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雨煦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劲雨煦风-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撞机事件”的处理可以看出,处理中美关系这样重要的双边关系一定要着眼大局、立足长远。这是因为,中美两国在国际上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世界的和平与繁荣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中美关系。双方应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审视和处理两国关系,不为一时一事所干扰,努力争取两国关系沿着建设性合作的轨道向前发展。
  如今,中美关系已经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2009年1月12日,双方举行了两国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
  我在北京出席了中美建交30周年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会前在休息室,我又遇到了与会的普理赫大使。他外貌变化不大,身材依然挺拔。双方热情握手,互致亲切问候。
  我在致辞中深有感触地说,中美之间虽然发生过包括“撞机事件”在内的一些突发事件,但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这凝聚了两国领导人的心血和两国各界人士的辛勤努力,我们应倍加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转眼八年过去了。布什总统执政的两个任期总体上可以说是中美关系发展比较稳定的时期。这八年对中国是非常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八年来,我们抓住机遇,集中精力谋发展。
  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今天的中美关系,与八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在美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性,也不可同日而语。
  今后中美之间可能还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可能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调整、变化,但只要我们在借鉴以往经验基础上,不断加强对话、交流与合作,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充分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冷静务实地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就完全有可能推动中美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印巴核试验(1)
印巴核试验
  印度核试?举世震惊
  1998年5月11日下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新德里召开记者会,宣布印度于当地时间15点45分在拉贾斯坦邦博克兰地区成功进行了三次地下核试验,分别为裂变、低当量和热核装置。这三次核爆炸与1974年5月进行的相似。宣布完这一声明后,瓦杰帕伊便径直离开会场,没有回答记者的任何提问。
  同日,印度外交部也发表声明称,核试验确认了印度有能力发展核武器,为今后设计各种类型和当量的核武器提供了宝贵数据。
  拉贾斯坦邦位于印度西北部,那里有广阔的沙漠地带,20世纪70年代印度曾在那里进行过一次核装置爆炸试验,由此那块不毛之地引起了世界关注。但对这一次核试验,印度高度保密,事前没有露出任何迹象。
  印度进行核试验,完全出乎各国预料。消息一经传出,举世震惊。因为这与冷战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大趋势背道而驰,也使国际军控和防止核武器扩散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
  当时的国际形势与冷战时期已经大不相同。冷战时期,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阵营长期对峙,军备竞赛不断升级。两国都拥有庞大的核武库,核武器总数量最高曾达到七万余件。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大大缓和,美、俄这对昔日的冷战对手开始着手裁减各自的核武库,国际军控与防扩散进程明显加快。与此同时,世界各国更加关注发展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社会达成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于1970年开始生效,有效期25年。1995年5月,在国际安全形势大为缓和的背景下,条约缔约国一致同意无限期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6年9月,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到印度此次核试验之前,已有将近一百五十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各国正在为推动条约生效而努力。
  正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印度进行了核试验,理所当然地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此“深表遗憾”。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讲话,称印度此举犯了巨大错误,不仅威胁地区安全,也是对国际核不扩散共识的直接挑战。克林顿呼吁印度公开宣布不再进行核试验,立即无条件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同时,美国还对印度实施经济制裁,停止对印度提供一切经济、军事援助,中止进出口银行向印度提供信贷,并反对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印度贷款。日本也宣布对印度进行制裁。德国、丹麦等国冻结了对印度的援助计划。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和挪威等国宣布将对印度进行制裁或削减援助。国际社会各方及舆论均呼吁印度不要再进行核试验,并立即加入《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国际核裁军等涉及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问题负有重要责任。中国一贯坚持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反对核军备竞赛。对于印度这种做法,我们必须表明立场。
  我获悉印度核试验的消息后,立即指示外交部新闻司迅速做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表明我们的态度。而此时,已有国内外媒体询问中方反应。
  1998年5月12日一早,外交部发言人通过答记者问的形式,表明了中方的立场。中国政府对印度进行核试验表示严重关切,指出在当时核裁军进程逐步取得进展、《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无限期延长、《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业已达成的形势下,印度进行核试验违背国际潮流,不利于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印巴核试验(2)
遗憾的是,印度置全世界的反对于不顾,5月13日又进行了两次核试验。一时间,乌云笼罩在南亚上空。
  剑指中国?荒谬无理
  更为出乎意料的是,印度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进行核试验的同时,竟然把矛头对准中国,声称其进行核试验是为应对来自中国的“威胁”,这分明是试图为其核试验寻找借口。
  1998年5月13日出版的美国《纽约时报》披露了一条令人吃惊的消息:在5月11日印度进行核试验当天,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致函美国总统克林顿,为印度核试验辩解,称印度进行核试验的主要原因是对不断恶化的安全环境,特别是核环境深感不安。他在信中还说,一个公开拥有核武器、1962年曾对印度发动武装侵略的国家与印度接壤,两国边界问题尚未解决。这个国家还大力帮助印度的另一邻国成为秘密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纽约时报》全文刊登了瓦杰帕伊的这封信。
  虽然瓦杰帕伊的信中没有出现“中国”两个字,但任何稍有国际常识的人一眼便可以看出,他指的是中国。
  其实,印度外交部在1998年5月11日发表的声明中已经有所暗示,声称印度核试验是出于“对印度周边核环境的严重关切”。而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核试验前就开始制造舆论,他在5月3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宣称,“中国是头号威胁,来自中国的潜在威胁要大于巴基斯坦”。
  印度对中国的指责完全是为了寻求借口,因为谋求拥有核武器是印度长期追求的战略目标和基本国策。
  印度很早就开始实施核武器研发计划,并于1974年5月爆炸了核装置。此后,印度一直没有放弃核武器发展计划,公开指责《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是歧视性的、不公正的,并以此为由,拒绝加入这两个条约,显然是为发展核武器留下伏笔。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抵制上述条约的国家之一,印度一直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批评。
  时隔24年,印度再度进行核试验,意图很明显。国际上普遍认为,印度急于赶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生效前尽快迈过“核门槛”,谋求获得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平起平坐的地位。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只承认1967年1月1日前制造并爆炸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的国家为有核武器国家,这些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印度是“核门槛”国家,不是国际法承认的核武器国家,即掌握了制造核武器能力与技术,但未公开进行核试验并宣布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当时《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得到美国和俄罗斯两国政府的积极支持,生效前景乐观。条约一旦生效,印度再进行核试验将面临更大的国际压力。
  至于中印关系,那时早已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发展势头良好。从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以来,两国高层往来频繁,各级别的交流逐渐增多,相互了解不断加深,各领域合作逐步拓宽和深化。
  在这种背景下,印度把中国作为它搞核试验的理由,指责中国对印度构成威胁,显然是别有用心,根本站不住脚。
  坚持原则?表明立场
  针对印度核试及其后一系列做法,我几次召集外交部有关部门研究对策。大家一致认为,印度进行核试验不仅危及南亚的和平与稳定,也会对国际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对国际军控与核不扩散进程构成严重挑战,并且有可能在南亚地区引起核军备竞赛。。 最好的txt下载网

印巴核试验(3)
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世界和平负有重大责任。我们有必要立即在双边和多边领域采取应对措施,表明立场和态度,并动员国际社会迅速采取一致行动,要求印度立即停止发展核武器。
  针对印度为核试验制造借口,对中国进行无端攻击、泼脏水的做法,大家非常气愤,认为有必要做出反应。
  我向中央汇报了外交部的有关看法和意见。经请示中央同意,我们采取了几项措施。
  1998年5月14日,外交部就印度核试验发表了严正声明。声明指出,印度政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继5月11日进行核试验后,5月13日又进行两次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深感震惊,并予以强烈谴责。印度的行径是对国际社会要求全面禁止核试验共同意愿的公然蔑视,是对国际防止核武器扩散努力的沉重打击,将给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严重后果。
  声明还指出,印度诬蔑中国对其构成威胁,是毫无道理的,明显是为其发展核武器找借口。
  同日上午,外交部部长助理王光亚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南威哲,就印度核试验进行严正交涉。王光亚向南威哲宣读并正式递交了外交部声明,让他转交印度政府,并告诉他,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是多年来少有的,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行动,印方应当充分注意。
  针对印度对中国的无理指责,王光亚特别指出,印方不负责任的言论,是中方不能接受的。印方这一做法损害了中印关系,给两国关系的发展蒙上了阴影。印方应对此负完全责任。中印关系发展到现今阶段是双方长期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中方要求印方立即停止发展核武器计划,不要将发展核计划归因于中国,印度政府及要员应立即停止对中国的诬蔑。中方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南威哲态度很强硬。他说,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是歧视性的,国际社会对印度核试验的反应是不公平的,印度在核试验问题上是十分克制的,应得到赞赏。
  1998年5月15日,我分别给33个国家的外长写信,呼吁国际社会采取一致立场和行动,强烈要求印度立即停止发展核武器。这些国家包括联合国安理会所有成员国和在国际事务中有重要影响、在各大洲有代表性的国家。
  我在信中说,印度核试验违背了国际社会要求全面禁止核试验的共同意愿,破坏了国际社会多年来防止核武器扩散的努力,造成了有关地区国家互不信任。在国际形势总体朝着和平与稳定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印度核试验给南亚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当务之急,国际社会应迅速采取一致立场和行动,强烈要求印度政府立即停止发展核武器。
  我在信中还提到,印度诬蔑中国对其构成威胁是毫无根据的,完全是为其发展核武器寻找借口。
  连锁反应?难以阻挡
  印度核试验后,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反应比巴基斯坦更为强烈。
  印巴有复杂的领土、宗教和民族恩怨,历史上曾三度兵戎相见。巴基斯坦一直把印度视作最大的安全威胁,认为必须同印度尽可能维持战略平衡,而在常规力量方面巴基斯坦已逊色于印度,如果核力量方面再处于劣势,就更难保障自身的安全。
  1974年印度爆炸核装置后,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布托就说,如果印度制造原子弹,巴基斯坦即使“吃草”也要有自己的原子弹。他还说,“在拥有可以与印度匹敌的原子弹之前,巴基斯坦永远也不会真正感到安全”。为阻止印度搞核试验,巴基斯坦曾提出建立南亚无核区的建议,但遭到印度的反对。

印巴核试验(4)
巴基斯坦始终将自己的核政策同印度挂钩。巴方曾多次表示可以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但必须同印度一起签署。印度签,巴基斯坦就签;印度不签,巴基斯坦也不签。巴基斯坦前总统哈克曾经说过,只要印度签,巴基斯坦签两遍都可以。
  印度核试验使南亚的战略格局失衡,使巴基斯坦当时的谢里夫政府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巴基斯坦国内反应非常强烈,各党派、军队和普通民众纷纷要求巴基斯坦也进行核试验。
  对此,谢里夫总理向国民公开承诺,巴基斯坦完全有能力扞卫国家安全。1998年5月13日印度第二次核试验后,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巴基斯坦再次重申,将根据对其安全构成的威胁和保护国家利益的需要,采取一切措施。
  针对印度核试验可能造成的连锁反应,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希望巴基斯坦保持克制。特别是美国,对巴基斯坦可能搞核试验尤为担心,认为一旦巴基斯坦掌握核武器,很可能导致包括伊朗在内的其他*国家采取相应行动,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美国想方设法劝阻巴基斯坦。克林顿总统给谢里夫总理打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