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祛邪的药,如发汗药、清热药、泻下药,煎的时间不宜过长,服头煎跟二煎通常间隔三四个小时。
(8)有外邪的病,例如解表药,服药的最好时间是在半夜。
(9)慢性病、内科杂病往往需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用药,不影响工作,可照常上班,早上空腹服就行了。
(10)驱虫类药以临服前为好。
(11)泻下药除了外感病、热积,以空腹服为好。
(12)疟疾用中药治疗,一定要在发病前1~2个小时服,迟了,吃药反而会导致症状加重。另外,疟疾定时发作,提前说明病容易好,推后说明病加重了,计算时间时必须把这个时间算在内。
(13)寒病用热药治,可等药汁凉一凉,防止服用以后病气太盛,容易吐。吐时可在舌头上用鲜生姜稍微擦一擦,严重的可以加生姜汁三五滴,不能多。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王绵之(4)
健康回音壁
在煎煮中药之前,有些人觉得中药很脏,总是习惯用水洗洗,其实,用水洗药会降低药效,原因如下:
1。使药材的水溶性成分丢失
由于不少药材中含有糖和苷类,可溶解于水,经水洗后,将丢失一部分有效成分,导致药效降低。
2。使粉末类药材丢失
中药中有不少药材是粉末类的,也有的在配药时需研碎,如桃仁、龙骨、滑石粉等,如果用水洗,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流失。
3。使部分药材辅料丢失
由于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蜜、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辅料易溶于水,若用水冲洗,可导致部分辅料丢失。如常用药材中的胆南星、酒制大黄等。
因此,在煎煮中药之前,不宜用水冲洗药材。
快乐是最好的抗癌药
大师手记
这个肠癌我对它有点儿藐视,因为肠子特长,去了一点儿没关系,最多是底下的去掉了,再开个洞。……你紧张它也不会就好了,只会加重,施加了压力嘛。现在都证实了,神经跟内分泌的问题、内分泌跟内脏功能的问题,没有好的影响,何必呢?
——摘自《养生经方》
国医释读
很多人可能认为,老中医都懂得养生之道,必然很少得病,甚至不得病。事实并非如此,老中医也是凡身肉体,可能先天体质不好,也可能工作繁忙,疏于保健,生病是经常的事,甚至有时候得的还不是什么头疼脑热的小病。有谁能想到,86岁的国医大师王绵之老人曾经两次与癌症相遇,结果他都一一化解了。许多人都好奇,觉得他一定有什么抗癌秘方。确实,他有一个秘方,而这个秘方非常简单,那就是快乐。
快乐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笑。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人的身体是一个天然药库,当人们欢笑的时候,就能分泌出一种快乐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快乐荷尔蒙”。正是这种快乐荷尔蒙,起到了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王绵之教授就是利用这种快乐荷尔蒙战胜癌症的。
2000年秋天,王绵之教授突然因为肠道大出血而被送进了北京协和医院,检查结果出来之后,让所有人大吃一惊——造成他大出血的原因是结肠癌。很多人一听到癌,可能就已经支撑不住了,但王绵之教授没有,他依然每天开开心心的。在一次采访中,他对记者说:“这个肠癌我对它有点儿藐视,因为肠子特长,去了一点儿,没关系,最多是底下的去掉了,再开个洞。”事实正像王绵之教授预料的那样,轻松乐观的心态让他在手术后恢复得很好。
然而,命运好像很嫉妒这个喜欢笑对人生的老人,距离第一次癌症治愈还不到半年时间,王绵之教授就被确诊患上了左上肺鳞癌。不过,第二次癌症依旧没有掩盖王绵之教授脸上的笑容,没过多久,他就出院回家了,又跟往常一样开始接待来找他看病的患者。
谈到两次抗癌的经历,王绵之教授说:“如何来延长生命,特别是把生存的质量提高,用现代语来说,这底下有学问,学问就是这样,不要妄求,怕死就是妄求。老想今天怎样长寿、明天怎样长寿,这违反自然规律呀,不可能的事情,你心态一淡,相反倒比你想的还长了。”
健康回音壁
早在20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约有1/3的恶性肿瘤可以预防,1/3可以治愈,1/3的患者可减轻痛苦和延长生命。对于这三个1/3,我们可以这样解释:第一个是说,只要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合理饮食,有1/3的恶性肿瘤可以预防。第二个是说,1/3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也就是说能保证5年生存率(如果癌细胞没有被消灭干净,经过5年的增殖,就会被再次检查出来。如果5年后病人没有复发,就意味着已经痊愈)。像早期宫颈癌、乳腺癌、直肠癌、鼻咽癌、喉癌以及胃癌等,目前治愈率已达到了95%。第三个指的是,像肝癌、胰腺癌或者其他晚期癌症患者,虽然彻底治愈的希望不大,但是可以通过科学治疗来延长生命。因此,抗癌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一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就觉得这辈子完了。 。。
第三章 王绵之(5)
王绵之大师践行的四点养生妙法
大师手记
现在动不动弄点儿冬虫夏草吃吃……我自己算了算,我一年才吃180克,我每天吃半克,研成细面儿,我自己配成药,我每天就拿牛奶调着吃。你说这很微乎其微的,一天才半克,这种在于持之以恒,你拿十天的量搁在一天吃了,浪费,身体还造病,对身体没好处。
——摘自《养生经方》
国医释读
每天保持愉悦的心情,是王绵之教授长寿的秘诀,与此同时,和其他国医大师一样,他也有一些养生方法。2005年,王教授接受央视《中华医药》栏目的专访,谈到了一些养生的小窍门,我们为大家总结了四点:
1。吃东西不“忌讳”
王绵之教授认为,只要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吃东西不应该有什么过分的禁忌,而是应该每种食物都吃一些,这样营养才能均衡。
2。吃冰激凌多在嘴里含一会儿
王绵之教授从小爱吃甜食,进入老年之后,他居然喜欢上了冰激凌,而且还吃得很有讲究。在吃冰激凌的时候,他喜欢在嘴里多含一会儿。他说,这样下去就会使温度升高,对身体没有什么坏的影响。
3。冬虫夏草每天半克
在平时饮食中,王老会吃些虫草来保持身体健康,分量很少,每天只需要半克,研成粉末,放入牛奶中溶化后服用即可。他说:“这种在于持之以恒,你拿十天的量搁在一天吃了,浪费,身体还造病,对身体没好处。”
4。“腹式呼吸”吐故纳新
在王教授眼中,真正对身体起到根本性作用的除了健康向上、从容不迫的心态,还有就是注意锻炼。在练功的时候,他强调脑子里要空、要静,呼吸调匀、心率放慢,全身放松,集中意念。另外,他还有一个小窍门,那就是使用腹式呼吸,方法很简单:向外呼气时瘪肚子,向内吸气时鼓肚子,按照正常的呼吸频率即可。他说,这样可以将身体里的废气呼出去,然后再将新鲜的空气吸入体内,起到吐故纳新的作用。
健康回音壁
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与天然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滋补品。服用冬虫夏草补虚,要因人因病而异,或单药服用,或配合其他药同用。在此,为大家介绍两种冬虫夏草药膳:
1。虫草苁蓉炖羊肉
【材料】冬虫夏草10克,炮天雄10克,肉苁蓉10克,羊肉100克,生姜2片。
【做法】羊肉放开水锅中煮5分钟,取出洗净,冬虫夏草、炮天雄、肉苁蓉分别用清水洗净,放入炖盅,加水适量,盖好,炖3小时,下盐调味食用。
【功效】此汤可用于女性滋补养颜,对于黑眼圈、头晕眼花及飞蚊症等效果显著。
2。冬虫夏草鸭
【材料】雄鸭1只,冬虫夏草5~10枚,葱、姜、食盐各适量。
【做法】雄鸭去毛及内脏,洗净后,放在沙锅或铝锅内;再放入冬虫夏草和食盐、姜、葱等调料,加水,以小火煨炖,熟烂即可(或将冬虫夏草放入鸭腹内,置瓦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服食)。
【功效】补虚助阳。适用于久病体虚、贫血、肢冷自汗、盗汗、阳痿、遗精等症。
第四章 邓铁涛(1)
最好的医生治未病
邓铁涛,1916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一个中医世家。他自幼受父亲的熏陶,逐渐走上了中医药学之路。1932年,邓铁涛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系统学习中医理论,期间先后跟随陈月樵、郭耀卿、谢赓平等名家实习。毕业时,正赶上抗日战争爆发,他辗转各地,行医谋生。新中国成立之后,他积极投入祖国医学的恢复当中,在中医教学、医疗、科研等领域相继取得极高成就。现今,邓老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
邓老从事中医工作6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善于运用中医脾胃学说论治西医多个系统的疾病以及疑难杂症,如重症肌无力、萎缩性胃炎、肝炎、风湿性心脏病、红斑狼疮等,并成功研制了中成药“冠心丸”、“五灵止痛散”。另外,邓老还将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运用于生活中,将古人所说的“上工治未病”作为长寿的一个指导思想。他认为:“未来医学必将把养生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未来医院将向保健院的模式发展。”
遵循作息规律,开启健康生活
大师手记
科学健康的作息节律很重要,应该成为日常养生保健的基础工作。合理恰当地安排好每天的工作、学习、活动和休息,可以使我们保持旺盛的精力,维护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摘自《寿而康:邓铁涛谈养生》
国医释读
人类的作息是有一定规律的,远古人类顺应自然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后经长期衍化发展,生活模式基本固定为一日三餐、昼出夜寝。我们的身体也适应了这种作息节律,一旦打乱,就会对身心造成不好的影响。
《管子》有云:“起居不时……则形累而寿命损。”长期生活起居缺乏规律,或虽有规律却是不健康的“坏规律”,比如经常开夜车、不吃早餐、饭后倒头便睡、不爱运动等,都会打乱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引起气血失和、阴阳失调。
以睡眠为例,中医认为,“夜卧则血归于肝”,经常熬夜容易耗损人体的阴津,导致阴阳失和,这也是为什么熬夜之后容易上火的原因。一夜未睡之后,次日脸上就多出几个痘痘,嗓子也变得干痛起来,一些爱好足球的球迷朋友们,你们是不是有过这样的体会呢?
因此,邓老建议我们,安排好每天的学习、工作、运动、饮食、起居等日常活动,形成规律,让生活变得健康、有规律起来。
健康回音壁
下面是邓老每天的起居安排,只要在家中,基本上都是按此进行,很少打乱,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1.早晨起床。
2.床上静坐,呼吸吐纳。
3.自我保健按摩(从头开始,渐及全身)。
4.饮茶。
5.打八段锦。
6.早餐。
7.早餐后练气功。
8.读书、看报、写文章等。
9.中午绕楼散步10圈。
10.午餐。
11.午餐后看会儿报纸。
12.午睡(13:00~14:30)。
13.读书、看报、写文章等。
14.打太极拳。
15.晚餐。
16.看会儿电视。
17.21:00洗澡(冷热水交替)。
18.练30分钟气功,然后看书读报。
19.23:00之前准时就寝。
邓氏欲望养生法:化小欲为大欲,变伤身为养生
大师手记
积极、正确的欲望对养生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为人类事业发展而生的欲望,乃为欲望之大者,为浩然正气,对养生具有莫大的好处。因此,把握好欲望的大小关系,舍小欲、私欲而怀苍生之念;做好“求”与“放”的平衡,入世却宠辱不惊,正是养心正道之所在。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邓铁涛(2)
——摘自《长寿有道:名老中医谈养生》
国医释读
在中医养生学中,经常会提到节制欲望的理念。确实,欲望太多对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说,罪过莫大于欲望膨胀,祸害莫大于不知道满足,凶险莫大于欲望得以放纵。所以,知道满足的富足平衡心理,是永远的富足。此外,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也说:“常人不得无欲,又复不得无事,但当和心少念,静身损虑,先去乱神犯性,此则啬神之一术也。”意思是说,人是血肉之躯,是有情有欲的,要断绝它做不到,也不必要,但需要节制它,这是守神的一种方法。
诚然,欲望过多对养生极为不利,但我们也要区别对待。邓铁涛教授认为,对人体有害的是那些私欲、小欲,为人类事业发展而生的“大欲”则是一股浩然正气,对养生具有莫大的好处。因此,我们要把握好欲望的大小关系,舍小欲、私欲而怀济苍生之“大欲”。
中医养生学认为,立志养德是精神养生中的调神养生法之一,即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充满信心,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养生保健的重要一环。中医还认为,道德高尚,光明磊落,豁达大度,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能够达到养生的效果。与此同时,现代生理学和生物信息反馈疗法研究证明,坚定意志和信念,能够影响内分泌的变化,改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有益于健康长寿。
健康回音壁
中医认为,小欲、私欲伤身,而要想节制这些欲望,达到养心之目的,必须戒除以下几种不良心理:
1。自私心理
私心太重,斤斤计较,以自我为中心,世上的好处自己捞完才心甘,否则就怨天怨地。有这种心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