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列子-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01',唯事之恤'102',行假念死乎'103'?则吾君又安得此位而立焉?以其迭处之迭去之,至于君也,而独为之流涕,是不仁也。见不仁之君,见谄谀之臣。臣见此二者,臣之所为独窃笑也。〃景公惭焉,举觞自罚,罚二臣者各二觞焉。
    
    
      魏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104'。其相室曰'105':〃公之爱子'106',天下无有。令子死不忧,何也?〃东门吴曰:〃吾常无子'107',无子之时不忧。令子死,乃与向无子同,臣奚忧焉?〃
    
    
      农赴时,商趣利,工追术,仁逐势,势使然也。然农有水旱,商有得失,工有成败,仕有遇否,命使然也。
    
    
    【注释】:
    
    
    '1'四八……北宋本、世德堂本作〃十八〃。颜渊为孔子弟子,年寿古传不一,但都说寿命较短。
    
    
    '2'仲尼困于陈蔡……事见《史记·孔子世家》。
    
    
    '3'三仁……三位仁人,指殷纣王时的大臣微子、箕子和比干。微子名启,纣王的同母兄,《孟子·告子》则说是纣王的叔父。箕子,纣王的叔父,因进谏不听,佯狂为奴。比干,纣王的叔父,因进谏被纣王挖心而死。《论语·微子篇》云:〃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4'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少子,十分贤能,欲立为太子,不受,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深得各国贤者尊敬。
    
    
    '5'田恒……即陈成子。春秋时齐国的大臣。陈厘公之子,名恒,一作常。公元前481年杀死齐简公,立齐平公,自任相国,尽杀公族中的强者,扩大封邑,专权于齐国。《论语·宪问》:〃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6'夷齐饿于首阳……夷齐,伯夷和叔齐。伯夷为商末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姓墨胎氏。孤竹君初以次于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兄,兄伯夷不受,两人均离弃本国,武王灭商后又逃避到首阳山,誓不食周粟,终于饿死于首阳。孔子说:伯夷、叔齐,〃古之贤人也。〃
    
    
    '7'季氏富于展禽……季氏,即季孙氏,春秋、战国时鲁国掌握政权的贵族,鲁桓公少子的后裔。从季文子(季友之孙)起,季武子(文子之子)、季平子(武子之孙)、季桓子(平子之子)、季康子(桓子庶子)等相继执政。《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展禽,即柳下惠,本名获,又名季,字禽,鲁国贤者。《论语·微子》载孔子曰:〃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又《卫灵公》载孔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8'人子达……犹〃人达子〃,别人使你显达。以下〃人子敬〃、〃人子爱〃、〃人子庸〃、〃人之诚〃、〃人子贵〃、〃人子富〃、〃人子利〃,句法与此同。
    
    
    '9'庸……用。
    
    
    '10'裋褐……音shù(树)。裋褐,粗糙的衣服,古代多为贫苦者所服。
    
    
    '11'粢粝……粢,音zī(资),粟米。粝,音lì(厉),粗米。粢粝,《释文》:〃盖谓粗舂粟麦为粢饼食之。〃,
    
    
    '12'蓬室……犹言茅屋,泛指简陋的房屋。
    
    
    '13'粱肉……粱,精美的饭食。粱肉,指精美的饭菜。
    
    
    '14'连欐……欐,栋梁。连欐,栋梁相连,指高大华丽的房屋。
    
    
    '15'结驷……驷,古代四马所驾之车,或指一车所驾之四马。结驷,车马互相连结。
    
    
    '16'熙然……欢笑貌。
    
    
    '17'愕然……争辩貌。
    
    
    '18'偊偊……独行貌。
    
    
    '19'舍……通〃释〃,消除。
    
    
    '20'固……通〃姑〃,姑且。
    
    
    '21'矣……《集释》:〃《藏》本、吉府本、《四解》本、秦刻本皆无'矣'字,今依北宋本、世德堂本增。〃
    
    
    '22'貉……音hé(河)。又称〃狗獾〃,为重要的毛皮兽之一。
    
    
    '23'茙菽……又作〃戎菽〃,大豆。
    
    
    '24'筚辂……音bì(毕)lù(路),用荆竹树枝编成的车子,即柴车。
    
    
    '25'文轩……轩,古代一种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车箱前顶较高,用漆有花纹或加皮饰的席子作障蔽。文轩,画有花纹的轩车。
    
    
    '26'逌然……逌,音yóu(由),舒适自得貌。
    
    
    '27'寐……睡眠,本文指迷糊,糊涂。
    
    
    '28'悟……《集释》:〃'悟',北宋本作'寤',《藏》本、世德堂本作'怛'。〃
    
    
    '29'鲍叔牙……春秋齐国大夫,以知人着称。戚……亲近。
    
    
    '30'公子纠……齐襄公之弟。
    
    
    '31'公子小白……齐襄公与公子纠之弟,后即位为齐桓公,公元前685…643年在位,为春秋时第一霸主。
    
    
    '32'嫡庶并行……张湛注:〃齐傅公母弟夷忡年生公孙无知,僖公爱之,令礼秩同于太子也。〃齐僖公为文襄公之父,时齐襄公为太子,名诸儿。
    
    
    '33'召忽……人名。《释文》:〃召本作邵。〃《史记·齐太公世家》云:襄公〃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之。〃
    
    
    '34'莒……春秋时国名,都城在今山东莒县。
    
    
    '35'公孙无知作乱……公孙无知为齐僖公母弟夷仲年之子,僖公爱之,礼秩同于太子,襄公即位后,黜无知秩服,无知怨恨,十二年后,终于杀襄公,自立为齐君。但不久又被雍林渠丘大夫所杀。事见《史记·齐太公世家》。
    
    
    '36'管夷吾被囚……《史记·齐太公世家》:〃齐遗鲁书曰:'子纠兄弟,弗忍诛,请鲁自杀之。召忽、管仲,仇也,请得而甘心醢之。不然,将围鲁。'鲁人患之,遂杀子纠于笙渎。召忽自杀,管仲请囚。〃
    
    
    '37'舍……通〃释〃。释放、赦免。
    
    
    '38'桓公礼之……《史记·齐太公世家》:〃鲍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脱桎梏,齐祓而见桓公。桓公厚礼以为大夫,任政。〃
    
    
    '39'高、国……齐国的两家势力最大的大夫。齐桓公能回国即位,因有高、国两大家族为内应而得以成功。
    
    
    '40'贾……音gǔ(古),作买卖。古代行商为商,坐商为贾。
    
    
    '41'仲父之病病矣,可不讳……张湛注:〃言病之甚不可复讳而不言也。〃卢重玄解:〃将死不可讳言。〃病病,世德堂本作〃病疾〃。杨伯峻云:〃《说文》:'疾,病也。''病,疾加也。'古书凡疾剧皆谓疾病。〃〃世德堂本作'病疾',是其倒文,浅人不察,遽改为'病病'。〃可不讳,王重民:〃据张注,则正文'可不'二字当倒乙。《管子·戒篇》、《小称篇》并作'不可讳'。〃
    
    
    '42'云至于大病……王重民:〃张氏以'可不讳云';四子为句,因释云'不可复讳而不言也',亦非是。'云'字当下属为句。'云'犹'如'也。'云至于大病',犹'如至于大病'也。说见《释词》。〃
    
    
    '43'其为人也……《集释》:〃'人'字下之'也'字依《藏》本增,与下文'其为人也'一律。〃
    
    
    '44'理国……王重民:〃《庄子·徐无鬼篇》'理国'作'治国',此亦当作'治',避讳所改也。《治要》引正作'治'。〃
    
    
    '45'上忘而下不叛……叛,指叛换,又作〃畔援〃,跋扈。王重民:〃上忘而下不叛,谓于上则忘其高,于下又不自亢也。〃
    
    
    '46'愧其不若黄帝……王重民:〃《治要》引'愧'下无'其'字,是也。《庄子·徐无鬼》、《吕览·贵公篇》并无,可证。〃
    
    
    '47'以贤临人……王重民:〃《治要》引上'人'字下有'者'字,是也。此与下文'以贤下人者未有不得人者也'句相对。下句有'者'字,则上句本有'者,字甚明。〃
    
    
    '48'薄之于终,或厚之于始……陶鸿庆:〃'薄之于终,或厚之于始'当作'薄之于始,或厚之于终'。如今本,则与上二句意复。〃
    
    
    '49'邓析……(前545…前501年)郑国人,做过郑国大夫,是先秦法家的先驱,对后来战国辩者也有一定影响。
    
    
    '50'子产……(?…前522年),即公孙侨,公孙成子,郑国贵族子国之子,名侨,字子产。郑简公十二年(前554年)为卿,二十二年(前543年)执政,曾把刑书铸于鼎上。
    
    
    '51'竹刑……写在竹简上的法律条文。
    
    
    '52'子产执而戮之,俄而诛之……杨伯峻:〃'子产'二字涉上文衍。'戮之'即'诛之',词意亦复。疑'戮'当作'拘'。《御览》六百二十六引无'屈之于产执而戮之'八字,乃以其不可解而以意削之,足证其误久矣。〃周克昌:〃戮者,当众羞辱也。〃〃疑'戮'当作'拘'之说,亦纯同多余矣。〃
    
    
    '53'不可以生,不可以死,或生或死有矣……张湛注:〃此义之生而更死,之死而更生者也。〃陶鸿庆云:〃两'不'字衍文,本作'可以生,可以死,或死或生有矣',言可以生而或死,可以死而或生也。〃
    
    
    '54'窈然……幽远貌。
    
    
    '55'漠然……寂静貌。
    
    
    '56'平之宁之……张湛注:〃平宁,无所施为。〃
    
    
    '57'将之迎之……将,送往。迎,迎接。本文指消失与出现。
    
    
    '58'渐……张湛注:〃渐,剧也。〃
    
    
    '59'孽……病害。
    
    
    '60'非天非鬼……《集释》:〃北宋本、汪本、秦本'天'作'夭'。'夭'当借为'妖',虽可通,但依下文'汝疾不由天,亦不由人,亦不由鬼'证之,则作'天,者近是。今从《藏》本、元本正。〃
    
    
    '61'湩……音dòng(冻),乳汁。
    
    
    '62'贶……音kuàng(况),赐与。
    
    
    '63'瘳……音chōu(抽),病愈。
    
    
    '64'鬻熊……张湛注:〃鬻熊,文王师也。〃
    
    
    '65'算……张湛注:〃算犹智也。〃
    
    
    '66'杨布……张湛注:〃杨朱弟也。〃
    
    
    '67'言……俞樾:〃'言'字无义,当从《释文》作'訾'。《管子·君臣上篇》'吏啬夫尽有皆程事律',即此'訾'字之义。官秩贵贱必视'訾程'为难。'訾兄弟也',正与下文'贵贱父子也,相应。〃訾,音zī,限。訾程,指人与事的程限,资历。
    
    
    '68'悫……诚笃。
    
    
    '69'去就……犹言去留,或去来。
    
    
    '70'墨杘……杘,音chī(痴),欺诈无赖貌。又作〃■■〃。卢重玄解:〃默诈佯愚之状。〃《释文》引《方言》:〃墨■,江滩之间谓之无赖。〃《广雅·释诂》二:〃■■,欺也。〃
    
    
    '71'单至……单,张湛注:〃音战。〃单至,卢重玄解:〃轻动之状。〃
    
    
    '72'啴咺……音chǎn(产)xuān(喧),迂缓貌。卢重玄解:〃迂缓之状。〃
    
    
    '73'憋懯……音biē(鳖)fū(夫),急速貌。又作〃憋懯〃。张湛注:〃此皆默诈、轻发、迂缓、急速之貌。〃
    
    
    '74'胥如志也……《释文》:〃胥,相也。如,随也。谓各从其志。〃
    
    
    '75'婩斫……音nüè(虐)zhuó(酌),张湛注:〃不解悟之貌。〃
    
    
    '76'便辟……善于逢迎谄媚。
    
    
    '77'谬(换訁为犭)讶(换訁为忄)、……音qiāo(敲)yá(牙),阴险狡猾貌。卢重玄解:〃顽戾强■之状也。〃《文选·左思吴都赋》李善注:〃《方言》,■,狯也。〃
    
    
    '78'情露……重玄解:〃不隐之状也。〃《释文》:〃情露,无所隐藏。〃
    
    
    '79'(讠蹇)极……(讠蹇),音jiǎn(简)。(讠蹇)极,说话口吃不畅貌。卢重玄解:〃讷涩之状也。〃
    
    
    '80'凌谇……谇,音suì(岁),凌谇,凌辱骂人貌。卢重玄解:〃寻间语责之状也。〃《释文》云:〃凌谇,谓好陵辱责骂人也。〃
    
    
    '81'眠娗……娗,音tiǎn(舔)。眠娗,张湛注:〃不开通之貌。〃卢重玄解:〃无精采之状也。〃《释文》作〃眠娗,云:〃《方言》:眠娗,欺慢之语也。郭璞云:谓以言相轻蚩弄也。又不开通貌。〃与諈诿相对,当为欺慢貌。
    
    
    '82'諈诿……钝滞貌。《释文》云:〃钝滞也。〃张湛注:〃諈诿,烦重之貌。〃卢重玄解:〃并烦重之貌。〃
    
    
    '83'自以行无戾也……卢重玄解:〃各自以为适宜得中之道也。〃《释文》:〃无戾,无违戾也。〃
    
    
    '84'多偶……卢重玄解:〃和同之状也。〃《释文》云:〃多偶,谓多与人相和谐也。〃
    
    
    '85'乘权……《释文》:〃乘权,谓乘用权势也。〃
    
    
    '86'只立……《释文》:〃只立,独孤自立。〃
    
    
    '87'顾眄……回视。
    
    
    '88'佹佹……音guǐ(鬼),出于偶然,不是自己所能为的。
    
    
    '89'俏成也……俏,通〃肖〃,相似。杨伯峻:〃'俏成'下疑有'者'字,方与下文句法一律。《六书故》八引正作'俏成者也'。〃
    
    
    '90'揜……音yǎn(掩),掩盖。
    
    
    '91'背坂面隍……《释文》〃背坂〃作〃背城〃,当从之。城为城墙,隍为护城壕,城隍相对而言,正合文意。
    
    
    '92'中……《释文》:〃中,半也。下同。〃
    
    
    '93'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名杵臼,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牛山……在今山东临淄县南十里。
    
    
    '94'滴滴……《释文》:〃滴滴或作滂滂,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