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真哈哈大笑对李岩道:“李岩将军,朕现在有一件要事交给你去办,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历练机会,你可一定要认真的对待啊!”
李岩有些奇怪,赶紧单膝跪地,大声道:“皇上有什么事情吩咐,尽管交代末将就是了,末将一定鞠躬尽瘁地去做,绝对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朕要去你陕西,到固原总兵杜文换将军手下担任守备一职!”程真微笑道,眼睛紧紧的盯着李岩,继续道,“不要小看这守备一职,在近一年之内,朕需要你配合杜文焕将军,处理好陕西的一切军务。
如果陕西有什么动乱,或者有鞑靼人入侵,或者从西域甘肃那边有异族进犯,还有陕西练兵的事情,都需要你和杜文焕将军担当起来。
当然,如果有什么事情难以决断,你可以问问在陕西的户部尚书铁公济大人。
“末将叩谢皇上圣恩!”李岩似乎天生就是做大事的,年纪轻轻担当这等大任,但是却没有半分的感到惊讶,而是目光炯炯地看着前方。
他从小时候开始,就喜欢放任侠气,不喜欢读书,虽然在老父的逼迫之下,不得不读了私塾,天启七年又靠中了举人,但是依然还是到周王爷的府中做了一名小将,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心中也是大喜过望。
程真心中暗自惊喜,果然没有看错人,当下对李岩道:“李岩,那么你今天就虽这使者去潼关,顺便帮朕传旨给洪承畴将军,让他单独赶来洛阳,就说朕有要事交于他!至于从陕西带来的军马,就让杜文焕将军和你带回陕西去好了。
李岩赶紧领了圣旨,跟随着那使者远远的去了,程真看着他地背影微笑。
其实他这次的想法,就是让洪承畴来统领河南全省的大局,因为在程真的记忆中,这洪承畴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有他来到河南,那是一个人顶两个人用:在文的方面,他可以主持大局,处理好河南一省的事情,担当起河南巡抚的职责;在武的方面,他可以很好的处理福王爷留下地这几万降卒,还有河南省原来一些衰弱不堪地老弱残兵。
到时候再留周王爷和一些河南的官员,辅助洪承畴处理政务;留曹文诏带着一万多宣府精兵在这边,帮助洪承畴稳定好河南地局势,那么问题就不大了。
至于陕西那边,有铁公济此人主持大局,政务方面的事情,绝对不会出什么岔子;至于在军事方面,程真赌的是李岩的能力,还有杜文焕的稳重,以及铁公济在后面看准了大方向,这样等于是三保险。
程真最希望的是,用几年时间,能够将李岩磨练成为洪承畴一样的人才。
这些事情做完,程真等于是一身轻松,现在他就只用等着袁承志将张嫣和柔柔带回河南来,顺便去看看范坚强是怎么抄家的,然后在这洛阳城里逛一逛就好了。
差不多再过两天,就是元宵佳节了,到时候带着两位美人儿看看洛阳的花灯,其实也是不错的。
到了这一日晚上的时候,洪承畴终于赶到了洛阳城,这洪承畴的确是个不错的人才,不但忠心耿耿,而且这个时候只有三十岁出头,是正当壮年的时候,做起事情来雷厉风行。
他赶到洛阳,见到程真,马不停蹄的接了圣旨之后,竟然连驿馆也不去,就找来了范坚强,然后召集了河南省的很多大小官员,开始处理政务。
经过连续两天的劳作,到元宵佳节这天,洪承畴终于将洛阳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尤其是对贪官抄家的事情,洪承畴处理得并不比铁公济差多少。
金银器皿、珍珠玛瑙……这些东西最后都被折合成了银子,形成一本账簿交给了程真。
程真看到洪承畴两眼之中满是血丝,本来就显得清瘦的脸颊,这时候更是深深的陷了下去,不由得心中也是感动,当下随便翻了翻那本账本,然后就将账本合了上去,笑道:“洪爱卿,朕相信你办事没有问题,所以这账本就不必看了,你只需要告诉朕,这次从洛阳的贪官手中,查抄到了多少银子就行了。
“回禀皇上,这次从福王爷的王府之中,还有从福王爷埋葬宝物的地方,得到的财物合计有1800多万两白银之巨。
加上从其他贪污的官员那里查抄得到的白银,一共有2500多万两白银可以加入国库。
”洪承畴虽然疲累不堪,但是说话的声音依然中气十足。
程真哈哈大笑,自从他登基以来,在阉党身上得到4000多万两白银,在陕西一省的王爷和贪官们身上得到了2700多万两,在河南一省又得到了2500多万两,虽然中间因为改革、发放欠的军饷、赈济灾民花掉了一部分,但是现在加起来还有7000多万两,最后再算上皇帝内努的1000多万两白银……
那么,朕已经从一个穷光蛋皇帝,变成一个有钱的皇帝了,接下来就可以大展身手了——程真开始YY,回到京城之后,拿着这笔巨资可以做的的事情,脸上露出了更加灿烂的笑容。
第二百八十五章 运筹帷幄
这洪承畴办事极是得力,程真心中十分的满意,当下对洪承畴道洪爱卿,这次河南超灭贪官家财的事情,真是辛苦你了。
你且休息罢,一定要将身体养好,朕明日就会宣布,让你担任陕西巡抚兼任河南巡抚,总署河南和陕西两省的政务和军务,你的肩膀上责任重大啊!”
洪承畴布满血丝的双眼之中,闪现出一丝亮光,赶紧跪下谢恩。
他抬起头,似乎是有话要说,但还是欲言又止,程真挥手示意他说下去,道洪爱卿,朕你忠心耿耿,所以有话不妨直说,说了朕也不会怪你。
“启禀皇上!”洪承畴眼中露出一丝感激的神色,道,“微臣只是心中惶恐,如何能够担当如此重任,所以想向皇上推荐一个人才,让此人能够为朝廷效力,和小人一起承担如此重任。
此人乃是微臣的师爷,也是微臣求学时候的好友,只因为多年科考不举,所以才沦落到微臣的府上做一名刀笔小吏。
“哦!”程真微笑道,“朕还以为是大不了的事情,此事你做主即可,朕绝对不会干涉于你。
只要你推荐的这位同窗能够真正为朝廷做事,朕高兴还来不及呢……对了,你还没有告诉朕,你这位好友叫做名字?”
“回禀皇上,此人乃是河南永城人,姓宋,名为献策,和微臣年纪相仿。
他自幼苦读诗书。
而且其他书籍也广有涉猎看,所以学识极其渊博,尤其是精通《易经》之术。
但是……”洪承畴脸上露出了笑容,继续道,“但是微臣这位好友不为何,多年科考就是难以中举,据他所言。
乃是极度讨厌这种八股文章,所以多年以来。
一直以术士为生,长期云游四方,为人占卜吉凶祸福!虽然他未考中科举,但是要论才干论眼光,微臣自认不及他万一,所以向皇上隆重推荐。
程真心中大喜:这一趟御驾亲征,在人才方面的收获实在是令人惊喜。
首先是在陕西得到了中生代地帅才洪承畴,然后又得到了青年一代中的杰出人物李岩,现在洪承畴居然又将宋献策推荐了上来。
这宋献策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在明末农民起义军当中,除了李岩,就数此人是个真正的英雄人物了。
李自成进入河南之后,之所以能够得到民心,一方面是因为李岩提出来让他收买人心。
另外一方面也得益于宋献策的主意,宋献策提出了“十八孩儿当主神器”的封建迷信口号,让广大的老百姓都了李自成是真命天子,从而很快地树立了李自成的崇高威望,很快就在百姓地拥护下突飞猛进,建立了农民政权。
而且。
在李自成进军北京的途中,很多战役都是得益于宋献策的神机妙算,所以才能够很顺利的攻打北京城下,逼得崇祯皇帝自杀,从而将大明王朝埋葬。
进入北京之后,虽然李自成、刘宗敏和牛金星等起义军的领导人沉醉于胜利之中,开始大肆搜刮,甚至穷奢极欲,天天享乐。
这时候,只有宋献策和李岩保持了清醒的头脑。
奉劝李自成悬崖勒马——如果李自成肯听这两人的话。
恐怕就不会有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也就不一定会有后来统治中国达到三百年地清王朝了。
当下程真哈哈大笑起来。
以后除了诸葛卧龙那个死老道,终于可以有一个正常的人给做军师了,当下他将洪承畴扶了起来,笑道洪爱卿,你能够给朕推荐宋献策这等人才,朕欢喜都来不及,又会不答应你呢。
不过,朕可要跟你说说,等这河南的大事一了,这宋献策可是要召进京城去,委以大任的,哈哈!”
洪承畴有些意外,道微臣之所以心中惶恐,乃是因为这宋献策没有考中举人,如若委以重用,恐怕会引来朝廷上的反对之声……皇上现在这么信任宋献策,微臣恐怕会招来清流非议啊!”
“哼!”程真脸上带着一丝残酷的微笑,笑道只要朕在这里,他们谁敢说半个不字。
朕不是个迂腐之人,那帮死读八股的腐儒之中,能有几个人才,朕心中可是清楚得很。
真正的英雄人物,出自草莽,所以这宋献策,朕是肯定要委以大任地。
好了,洪爱卿,此事你就不必担心了,只管休息去吧。
洪承畴脸上带着笑容,休息去了,程真看了看沙漏,居然已经是正月十五的了,袁承志应该快要将皇后和柔柔两人引进洛阳来了罢。
这时候程真闲来无事,从随身服侍的小太监小德子那里要了宣纸和毛笔,在一张白纸上开始思索以后的策略。
这种习惯,是他从离开京城之后养成的,每次要做一件事情之前,就会拿出一张白纸来,将那白纸分成四个方块,然后拿着毛笔在上面写写画画。
第一个方块上面,写得乃是做这件事情的优势;第二个方块上面,写地乃是做这件事情还有那些缺陷;第三个方块上面,则写这件事情对来说,提供了的机会;第四个方块上面,则分析这件事情会给带来样的风险。
这是在前世学到的一种分析方法,程真也不记得这种分析方法叫名字,只记得非常有效,思考问题也非常全面,是非常好用的一种方法。
到这个时代以后,自从他开始用这种方法,简直就是进步飞快,不管是政务处理,还是军事指挥,都是越来越成熟了。
程真这次分析的,乃是目前大明国内的形势。
从好的方面来看,首先,自从他登基之后,铲除了阉党了,免除了天下两年赋税,而且发放了大批的赈济灾银,不说别的,至少赢得了民心,从根本上地稳定了社会。
这点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是无比重要地。
这次在陕西杀贪官,消息传出去之后,更是让老百姓人人拍手称快。
其次,休整全国的道路、发展全国地工商业、让徐光启推广新的稻种和麦种,鼓励百姓们发明创造新的……这些措施目前还没有体现出太多效果,但似乎程真坚信,一年到两年之内,肯定会看到成效的。
第三,整顿政治和官场的事情,也进行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向全国各地派出监察御史,让贪官们自首,交出一部分贪污的银子,然后实行高薪养廉的政策,不敢说从根本上杜绝了贪污,但是会让大明朝的官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写完这三条,程真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他忽然想到了第四条:朕这个皇帝,武功越来越厉害了,人越来越聪明了,也越来越了,这恐怕也是取得的成绩之一罢……他忍不住笑出声来。
毛笔停留在第二个方块之上,程真提笔写下了几个劣势。
第一,大明朝官场多年腐败,积重难返,短之内绝对无法改善到很好的程度,所以以后的政令推广,恐怕不会那么顺利罢;第二,大明朝的教育体制极其落后,人才匮乏,但是又没有办法在短之内改革……尤其是这个人才问题,更是让程真感到头疼,要不然,也不会因为一个宋献策就如此高兴了。
程真皱了皱眉头,开始写第三条,那就是大明朝的机遇。
他只想到了一点,那就是,大明朝正面临全球性的大航海时代,如果发展好了,解决满洲问题不在话下,征服高丽棒子,打倒小日本,也不是问题。
只要科技起来,将来就是世界强国,就不会有后面被列强欺负的历史了。
最后想到的是威胁,程真叹了一口气,手中的毛笔重重的落在了那白纸上,将白纸涂抹得一片漆黑,最后将那张白纸揉成了团,丢在了地上。
小德子吃了一惊,赶紧将白纸捡起来,垂头站立在一边。
不能回避的问题实在是太多:首先因为这次杀的贪官太多,一方面让官员们害怕,但是这是一把双刃剑,也很可能导致整个官场动荡不安,如果不及时的处理的话,很可能会使得政局出现极大的动荡,比如某位强势的王爷起兵反叛。
第二,就是皇太极的问题。
这次皇太极所策划的福王爷按兵不动、金德日前来行刺,然后福王爷出兵谋反之事,一环套一环,计算非常精细,并且差点就得手了,这给了程真一个明显的信号:皇太极不是个省油的灯!
程真再度回想起那日,在洛阳城外小河边的面具人来,他只记得那个面具人个子不高,身形瘦小,而且办事狠辣果断,其他的事情就不记得太多了。
这个人到底是谁,难道是皇太极亲自进关来了么?
第二百八十六章 豁然开朗
那是一种特别的感觉,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程真一想到皇太极,就觉得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这次福王爷的事情,不过只是一个开始而已,虽然皇太极没有成功,但是难保他将来会做出其他的什么事情来对付大明朝,而且手段恐怕会比这一次更加的阴险毒辣,更加的令人难以防范。
这次福王爷出兵反叛的事情,是打算置自己于死地,然后让福王爷和关外的满洲八旗兵两面夹攻,一举将北京城攻下来,然后将大明朝这块巨大的肥肉吃在口中么?从目前已经发生的事情来看,貌似是这样的,但是程真有一种直觉,觉得不是这样的,他总觉得皇太极很有可能还含有其他的用意。
到底后面的真相是什么?
程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心中颇有些高兴不起来。
虽然今日已经是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但是程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