轮、盗骊、山子……均为骏马名。
'40'柏夭主车……柏夭,人名。主车,居车左之人。参百、奔戎……均为人名。
'41'巨蒐氏之国……《释文》:〃巨蒐,音渠搜,西戎国名。〃汪中:〃巨蒐即《禹贡》之渠搜也。〃
'42'湩……音dàng(冻),乳汁。
'43'阿……曲隅。
'44'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均称阳。
'45'黄帝之宫……《释文》引陆贾《新语》:〃黄帝巡游四海,登崑山;起宫,望于其上。〃
'46'封……与〃丰〃通,扩大、修缮。《说文通训定声》:〃封,假借为丰。〃《广雅·释诂一》:〃封,大也。〃
'47'宾于西王母……成为西王母的宾客。《释文》引《河图玉版》:〃西王母居崑山。〃又引《纪年》:〃穆王十七年西征,见西王母,宾于昭宫。〃张湛注:〃西王母,人类也。虎齿蓬发,戴胜善啸也。出《山海经》。〃
'48'谣……张湛注:〃徒歌曰谣。诗名《白云》。〃王和之……张湛注:〃和,答也。诗名《东归》。〃
'49'廼……〃乃〃的异体字。王重民:〃'廼'本作'西',字之误也。'焉'字仍当属上为句,张注引《穆天子传》云'西登弇山',按郭璞《穆天子传注》曰:弇兹山,日所人也。弇山在瑶池之西,为日所入处,张氏引之正以释西观之义,《御览》三引作'西观日所入处',文虽小异,'西'字尚不误。吉府本正作'西'。〃
'50'於乎……《释文》〃於〃作〃于〃,云:於乎音呜呼,又作乎。
'51'谐……张湛注:〃谐,辨。〃
'52'数……音shǔ(暑),列举罪状。
'53'穆王几神人哉……张湛注:〃言非神也。〃吴辏骸傅倍廖瘢巯挛'几虚语哉'可证。〃《释文》:〃几音岂。〃
'54'徂……音cù,通〃殂〃,死亡。
'55'登假……登,上。假,音xiá(霞),当作〃遐〃,远去。《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子登假。〃孔颖达疏:〃登,上也;假,己也。言天子上升己矣,若仙去然也。〃登假,犹言升天。后来成为帝王去世的讳称。
'56'徂……音cú。
'57'与……以。
'58'憣校……憣,音fān(翻),变乱。校,音jiǎo(绞),通〃绞〃。《释文》:〃顾野王读作翻交四时。〃
'59'密庸……隐秘而平常。
'60'同人……与一般人相同。张湛注:〃取济世安物而已,故其功潜着而人莫知。〃
'61'五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其说不一。(1)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3)少吴(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
'62'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一说指夏禹、商汤、周代的文王和武王。
'63'征……征兆,某种迹象所显示的原因与未来。
'64'候……占验,依据某种迹象预测其原因与未来。
'65'故……指过去的事情。
'66'为……指现在的事情。
'67'丧……失,丧失,损失。
'68'此者八征,形所接也……俞樾:〃当作'此八者,形所接也',与下文'此六者,神所交也'相对。〃王叔岷:〃疑本作'此八征者,形所接也',与下文'此六候者,神所交也'相对。今本下文'六'下既捝'候'字,此文亦错乱不可读矣。〃
'69'正梦……张湛注:〃平居自梦。〃
'70'蘁梦……张湛注:〃《周官》注云:〃蘁当为惊愕之愕,谓惊愕而梦。〃
'71'思梦……张湛注:〃因思念而梦。〃
'72'寤梦……张湛注:〃觉时道之而梦。〃
'73'此六者,神所交也……王叔岷:〃宋徽宗《义解》:〃故曰,此六候者,神所交也。'是所见本'六'下有'候'字,与上文'此八征者,形所接也'相对。当据补。〃
'74'怛……音dá(达),畏惧。
'75'阴气壮,梦涉大水而恐惧……古代阴阳理论认为水为阴,火为阳,故对梦的原因有此种解释。
'76'燔焫……燔,焚烧。焫,音ruò,烧。
'77'阴阳俱壮,则梦生杀……张湛注:〃阴阳,以和为用者也。抗则自相利害,故或生或杀也。〃
'78'藉……以物衬垫。
'79'几……读为岂。《释文》:〃几音岂。〃
'80'亡辨……亡,无。辨,分别。
'81'齐……按周克昌说,齐通脐,引申为中央、中心之义。
'82'河……黄河。
'83'岱……泰山的别名。
'84'审度……俞樾:〃'审度'二字传写误倒,本作'阴阳之度审'。下句云'其昏明之分察,故一昼一夜',度与分对,审与察对,以是明之。〃度,程度,本文指阴阳二气的比例。审,明悉。
'85'分察……分,音fèn(份),职分。察,明显。
'86'燠……音yù(郁),暖。观下文〃日月余光之照〃,当指太阳光线很弱的寒冷地区,故〃燠〃字恐有误,当为〃寒〃字之误。
'87'藉……践踏。欺凌。
'88'趣……行动。趣役,服役。
'89'昔昔……昔,通〃夕〃。昔昔,夜夜。
'90'燕……通〃宴〃,宴饮。
'91'分……张湛注:〃分,半也。〃
'92'钟……专注。
'93'啽呓……音ányì,说梦话。
'94'少间……《释文》:〃少间,病差也。〃
'95'薪……砍柴。
'96'御……张湛注:〃御,迎。〃
'97'遽……急促。隍……《释文》:〃隍音黄,无水池也。〃
'98'蕉……《集释》引黄生:〃蕉、樵,古字通用。取薪曰樵,谓覆之以薪也。《庄子·人世间》'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字与此同,谓死人骨如积薪也。〃
'99'讵……音jù(巨),岂,难道。
'100'厌……音yan(烟),通,安貌。
'101'爽旦……爽,明。爽旦,天亮。
'102'士师……官名,掌管禁令、狱讼、刑罚。古代为法官之通称。
'103'而与若争鹿……陶鸿庆:〃'而与若争鹿',当作'而若与争鹿'。此云争鹿,指失鹿者言;下云今据有此鹿,指取鹿者言,故请二分之也。〃此说可供参考。
'104'仞……通〃认〃。
'105'欲辨觉梦,唯黄帝孔丘……俞正燮:〃《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云:'黄帝梦大风吹天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帝寐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者后哉?夫千钧之弩,异力者也;驱羊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得力牧于大泽,进以为将。黄帝因着《占梦经》十一卷。'其圆梦之法径情直遂而竟得之,可谓象罔得珠矣。《灵枢》有《淫邪发梦篇》。《占梦经》,《艺文志》有之,曰:《黄帝长柳占梦》。孔子两楹之梦见《檀弓》。辨梦言黄帝、孔丘,此其义也。〃
'106'恂……相信。《释文》:〃恂音荀,信也。〃
'107'今不识先,后不识今……王重民:〃'今不识先,后不识今'二句有误。《御览》七三八引作'不识先后,不识今古',近是。〃
'108'阖室毒之……阖,全。毒,《释文》:〃毒,苦也。〃
'109'占……验。杨伯峻:〃《荀子·赋篇》'请占以五泰',杨倞注:'占,验也。〃
'110'居……陶鸿庆:〃居犹蓄也,谓其素所蓄积也。《天瑞篇》'没其先居之财',义与此同。〃
'111'屏……音bìng(饼),退避。
'112'戈……古代主要兵器。横刃,装有木长柄。
'113'纪……通〃记〃,记载。
'114'逢……音páng(旁),〃逢〃的本字,姓。
'115'惠……通〃慧〃,聪明。
'116'飨……食用。朽……犹臭。
'117'证……通〃症〃,病。
'118'倾……王重民:〃'倾'字与上文不相应,盖'正'字之误。此老聃与逢氏之言,谓汝子迷罔之病非病也,今天下之人皆惑于是非,昏于利害,乃真病耳。特以同病者多,反觉不病。若天下尽如汝子之迷,尚孰求而正之哉?〃〃《御览》四百九十引正作'正',可证。〃
'119'臭味……臭,音xiù(秀)。臭味,气味。
'120'邮……通〃尤〃,最。
'121'荣……通〃赢〃,负担。
'122'遄……音chuán(传),迅速。
'123'愀然……凄惨貌。
'124'社……土地庙。
'125'涓然……细水慢流貌。
'126'垅……同〃垄〃,坟墓。
'127'绐……音dài(怠),欺骗。
【仲尼第四】
仲尼闲居,子贡入侍,而有忧色。子贡不敢问,出告颜回。颜回援琴而歌。孔子闻之,果召回入,问曰:〃若奚独乐?〃回曰:〃夫子奚独忧?〃孔子曰:〃先言尔志。〃曰:〃吾昔闻之夫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回所以乐也。〃孔子愀然有间,曰:〃有是言哉?汝之意失矣。此吾昔日之言尔,请以今言为正也。汝徒知乐天知命之无忧,未知乐天知命有忧之大也。今告若其实:修一身,任穷达,知去来之非我,亡变乱于心虑'1',尔之所谓乐天知命之无忧也。曩吾修《诗》、《书》,正《礼》、《乐》,将以治天下,遗来世,非但修一身、治鲁国而已。而鲁之君臣日失其序,仁义益衰,情性益薄。此道不行一国与当年,其如天下与来世矣'2'?吾始知《诗》、《书》、《礼》、《乐》无救于治乱,而未知所以革之之方。此乐天知命者之所忧'3'。虽然、吾得之矣。夫乐而知者,非古人之所谓乐知也'4'。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故无所不乐,无所不知,无所不忧,无所不为。《诗》、《书》、《礼》、《乐》,何弃之有?革之何为?〃颜回北面拜手曰'5':〃回亦得之矣。〃出告子贡。子贡茫然自失,归家淫思七日'6',不寝不食,以至骨立'7'。颜回重往喻之,乃反丘门,弦歌诵书,终身不辍。
陈大夫聘鲁'8',私见叔孙氏'9'。叔孙氏曰:〃吾国有圣人。〃曰:〃非孔丘邪?〃曰:〃是也。〃何以知其圣乎?〃叔孙氏曰:〃吾常闻之颜回曰:'孔丘能废心而用形。'〃陈大夫曰:〃吾国亦有圣人,子弗知乎?〃曰:〃圣人孰谓?〃曰:〃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10',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鲁侯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亢仓子应聘而至。鲁侯卑辞请问之。亢仓子曰:〃传子者妄。我能视听不用耳目,不能易耳目之用。〃鲁侯曰:〃此增异矣。其道奈何?寡人终愿闻之。〃亢仓子曰:〃我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乃不知是我七孔四支之所觉,心腹六藏之所知,其自知而已矣。〃鲁侯大悦。他日以告仲尼,仲尼笑而不答。
商太宰见孔子曰'11':〃丘圣者欤'12'?〃孔子曰:〃圣则丘何敢,然则丘博学多识者也。〃商太宰曰:〃三王圣者欤?〃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圣则丘弗知'13'。〃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