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翠,刚才进入皇城中那十个人的相貌可记清楚了?”皇城之外的人群中,一个蒙面女子向着旁边的小婢轻声问道。
“恩,都记下来,回去后便可绘于纸上。”小婢点了点头,一双如水双眸中闪过阵阵jīng光。
“好,此地不宜久留,咱们走吧。”蒙面女子轻轻转身,一阵轻风吹过,掀起了面纱的一角,一抹如羊脂般的嫩白肌肤露了出来。
若是此刻的林钰在场,怕是会惊异出声,因为这位在红烟馆里让南宫铭神魂颠倒的女子竟是以这种形象出现于此。
蒙面女子用手一拉黑纱,携着身旁的小婢慢慢走入人群,不消片刻便消失不见。。。。。。
。。。。。。。。。。。。。。。
“陛下,十位进士此刻已侯在殿外。”江凯弯腰拱手,对着瑞龙大殿上端坐的明轩皇帝说道。
“恩,开始吧,叫一号进来。”明轩皇帝把玩着手中的金龙琉璃盏,眼睛却是撇到龙椅前方供桌之上。
“宣,中州贡士,文科进士南宫铭觐见。”江凯对着一旁的站班太监微一点头,太监会意,转身扯着嗓子喊出。
“小铭,叫你呢!”东方耀耳朵一动,便是听清楚了殿内遥遥传来的声音。
“呵呵,我先进去一探究竟。”南宫铭微微一笑,整了整衣衫便跟着接引人员行入殿内。
“这一道坎儿,自古以来难坏了多少文人墨客呢?”就在南宫铭迈入瑞龙殿前门槛的一刻,他的脑中突然冒出这个想法。
就着这个想法,南宫铭抬头看向眼前的皇城第一殿,顿时被其奢华大气的装饰所吸引。
瑞龙殿作为皇城首进的第一座大殿,其造型构造自然不在话下。数十根雕花大红柱将满铺金sè琉璃瓦的重檐庑殿顶撑起,四角屋檐好似长虹一般向着天空挑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十个瑞兽分别立于其上,这在大乾朝内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十方瑞兽皆齐是为了彰显皇权至高无上,若是换做其他地方出现,当以谋反论处。
rì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分布殿前平台之上,南宫铭虽是认识这些东西,不过真的亲眼所见,仍旧为这些满身镶金的物事而感叹。
殿内装饰自然更加富丽堂皇,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级别最高的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
殿内金砖铺地,金銮宝殿就是由此而来,金砖是因其打造时所需的银钱太多,因而得名,太和殿内地面共铺二尺见方的大金砖四千七百一十八块。
不过金砖并不是用黄金制成,而是产自东海府特制的宫砖。其表面为淡黑、油润、光亮、不涩不滑、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是其显著特点,烧炼这种砖的程序极为复杂,一块砖起码要炼上一年。
瑞龙殿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撑其全部重量,其中顶梁大柱最粗最高,直径为三丈零六,高为三十丈七零。顶部大梁也是极为讲究,全部选自靠近南荒的旅宋府边境之处,生长在深山老林的极品楠木。其xìng温,不宜变形,又极坚韧,有着超强的抗震效果。
故而这种楠木平rì里很难寻得,不仅要时常穿梭于毒虫猛兽出没的密林,还要时时刻刻jǐng醒不要碰到南荒的蛮族。为此官员百姓不顾xìng命安危冒险取材,民间对此有“进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说法。。。
瑞龙殿的明间设九龙金漆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三尺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sè,使图案突出鲜明。
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音录端)、仙鹤和香亭。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
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除此之外,满铺整座大殿的蚕丝大红地毯上,陶瓷玉器当有百数,当真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中州进士,南宫铭拜见吾皇。”南宫铭行到了明轩皇帝下首,眼神平视,右手一撩下摆当堂跪倒。余光之中,只觉此刻的殿内有着十几位着各sè官服的人士。而且就在其迈入殿内之时,他便感到似乎有着一些隐在不知何处的目光将自己上下探视了一遍。
“免礼,我大乾的俊杰,且抬起头来让朕一观。”明轩皇帝微微点头,单从其方正稳妥的步伐和身姿来看,此子必是不同寻常。
南宫铭抬起头来望向这位九五之尊,眼神不卑不亢,好似当今天下的皇帝跟他一样也只是凡人一样。
“恩,好。”明轩皇帝心中暗暗点头,这个青年见到他之后居然没有一点的紧张和胆怯,这让明轩皇帝不由又对其高看一分。
“银月,躲在屏风后面鬼鬼祟祟的干什么?到父皇这边来。”就在明轩皇帝要对南宫铭问话之时,却是头一扭,向着一旁玉雕屏风后面探头探脑的银月公主说道。
“月儿好奇,还请父皇恕罪。”银月公主小舌头一吐,低头走到明轩皇帝身旁坐了下来。不过那双美目却是好奇的瞧着跪在殿下的南宫铭。
英俊少年本是少女心中向往,更何况即便是明轩皇dì dū为南宫铭的身姿气质而颇为欣赏。不得不说,南宫铭潇洒飘逸的形象为其这次的文举复试加了不少分。
“来啊,让他抽取一道题目,择一矮几笔墨伺候。”明轩皇帝用手刮了银月公主的小鼻子一下,转头笑呵呵的说道。
一个着红sè布袍的小太监手托一个方盘,盘子之中放着四张信笺,每一个信笺之中,都有着复试的题目。南宫铭看也未看随手拿起一个信笺,好似无论是哪道题目,对于他来说都是不在话下。
可当他拆开信笺之时,一滴冷汗却是悄悄爬上了他的脸庞。。。。
“为君?”南宫铭睁大眼睛,这叫什么题目?难道要他写自己如何当皇帝?这也太过大逆不道了,要是万一写错了哪怕半句,那也是要脑袋搬家的。。。。
“明轩皇帝,你可真看的起我。”南宫铭表面平静,心中却是狂起波澜,口中答了一句拜谢之后,缓缓起身走到了殿内正中摆着的十个矮几之中的一个,盘腿坐下。
“好,叫下一个吧。”明轩皇帝挥了挥手,江凯应答后,便继续宣其他进士入殿。
不消片刻,十位文举进士都如先前南宫铭的境遇一样抽到了属于自己的题目。
“修身?”
“齐家?”
“治国?”。。。。。
十位进士在看到了自己的题目后,纷纷微皱眉头。本以为此次复试会订立什么刁钻生涩的题目,却没想到竟是将这儒家最为经典的经句拿来做题目。
本来,这次复试的题目应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道,但南宫铭却不幸抽中了明轩皇帝临时起意改成的为君之道。。。
刚开始,对于取消了平天下的题目,其他几位审评大臣颇有异议,但季铭礼却是含笑应是。究其原因,原来明轩皇帝取消了平天下不是让进士们避开,而是最后看看谁的文章能根据手中的题目来扣中平天下这三个字。
修身是使自己具备足够的才华和美德,齐家是去治理好自己的庄园,治国是辅佐君主治理好国家,平天下就是在目光所及之处成就功业。
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为的都是最后的平天下。哪位皇帝没有一统天下的宏愿?更别说是这位雄才大略的明轩皇帝了。
之所以要出这样的题目,或许也跟近来的国内局势有关,明轩皇帝隐隐觉得,似乎在不远的将来,大乾朝会再次发生变故,这不得不让其早作打算,从长计议。。。
故而,作为未来的大乾栋梁,这些文举进士们也必须体会到为君的念想。当然,这份深意还是要看进士们是否能晓天下知君意了。。。。
“所有进士皆以得到了题目,可否开始行笔?”江凯俯身对着明轩皇帝问道。
“开始吧。”明轩皇帝眼中紫光一闪,好似看破人心一般将十位进士看了一遍,心中似有想法,微微点头。
“这是什么目光?”南宫铭和东方耀本就有修为在身,自然在刚才明轩皇帝的惊鸿一瞥之下捕捉到了什么,不过,毕竟只有短短三个时辰应考,他们做不得多想,忙俯身动起笔来。
“为君?为君!你做你的皇帝又与我何干,可恶。如此,那便只有这般了。”。。。。。。。。。
(猫猫求收藏和票票啊~虽然复试的题目可能老套了一点,就请各位看官看猫猫如何描写这老套题目中的新意吧,嘻嘻,若是觉得写得好,别忘了各位大大手中的推荐和收藏啊。若是能打赏猫猫一下,那猫猫就HIGH到爆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美言巧夺魁】………
混沌之陆在数百年前还仅仅是众小国逐鹿,并未形成如今乾坤二朝。也曾经出现过“普天开化,百家争鸣”的现象。那时各种学说文法犹如繁花般竞相开放,其中,尤以道、儒、墨三家最为出名。
修身,讲求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心智水平。以上三家均有提到修身的重要xìng,虽然内容不尽相同。
儒家讲究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他们的主旨。道家则要求做到顺应自然,而墨家强调“志功合”兴利除害、平天下。
这样一看,便会发现儒家的忠恕之道最符合大乾皇家的利益,故而,在大乾朝开国之时,儒家被引为皇家正统并推行天下。
“修身,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信义与君王同重,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上官俊东寥寥数笔,很快随之破题。自幼饱读诗书的他刚好最喜儒家修身一道,如今抽到了自己最擅长的题目,自然行云流水般写了起来。
反观跟他同样抽到修身一题的葛维然却是一脸愁苦,他年事已高,虽然对修身一道自有见解。但如今既然是皇帝出题,那其中必是要让其深究修身与皇家的利益有何关系?老人家本来就是以一副劝谏的态度来应考,现在让他去想办法巴结皇室,这却是太过困难了。。。。
齐家,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儒者的最高理想。不过人之一生,终归是成功的时候少,失败的几率大,故而,又衍生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它与儒家的积极达观的态度互相补充,在大乾五百年的历史上一直长盛不衰。
“yù齐其家者,先修其身,yù治其国者,必先齐家!无规矩不成方圆,家族不兴,何为兴国?国者,万万家之聚。无论庶氏、无论贵贱。无论高矮、无论族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会齐家会做官,只因情法有严宽?法之一道,重中之重!”东方耀砸吧砸吧嘴巴,虽然齐家是讲族之一道,不过他可不想由此扯上庶族和士族之间的矛盾。故而,他的笔锋一转,立时开始阐述起他对国家律法上的见解。
“古之yù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yù治其国者,先齐其家;yù齐其家者,先修其身;yù修其身者,先正其心;yù正其心者,先诚其意;yù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既然修身齐家治国本是一体,东方耀干脆将笔下的院体大字写的密密麻麻,他认为,虽然是将这些思想拆分开来,但明轩皇帝的目的怕是依旧要从这些词语的关联上做文章。明里分,实则聚,以为他东方耀当真看不出?。。。。。
治国,顾名思义,自然涉及到关于国内政治经济民生等方方面面的事情,治大国如烹小鲜,各方利益的平衡方为大道。
这种题目若是落到葛维然头上,倒也遂了心愿。可惜抽到这道题目却是本就呆若木鸡的王临渊。本来其一副木滞的模样就不太像是谋士,如今好似天意弄人一般让他写下自己最不擅长的东西,也实在是难为了他。不过好在王临渊确实有着满腹经文,思量了一会儿,也终于动起笔来。。。
“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文以治国,武以捍难,野老治国于地利,驺子养政于天文。”或许王临渊的破题有些空,不过行到了这一步,其实每个人的笔锋和想法已经在其初试就已交待清楚,故而,这金銮殿试已经有点供明轩皇帝挑选之意。谁的字体好看,谁的举止得体,谁的反应机敏,谁的立意得他心意,都将是重要因素。。。。
“为君,为君,为君之道,不知被上下几千年的君主想了多少次了,你都没想明白的事情,你要我想?可恶,该如何下笔呢。。。”南宫铭的脑子有些乱,这里是金銮大殿,气氛紧张自不必说,而且看着身旁其他人等纷纷动笔,而自己却一筹莫展,南宫铭就算再沉稳,也有些坐不住了。。。
“古之yù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yù治其国者,先齐其家;yù齐其家者,先修其身;yù修其身者,先正其心;yù正其心者,先诚其意;yù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可恶,你们要我写为君之道,却让其他人写儒家思想。好,我偏偏也往这上面引,我看你们能奈我何?恩?等等,儒家,为何儒家被皇室尊为正统?对,因为其本质是最符合皇家统治的。明轩皇帝,你既然喜欢好听的,那我就大赞一番好了。”看着其他人的笔耕不辍,南宫铭头一次感到时间过得如此之快,无奈之下,也终于动起笔来。
许是有了一个方向,一旦动笔,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