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人,四处搜寻,最后在一个僻静的墙角处发现,原来3个孩子早死了,还睁着眼睛。曹克勋当即红了眼,冲着管理花名册的老师大吼道:你给我移交,人死了你们都不知道!
■ 逃不掉的政治
事实上,保育院虽是儿童的避难所,也逃不掉*。一方面,共产党几乎占领了各保育院的领导实权。宋美龄知道这一点,但能干实事的人几乎都是共产党,所以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到1941年皖南事变,一些院长和教员或被限制或被逮捕,*南方局从保育院中撤退、转移了部分人员,但保育院仍在暗中发挥着地下交通站的作用。
当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的心理和思想都慢慢发生了变化。与其他同龄孩子相比,保育儿童相对早熟,他们的父母或在前线参战,或早已离开人世。在香港保育院,当保育生长大升入高中时,他们衣裳简朴,寡言寡语,常常被同学欺负,在学校里成为弱势群体。21个孩子谁也不去上学了,“我们不要这样像猪似的被养着,我们要去当兵!”
1943年,大批已升入中学的适龄保育生投笔从戎。这些颠沛流离历经千辛万苦的孩子,背井离乡时还不经人事,此时已风华正茂。据参军保育生回忆,保育生在学生军中占有相当比例。在驻印国军中,大部都是保育生连队。在缅北、缅西战场上,保育生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事迹,俯仰皆是。
1945年国土光复,保育会宣布结束使命。有家的保育儿童可以回家,无家可归的孩子,可由国民政府*财力支持到高中毕业。
此时沈美安家中已无人,他在重庆合川读到高中毕业。他大哥在长江边卖豌豆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就杳无音讯。到解放后才知,大哥在淮海战役时随部投诚,成为解放军,后一直担任五虎上将之一邱会作的司机。到邱被审查时,又多年未敢与家中通信。而沈美安在*中也被批斗,保育生的经历也成为一项罪名。
进入1980年代,邓颖超与宋美龄常有书信往来,邓还在新年寄送贺年卡片给宋。1984年,这一年的2月4日是邓颖超八十大寿,宋美龄托人送来一只玻璃玉兔,因为宋还记得,邓颖超属兔。
三年后,已退出政坛、绝少露面的宋美龄,专门出席过台北一个300多名保育生参加的聚会,听取大家汇报经历,历时3个多小时。寓居美国之后,她只接见过两个团体,战时儿童保育会便是其中的一个,足见这位保育会理事长对昔日这段经历的看重和怀念。
1991年4月28日,适逢台湾保育生惯例的母亲节聚会。年逾9旬的宋美龄再次出席*,并发表训辞。她说,“届值社会中多人迷失为人处世之正途,尔等曾受爱心恩泽,更切身经历艰险苦难举目无亲之痛楚,当经已训诫子孙,故确信彼辈绝不在其列。兹盼尔等各尽己能,回馈社会,若遇有损及国家情事,应具敢言敢为之胆识,挺身而出,择善固执,虽千万人吾往也。”■
>>1946年,湖南衡阳育幼院收容难童合影。图/FOTOE
>>1938年,讨饭的孤儿。日军发动侵华战争,造成无数命运凄惨的孤儿,他们流离街头,衣食无着。图/FOTOE
>>邓颖超与*的合影。*的母亲赵君陶一直担任直属第三保育院院长直到抗战胜利。1941年,*到延安,进入延安保育院。图/FOTOE
>>20世纪40年代,广西遣返回乡的受灾儿童。图/FOTOE
>>2007年3月10日,原保育院儿童,著名国画家柳青夫人(右)将先生、丈夫生前的画集赠送给当年抚育过难童的刘妈妈。(注,柳青1946年至1949年间曾在抗战保育院里任教)。图/IC
>>20世纪30年代,保育院里的姑娘们正哄孩子。 图/FOTOE
善,解人意(1)
——看纪录片《目送1949》
文┃鄢烈山
这部纪录片和龙应台的书,正如她所宣示的,不是为了分辩谁对谁错,而是怀着大悲悯,讲述在国家机器的巨轮碾压下,在时代风浪的万顷波涛中,个人命运如一粒微尘一片树叶的无奈和无常。
2010年5月29日晚上,中山大学梁■琚堂举办了纪录片《目送1949》在祖国大陆的首映式,龙应台在放映完之后与观众交流。片名叫《目送一九四九》,显然巧妙地聚合了龙应台两本书的名字,其实主要还是与写60年前沧桑巨变的那本《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有关。这部纪录片是龙应台采写那场导致两岸分治现实的历史鼎革时,台湾稻田电影工作室的制片人和导演王小棣、黄黎明,追随她的行踪拍摄了150多个小时的素材后,剪辑加工而成的99分钟的作品。纪录片与龙应台的那本书,本是同根生,不仅互相印证,也互相补充;不仅更直观更感性,也有它独特的视角。屏幕上出现的受访对象,除了龙应台父母双方的亲人邻里和长春市的一位长者,面对观众畅所欲言的大多是台湾人,所以,整个纪录片更多是讲台湾人的经历和感受,他们的感受与我这个大陆人是相通的,可以产生很多联想和感应。
我感觉,就像龙应台的那本书一样,这部纪录片与其说是历史故事,还不如说是生命故事、情感故事,它引导我们关注的是人,是生命,是感情。你看,纪录片开场是龙应台去台湾探望老母,失忆的老人家认不出女儿了,很礼貌地夸龙应台漂亮。可就是这个衰弱老妪,当年孤身一人在兵荒马乱中将儿子带回湖南衡东的山乡,托付给他的祖父母,自己去乱世败军中寻夫;为了谋生,原是军官太太的她,在台湾开过店铺,卖过电影票,织过大渔网,自己下河打草养过猪……如今她不识女儿的音容,却记得她已淹没在千岛湖中的浙江老家、一辈子魂牵梦萦的淳安。片子的结尾是龙应台与她的小儿子飞飞(菲利普)通电话,接到“兵单”的儿子与她讨论德国人的民族性,这个民族有过暴行出过希魔,也会写诗出过歌德……母亲与自己怀抱中长大的儿子平等讨论,教她不能不感叹生命的奇妙!
生命是这么短暂,这么奇妙,可是从前乃至如今,却有许多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珍惜他人的生命;其最严重的结果就是,发生其实并没有胜利者的创深痛巨的战争。人和人之间,互相争斗,党同伐异,你死我活,不共戴天,没有包容,没有尊重,利益冲突固然是缘由,但首先是思想上的敌意,没有理解对方的愿望和尝试,便没有自省和妥协。我想,这部纪录片和龙应台的书,正如她所宣示的,不是为了分辩谁对谁错,而是怀着大悲悯,讲述在国家机器的巨轮碾压下,在时代风浪的万顷波涛中,个人命运如一粒微尘一片树叶的无奈和无常。因此,启迪我们,作为卑微又宝贵的生命个体,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同情,互相尊重,互相关爱。而实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抱持最大的善意,进而生发出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善,才能解人意。
■ 上辈人的历史
理解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谈何容易。龙应台不无愧疚地谈到,自己是在母亲已然失忆之后,才意识到应当尽快“抢救”上一辈人的历史,停下手头的工作和写作计划,开始了对“一九四九”的追寻和记录。龙应台在与参加首映式的观众分享感受时说:自己15岁那年,正与伙伴们打乒乓球,当巡警的父亲看到警察分局的长官路过,迅即让小伙伴们列队站好,喊口令向长官举手敬礼。那时她便确立自己一生的最大志向——做一个不必对任何人毕恭毕敬行礼的人。这个人生选择能够实现当然很好,但它是依赖一定社会条件的,我们的父辈很多时候并没有选择的权利,是生活环境塑造了扭曲了人的心性。她说,她批评台湾现实的杂文《野火集》出版后,父亲要求她不论在哪里,最多3天之内必须给他电话报平安,“他总担心我被装在麻袋里,用绳子扎住口,绑上石块,扔进大海里。”追寻“一九四九”,她明白了他内心深处的恐惧,这么深重这么具体,其来有自。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地区后,怀有恐共症,实行白色恐怖,就是这样对付“匪谍”和疑似“匪谍”的批评者的。纪录片展现了当年台湾当局血腥屠杀真真假假“匪谍”的场地——台北近郊的马场町。看着大坟堆,枪声仿佛在耳边响起。
善,解人意(2)
有了对这段历史的认知,我们也可以理解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晓波,何以那么痛恨两蒋的国民党政权。纪录片中他讲,他的母亲因为“匪谍”罪被杀害,父亲也因而坐大狱;儿时的他,被当作贱民饱受屈辱和欺凌;哪怕又瘦又小,听到同学称他“匪谍的儿子”,就要扑上去与人打架。
与龙应台的书一样,纪录片没有回避国军“转进”台湾前抓壮丁当反攻本钱的史实,其中说到山东七所中学学生随军南下到澎湖时,强迫年长些的学生入伍,那个在河南打败仗以致跛腿的司令官,示意卫兵当众刀刺敢于表示异议的学生,并有7名教师被当成“匪谍”处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纪录片中有个情节我很感动,有个“本省籍”的女子,回忆她念书时,同学们欺负班上三两个处于弱势的“外省”同学,尤其厌恶天天诵唱什么“三*义,吾党所宗”,她们说“什么吾党吾党”,那是你们“外省”人的党;而训导主任和教官来到班上对同学们训话,并未倚仗强权给说这种话的同学扣政治帽子打压,却道“不是我们要来抢你们的地盘,我们也是不得已才来的”,竟然说得涕泗交流,感染得同学一起哭了起来。这就是平等待人、以诚示人、将心比心的力量。
在大转折大震荡的时代,人如置身搅拌机中的一粒小豆子,常常身不由己,不知所终。讲两岸分治、岛内族群矛盾,不能不追溯到台湾光复,不能不谈及中国抗战期间日军中的台湾人,台湾光复后他们进退失据的身分认同。日本人当然不会为他们作善后安置了,因为他们已是中国人;而在中国人眼中他们即便不是汉奸也是俘虏,至少替天皇打过仗不是一段光彩的经历。他们应征入伍时的荣耀成了耻辱,战场上的牺牲成了罪过,他们的后人也抬不起头。可是,他们有什么罪过呢?更不要说他们的后人了。片中中年人郑宏铭,如今才敢到东京的靖国神社去寻找父亲的牌位,心中的隐痛这辈子恐怕都无计可消除了。与台湾应征的日军军人遭遇相似的还有伪满洲国的被征入伍者。
片中接受采访的那位长春市的长者说,日本投降后,沦陷区的人民本来是欢迎国军的。可是那些国军官兵和政府接收人员,“老子”长“老子”短,动辄“老子八年抗战”如何如何,令人反感。老百姓想,又不是我们引来的日本人,是你们军人和政府丢下我们逃跑,还充什么恩人!这种对立情绪导致老百姓对国军的怨忿和鄙视,称国军是“猴子军”、“七家(乞丐)军”。先后驻扎长春的国军新一军、新六军、新七军是精锐部队,不是清一色的美式装备吗?别看头上戴的钢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威风凛凛,其实部队装备比战败投降的日军还差一大截,军容军纪也远不如训练有素的现代化的日军。国军士兵只有一套服装,衣裤缝里寄生着成堆的虱子,痒起来不免抓耳挠腮像猴子;衣衫破了没得换岂不就像乞丐?一位老兵说,他们当年不得已被关在兵营七天,因为要脱得精光洗衣补洞嘛。然而,就是这样落后的中国,这样仓促征集的军队,拒绝投降,坚持抗战,并且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回想起来,换位思考,都不容易;本当和衷共济的,却反目成仇陷入了内战血光,中华民族的这段痛史不能淡忘。
■ 认识他,尊重他
这部纪录片最感动我的是,展示的抗战文物中,美军给中美联合作战的官兵发的作战手册,其中有一段教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士兵。中文大意是:这些士兵很可能是农家子弟,他们训练不足,但是很聪明,也很有尊严。这样认识人尊重人,才是友军。
纪录片放映后的分享交流段落,有位台南出生的母亲说,我今天特意带了两个孩子来看这个片子,与她们一起了解我们的先人。她说,我的祖父母生活在日据时期,他们是说日语的;我的父母生活在光复后,他们是说闽南话的;我会说闽南话,也会说国语,到台北读书时感受到了对南方人的轻视;现在我父亲在上海浦东办厂,我在香港发展;我觉得即使是一个家庭的人也要互相了解,只有互相了解了才……
她的家庭很典型。其实,在中华民族现代化的这个历史转型期,两岸中国人,哪个地区、哪个家庭、哪个人,没有社群间、代际和人际的家园变迁、精神撕扯乃至割裂呢?我的父母和我、我与我的孩子,就生活在大不相同的社会情境和语境中。我们只有珍爱生命,与人为善,互相沟通,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省思,才能增进理解,抚平创伤,消弥敌意,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和而不同,共建美好未来。
我想,这也是龙应台和纪录片制作人回眸一九四九的初衷吧。■
>>日据时代,台湾,日军和归顺的原住民族人合影。日军并对归顺的族人赐酒,以为奖赏。图/FOTOE、秦风
>>2003年11月28日,龙应台。 图/CFP
>>1949年4月,太原战役外围战中,解放军射击逃跑的国民党军士兵。 图/FOTOE
>>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期间,刚“解放”的战士赵庆功要求指导员给他发子弹,去参加战斗。图/FOTOE
父女如影(1)
——我与萧军的父女情
文┃鲍旭东
她是萧军的女儿,虽然她从未叫过他一声“父亲”。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种种原因,她一直生活在父母亲联手制造的影子后面。但她与父亲萧军无论何时何地,都始终存在彼此的生命之中。
如果说,没有父亲的童年,人生是不圆满的,那么,我的人生就是不圆满的——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父亲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过一天。
如果说,不能亲自教养女儿的父亲,心中是有缺憾的, 那么,我的父亲心中是有缺憾的——他一生中从未听我叫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