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奥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申奥纪实-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成,就下不来台,绕不过弯来。我们的许多同志就要找外部原因,而不是寻找我们综合实力的差距和工作中的不足。
  

北京是否申办2004年奥运会(1)
9月24日,即国际奥委会蒙特卡洛全会表决的第二天上午,代表团团部在摩纳哥召开了内部总结会。有关领导发言后,李岚清副总理对“101战役”的结果作了精辟的概括,他说:“这次我们能得到43票,虽然以两票之差失去了承办奥运会的机会,但这已经反映出了中国的影响。通过这次申办,我们也看到了不足,经济实力还差,文明素质也有差距。”李岚清同志从综合实力的差距上点出了未能申办成功的症结,并暗喻我们工作中的不足。由于李岚清同志要于27日赴韩国访问,当天下午先行飞回了北京。
  1993年9月,作者与奥运金牌运动员李小双、
  伏明霞、陆莉和李宁(自左至右)告别摩纳哥
  2003年9月25日,算是正式结束了在摩纳哥的申办工作,我们怀着复杂的心情告别了蒙特卡洛,赶赴法国尼斯乘包机回国。
  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国家体委党组就召开了部分同志参加的申办工作总结会,在京国家体委领导伍绍祖、袁伟民、徐寅生和刘吉同志与会,当天刚刚赶回北京的何振梁同志也参加了会议。有关司长魏纪中、吴重远、易厚高、刘兴同志和参加101全会的楼大鹏、王正夫、许放、我及车向东同志均列席了会议。这是一次畅所欲言的会议,大家从国际大环境到申办的工作策略对申办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总结,提出了许多中肯意见。对群众提出的许多问题,如花这么多时间、精力和财力搞申办值不值?国际奥委会是否值得信赖?是否要争一口气,以后不再求人?要不要继续申办2004年奥运会?等等,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有的同志认为,我们申办不成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的发展阶段还没有达到申办必成的高度。二是国际政治大气候恶劣,西方不愿中国发展。有的同志补充说,除了大环境和综合实力之外,还有个申办准备时间较仓促问题,有个申办经验不足的问题,尽管同志们的工作很努力,但内部存在不协调。有的同志认为,申办工作暴露出的最大的缺点是舆论上缺乏一个让别人听到我们声音的途径,整体舆论与中国敌对。有的同志分析说,总体上这是一场不公平竞争,但历来的公平是相对而言,在现代社会,实力是公平的砝码,只有中国不断发展综合实力,世界才会更公平地对待中国。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了才会拥有最深厚的申办基础,时间是在中国一边。
  伍绍祖同志在归纳同志们发言的基础上提出了总结的要点,他认为:这次申办工作,一是宣传了中国,二是了解了世界,三是凝聚了人心,四是促进了工作,五是锻炼了队伍。他分别举例论证了以上各点。对下一步工作,他特别强调,对外、对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体育界的朋友们要继续做工作。对真朋友要真诚相待。对坏朋友,说假话的也要争取,哪怕最后让他们做到中立也行,不能有他想。“中国特色”不与国际接轨问题,要慢慢来,有个更好的相互适应的问题。
  对是否继续申办2004年奥运会问题,同志们从国际环境和继续申办的可行性等多方面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何振梁同志向会议介绍了许多国际奥委会委员希望中国继续申办2004年奥运会的建议。并具体分析了继续申办的条件,提出了许多有待改进的方面。伍绍祖同志也就是否继续申办2004年奥运会发表了个人意见,他认为应取积极态度给予认真研究。他认为申办有好处,可以利用现在打下的这个良好基础。他说:“澳大利亚是连续三次申办才成功的。但如提出申办2004年奥运会,在做法上要有所改进,不能大轰大翁,要扎扎实实地搞。”
  在“十一”国庆时,伍绍祖主任向邓小平同志汇报了这次申办奥运会的情况。邓小平同志说:“申办不成没有关系,总结经验。以后这样的事情还很多,上一次当,学一次乖,什么许诺都靠不住。这个道理要管好多年。不要轻易相信许诺,拿到东西才算数。没有拿到的就不要信。”
  在一周后(10月8日)的全委人员大会上,伍绍祖同志就申办工作做了发言。他指出在选择1996年奥运会的举办地时,国际奥委会屈从于经济上的压力,选择了亚特兰大,而没有选择雅典,让奥运会“回家”。在选择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地时,国际奥委会又屈从于政治压力,选择了悉尼,而没有选择北京,让跨世纪的奥运会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举办。他们做出了两次错误的选择。他说,我们在这次申办工作中悟出了几个方面的道理:一是对西方要有清醒的认识。二是对待国际上的承诺,不要轻信。三是深刻体会到亚非拉是基础。四是我国人民通过申办更加成熟了。五是最根本的任务是把我们的综合国力搞上去。
  1993年10月28日,何振梁副主任召集我们国际司领导和原奥申委公联组的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对蒙特卡洛投票结果进行了分析。关于是否继续申办2004年奥运会一事,他传达了###总书记的一段话:“反正申办过去了,较量过了。2004年不再说了。团结起来,把经济搞上去。”
  通过第一次申办,从百姓到国家领导人都意识到了,我国的实力,包括文明素质等软实力在内的国家综合实力还不够强。我们在国际体育战线工作的同志们,特别是直接在申办一线参加工作的同志们也深感我们的工作水平、工作策略等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确信,给我们时间,我们会做得更好!我们可爱的祖国和美丽的北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可爱和美丽,世界承认中国和北京有能力办好奥运会的日子不会太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