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浪花(科普随笔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生活浪花(科普随笔集)-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来人,老翁缓缓道:“这地方叫三,我叫河,他们是我的儿子秦和儿媳晋”“这是什么仙果,这般诱人?” “这是我们的食粮,我们世世代代以此为生”老翁自豪地说,“我们叫它圣果”女子放下手中的小树,摘了一把“圣果”送给观音:“这荒芜人烟的,姑娘要到哪里去?快坐下来歇歇脚,吃点果子解解渴,充充饥。”观音含笑不答,只是问:“请问,你们种的就是圣果树吗?”“是啊,快要当爷爷了。好让我的孙子早点吃上圣果,让孙子的孙子早点过上好日子。”老翁的神情由喜变忧,“只是这荒山野岭,水实在少了,不够浇哇!”男子一直没有停下手中的锄头,汗水带着热气洒在了脚下的山坡上。。。。。。观音被这一家三口的勤劳、善良深深打动了,脱口说道,“老大爷,别着急,我来帮你”,说完净瓶一抖,只见老翁盆中的水越流越大,秦和晋见父亲盆里水忽然多起来,赶忙跑来帮忙,但水势汹涌,顷刻间变成了一片汪洋,老翁“河”随即融入了汪洋中,被册封为河神,后人以其名而命此水为河,因为老人浇树时挟带了地上的泥沙,致使河水变浑,又有人说老人的脸是苍黄的,水因此而变黄,故而成了我们今天的黄河。据说秦和晋被大水隔在了两岸,依附着父亲“河”整日相望,久而久之,秦带着他的勤劳、勇敢、朴实融入了河西秦山峻岭,晋也同她的聪慧、美丽、善良融入了河东山川,变为肥田沃土,二人分别成为陕西、山西人民的始祖,故陕西、山西分别以秦、晋而称之。因秦晋原本为一家,所以现在人们说两家联姻为结“秦晋之好”。又因这一带原名为“三”,后人为了区别黄河两岸两个地方,取其谐音,称河东为“山西”,河西为“陕西”;又说大水浇树之时,他们一家三口忙着浇树,便把它们浇树的地方叫做“三浇”,后改为“三交”;当时晋正抱着小树,观音点化后,隔在山西的晋怀中的小树须臾变成了大片树林,为让其早得贵子,世代兴旺,观音菩萨赐名此树为“早树”。此果为“早”,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枣树”和“枣”。千百年来,“河”以其博大的襟怀哺育了一代代黄河子孙,“晋”以她无私的慈爱把甘美圣果--“红枣”留给了沿河儿女,使三交人民能世代享受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枣的古诗词。

  宋.欧阳修《送襄陵令李君》绿发襄陵新长官,面颜虽老渥如丹。折腰聊为五斗屈,把酒犹能一笑欢。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

  宋.王安石《赋枣》种桃昔所传,种枣予所欲。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余甘入邻家,尚得馋妇逐。况余秋盘中,快噉取餍足。风包堕朱缯,日颗皱红玉。贽享古已然,豳诗自宜录。沔怀青齐间,万树荫平陆。谁云食之昏,匿知乃成俗。广庭觞圣寿,以此参肴蔌。愿比赤心投,皇明傥予烛。

  宋.游九言《赤枣子》香露湿,草晶荧。起看大地粲瑶琼。下界千门人寂寂,空山夜静海波声。

  西晋.石崇《答枣腆诗》言念将别。睹物伤情。赠尔话言。要在遗名。惟此遗名。可以全生。 

  唐.白居易《杏园中枣树》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胡为不自知,生花此园里。岂宜遇攀玩,幸免遭伤毁。二月曲江头,杂英红旖旎。枣亦在其间,如嫫对西子。东风不择木,吹照长未已。眼看欲合抱,得尽生生理。寄言游春客,乞君一回视。君爱绕指柔,从君怜柳杞。君求悦目艳,不敢争桃李。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09 清肠消腻果中王
山楂,别名红果、棠棣、绿梨。又叫“山里红”、“胭脂果”,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营养、药用价值很高。按照其口味分为酸甜两种,其中酸口山楂最为流行。它的果、叶、核、根、茎均可入药。我国1/3的中成药里均含有山楂。我国医学典籍《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疏》等均已记载。被誉为食、药两用,清肠消腻果中王。现代研究也证明,山楂是营养丰富的水果之一。经加工而成的山楂片含多种维生素、酒石酸、柠檬酸、山楂酸、苹果酸等,还含有黄铜类、内酯、糖类、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所含的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促进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内酶素等功能。

  山楂,学 名Fructus Crataegi Pinnatifidae别 名红果、棠棣、绿梨。又叫“山里红”、“胭脂果”,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果实较小,类球形,直径~,有的压成饼状。表面棕色至棕红色,并有细密皱纹,顶端凹陷,有花萼残迹,基部有果梗或已脱落。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

  山楂树为落叶灌木。枝密生,有细刺,幼枝有柔毛。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2~6cm,宽~,基部截形或宽楔形,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基部1对裂片分裂较深,边缘有不规则锐锯齿。复伞房花序,花序梗、花柄都有长柔毛;花白色,直径约;萼筒外有长柔毛,萼片内外两面无毛或内面顶端有毛。梨果深红色,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山楂营养价值很高。山楂除鲜食外,可制成山楂片、果丹皮、山楂糕、红果酱、果脯、山楂酒等。山楂片和山楂果丹皮是最普通,最流行的品种。

  按照其口味分为酸甜两种,其中酸口山楂最为流行。甜口山楂,外表呈粉红色,个头较小,表面光滑,食之略有甜味。酸口山楂又分为几个品种,歪把红,大金星,大绵球和普通山楂(最早的山楂品种)。歪把红,顾名思义在其果柄处略有凸起,看起来像是果柄歪斜故而得名。歪把红山楂单果比正常山楂大,现在市场上的冰糖葫芦主要用它作为原料。大金星,单果比歪把红要大一些,成熟个数上有小点,故得名大金星。口味最重,属于特别酸的一种。大绵球,单果个头最大,成熟时候既是软绵绵的,酸度适中,食用时基本不做加工,保存期短。普通山楂,山楂最早的品种,个头小,果肉较硬,适合入药,市场上的山楂罐头的主要原料。

  山楂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果、叶、核、根、茎均可入药。我国1/3的中成药里均含有山楂。《本草纲目》中说:“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山楂有健胃、补脾、消食积、行结气、活血、散淤、助消化之功能”,所以古往今来,备受医家青睐。近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山楂中含有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癌、扩张血管、清脑镇静、排痰平喘等功效,能调节心肌功能,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增加心室、心房的运动振幅,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长期食用具有降低血压、血脂的作用,可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山楂煎剂还具有极强的抗病菌力,可治疗菌痢、肠炎等疾病。在调理脾胃的中药方剂中,经常能看到“焦三仙”的字样,这“三仙”之中就有“山楂”。

  现代研究也证明,山楂是营养丰富的水果之一。经加工而成的山楂片含多种维生素、酒石酸、柠檬酸、山楂酸、苹果酸等,还含有黄铜类、内酯、糖类、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所含的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促进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内酶素等功能。

  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消积化滞、收敛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主治饮食积滞、胸膈痞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山楂中含有山萜类及黄铜类等药物成分,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有增强心肌、抗心律不齐、调节血脂及胆固醇含量的功能。一般人皆可食用。儿童、老年人、消化不良尤其适合食用。伤风感冒、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儿童软骨缺钙症、儿童缺铁性贫血者可多食山楂片。

  山楂酸主要存在于红枣、橄榄、山楂、石榴和鼠尾草中。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山楂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有抗肿瘤、抗艾滋病病毒、抗炎、抗菌、抗寄生虫,促进肉类食物的消化、减肥和保健美容等作用。

  唐代已有山楂止泻记载

  山楂不仅能消食,而且还有止泻的作用,民间常说“老人吃块山楂糕,长寿敢把神仙超”,可见,山楂之精妙也不仅仅在于消食。很久以前中医就用山楂治疗泻痢了,唐代的药书《唐本草》中提到:山楂“煮汁服,止水痢”。中医认为,“无积不成痢”,而山楂作为消食积的中药,正好可温化止泻,不过山楂止泻用的是炒焦的山楂,也叫焦山楂。由于焦山楂的炭化部分到达肠道后,可吸附肠中的有害毒素,减轻这些物质对肠壁的刺激,使肠道蠕动减缓,所以能止泻。实验也证明了山楂对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山楂减脂作用显著

  山楂最擅长的还有一项——消食化肉,相当于现在我们说的“减脂”,山楂因减脂作用显著常被爱美的女性用来冲水当作瘦身茶喝。而也许您有这样的体会:炖肉时,放几粒山楂后,肉就会烂得很快,这是山楂化肉功效起的作用,苏东坡在《物类相感志》中曾写道:“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肉积之功,益可推矣。”

  山楂减脂是因为山楂中膳食纤维很丰富,可缩短食物通过小肠的时间,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起到减脂的效果;山楂可丰富肝脏中维生素C的含量,起到加速血液胆固醇转化为胆酸,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的作用。另外,新鲜山楂含大量的果胶(含量高达6.4%),也可以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

  山楂还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历代医书对此均有记载。如妇女闭经,用山楂、红糖服用;妇女血瘀经痛,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用山楂配当归、红糖等,均能收到良好效果。现代的研究发现,山楂无论是生食还是熟食都有抗癌功效,这来源于它所含的牡荆苷、杏仁苷等化合物的综合作用,增强了人体的抵抗力,从而抑制癌细胞去氧核糖核酸的合成。

  山楂并非人人适宜。值得一提的是:健康的人食用山楂应有所节制。中医认为,山楂只消不补所以平素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处于牙齿更替时期的儿童,若贪吃山楂或山楂片、山楂糕点,对牙齿生长也不利。另外,山楂片、果丹皮中含有大量的糖,儿童进食过多会使血糖保持在较高水平,没有饥饿感,影响进食,长期大量食用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对于孕妇,山楂有加速子宫收缩的作用,所以也要谨慎使用。

  山楂的功效,古人论述极多。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晚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陶弘景一生著书很多,约二百二十三篇。其中关于医药学的有《本草经集注》七卷,《补阙肘後百一方》三卷,《梦书》一卷,《效验施用药方》五卷,《服食草木杂药法》一卷,《断谷秘方》一卷,《消除三尺要法》一卷,《服气导引》一卷,《养性延命录》二卷,《人间却灾患法》一卷,《集药诀》一卷等。文献中谈到山楂煮汁洗漆疮。

  元代最著名的医学家、“滋阴派”的创始人朱震亨(1281──1358年)对山楂是这样评述的:大能克化饮食。若胃中无食积,脾虚不能运化,不思食者,多服之,反克伐脾胃生发之气也。

  《本草纲目》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编撰于公元1578年,成书后几经周折,后初刊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全书共52卷。收载:赤爪、棠梂、山楂,一物也。古方罕用,故《唐本草》虽有赤爪,后人不知即此也。自丹溪朱氏始著山楂之功,而后遂为要药。其类有二种,皆生山中:一种小者,山人呼为棠梂子、茅楂、猴楂,可入药用。树高数尺,叶有五尖,桠间有刺。三月开五出小白花,实有赤、黄二色,肥者如小林檎,小者如指头,九月乃熟。其核状如牵牛子,黑色,甚坚;一种大者,山人呼为羊朹子。树高丈余,花叶皆同,但实稍大而黄绿,皮涩肉虚为异尔。初甚酸涩,经霜乃可食,功应相同而采药者不收。按《物类相感志》言,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肉积之功,盖可推矣。。。。。。。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 

  《神农本草经疏》(三十卷。明。缪希雍撰,刊于1625年)载:山楂,云味酸气冷,然观其能消食积,行瘀血,则气非冷矣。有积滞则成下痢,产后恶露不尽,蓄于太*分则为儿枕痛。山楂能入脾胃消积滞,散宿血,故治水痢及产妇腹中块痛也。大抵其功长于化饮食,健脾胃,行结气,消瘀血,故小儿产妇宜多食之。《本经》误为冷,故有洗疮痒之用。 

  《本草通玄》(二卷。明·李中梓撰。约刊于明末。)山楂,味中和,消油垢之积,故幼科用之最宜。若伤寒为重症,仲景于宿滞不化者,但用大、小承气,一百一十三方中并不用山楂,以其性缓不可为肩弘任大之品。核有功力,不可去也。 

  《本草求真》(公元1769年,清乾隆34年,黄宫绣编著。)山楂,所谓健脾者,因其脾有食积,用此酸咸之味,以为消磨,俾食行而痰消,气破而泄化,谓之为健,止属消导之健矣。至于儿枕作痛,力能以止;痘疮不起,力能以发;犹见通瘀运化之速。有大小二种,小者入药,去皮核,捣作饼子,日干用。出北地,大者良。 

  《医学衷中参西录》(30卷。近代张锡纯苦。初刊于1918至1934年间,共7期,相当17个分册)。山楂,若以甘药佐之,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其性尤和平也。 

  涉及山楂药用的我国医学典籍还有《唐本草》:汁服主利,洗头及身上疮痒;《本草图经》:治痢疾及腰疼;《履巉岩本草》: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