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疗方法上,冬病夏治包括针灸、擦浴、拔火罐、按摩、理疗、食疗、穴位贴敷、中药内服等多种疗法,其中穴位贴敷最为常用。下面就为大家推荐几种贴敷验方:
1。哮喘患者
用白芥子、苏子、元胡各20克;甘遂、细辛各10克,研成细末。每次用1/3的药粉,加生姜汁调成膏状,分别摊在6块直径5厘米的塑料布上,贴在背部的肺腧、心腧、膈腧(即第3、5、7胸椎棘突下旁外开寸),用胶布固定,约3~6小时去掉。在头伏、二伏、三伏,共贴3次。
2。“老寒腿”患者
用川乌50克,吴茱萸30克,艾叶、透骨草各9克,细辛6克,研为细末。把药末用纸包好后,外用纱布重包,用线缝好,垫在脚心上。从初伏开始使用,二伏换一料药,三伏再换一料。
3。风湿性关节患者
用肉桂、干姜各50克,白胡椒、细辛各50克,公丁香20克,乳香30克,黑老虎50克,共研为细末,再将200克蜜熬成膏,将药末纳入蜜膏内拌匀,摊在白布上,在初伏第10日开始贴患处,每天贴6~8个小时,到三伏末日为止。
4。肩周炎患者
可取桂枝10克,透骨草20克,清风藤、豆豉姜各30克,伸筋草、片姜黄、川芎、威灵仙各15克,羌活12克煮成药汁,再用麦麸皮300~400克放锅中炒黄,趁热加入药汁和一匙陈醋,拌后盛入纱袋内热敷肩关节痛处,每袋可用1周。从初伏起,每日1次,每次6~8小时,一直敷到三伏末。
5。易发冻疮者
可用桂枝25克,红花、紫苏叶、附子、荆芥各10克,生姜30克,加水适量浓煎,取药液熏洗冻疮好发部位,每天1剂,连用10天为1疗程。
健康回音壁
许多人都认为人人都可“冬病夏治”,其实不然。专家明确指出:“冬病夏治”并非包治百病,有其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下人群都不适宜敷贴治疗:
1.孕妇及两岁以下的婴儿。
2.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患者。
第十四章 李济仁(3)
3.对贴敷药物成分过敏的人。
4.短时间敷贴即会大量起泡的人。
5.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
6.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的病人。
不打针不吃药,调好时差病就跑
大师手记
所谓时差治疗法就是利用人体生理、病理活动节律制定的一种不用任何药物、针刺等,仅仅通过改变作息、进餐时间来调整人体节律从而愈病的方法。
——摘自《李济仁 张舜华》
国医释读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体的健康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李济仁教授提出了“时差疗法”,即利用人体生理、病理活动节律,通过改变作息、进餐时间来调整人体节律,达到治病的目的。在临床上,他将这种方法运用于减肥、失眠、预防心脑血管病变发作、消化道溃疡等多种疾病,都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1。利用时差疗法减肥
李济仁教授认为,吃饭时间的选择对体重的影响,甚至比人体摄入热量的数量及质量还重要。因此,调节吃饭时间,对减肥是极有帮助的。
由于人体生理活动节律是早晨强于下午,下午又比晚上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峰值时间在上午7时至中午12时。因此,肥胖者将进餐时间避开新陈代谢高峰就能达到减肥的效果。具体方法为:早晨可在5~6时左右吃早餐,午饭可推迟到下午1~2时左右,晚饭可在傍晚5~6时。将吃饭时间提前或推迟,可在进食量减少的同时,降低人体对食物的吸收与利用,达到减肥的目的。
2。时差疗法治失眠
失眠是人体睡眠节律周期的紊乱,通常失眠患者为使自己有更多的入睡机会,常常提前睡卧,以求延长睡眠时间,但往往事与愿违,越早就寝越难以入眠,并且心烦不安、思虑焦躁等。根据人体生物节律,时差睡眠疗法有利于失眠患者入睡,方法为:将就寝时间比平时向后顺延2~3小时。
3。利用时差疗法预防心血管病发作
心血管病变多在夜间发作,如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等。研究发现,晚餐进食量过多、油腻物过重是本病诱发因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晚餐时间提前在下午4~5时进食,结合量少、油腻物少,可预防或减少心脑血管病变发作。
健康回音壁
配合时差疗法,失眠者还可以做一些具有催眠功能的小药膳,效果会更好。方法如下:
1。猪心枣仁汤
【材料】猪心1个,酸枣仁、茯苓各15克,远志5克。
【做法】把猪心切成两半,洗干净,放入净锅内,然后把洗干净的酸枣仁、茯苓、远志一块放入,加入适量水置于火上,用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改小火炖至猪心熟透后即成。
【用法】每日1剂,吃心喝汤。
【功效】此汤有补血、养心、益肝宁神之功用。可治心肝血虚引起的心悸不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
2。天麻什锦饭
【材料】取天麻5克,粳米100克,鸡肉25克,竹笋、胡萝卜各50克,香菇、芋头各1个,酱油、料酒、白糖各适量。
【做法】将天麻浸泡1小时左右,使其柔软,然后把鸡肉切成碎末,竹笋及洗干净的胡萝卜切成小片;芋头去皮,同水发香菇洗净,切成细丝。粳米洗净入锅中,放入上述食料及白糖等调味品,用小火煮成稠饭。
【用法】每日1次,作为午饭或晚饭食用。
【功效】此饭有健脑强身、镇静安眠的功效,可治头晕眼花、失眠多梦、神志健忘等症。
学按摩,先掌握穴位“开、闭”时间
第十四章 李济仁(4)
大师手记
由于穴位是按摩作用的部位,穴位的状态如何对按摩效果影响较大。根据子午流注学说,穴位的气血旺衰有时间变化,不同时间按摩可借助穴位“开、闭”的不同变化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
——摘自《李济仁 张舜华》
国医释读
按摩是中医传统的一种治疗方法,即通过对人体穴位施以按、揉、摩、点等各种手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与针灸相比,按摩的技术要求比较低,危险性比较小,因此被普通群众广泛应用。与此同时,问题也出现了,很多人觉得按来按去效果却不明显,从而失去了对按摩的信心。
李济仁教授告诉我们,穴位的气血旺衰有时间变化,许多人不遵循穴位的开闭变化,胡乱按摩,自然疗效不显著。一般来说,按摩需要用子午流注纳子法开穴,然后结合疾病变化的周期选取按摩的最佳时机。
子午流注是指人体中的十二条经脉对应着每日的十二个时辰,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经脉中的气血在不同的时辰也有盛有衰。子午流注纳子法则指,用干支顺序表示气血流注的时间规律,以对应相关的脏腑经脉腧穴进行针灸、按摩的一种方法。
根据子午流注,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及脏腑的对应关系为:
1。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
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人体排泄水液,泻火排毒。
7。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增强心的力量。
9。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旺,通行气血。
10。子时(23点至凌晨1点)胆经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
11。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有利于养血。
12。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将肝贮藏解毒的新鲜血液输送到百脉。
健康回音壁
按摩的几种常用手法:
1。按法。用指、掌、肘或肢体的其他部分着力,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压在穴位上,停留一段时间(约30秒),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
2。摩法。用手掌或指腹轻放于体表治疗部位,以腕部连同前臂,作缓和而有节奏的环形抚摩活动。
3。擦法。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紧贴在皮肤上,作来回直线的摩动。
4。揉法。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作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以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
5。揉捏法。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手成钳形,将全掌及各指紧贴于皮肤上,作环形旋转的揉捏动作,边揉边捏边作螺旋形的推进。
6。搓法。用双手挟住被按摩的部位,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地搓动。
7。推法。用手或掌等部分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8。刮法。拇指屈曲,用指甲(也可用硬币、匙等代替)在病变部位作单方向的匀速刮动。
9。掐法。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缘着力,选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用持续或间断的力垂直向下按压。
李济仁五脏保健操中的长寿密码
大师手记
运动养生没什么高深的东西,关键在于坚持。从头到脚的一套动作要天天做,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特别是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并逐步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第十四章 李济仁(5)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国医释读
李济仁教授已经年近80,依然思维敏捷,步履轻盈,有人向他讨教长寿秘诀,他就把自己揣摩总结的一套运动养生保健的方法教给对方。这套养生法以心、肝、肺、脾、肾五脏保健入手,我们称之为“五脏保健操”。
其实,李老的这套养生操不仅包括运动,还包括心理、饮食、工作、睡眠等多个方面,可谓对五脏的全方位呵护。具体方法如下:
1。首推养心
(1)每天晚上临睡前经常按摩手上的劳宫穴和脚上的涌泉穴,可以起到心肾相交、改善睡眠的作用。
(2)养心主要是养神,在平时遇事尽量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也不过忧,与人交往不计较得失,以保持心神的虚静状态。
(3)在食物补养方面,常用西洋参泡水喝,常吃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等,以益心气养心阴。
(4)重视中午的休息。心在午时活动最为活跃,而且这时也是阴阳交合的时候,休息能保住心气。
2。注意调肝
(1)过度疲劳会损害肝,平常应尽量做到既不疲劳工作,也不疲劳运动。
(2)人卧则血归于肝。定时上床休息既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又能养肝。
(3)饮食清淡,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肝气。
3。重视养肺
(1)早晨起床后经常做深呼吸,速度放慢,一呼一吸尽量达到秒。这种方法可以养肺。
(2)运用闭气法,有助于增强肺功能。先闭气,闭住以后停止,尽量停止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
(3)平时多吃一些有助于养肺的水果,如玉米、黄瓜、西红柿、梨等。
4。注重健脾
(1)平时多做一些运动和按摩,以帮助“脾气”活动,增强其运化功能。如每天起床和睡前都要做36次摩腹功,即仰卧于床,以脐为中心,先顺时针用手掌按摩36下,再逆时针按摩36下,然后用手拍打和按摩脐上的膻中穴120下和脐下的丹田穴100下。
(2)脾胃共为气血生化的来源,是后天之本,健脾往往与养胃结合起来。在饮食方面,每次吃七八分饱。平时尽量多吃一些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药等,夏天可常吃一些香菜、海带、冬瓜等养脾开胃之品。
5。不忘补肾
(1)经常用一只手在前按摩下丹田、关元穴,同时一只手在后按摩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有助于养肾。
(2)常吃核桃、枸杞、黑豆、芝麻可以保肾。
(3)排小便时尽量前脚趾用力着地并咬住牙齿,可以助保肾气。
李老指出,养生关键在于坚持,特别是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逐步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健康回音壁
五脏保健不仅是养生长寿的诀窍,同时也是美容养颜的法门。专家指出,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慢慢出现面色无华等容颜衰老之症,这是机体老化的外在表现,但为什么有的人更显苍老,而有的人更显年轻呢?除了先天遗传等因素外,导致个体健康状况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至为重要。一个看起来更为衰老的人,也就是容颜更加黯淡的人,往往是五脏功能长期失调的人,对这样的人,再高明的美容师恐怕也难掩其憔悴之态。因此,要想养颜美容,首先应增强五脏的生理功能,这样才能使容颜靓丽,青春不衰。
小贴士
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之分。上丹田叫“泥丸”,在头顶百会穴;中丹田叫“绛宫”,在脸部膻中穴;下丹田在脐下小腹部相当大的一块体积,包括关元、气海、阴交、石门等穴。一般所说意守丹田,指的是下丹田。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五章 李振华(1)
只要顺应自然,人人皆可长寿
幼承庭训学岐黄,勤求博采研效方;
悬壶六旬尽天职,但愿世人寿而康。
传道授业毕精力,喜见桃李芬而芳;
祖国医学普四海,人间处处杏花香。
这是李振华教授写的一首诗,名为《八十抒怀》,不仅写出了他一生与中医的不解之缘,也道出了一位名老中医对人们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1924年,李振华出生于河南洛宁县,父亲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医生。最初,李振华想走读书报国之路,17岁那年,他的家乡发生大灾,每天都在死人,父亲对他说:“别上学了,回来跟着我学医吧!”从此,他踏上了岐黄医学之路,至今已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