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迷糊,在几个太监的搀扶下出去了。
程真心中料定,这刺杀肯定是魏忠贤指使,否则不会如此巧合。一支狼牙箭射来,武功高强的魏忠贤就倒地不醒;等到刺客都死光了,刘福泰赶来,然后魏忠贤就醒过来了。他将魏忠贤支走,一方面是让魏忠贤安心,另外一方面,是要借着魏忠贤“受伤”的机会,来清除异己。
看着满地的尸体,程真心念电转,忽然爆喝一声道:“胡说!”
胡说赶紧凑了过来,单膝跪地,抱拳道:“皇上有何吩咐?”
程真大声道:“此次养心殿被刺客袭击,锦衣卫难辞其咎,你身为锦衣卫副使,该当何罪?”他一边斥骂胡说,一边使了个颜色,往外面看了看,努了努嘴巴。
胡说并不懂程真的意思,在那里有些目瞪口呆,连忙道:“皇上,臣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臣没有守好养心殿,让刺客潜进来,实在是有失职责,请皇上降罪惩罚,微臣绝无怨言!”
这胡说真***老实!老实得有些愚蠢,程真在心里骂道。他原本的意思,是让胡说把罪责推给守卫皇宫外层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所以嘴巴往外面努。
田尔耕此人正是魏忠贤麾下的“五彪”之一,官居左都督、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加封少师兼太子太师,论身份地位,甚至在许显纯之上,是魏忠贤的一大爪牙。
魏忠贤手下有“五虎”,即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燮龙和倪文焕,这五个人都是老谋深算的文臣,专门帮魏忠贤出谋划策,掌握朝政大事,其中崔呈秀是兵部尚书,掌握兵权,是魏忠贤手下的头号人物;还有“五彪”,即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和崔应元,这五个人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武夫,专门帮魏忠贤清楚异己,斩杀忠臣,其中田尔耕掌握锦衣卫,许显纯掌握东厂,是魏忠贤的左臂右膀。
许显纯为人张扬,所以他名声在外,不过是臭名而已;这田尔耕为人低调,但是阴狠毒辣,其实是胜过许显纯许多的危险人物。
程真的意思,是将这次皇宫遇刺的罪责,推到田尔耕身上,趁机将他撤换了,让胡说牢牢掌握锦衣卫。毕竟,守卫养心殿的胡说没能挡住刺客冲进来,的确有罪,但是守卫养心殿外围,将刺客放进来的田尔耕,罪责更大,而且嫌疑也最大。
于是程真咳嗽一声,再次道:“锦衣卫都指挥副使胡说,守卫养心殿不力,让刺客伤害皇后娘娘,本应严加责罚,但是念在你救驾及时,准予你戴罪立功。但是刺客长驱直入养心殿,此事又是谁人的责任?”
胡说这才明白意思,赶紧跪下磕头,道:“禀告皇上,守卫皇宫外围之人,乃是锦衣卫都指挥使田尔耕。”
“召田尔耕!”
不一会,那田尔耕赶来,此人身材瘦削短小,脸型也是瘦削细长,加上面色蜡黄,就如同那生病了的驴子一般。但是双眼偶尔闪过一丝亮光,竟然如同刀子一般阴冷,看得出武功肯定极为高强,而且是个深藏不露的角色。
田尔耕跪在地上,对着程真磕了三个响头,口中低低道:“臣锦衣卫都指挥使田尔耕,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此人声音一出,程真吃了一惊,那声音又破又响,就如同刀子划过玻璃一般令人难受,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哼!”程真收摄心神,怒喝道,“还万岁万岁万万岁,朕今夜就差点命丧养心殿。田尔耕,你负责守卫皇宫安全,这刺客从哪里来的?你可知罪?”
田尔耕跪在地上,道:“皇上,臣彻夜不眠,守卫皇宫,但是不曾料到刺客竟然有秘道通往皇宫,实在是无奈啊。请皇上恕罪!”他习惯性的往皇帝身边看了看,没有看到魏忠贤的影子,不由得吃了一惊,赶紧将头低下去,似乎是承认了罪行一般。
“好啊!一个不知道就算是交代么?那朕再问你,朕遇到刺客那么长时间,你迟迟没有赶过来救驾,却又是为何?”这句话切中了要害,田尔耕脸上露出了汗珠,他性格向来坚忍残酷,当下还是一言不发,只是连连磕头。
程真这时才发现当皇帝的妙处,就是你尽可以理直气壮的骂人,不管是对是错,都可以理直气壮的骂。现在正在理字上占据上风,不穷追猛打才怪。他看着田尔耕连连磕头,脸上冒汗,不由得心中大为舒爽,当下大声再补了一句:“当时,你是去接应第二拨刺客去了,还是去挖地道了啊?”
许显纯低头无语,程真吩咐旁边的小太监领圣旨,道:“锦衣卫都指挥使田尔耕,玩忽职守,今撤去锦衣卫都指挥使一职,立即打入天牢。锦衣卫副指挥使胡说,暂代其职责,朕的话,你们都明白了么?”
“明白了,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满屋子的人,统统跪下领旨,诸葛卧龙似乎是不肯跪拜,不知道何时已经到了窗外,看着屋内的众人,望程真的眼神里满是赞许:“孺子可教也!”
胡说带着锦衣卫,将田尔耕冠带摘去,带去天牢了。那田尔耕也不反抗,竟然丝毫不动声色。
这次将借着行刺事件,将锦衣卫的指挥权收归自己所有,真是做得漂亮。程真心中也是自信起来,心想:打着皇帝的幌子办事,真***爽,以后不借着皇帝的权威忽悠死你魏忠贤,老子就是个王八!
看看窗外,天已经快亮了!
第七十六章 登基仪式
刺客冲进皇宫的时候,就已经是午夜时分了,后来锦衣卫拼命抵抗黑衣刺客,胡说、王承恩和诸葛卧龙赶来救驾,再后来程真借着魏忠贤回去养伤的机会,找到借口将锦衣卫都指挥使田尔耕开除……这些事情耽误下来,天色已经亮了。
听到皇宫的西北方向传来鸡鸣声,程真猛然醒悟到,今天一早,可不是要举行新皇的登基大典么?他心中有些忐忑不安,经过昨夜那么一番折腾,今天这登基大典来得及么?虽然他已经是名义上的皇帝,但是没有举行登基大典,就等于还没有得到天下的承认。
程真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用过早餐之后,他坐在大名鼎鼎的乾清宫中,没有过得多久,文武百官就纷纷上朝,交上来劝进表文,也就是劝说劝说皇帝登基的表文。这献上劝进表文的人还真多,文武百官人手一份,还有那些有爵位的皇亲国戚、驸马爷啊、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一些老头子,个个都是言词恳切。
程真大喜,正要站起来下令举行祭祀天地和登基的大典,旁边的王承恩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小声说道:“皇上,根据大明朝历代先皇的惯例,这劝进表文是要上三次的,前两次,皇上您只管推托即可!”
程真猛然醒悟,原来还有这么多繁文缛节的,当下他让内阁大学士施凤来拟了一份推辞的圣旨:览所进笺,具见卿等忧国至意,顾予哀痛方切,继统之事,岂忍遽闻,所请不允。意思是说:各位大臣为国之心我很明白,但现在皇兄刚刚病逝,我心中万分的悲痛,哪里还有什么心思来考虑继承大明江山的事情。
底下的大臣们自然都熟知这一套规矩,在下面商量了一会,又开始纷纷上表,奉劝程真这位冒牌货信王即位做皇帝,大概的意思就是说,皇上虽然为人孝顺,心中悲痛,但是国事为重,要节哀登基,引领天下大事。
这次施凤来又写了一封推辞的圣旨:卿等为祖宗至意,言益谆切,披览之余,愈增哀痛,岂忍遂即大位!所请不允。这次程真都懒得去看写的什么,靠在那椅子上都快睡着了,他看着王承恩宣读圣旨,摇头晃脑的模样,就好像一头肥猪在念书,差点没有笑出来。
大臣们知道时候到了,过了一会,第三次递上了劝进表文,大体的意思就是让信王爷要以国家大事为重,忍住悲痛,这样才对得起驾崩的天启皇帝。施凤来这位大学士也真是个人才,不一会又写出来第三封圣旨,让王承恩拿去念:
“卿等合词陈请,至再而三,已悉忠恳。天位至重,诚难久虚。遗命在躬,不敢固逊,勉以所请。”
那就是说,信王已经答应以国事为重,要登基为皇帝了。下面的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一个个都是脸上大喜过望,纷纷在那里互相抱拳庆贺。程真心想,这帮贱人都真***会装。他心中感到万分好笑,站在上面的他,和下面的文武百官,都知道这一套礼节不过是走过场,但是一个个都严肃着脸皮,在那里有板有眼、煞有介事的装。
程真站起身来,大手往两边伸开,立刻有两名小太监将绣着九条金龙的金黄色龙袍拿了过来,给他穿上,然后第三名第四名太监将一件白布麻带的孝衣给他穿上,第五名太监将一顶镶嵌着许多宝石的御冕拿过来,恭恭敬敬的给程真带上,第六名太监拿着一根白色的带子,在御冕的左边象征性的栓上,表示皇帝还在戴孝。
程真心中热血沸腾不已,心中只是在想:皇帝,老子***真的当皇帝了!下面的文武百官看到信王已经穿上龙袍,戴上御冕,站在龙椅面前威风凛凛,一个个都跪了下去,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乾清宫的设计,可能有回音的装置,众大臣高呼起来,就如同地动山摇一般震撼。
程真回想回到这个时代以来发生的一切,不由得百感交集,他脑海中一片空白,只是摆了摆手,然后在那张象征着天下至高权威的龙椅上坐了下去,用力呼喊了一声:“众位爱卿平身!”
他双手扶着龙椅两边把上的黄金龙头,心中还在想,自己前世不过是个一事无成的流氓痞子,眼下却当了皇帝,这一切到底是梦境还是真实。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在大腿上使劲掐了一下,感觉到一阵剧痛,程真终于明白——这是真的,这是***真的,以后这个天下,这幅员辽阔的大明江山,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用来玩耍的棋盘;而八千万的明朝子民,文武百官,上百万的大明军队,还有形形色色的美女,都是他可以用来把玩的棋子。
当然,首先是要铲除一切能威胁到他皇位的人物,比如眼前这个魏忠贤!
※※※
明朝时候,上朝都是极其早的,所以三通劝进表文上完,程真同意即皇帝位之后,太阳还刚刚升起来没多久,也就是相当于九点多的样子。宫中负责礼仪的太监们,还有礼部的官员们,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程真只需在王承恩的带领下,走过场即可。
第一件事,就是程真身穿着龙袍,外面套着孝服,在天启皇帝灵前祭拜。他带着文武百官,跪在天启皇帝灵前一个张放满猪羊水果祭品的几案前,亲自捧着香火祭奠受命。对于这位木匠皇帝,程真心中还是只有感激的,毕竟木匠皇帝从来都是一心一意为了他。
他心中在默默的念诵:木匠皇帝哥哥啊木匠皇帝哥哥,你放心,虽然你让魏忠贤害死了,但是俺一定会给你报仇,将来把那个假太监变成真太监,不把他玩死,俺就不是你的弟弟;你留下来的大明江山,俺一定给你治理得好好的;至于你留下来的处女皇后姐姐,俺也一定给你照顾得妥妥当当的,让她高高兴兴的做俺的皇后……
这个想法实在是邪恶,程真忍不住差点笑出来。在当时的世俗看来,娶自己的嫂子绝对是乱伦,但是程真想:管他麻痹的,总是有办法的!
第二件事情,是程真脱去孝服,摘下孝带,在皇极殿前设下香案,酒果,举行所谓的“告天礼”,即告诉天地,我程真,哦不,我朱由检当皇帝了。
第三件事,就是前往奉先殿,祭拜大明朝的列祖列宗,并在宫中资格最老的太皇太后宣懿昭妃前面跪下,行五拜三叩之礼。在皇太后前面行四拜之礼,最后回到中极殿正式即位,君臣再一次来了一番你来我往的俗套之后,程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即位诏》,照本宣读:
所谓的即位诏,还是那老一套:先颂列祖列宗、皇明基业;再赞美天启皇帝,将他吹捧得如同尧舜那样的圣明皇帝;然后是叙述程真登基做皇帝的经过,公布新朝的年号是“崇祯”;最后,即位诏以新一任皇帝的口吻,说出了新朝的治国方针:
“朕以冲龄统承鸿业。祖功宗德,惟祗服于典章;吏治民艰,将求宜于变通。毗尔中外文武之贤,赞予股肱耳目之用,光昭旧绪,愈茂新猷。”
这些话里面最重要的一句,是告诉文武百官,新任的崇祯皇帝会器重前朝的大臣们,任用他们共同治理天下,绝对不会搞什么清洗运动,这实际上是诸葛卧龙建议,然后程真命令施凤来写上去的,目的就是麻痹阉党。
念完的时候,程真心中都忍不住想笑:***,谁说老子不搞清洗了,老子慢慢的跟你魏忠贤玩,慢慢的清除你的左右手,不玩死你才怪。他看着跪倒在自己脚下的文武百官,自己跟自己说了一句:老子唱主角的时代,已经到了!!!
第七十七章 瞒天过海
登基之后的当天晚上,程真去坤宁宫看望皇后。皇后躺在白纱垂挂的凤塌上,眼睛紧紧的闭上,如同温润白玉一般的俏脸上,神色显得很是安详。因为这是初夏的天气,所以皇后身上只是盖着一层薄薄的锦被,呼吸之间,一对丰挺的玉峰微微起伏,再往下,可以看到一双纤美的玉腿轮廓,虽然隔着锦被,依然令人遐想万千。
程真不由得吞了一口唾沫,有些热血沸腾的感觉。他问负责皇后伤势的太医:“皇后伤势到底如何了?”
那太医赶紧磕头,很谨慎的道:“禀告皇上,刺客那一刀,幸好没有刺中皇后娘娘的心脏,否则就算是大罗金仙,皇后娘娘的性命也保不住了。诸葛先生精通医道,及时封住了皇后娘娘的要害经脉,所以皇后娘娘暂时没有性命危险。但是刺客那一刀蕴含阴劲,所以必须有长白山千年人参,给皇后娘娘熬汤喝下,固本培元,才能彻底痊愈,否则……”
太医有些紧张,看了看程真,不敢再往下说。
程真眉毛竖起,喝道:“说!朕恕你无罪!”
那太医道:“如果没有长白山千年人参,那么皇后娘娘即使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