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雨煦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劲雨煦风-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组织工作非常出色,说焰火晚会、宴会和极具中国特色的演出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看得出来,他有意识地想和胡主席多交谈。
  胡主席说,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有共同的东方文化渊源,两国人民有2000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
  这时,小泉首相插话说,其间仅有一段不幸的历史。
  胡主席说,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从友好的历史中总结经验,从不愉快的历史中汲取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20世纪80年代初,我曾参与中日友好工作,与两国友好人士有过很多接触,他们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双方的友好成果来之不易,我们都要倍加珍惜,不让它受到不应有的干扰。
  小泉首相说,他从胡主席的话里学到很多东西,相信日中友谊会越来越巩固。
  第二天,胡主席在下榻饭店会见小泉首相。双方谈了很多,谈到了朝核、“非典”等当时备受关注的问题。当然,谈得最多的还是中日关系。
  小泉首相说,我一直期待与胡主席的首次会晤,今天得以实现,来圣彼得堡可谓不虚此行。我认为中国的发展可以给日本带来利益和刺激经济的机会,是机遇而不是威胁。
  胡主席说,小泉首相就任以来多次强调中日关系的重要意义,指出中国的发展对日本不但不构成威胁,而且是机遇,主张以双赢思想推动中日合作,我对此表示赞赏。 。。

中日关系转圜(9)
胡主席表示,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人民有着2000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两国间也有过一段不幸的过去,给两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但睦邻友好、互利合作仍是两国关系的主流。邦交正常化30年来,在两国几代领导人的培育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下,中日关系取得了全面深入的发展,中日友好深入人心。历史证明,中日两国和睦相处、友好合作,不仅可以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可以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胡主席指出,中日两国是亚洲和世界上两个重要国家,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亚洲稳定和发展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两国的政治家应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中日关系,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大方向,抓住机遇,推动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胡主席强调,发展新世纪的中日关系,要牢记中日友好的历史和经验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中日友好成果。尤其要遵守中日联合声明等中日间三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精神。双方要努力扩大利益的汇合点,要重视并妥善解决好对方的关切。中方尤其希望日方妥善处理历史和台湾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关系到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千万不能再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双方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筹谋大局,共同谱写中日睦邻友好的新篇章。
  会谈结束时,小泉首相起身向胡主席表示,希望在方便的时候开展两国最高领导人的互访,欢迎胡主席访日,他也希望有机会访华。
  胡主席意味深长地说,双方共同为此努力吧。
  这年9月,*委员长对日本进行正式友好访问。10月,*总理在印尼巴厘岛出席第七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10+3)会议时、胡主席在泰国曼谷出席第11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时分别与小泉首相举行会晤。
  一意孤行?小泉四次参拜
  遗憾的是,小泉首相并没有认真领会胡主席的一番话。半年后,2004年1月1日中午,在全世界喜迎新年的时刻,小泉第四次参拜了靖国神社。
  对于小泉选择在元旦参拜,日本方面有人对我们透露,小泉说,根据前几次情况,不论选择什么时间去,中方总会提出批评,因此不如赶早,选择在元旦假期,还可以尽量避免日本国内媒体炒作。
  同样,外交部和驻日本使馆立即再次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我们的态度十分明确,坚决反对日本领导人以任何方式、在任何时间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小泉的一意孤行在日本国内也掀起波澜。除执政党自民党以外,各主要政党对小泉首相参拜均持批评态度,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空前一致。媒体和民间提出越来越多的质疑。
  不过,来自国内外的批评对小泉没有产生任何触动。据报道,他在国会预算委员会接受质询时竟然表示,他对靖国神社“供奉甲级战犯没有抵触感”,“鞭笞死者不是日本的文化”,尽管“其他国家对此说三道四”,但他“丝毫不想改变迄今的想法”。
  这番言论,是小泉执意参拜靖国神社以来首次公开表明对甲级战犯的态度,不啻于*裸地为国际公认的战争罪犯开脱。
  小泉坚持参拜,也给日本自己出了一个难题。日本国内要求解决靖国神社问题的呼声日益增多,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提出的“分祀”论和福田康夫主张的建立国立墓地。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中日关系转圜(10)
所谓“分祀”论,是指将甲级战犯移出靖国神社,分开祭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曾根任首相期间就曾提出过分祀的建议,但由于东条英机家属和靖国神社宫司反对而搁浅。
  随着小泉就任首相后靖国神社问题日益突出,中曾根多次在公开场合重提“分祀”论,希望以此解决中日之间关于靖国神社问题的争论。
  所谓建立国立墓地,是2002年底福田所属私人政策咨询机构经过一年的研究提出的一个方案,指仿照美国阿灵顿无名烈士公墓等形式,建立一个国立墓地,将日本近代以来内外历次战争中所有死难者以及近年来在国际维和行动中殉职的自卫队员全部包含其中,不带任何宗教色彩。
  福田认为,这样可以避免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外交摩擦和国内围绕宪法政教分离原则的争论,日本领导人乃至天皇都可以自由参拜,外国来宾也可以前往凭吊、献花。
  但是,靖国神社问题错综复杂,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够解决的。这两个方案都遭到日本国内一些人的反对。
  中日关系就是在这种气氛下走入了2005年。
  60年纪念?不平静之年
  2005年是二战结束60周年,对中日关系来讲是非常重要和敏感的一年。
  事实证明,这一年果然非常不平静。
  年初,日本就开始加大“入常”力度。鉴于日本领导人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没有任何改变,中国民众情绪受到严重刺激,出现百万网民联合签名反对日本“入常”的事态。到4月初,发展为全国数个城市发生针对日本的示威*,个别地方还发生了过激行为。
  日方对此反应强烈。政府和政界要人不断公开表态,部分人甚至指责中国政府指使群众进行反日*。日本媒体也大肆炒作,各大电视台反复播出中国民众示威*及少数人过激行动的画面。一些日本右翼反华分子针对我驻日使领馆等机构采取过激行动。
  那段时间是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最困难的时期。尽管两国经贸关系依然十分密切,但日方长期在历史问题上采取错误态度,使两国政治关系跌入低谷,两国民众感情严重对立。中日关系呈现“政冷经热”的特点。
  *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做出重要指示。
  那段时间,我异常繁忙,通宵达旦地工作是家常便饭。稍有空闲,我便反复思考与中日关系有关的一些问题。
  我在想,同为二战加害国,战后日本与德国的做法却大相径庭。德国早已颁布法律严禁为纳粹法西斯翻案,而日本至今却仍允许美化侵略历史的右翼教科书出版;早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总理勃兰特就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忏悔,日本首相却年年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二者的反差何其大也。中国公众无法接受一个不能正确反省侵略历史、不能正确理解受害国民众感情的国家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不难理解。
  我在想,为什么近年来中、韩等国接连发生针对日本的抗议活动?为什么日本与周边重要邻国的关系总会出问题?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日本没有正确对待历史。
  二战后,日本政府曾抱着反省和道歉的态度,表示对受害国民众的感情予以理解和尊重。中日关系正是在日本当时的执政者正确对待和处理历史等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正常化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但现在,日本执政者片面强调内政因素,忽视邻国感受,说什么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是民族文化传统,把邻国的国民感受视为外来干涉而一概排斥。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日关系转圜(11)
正当我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时,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共同社社长山内丰彦一行来华访问,我在中南海会见了他,把我那些天一直思考的问题一股脑地对山内社长讲了。此外,我还针对日本国内关心的一些问题坦诚、深入地谈了我的看法,希望共同社以适当的方式将我的讲话内容客观、如实地转达给日本社会。
  对于中国部分民众针对日本的抗议示威活动,我说,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始终要求民众以冷静、理智、合法有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不要采取过激行动。中国有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调动大量警力维持秩序,防止事态扩大,以确保日本驻华机构和在华日本公民的安全,这也是为了维护中日关系大局。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一些过激行为,中国政府对此是不赞成的,也是不愿看到的。我们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各种措施,依法保护日本驻华外交机构和在华日本企业、日本公民的安全。
  我语气十分严肃地对山内社长强调,上述事件再次显示了中日关系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应该引起双方足够重视,特别是应该从根源上找出深层次原因,正本清源,并加以妥善解决。如果就事论事,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不利于中日关系的长远发展。
  我还对他说,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日本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些活动是中国政府支持的,是中国政府进行“反日”教育的结果。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是对事实的严重歪曲,对今后的中日关系也是极为不利的。任何一个国家对自己的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很正常的。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绝不是“反日”教育。中方一贯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方针,从未向群众灌输过排日、仇日情绪,而是让大家记住历史教训,避免历史悲剧重演,采取向前看的态度,强调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代友好。中方从未将发动侵略战争的极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和广大日本人民等同看待,也不认为现在的日本人要为当年的侵华历史背负罪名。
  两天后,《人民日报》全文发表我对山内社长的讲话。
  不久,日本外相町村信孝也到中国访问。町村2004年9月就任外相,对华态度强硬。涉日*发生后,町村紧急约见驻日大使王毅表示遗憾和强烈抗议,要求我们道歉、赔偿损失、承诺加强警力以保护日本驻华使馆及在华公民安全。
  所以,町村这次访华,可以说是带着怒气来“兴师问罪”的。当然,我们也绝不会客气,这正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给他好好上一课。
  町村4月17日下午到达北京后,就开始与李肇星外长举行会谈。
  按照惯例,宾主寒暄后记者就要退场。但是,町村似乎“忘记”了这一惯例,他不等记者退场,就连珠炮一般向李外长发难。他说,中国部分城市连续出现针对日本驻华使馆、商社和日本公民的暴力行为,日方对此深表遗憾。中方至今未对日方做任何表示,这让日方感到非常吃惊。町村要求中方向日方道歉。
  现场记者拼命记录着。町村讲完后,有些记者开始准备退场。
  看到这一情形,李肇星把记者们都叫住,让他们等一等,索性把中方的话记完了再走。
  李肇星说,作为日本的外相,你是无法理解日方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做法给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造成了多大伤害。处理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溯本清源,不能本末倒置。希望日方正确认识历史,从根本上把产生这种麻烦的根源问题解决好。

中日关系转圜(12)
李肇星还针对町村指责中国民众的示威活动的言论,阐明了中方立场。
  当时,中国驻日本大使官邸和驻大阪总领事馆遭到一些日本右翼分子的破坏,中国银行横滨分行受到恐吓。李肇星就此当面向町村提出交涉,强烈要求日方采取切实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第二天下午,我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町村。他又和我谈起了这个问题。他说,这两天,他在日本驻华使馆和大使官邸看到玻璃被打碎,墙壁遭污损。外长会谈中他没有得到中方的任何道歉或者慰问,如果中方能做出一些表示,将有利于引导日本国民对华情绪好转。
  看到町村纠缠不休,我决定给他讲讲历史。
  我对町村说,关于中日历史关系,已故周恩来总理在1972年做了很好的概括,“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这里的“对立”是指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敌对关系。从甲午战争到二战结束,日本军国主义在历时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野蛮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蒙受沉重灾难。当然,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只有清算了这段不幸的历史问题,中日两国人民才可能恢复过去的传统友好,开辟充满希望的未来。1972年的邦交正常化谈判完成了这个历史任务,化干戈为玉帛,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
  我说,中国坚定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愿同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国家增进战略互信,扩大交流合作,不断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关系。遗憾的是,近年来中日关系受到严重损害。中日关系之所以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坦率地讲,导火线在你们那里。就是因为日方在历史和台湾问题上不信守承诺,一再开倒车,中国民众长期积累的不满和愤慨犹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作为一个多年从事中日友好工作的老外交官,我对目前出现的局面感到非常痛心。
  我坦率地对他说,你可能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