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说“积极思考”一无是处,而是说“积极思考”如果是自然转化得来的,它就会是人自己内在的领悟和理解,而不再是灌输进去的一个外来思想,它会是人的生命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会非常真实和有力量。
被灌输的积极思想也是一种思想制约,是一种看起来“好”的思想制约,它也是我们需要去内省的内容。因为这种“好”是一种人为做作、机械的好,从真实、自然的标准来看,说到底也是虚假的,因此,要看看我们呈现出来的那些“好”的、“优秀”的方面是我们自自然然的真实状态,还是因为我们认为应该那样才造作出来的?如果我们按照“应该”的标准去做,有没有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念头被压制、掩藏了起来?
积极思考是一种用正面积极的方式来代替负向状况的方法。比如,你害怕去做一件事情,积极思考告诉你胆小害怕是不好的,要有勇气,勇敢地去做那件事情,依着积极思考,你便鼓起“勇气”用“勇敢”来对抗自己的胆小害怕。
以内省的方式改变负面状况与积极思考完全不同。 同样是针对你害怕去做一件事情的状况,诚实地内省则是,要去看清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所害怕的具体是些什么,然后知道了自己所怕的那些东西并不是真的可怕。内省是对胆小害怕进行静观和自动地化解。当胆小害怕被消除之后,勇气就会自动降临,同时你自然会对生命产生更积极的新认知。
在锡吕·玛塔吉女士的一段讲话(讲于1982年)中,对于积极思考有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不管是好还是坏的思想,你只要跳入思维里,就会进入一种惯性的动力,在那里你会由一个思想跳入另一个思想。有些人说,那坏的思想应该以好的思想来对抗它。换句话说,就好像一辆汽车或一列火车由一个方向开来,被从另一个方向开来的车推回,两辆车会在某一中间点停住。那或许是好的,但有时会造成伤害,一个被好的思想压制住的坏的思想停留在那状态下,有时会反弹,这在很多人身上发生过。他们压制一些正常的思想,告诉自己要对别人施善行好等等,这种人有时会感到困扰,忽然间变得恼怒,而此时别人又不了解他们。……这就是为何我们应无思无念地把所有的思想都从心中摒除,这样你就会随时自动地停留在中央。”
逃避与面对
很多人逃避自己,这障碍来自我们希望自己“好”,我们不愿意看到自己“不好”。因此,我们身上发生了“不好”,就转过脸去,并且用“自我欺骗”的方法去遮盖自己的“不好”,甚至让自己的“不好”合情合理。
现在,要建立一种新的“好”与“不好”的标准,真实就好,虚假就不好。勇气只不过是将真实呈现出来的力量,真正的懦夫是那些不敢面对自己的人。一个人要有勇气接受真实,有勇气摒弃虚假。内省所需要的勇气就是去看、去面对、去承认那些实际发生的。
真实就好,虚假就不好。你要用这个新标准,来面对自己,衡量自己,跳出自我欺骗的循环。事实上,真正的情况是,在每一件事情上,你都面临着是成为勇士还是懦夫的抉择。而那些敢于面对自己的勇士心里都知道,一个不必再做任何欺骗、心清如镜、坦然地做真实自己的人,内心是多么的轻松和自如。投靠真实的报偿是巨大的。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4。态度(1)
非此即彼
什么事情也重要不过你对事情的态度。事情的发生,从心灵成长的角度看,甚至没有意义,唯一的意义就是暴露你的态度。我们往往只看到事情,而看不到自己的态度,因而,我们需要打开内在的眼睛,那样便不再对自己盲目。
当一个人还在意识的粗糙层面,即仅仅是被思维主宰时,这人呈现的状态就是只有两极化的态度。一件事情不是对就是错,一个人不是好就是坏,对人不是热情过度就是冷若冰霜,不是坚持到底就是永远放弃等等,在两极之间摆动,或者停留在某一个极端上。
非此即彼,是思维的特点。如果一个思维告诉你向东是好的,那就自然地意味着,向西是不好的。但思维又总是在变化,今天这样是对的,明天就变得不对了,后天又是一种新说法等等,没完没了。所以,思维、观念都是短时间内有效的,而且思维的结论一定是支持什么或者反对什么,当你接受了某个结论,那么你就只能选择停在两极的某一端。事实上,两极化的思维看起来是两个互不相容的相反观点,其实它们是同一回事,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超越了这个层次,你便可以看见整枚硬币。那时你对整体一目了然,自然、便不再一边倒地陷入其中某一极。
只有凭借发展心灵能力,升高我们的注意力,才能够达到一个可以看清思维的程度。而观察到内在的思维活动,就是内省。通过内省,我们会知道,不是事情,而是我们对事情的执著成为牵动我们在两极之间摆动的木偶线,当我们从事情之中把自己抽离出来,木偶线就切断了,那么非此即彼的游戏就会结束。
第三种态度——察知与静观
第三种态度是超越了思维、跳出了思维才会有的一种态度。只有跳出二元的思维,高于思维,才能看清思维的活动内容。爱因斯坦也有过类似的表达,他说,我们不能在产生问题时的同一思想高度上解决那个问题。意即要提升了意识的高度之后才能解决之前的问题。
思维能够带动人的言行,决定人的言行,它有着一定的能量。有人甚至为某个错误的信念而付出生命。要超越思维,并非简单的事情。这要靠灵性的觉醒,就是来自我们心灵的力量。关于觉醒这一意思,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中国儒家用“天人合一”来表示,道家说成得道、悟道,佛家说成回归自性、见性、开悟、觉悟等,古印度则称为“瑜伽”。当这个心灵的力量升起,我们便醒觉着,就有能力看清楚思维在我们头脑里的运作,这样,我们将有能力超越非此即彼的二选一的限制,而发展出一种折中的、微妙的、抽离观察的态度。这种态度往往给人一种神秘感,让人感觉像是在此与彼之外,又像是在此与彼之间;像是彼此皆可,又像是彼此皆非。
第三种态度的表现是知道什么在发生但不作出反应,不评判,仅平静地知晓。好像是没有什么态度,有点让那些惯用头脑的人捉摸不透、无所适从。身在其中,却好像置身事外,那么镇定自信,却又好像没有立场。第三种态度是超然静观、不能理性理解的态度。
要避免一个容易产生的误解。静观是指内在没有针对事情产生任何的思维、念头、情绪,并不是单单地指在行为上不作反应。有些人性格内向,不在言语行为上表露头脑里的想法,也压制自己的情绪,看起来表面上也没有反应,但这完全不是静观。静观是个内在的状态,内在无思无念的虚空状态。 。。
4。态度(2)
这第三种态度源于内在稳定的静默。静观的态度并不会让人成为一个没有任何作为、对人对事视若无睹的木偶。一个人拥有静观的态度,其外在表现依然可能会伴随着自然而然发生的各种行为,即在静观状态下,人会作出直接、简单、自然的行动,这种行动不可以被解释,是生命能量使得人那样去做了,或是出于直觉、上天的意志。所以,静观不是一种外在的表现,而是内在的状态。
若一个人不能静观,而是对某件事情在自己的内在发生了反应,通常这个内在的反应会相应地表现在外部行为上。那么通过发生的外部表现,去看清里面的想法、情绪具体是怎么样的,正是一个内省的路径。
其实,对于那些与你没有多大关系的事件,你是个旁观者,自然有第三者的视角。最关键的是,在所有的事情上,特别是与我们自身有利益关联的事情上,我们要建立起这第三种态度。事情与我们无关痛痒,自然你的态度也无关痛痒,那没什么了不起。心灵成长要面对的,是那些与你休戚相关的事情,那些你自己正置身其中的事情。当面对着自己的利益得失或人际冲突时,毫不执著而不动声色,那说明你在心里已不再与那些所谓的利益执著牵连,这便是达成了内在的超然静观。
下面是一些第三种态度的例子。
在接受与抗拒之间
当一件事情发生,它就已经成为事实。 对于一个事实,除了去接受,我们还能做什么?抗拒意味着和事实对抗,否定事实。而事实是完全无可否定的,它已经在那里了。所以,抗拒、不接受事实的态度真是不可思议的愚蠢。
比如,有个人莫名地骂了你一句,通常人不可能接受被无端地羞辱,很多人会抗拒,“为什么要骂我,你有问题”。但这抗拒是愚蠢、无效的,无法改变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但却改变了你的心情,抗拒事实的结果就是搞坏自己的心情。如果我们建立了第三种态度,那么很简单,我们知道他在骂人,我们接受这个事实,但我们就是看着这一切,发生就发生了,继续就继续吧,结束就结束了。你虽身在事态之中,但内在却虚空得令自己有置身事外的态度,甚至你还会觉得这真是一出有趣的戏呢。如果你已经有这样的态度,事实会怎样呢?那个骂人的人,会自动撤退,因为他会突然感到自己在骂一个不存在的人。
在这里,接受是一种允许其存在和发生的容纳。接受与抗拒之间的态度包含着两个微妙的区分,接受不等于赞同,接受所发生的事情,但不等于赞同那件事情。其次,当我们不赞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也不必去抗拒,即不赞同也不等于要去抗拒。
在相信与怀疑之间
对人、对事完全相信而全盘接受,那就趋于迷信盲从;如果跑到另一个极端,十分怀疑到全盘否定,也可能被疑虑包围而错失良机。
在相信与怀疑之间的第三种态度是科学的、验证的态度。对于不了解的事情,先把它当成假设,随之亲身验证。这也是霎哈嘉瑜伽的创始人锡吕·玛塔吉女士告诉我们的一种态度。事实上很有意思的是,那些刚刚接触,还没怎么去体会这种瑜伽的新人,却常在嘴巴上说这是好的。嘴巴上讲这瑜伽好的这些人却并不怎么练习。还没有进一步的体会验证就下了结论;这种态度不够科学,不够诚实也是不负责任的。
4。态度(3)
未经亲身验证就下结论是狂妄无知的行为。如果我们不去验证,那么我们也没有办法去了解其是与非、好与坏。当然,我们也不会事事都去了解和验证,对于不了解的事情,我们也完全没有资格评判。
这里面有一个对事实尊重的问题。 诚实地尊重无论何种事实,很可能这个新的事实挑战甚至推翻了你先前的所有信念。作为一个诚实的人,在事实面前是要老实地接受,并需要更新自己先前的认识,做到从善如流。
在麻木与狂热之间
一个极端是对人、对事情冷漠无知、麻木不仁;另一个极端是过度投入而丧失了分寸。这两个极端都是有问题的。每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与我们都是有所关联,我们不能视若无睹,起码我们要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应该有怎么样的恰当的回应和行动。另一方面,行动过度就是狂热,狂热会导致过犹不及,因而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拿捏其中的分寸和尺度。
比如点木柴生火煮饭,如果火太小,木柴只是冒出烟雾,我们无法煮熟饭菜;但是,火太大,熊熊燃烧的大火也不能让我们煮好饭,甚至还可能烧毁我们。火的燃烧要在一个适当的程度,我们才能很好地利用它。其他的事情大都如此,态度上我们不能麻木不理,要去关注,但也不要过度关注,使自己深陷进去。
通常麻木是因为心扉未能打开,弄不清自己、他人和事情的原委。而狂热往往是由于不明白行为的本质是什么,也就是不明白行动的最终目的,因此不停地做出行动,目的已经达到了,甚至已经变得有害了还继续行动。
因此,在麻木与狂热之间的第三种态度是,在平静中用心去行动,当效果显现就适可而止。
对自己的态度
说到态度,通常会被认为是我们对外在人、事、物的态度。还有一个根源性的态度,就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态度,一个人怎么对待自己,怎么认识自己。
你对自己的态度决定你对他人的态度。如果你对自己是信任的,你也会信任别人;如果你是关心自己的,那么你也会关怀别人;你是尊重自己的,那你也懂得尊重别人。
你怎么对待自己,成为你怎么对待世界和他人的一个基础。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可以反过来应用,看看我们怎么对待外部世界,以及外部世界怎样对待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如何对待自己了。凭借这一点去内省,每当我们遇到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我们即省察自己的身上是否有相同的情况。比如,你看到一个人不诚实,在说谎,那么你会反过来看看自己,我有没有哪里做得不诚实呢?这样我们把外部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当成我们可以看见自己的一面镜子,这时,我们就已经达到能够全面地、随时地内省的程度了。
人们研究这个研究那个,科学涉猎的范围延伸到了客观世界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但就是没有去研究人自身。如果研究者自身有问题,怎么能确保研究出来的东西是正确的呢?如果镜面上布满了灰尘,那么镜子就无法如其所如地照出其他东西。肮脏、扭曲的镜面都不能真实照出其他东西。这就是说,我们对自己的态度就如同一面镜子,当我们十分清晰地了解自己、透彻地了悟自己的时候,这面镜子就清洁干净了,可以真实地照见外部世界了。也许你体会过,当你自己变了,你会发现世界也变了;当你自己悲观消极时,世界也仿佛在末日的笼罩之下;当你自己的心态晴朗无比时,周围也都充满美好。所以,擦亮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最重要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4。态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