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沉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鲁豫:周围的小朋友知道你父亲的事吗?他们是什么看法?
  阮雪楠:基本上都知道,开始小的时候都没什么看法,脑子里头就觉得“英雄”就是一个名词,没有形象的解释。到了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倒都觉得挺佩服我爸的,都觉得我父亲很了不起、很优秀。
  鲁豫:你将来会参军吗?
  阮雪楠:不会吧。
  鲁豫:不会?您希望您儿子参军吗?
  史光柱:由他,我很民主。我是我父亲引我走上人生路的,我父亲是按照特定的方式,完全是他说了算那种,到了我这儿就该修改一下了,让我儿子自己去发挥。
  鲁豫: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阮雪楠:长大想走政治方面的路。
  鲁豫:从政啊?想当什么官?总理?国家主席?
  阮雪楠:就是管理,没想得那么大,但是得比自己父亲强点。
  鲁豫:对,能管住爸爸就行了。我看到您觉得特别欣慰,一般英雄人物经历过很多很多的辛酸,然后很多现在生活得并不好,我觉得您生活得挺幸福的,您自己评价呢?
  史光柱:挺好,总体来说我觉得天地是可以塑造的,这些年我觉得最好的,就是我找到了创作这块天地,它在黑暗中给我带来了另外一块阳光土地。加上我的家、我周围的朋友,所以我的生活有阳光,我很感谢,也想借此机会向所有关心我的人问好。
  结束语:我最怕看到英雄人物过着风光不再、捉襟见肘、好像很潦倒的生活,而现在看到史光柱,看到他有这么好的太太和这么可爱而阳光的儿子,觉得特别地欣慰,也为他感到高兴,同时希望他今后过得更幸福,写出更多的诗。
  

沉浮·鲁豫有约:邹静之(1)
1952 年生,祖籍江西,1969 年赴北大荒,后转河南汝阳插队,1984 年毕业于中央电大中文系,任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编辑,1983 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幡》,散文集《美人与匾》《酒话》《一地景象》
  《风中沙粒》,小说诗文集《骑马上街的三哥》等十余种,有“中国第一编剧”之称,创作电视连续剧《琉璃厂传奇》《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五月槐花香》等。
  开场白:曾经数度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五月槐花香》还有《铁齿铜牙纪晓岚》,很多人都看过。而这些电视剧的幕后英雄就是著名编剧邹静之。从知识青年到《诗刊》编辑,他完成人生的一次飞跃。从歌唱演员到家具贩子,他经历人生的不同理想。从著名诗人到金牌编剧, 他体验人生的种种况味。
  鲁豫:是不是很少有机会在台前,而且这样在众人目光中走过来,有点不习惯吧?
  邹静之:不习惯,从来没有过,非常恐惧,还是躲在幕后比较安全。
  鲁豫:刚才我就说了三部电视连续剧,你现在算算你自己创作的电视连续剧加起来多少集了?
  邹静之:有二百集。
  鲁豫:一般人都觉得编剧要是能把故事编这么好看好听的话,自己的人生应该特别特别精彩,邹静之就是这样。精彩到什么程度?刚一出生就很精彩!
  “半是蜜糖半是伤,半夜如同半生长。”邹静之自己的人生和出自他手的这句歌词很相像。1952 年,就在全国上下热火朝天地进行“三反五反”运动时,在江西南昌的一个小镇上,邹静之出生了。作为家里八个孩子中的老七,邹静之既没有带给父母头生子的惊喜,也没有享受到老幺的优待,甚至在他出生的那一刻迎接他的只是一张父亲辗转写给母亲的字条:第七个孩子无论是男是女都送给他人抚养。而此时,正是一年一度亲人团聚的中秋佳节。
  鲁豫:刚才我说你一出生就跟别人不一样,是不是这样?
  邹静之:的确是有一点不同。我是那么折叠着,屁股先生出来的。一般的小孩都是头先出来,是顺生,逆生就是脚先出来的,但我这个寤生是臀位。
  鲁豫:那样出来有什么讲究吗?
  邹静之:非常危险,叫横生倒长,是极为危险的。那时候我父亲受冤屈,知道家里困苦,结果他传出一个条子来,说不管生男生女都把我送给人家。但是我母亲怎么能舍得把一个孩子送给人家呢?所以没有送人,结果我出生的时间让我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种种历史事件都赶上了。我是“三反五反”的时候出生的,然后又赶上“文化大革命”,我还亲眼看见打麻雀。
  鲁豫:为什么呢?
  邹静之:四害呀!老鼠、蚊子、苍蝇、麻雀,说是麻雀偷吃粮食。我小时候特别奇怪,觉着大人做什么游戏呢,看着都在房顶上轰成群的鸟,就落不下来,然后一会鸟就跟下雨一样从天空上“哗”掉下来。
  鲁豫: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邹静之:累死了,它长时间没法落。
  鲁豫:所以你的第一个人生理想是当动物园的饲养员就是从这来的吗?
  邹静之:没有,我小时候去动物园最深切的感触就是,最不愿意傍晚大人领着你要出来。那时候我就往后退,就想如果当一个动物园的饲养员就可以不出来了。
  邹静之人生的第一个理想是当动物饲养员,但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他却未能如愿。1968 年8 月18 日,十六岁的邹静之坐上了开往北大荒的列车。“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在火车开动的一瞬间,邹静之义无反顾地告别北京, 踏上了这个歌谣中描述的理想之旅。
  皇上:你们有谁长过虱子啊?
  众臣:没有。
  皇上:朕长过!白白的一种小虫子,实在是一种经历呀!
  ——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
  正像邹静之在剧中所描写的那样,他最先接触到北大荒就是从无数的虱子、蚊子开始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北大荒艰苦的生活不但让邹静之知道了盐打哪头咸,醋打哪头酸,更让他结识了各式各样奇特性格的知青朋友。为了惩治同屋的一个小伙子,邹静之写出了他生平第一封情书。
  月上柳梢好时间,约你出来做神仙。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沉浮·鲁豫有约:邹静之(2)
湘和楼上酒一桌,你我两人谈谈天。
  ……
  ——电视剧《宋莲生坐堂》
  就像片中宋莲生写给无双小姐的情书一样,邹静之这封情书深情款款却险些酿成一场大祸,让年轻的邹静之后悔不已。
  鲁豫:你给谁写情书呢?
  邹静之:我们那有一个外号叫壶盖的同学,比我们大,他当时二十岁,我们才十六岁半到十七岁。他这个人按现在话说就是不讲卫生,生活非常颓废。他身上有三军:虱子被他称为陆军部队,臭虫是装甲部队,跳蚤是航空兵。我先说我怎么长的虱子,我最早长虱子大概(是)去了一个月后,有一次开讨论兵团战士的会议,结果有一个虫子爬出来,我开始小心地把它拿下来问老职工说,大叔,这是什么东西啊?他一边抽蛤蟆烟一边看着我,说“虱子”,我一听就有点蒙,我竟然长虱子了!结果他说“不长这玩意没人味”,当时我突然就觉得原来人味是可以这样解释的,这是我长虱子的经历。那么壶盖同志呢,长了很多虱子。但是这个人嘴不好,他永远是每天都要招惹某一个人,给人招惹急了人家就打他。他很瘦弱,也打不过人家,但是他有办法,他自己住在一个角落,有很多箱子给他围在那,不是你白天打了我吗?他晚上就开始清点三军:抓虱子、找臭虫、抓跳蚤,他把所有东西都找好了抓一把然后就开始找你。这种时候你不是睡着了吗?他被子一掀“哗”一把丢进去了。所以这个人我们后来是不管他再招惹也不敢打他了,我们对他是又爱又恨。后来想到他岁数大,他那时候肯定不懂“思春”这个词,我们就觉得他年龄到了应该会想要恋爱了,于是我们就给他伪造了一封情书,说王某某,你这小伙真不错,俗话说浇花要浇根,浇(交)人要浇(交)心,我什么什么,如果你喜欢我,五天以后在营部供销社门口咱们俩相会。大概就写了这么一段。
  鲁豫:那你署谁的名字呀?
  邹静之:没有,那时候最流行的名字叫“知名不具”,就是你知道我的名字而我不写,这叫“知名不具”。然后把这个情书伪装好了以后就搁在他铺上,我们就在那一边打牌一边等他回来。等他回来就看他把信拆开了,一读,突然就那种激动地读着读着躺下了。我们就站起来看,发现他还在读,读完了躺下,想了一会坐起来又读一遍,读得特别激动。但他那激动又不表现出来。在以后的几天,我们宿舍完全就改变了面貌,他把所有的衣服全脱了,挨个儿煮了一遍,结果煮完以后他就没衣服穿,所以那几天就看着我们男生宿舍有一个赤身裸体的壶盖整天围着炉子在那转,在那煮衣服,再然后就是洗澡,他把自己修理得非常洁净,一直到那天中午。结果这事就传出去了,到一点的时候我们吃完饭就看所有宿舍的窗口男男女女全站满了人,都看壶盖穿着将校呢的衣服,穿个懒汉鞋,零下三十多度,戴着一双皮手套,天下着大雪,他就踩着雪到供销社门口去了,就在那站着,多冷啊,戴皮帽子都冻耳朵。刚开始我们看得特别高兴,终于成功了,就在宿舍里笑,但是过了十分钟、十五分钟的时候我们就有点看不下去了,觉得特悲壮,他一个人这么执著地在等一个莫须有的人。最后我和烧鸡就都坐不住了,说别再把他冻坏了,就把后窗户开了跑出来追到他那,结果他说你们别来,到时候人家不敢来了。我们说没有这事,壶盖,咱们回去说。他说不行,我得等。最后我们就连拖带架把他架回家了,架回去之后我们只能承认说这封情书是我们编的,他终于相信了,结果他把一瓶草籽酒喝光以后大睡了几天,再后来的生活就又开始颓废了,虱子跳蚤又来了,三军又开始照长了。所以我那时候觉得其实人家活得好好的,活得挺有追求的,我们这些人就是有点无聊了!
  鲁豫:你那会不也有追求吗?你那会儿能给人讲故事还能编故事了吧?
  邹静之:对,那个时候没有文艺生活,所以生活非常枯燥,每天晚上我只要一坐下来,这帮人的香烟就像飞矢一样往你身上扔,为什么呢?为了让你讲故事!每次该讲故事了,大茶缸也给我沏好了搁那,然后我就开始讲,就着一盏油灯,三十多个小伙子,只要你刚想要不讲,“啪”地烟就又扔过来了。你前面像归塄一样归着很多香烟,到最后没的讲了我就开始讲第三帝国的兴亡。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沉浮·鲁豫有约:邹静之(3)
鲁豫:现在想可能别人觉得那会你的理想应该是当编剧,其实不是。
  邹静之:我那会儿的理想是当一个歌唱演员。
  邹静之从小就热爱音乐,除了会拉小提琴,他更喜欢引吭高歌。1969 年以后,十七岁的他就坚持每天练声,十年未曾间断,他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能站在歌剧的舞台上。在北大荒,邹静之成为宣传队的第二小提琴手,没曾想,一次偶然的高歌竟使他被认为唱歌的天赋更胜于小提琴。就这样,邹静之逐渐萌发了考专业团体做专业歌唱演员的想法。
  邹静之:那时候我在山上学习班劳改的时候老唱歌,他们山底下都能听见。结果有一天四个营开颂扬会,四营有一个哈尔滨的男知青独唱,特别受欢迎。一营营长就觉得脸上挂不住了,于是突然就派了一个知青上帐篷来找我。那时候有一个山坡的台子,对面是一个山峰,正好一轮满月升起来,然后一下就把你孤独地推在台上。我就开始看着那个月亮唱了一个相对忧伤的歌曲,但也是革命歌
  曲,是什么“抬头望见北斗星,心里想念毛泽东”,总之就完全唱了一个抒情的
  歌曲,结果底下特别热情地欢呼,我从来没体验过这个。后来我就唱完了要下
  去,底下观众不让下,把我那个口袋都给撕了,我只好又唱,最后可能连唱了三
  个歌。那时候大唱样板戏,所以后来就把我调到宣传队了,还差点进了一个专业
  团体,但是那机会失去了,当时我真是差点进了工程兵文工团。
  鲁豫:那时候你就是想回北京吧?
  邹静之:也许是吧,这是最想的,但如果不能回北京,有机会去一个能够唱
  歌的文艺团体也行,我觉得也可以。
  在与歌唱演员的理想失之交臂后不久,邹静之又来到河南农村插队。为了能早日回北京,他继续报考文工团,邹静之尝试了各种装病回城的办法。这一段经历在他三十年之后的作品《宋莲生坐堂》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鲁豫:当时你决定自己装什么病就能回城了?
  邹静之:我是从北大荒离开以后又到了河南,在河南是最凄苦的日子,我就
  要办病退。当时有一本医书叫《赤脚医生手册》,后来我就发现有一种病是可以
  装出来的:腰椎间盘突出。就是他在试的时候你躺着,一般病人的腿抬不起来,
  这是可以装的。还有一个就是咳嗽也疼,让你勾大拇指勾不了,让你腰怎么动也动不了等等,当时我就把所有的东西都背会了以后就去了铁路医院,结果所有的“症状”完全符合腰椎间盘突出。我们那时候有很多病退的奇招,比如一个人怎么能使温度计显示发烧的度数?就是夹住了以后不断地弹没有水银的那头,这样
  那个水银柱就往前冲,所以当时我两个手在那啪啪地一直弹。
  鲁豫:那弹爆了怎么办?
  邹静之:对,有人就弹爆了,然后就穿帮了。其实一般弹七下的时候就是
  三十八度五,这个都要不断地做试验。我当时弹弹一看今天三十八度五就可以
  了,然后就不弹了,医生一看三十八度五,一摸脑袋不热啊?就赶紧给大夫说我晕着呢,这是一种方法。我们那也有笨的,量体温前夹一个馒头去了,还是新出锅的那种馒头,结果把温度计插进馒头以后超过四十度,水银柱给冲爆了。医生拿出来就说好像你发了多高的烧似的,结果一看原来是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