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梨花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满目梨花词-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于黄崇嘏的生平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在坊间流传。黄崇嘏出身豪门,后家道中落。其兄黄彦试图以考取功名来改变家庭命运,无奈屡试不中,抑郁而死。黄崇嘏为了完成兄长遗愿,就女扮男装进京赶考,考中状元。后来,黄崇嘏向皇帝请求回乡葬父,料理完一切之后,就依母姓改名杨姑,隐居铜鼓山,再未到过京城。据后来史学家考证,黄崇嘏四十一岁病逝,根本没中过女状元,改姓也是子虚乌有。尽管两个版本有着较大的出入,但在去世年龄上倒很相似,两个版本都是中年辞世。诗人命苦而寿短,似乎命中注定。希望这不是一个无法更改的定律,诗人招谁惹谁了?后世之人对黄崇嘏的看法也不一致,居然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明朝的郎瑛在《七修类稿》中强烈谴责黄崇嘏有“三不洁”:“伪为男子上诗,一不洁也。服役为吏,周旋于男子中,二不洁也。事露而不能告所愿,复以诗戏,三不洁也。何谓青松、白璧之操耶?”清朝女诗人王筠奉黄崇嘏为偶像,将其与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并列。她在一首《鹧鸪天》中表达了对偶像的敬仰:“闺阁沉埋十数年,不能身贵不能仙。读书每羡班超志,把酒长吟太白篇。怀壮志,欲冲天,木兰崇嘏事无缘。玉堂金马生无分,好把心情付梦诠。”结合以上两方观点不难看出,黄崇嘏是一位有争议的诗人,这对于搞艺术创作的人来说,是好事。据说后来家喻户晓的黄梅戏《女驸马》就是以黄崇嘏的故事为原型。当然只是据说,并无翔实的历史证据。
  。 最好的txt下载网

24美女身在锅炉旁
【个人简历】
  姓名:杜秋娘
  朝代:唐朝
  籍贯:间州
  职业:保姆
  主要作品:《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金缕衣》
  作为大唐娱乐圈资深当红女艺人,杜秋娘比她的同行薛涛和鱼玄机混得好。“退役”后的薛涛虽然成为发明家,但晚年还是遁入空门。鱼玄机虽然身为夜总会女老板,最终还是成为杀人犯,被处以极刑。只有杜秋娘得了善终,她不但荣幸进入皇宫,成为唐宪宗的宠妃,其作品《金缕衣》还成为孙洙主编的《唐诗三百首》之压卷之作。总之,小杜是幸运的,是相当幸运的。
  江湖传言杜秋娘是杜甫的女儿,不知道这个“线报”从哪里得来。据笔者所知,杜甫只有一子。这在老杜的长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可见端倪。其中这句“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给出提示:那是个风雨交加之夜,我的儿子睡觉动作过大,把一床冰凉的旧被子蹬破了。”按照这句推理,杜甫应该只有儿子(也许是独生子,也许还不止一个),有女儿一说有些牵强,难道就因为他们都姓杜?杜秋娘究竟什么来历呢?
  杜秋娘是间州人,十五岁时以一曲《金缕衣》唱红大江南北,后被镇海节度使李锜签入自己的影视公司,成为一名专业歌手。李锜酷爱音乐,每每都让杜秋娘演唱这首《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歌词写得好,给李锜这样的老朽在精神上以美的享受,他生机勃勃,他老树新花。从正面励志角度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首诗:“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爱情而拼搏!”当然,此诗还可以用一首歌来概括:“让我们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这种意气风发的解读,是青年人的理解方式。而作为老年听众的李锜,对此诗又进行了“调侃式”的解读。李锜是这样“另类”解读的:“哥们儿,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尽情泡妞吧!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千万不可荒废这大好时光,及时行乐吧,纵情酒色吧。有花(指姑娘的性成熟)的时候,就要主动制造快乐,免得老了追悔莫及。”李锜的解读还有“自勉”的成分在里面:想我一个老头子,在一首诗中找到枯木逢春的动力,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阵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 夕阳是未了的情……因为这首诗,李锜爱上杜秋娘,二人闪电结婚,做起忘年夫妻。
  嫁给李锜,杜秋娘平静的生活刮起了不平静的风暴。那一年唐德宗死,唐宪宗继位。这个宪宗貌似魄力非凡,一上台就想扭转国内藩镇割据的离散形势。这让身为节度使的李锜大为不满,就造了宪宗的反。叛乱很快平息,李锜被宰,其家属均蹲了大狱,待斩。一日,宪宗到罪犯集营视察工作,见到明艳而雅洁的杜秋娘,产生了恻隐之心。就问:“你就是我大唐大名鼎鼎的音乐家杜秋娘吗?”杜秋娘预感到宪宗的驾临或许是翻盘的机会,连忙回话:“正是民女。”宪宗再问:“朕是你的粉丝,非常喜欢你那首《金缕衣》。”杜秋娘连忙说道:“陛下若是想听,民女现在就为您演唱。”杜秋娘这首深情并茂的《金缕衣》让宪宗听得如痴如醉。当时宪宗风华正茂,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渴求,尤其是诗中“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洒脱豪情深深感染了他。宪宗不禁仔细端详这位唱歌的少妇,那真是气韵高雅、明艳照人。就跟身边太监说:“妙哉,王妃就是她了。”这一次,杜秋娘又成为宪宗的媳妇儿,被封为秋妃。又是这首《金缕衣》,让杜秋娘的人生产生了质的飞跃。
  宪宗比李锜有权势,更比李锜解风情,所以杜秋娘这次得到的是“真爱”。宪宗让杜秋娘当大唐的歌舞团团长,专门负责朝廷官员的慰问演出。此外,杜秋娘带队的大唐歌舞团经常到全国各大城市慰问演。他们给当地百姓带去了朝廷无微不至的问候和脍炙人口的节目,所到之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杜秋娘的工作成绩显著,给宪宗争了很大面子,宪宗自是宠幸有加。一次宪宗和宰相李吉甫喝酒,李吉甫讨好地说:“天下已平,陛下宜为乐。”意思是,目前国家安定昌盛,操劳许久的陛下是否考虑选些美女消遣下?李吉甫本是好意,没料到宪宗听罢还装起了大象。宪宗答:“老李啊老李,你这个坏蛋,休要乱朕方寸。你还不了解我吗?一贯以德服人。始乱终弃的事我可不干。放眼后宫几千佳丽,我有一秋妃足矣!”李吉甫见马屁没拍响,随声附和道:“还是陛下英明神武,确实是这样,陛下与秋妃徜徉山湄水涯,泛舟高歌于太液池中,共同调教鹦鹉学念宫诗,同坐灯下对弈直至夜半。颇有当年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风范矣。”李吉甫自讨没趣,心中郁闷,就开始了雷厉风行的精简裁员工作,他曾精简冗官八百零八员,吏一千七百六十九员,京城一时之间下岗官员遍地,求职市场人满为患。
  唐朝中后期,宦官当政,祸乱朝纲。自宪宗始,穆宗、敬宗、文宗几位皇帝均被宦官密谋诛害,成为冤大头。宪宗四十三岁时,不明不白死于宫中,有人说宪宗是服食长生不死金丹中毒而亡,实则宦官陈弘志蓄意谋弑。穆宗好色荒淫,听信宦官谗言迷恋金石之药,长庆四年(824年),死于寝殿。敬宗死得更为蹊跷。宝历二年(826年)腊月冬寒,敬宗与宦官刘克明及击球将军苏佳明在大殿喝酒。这时蜡烛被一阵狂风吹灭,十七岁的敬宗便成了无头鬼。最后说这个文宗,小小年纪被一帮宦官推推搡搡地登基,成为任人摆布的傀儡。此时的杜秋娘,眼看着老李家的爷们一个个地被宦官弄死,心中愤恨,就将还算有点男人气概的漳王李凑培养成皇帝的接班人。励精图治了很多年,杜秋娘打算发动宫廷政变,一举除掉王守澄的宦官势力,废掉文宗,推李凑上位。后来秘密泄露,王守澄欲诛杀之,朝中大臣暗中放鸽子,杜秋娘才幸免于难。后来杜秋娘隐居故乡,过着恬淡的生活。
  这一年,大唐著名诗人杜牧突然现身,构成了当年重大的新闻事件。杜牧仔细端详这位辉煌一时的艺术家,见其疾病缠身、面如霜姜、一派“萧条”景象。感慨的同时,杜牧也深深后悔花了如此多的路费来看一朵明日黄花实在是不值。后来杜牧回到京城,以这次经历为原型,创作了一首长达113句的五古长诗《杜秋娘诗》。其并序:“杜秋; 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后锜叛灭; 籍之入宫; 有宠于景陵。穆宗即位; 命秋为皇子傅姆; 皇子壮; 封漳王。郑注用事; 诬丞相欲去己者; 指王为根; 王被罪废削; 秋因赐归故乡。予过金陵; 感其穷且老; 为之赋诗。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濞既白首叛,秋亦红泪滋。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联裾见天子,盼眄独依依。椒壁悬锦幕,镜奁蟠蛟螭。低鬟认新宠,窈袅复融怡。月上白璧门,桂影凉参差。金阶露新重,闲捻紫箫吹。莓苔夹城路,南苑雁初飞。红粉羽林杖,独赐辟邪旗。归来煮豹胎,餍饫不能饴。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雷音后车远,事往落花时。燕禖得皇子,壮发绿。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虎睛珠络褓,金盘犀镇帷。长杨射熊罴,武帐弄哑咿。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崭崭整冠珮,侍宴坐瑶池。眉宇俨图画,神秀射朝辉。一尺桐偶人,江充知自欺。王幽茅土削,秋放故乡归。觚棱拂斗极,回首尚迟迟。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却唤吴江渡,舟人那得知。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寒衣一匹素,夜借邻人机。我昨金陵过,闻之为嘘唏。自古皆一贯,变化安能推。夏姬灭两国,逃作巫臣姬。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织室魏豹俘,作汉太平基。误置代籍中,两朝尊母仪。光武绍高祖,本系生唐儿。珊瑚破高齐,作婢舂黄糜。萧后去扬州,突厥为阏氏。女子固不定,士林亦难期。射钩后呼父,钓翁王者师。无国要孟子,有人毁仲尼。秦因逐客令,柄归丞相斯。安知魏齐首,见断箦中尸。给丧蹶张辈,廊庙冠峨危。珥貂七叶贵,何妨戎虏支。苏武却生返,邓通终死饥。主张既难测,翻覆亦其宜。地尽有何物?天外复何之?指何为而捉?足何为而驰?耳何为而听?目何为而窥?已身不自晓,此外何思惟。因倾一樽酒,题作杜秋诗。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怡。”
  杜牧此诗等于是为杜秋娘立传。诗中从杜秋娘生平经历、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论。由此得出结论,杜秋娘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无愧的一生,脱离低级趣味的一生,伟大而波折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是舍生取义的一生,是重于泰山的一生……此诗实际上是杜牧借助杜秋娘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看看人家杜秋娘,一个青楼出身的女子,一辈子只写了一首歌词,就可以名垂青史。再看看我杜牧,虽有宏图大志却屡遭排挤。虽然诗才卓绝文章盖世,最终还是被称为‘小杜’。悲哉!这都是拜宦官当道藩镇割据时代所赐。哀哉!”另外,杜牧在感慨的同时,也没忘记掩饰自己的尴尬。跑这么大老远看传说中的美女诗人,见面之后才发现是一黄脸婆。说出去太丢人。于是他在诗中开篇就大加赞美杜秋娘如何“生女白如脂”,不这样又怎能衬托出自己此次“不虚此行”?杜秋娘的《金缕衣》后来收入孙洙编的《唐诗三百首》。如此一首“励志小调”为何令主编大人如此青睐?笔者认为,主要是唐朝女性诗人数量少,其作品更是少之又少。为了“生态平衡”,主编不得不选了此首《金缕衣》。也许大唐优秀男性诗人实在太多了,所以像杜秋娘这样的异性写作者才显得弥足珍贵。
   。 想看书来

25你不是爱上我,而是爱上爱情
【个人简历】
  姓名:花蕊夫人
  朝代:五代
  籍贯:成都
  职业:家庭妇女
  主要作品:《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述国亡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首诗名为《述国亡诗》,是五代时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所作。花蕊夫人本姓徐(一说姓费)。五代十国时,四川先后建立了前蜀、后蜀,但青史留名的不是皇帝,也不是文臣武将,而是花蕊夫人。花蕊夫人是形容女子天生很美,一句“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以状其容”可谓概括得全面而到位。读过这首《述国亡诗》的人都不太相信,如此慷慨豪迈的诗句出自一个亭亭玉立的妇人之手。但事实确实如此。史书上说后蜀主孟昶好色,一日无美女就心里就像揣了二十五只耗子——百爪挠心。所以孟昶身边的太监每天的首要工作,就是到民间搜刮美女给他侍寝。但没多久这位孟昶就失去了兴趣。有一次太监告诉孟昶:“启奏陛下,奴才最近新物色到一个绝色美女,请您笑纳。”此外太监还添油加醋地说此美女身材如何魔鬼,如何娇媚可爱,如何五官秀美,如何给人一种空谷幽兰自然淡雅之感。总之把这个美女夸了个天花乱坠。
  孟昶大喜,焦急地说:“大胆奴才,你别吹牛,既然天底下有如此美女,你为何还不领来让朕亲自鉴定一下。”见到花蕊夫人之后,孟昶非常满意,当即就将花蕊夫人留在宫中封为贵妃。身为皇帝的孟昶后宫佳丽三千,阅尽美女无数,但他唯独爱这个从民间“捡”来的“草根女子”。听说花蕊夫人最爱牡丹花和芙蓉花,孟昶就命令全国人民大量种植牡丹,并且提出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同志们,俗话说洛阳牡丹甲天下,我看没什么。在我们成都也可以种牡丹嘛,不久的将来,我希望看到满城的牡丹装点我们美丽的家园,大家有没有信心啊?”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