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大觉金仙没垢姿”明说祖师的身份是仙而不是佛;但第二句又说他是“西方妙法祖菩提”,看来同时也是西方之祖。后面又说“与天同寿庄严体”,说明他是天地开辟之时就存在的人物,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实在是太难了,如来佛的弟子辈人物自然可以排除在外。我们基本上可以将其锁定在太上老君的身上了。
◆三星洞是个什么所在
我们再看祖师所居的洞府。祖师洞口有一个石碑,上面写着“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实际上,这些指的都是心,灵台、方寸都是心的意思,如方寸已乱就是心已乱,而方寸大乱是心神大乱,这就很不好了;灵台清明则是心灵清明。斜月三星是一个字谜,是一个弯勾上面三个点,就是心字。很多人认为孙悟空到三星洞发现了自己的本心,从而开发出自身的潜能。清人陈士斌认为,“以此心为天地之心,则可;以此心为人心之心,则失之远矣”。刘一明认为,“菩提心,即天地之心,亦名道心”。不管是“人心”还是“道心”,着眼点还在于心本身。
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个与主流的观点稍微有些不同的说法。
三星洞洞府所在是西牛贺洲。第八回中如来曾这样评价西牛贺洲:“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说西牛贺洲“无上真”,就是没有真正的高手。看来如来佛虽然神通广大,却没有觉察出方寸山中的三星洞。有人据此认为,菩提的道行不逊于如来,因为他可以避开如来的法眼。。 最好的txt下载网
太上老君与孙悟空的关系(7)
我认为对这件事还可以有另外的解释。这个地方的地名到处都用“心”字,可能是指它不过是绝世高手虚构出来的,是老君用意念开辟出来的一个空间,以在这里点化悟空,使其悟道。这个三星洞的历史上,除了孙悟空以外,也没有培养出什么别的出众人物,似可构成一个佐证。如果是这样,如来探测不到这个所在就很正常了。也正因此,当孙悟空学成毕业之时,祖师不许悟空说是他的徒弟,不让悟空以后再去找他。其实,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可飞十万八千里,从东胜神洲到西牛贺洲经常飞来飞去,应该多次从灵台方寸山上空飞过,难道心中能没有一点感触,没有一点异动。 悟空寻师和学艺的过程也很古怪。他在南赡部洲游荡了###年,一无所获。然后渡海来到西牛贺洲。一天,他听到一个樵夫在唱歌,这樵夫唱什么“观棋柯烂,伐木丁丁”等等,也听得没有头绪,不过,最后一句总算听懂了,“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这神仙不就在这里嘛。然后由樵夫的指引,找到了祖师所在的洞府。在洞门口,也是从里面走出一个童子把他引进去,而不是他自己敲门进去的。如此看来,从樵夫的唱歌到他给猴王指引路线,再到童子把猴王领进山洞,表面上是孙悟空主动寻访找到师父,但实际上这也可能都是祖师安排好的。毕竟,孙悟空到了洞门口都还不敢进去呢。没有樵夫在孙悟空的听力范围内大声唱歌,吸引他的注意力,也许他在西牛贺洲再游荡个###年,也难免一无所获的结果。对这件事,我们可以问一下,到底是孙悟空找到了师父,还是他在祖师的指点之下才找到了师父?
祖师教孙悟空本领的时间维度也很有意思。悟空入门以后,师父一直上了七年的课,孙悟空经过七年时间,终于开悟了。在这种情况下,师父决定在晚上秘密向他传授长生之道,这个教学过程很短,其实只有一个晚上。然后很有意思的是,书中紧接着是这样一句话:“却早过了三年,祖师复登宝座,与众说法。”这个“复登宝座与众说法”,说明在孙悟空独自暗中修炼的三年内,祖师再也没有出来与众徒弟会过面。看来,师父并没有把其他徒弟放在心上。而且,这一次复登宝座,讲了半天,全都是考察孙悟空的道法进展,并附耳传了他七十二般变化的口诀。可见,其他徒弟在祖师心目中基本上是可有可无的。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所有线索几乎都指向了一个人,就是太上老君。如果菩提祖师真是太上老君所化而成,那么祖师门下弟子的“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这十二个辈分也就好理解了,其中包括“如”字辈也不足为奇。如果祖师门下真有这十二个辈分的弟子,那么,他的实力实在是不容小视啊。孙悟空是从仙石中生出来的,这块石头“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九宫八卦”显然是道教的名词,可见孕育孙悟空的仙石“道气十足”。仙石采天地之灵气,吸取日月之精华,这也与道家的修炼法门颇为一致。
菩提祖师到底是谁,很难说有什么定论。这里说菩提祖师是老君的化身,也不过是一种猜测,而不可能有什么确凿的证据。关于祖师身份的猜想,每一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到了最后,就需要比证据,看支持哪种说法的证据最多、最有力。即使如此,最后的结论还是要由每个人自己拿,这其中涉及不同人的喜好问题。
我们认为,祖师的身份对整个故事的完整性有重要的影响。由此,书中很多看似偶然、不合理的事情,都可以有比较合理的解释,包括从大闹天宫到保唐僧取经,这些发生在孙悟空身上的宏观故事都有了合理性。你看取经队伍的组合,唐僧是如来的弟子,悟空是老君的弟子,充分体现了利益的平衡,佛道双方都很满意,达到了双赢的结果。祖师的身份,也有助于解答两个常见的疑难问题:一是孙悟空本领的前后反差;二是大闹天宫时天庭为何对孙悟空有那么宽大的处理。
悟空本事的巨大反差(1)
读《西游记》,有一个现象常常令人大惑不解,就是孙悟空给人的印象是本事前后出现了巨大的差异。在大闹天宫之时,他给人的感觉是威风八面、所向披靡,而在保唐僧取经的过程中,则屡屡受挫,要到处找人帮忙。在取经路上,真正由孙悟空独立降伏的妖怪没有几个,主要是白骨精、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车迟国的三位国师、驼罗庄的红鳞大蟒、隐雾山的豹子精等等。大多数妖怪是在各路神仙的帮助下降伏的。如果没有各路神仙的帮助,光靠着孙悟空等几个徒弟,唐僧是到不了西天的。这件事细究起来,跟孙悟空的师承来历有很大的关系。
◆对悟空本事差异的几种解释
对孙悟空的本事差异可以有多种解释,我们大体上把它们归一下类:
第一种解释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孙悟空执行的任务不同了。在大闹天宫的时候,孙悟空从事的是破坏工作,其他天庭众神的目的是要捉拿住他,而他又身负筋斗云神功,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可以采用游击战术,来去自如,指东打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只要众神拿他没有办法,就算他成功了。他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采用不计后果的做法,没有什么顾虑,可以放手去搏。
在取经路上,他的职责是保护唐僧,不再能采用游击战术了。而且,现在情况正好相反,唐僧师徒在明,妖魔鬼怪在暗,妖怪不求打败他,只要他拿妖怪没有办法,妖怪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妖怪的重点在于吃到唐僧肉。在这种情况下,悟空即使碰到通天河的金鱼精,也无计可施,毕竟他水底下的勾当不行。如果是在大闹天宫之时,像红孩儿、金鱼精这样的妖怪,当然不能给他造成任何麻烦,因为他们并不能有效地阻止孙悟空给天庭搞破坏。另外,被保护人唐僧也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经常被妖怪扣为人质,使孙悟空在援救工作中投鼠忌器,这也对他造成一定的制约。
不仅如此,唐僧对孙悟空还有一定的防范心理,一方面不愿他功高震主,另一方面又担心他滥杀无辜,经常给他念紧箍咒,这使孙悟空颇为烦恼。其后果是,既挫伤了孙悟空的工作积极性,也限制了他的能力发挥,使他在工作中瞻前顾后,不能放开手脚。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很多场战斗未开始就胜败已分了。
第二个解释的方向,是从个体的内在动力入手。当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他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斗,所以能够使出浑身解数,有时甚至可以超水平发挥。反观天庭众神,情况就有很大的不同。天庭的体制非常奇怪,由于没有退休机制,编制又不能无限制地膨胀,因此,在天庭做官,基本上没有什么升迁的途径。长此下去,众神就断了建功立业,以求升迁的念想,逐渐养成了得过且过、大家相安无事就好的官僚风气。试想一下,冒出一个妖猴来,某人捉住他了,又能怎么样,难道还会得到提拔不成。二郎神、王灵官在与孙悟空的战斗中出了大力,又得到了什么奖赏?太上老君让好不容易被捉住的猴王从八卦炉中逃脱,又有谁去问责?何况这猴子十分滑溜,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打得过就打,被包围就跑。战斗毕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事情,哪位神仙肯特别卖力去擒他呢?就算捉住了他,也难免被人说成是爱出风头,不一定有什么好果子吃。
这么一想,孙悟空大闹一番对天庭一干神将来说可能还是好事,不是有很多枭雄采取“养寇自重”的做法吗。有叛军才能显示出天兵天将的重要性来嘛。借这个机会,他们也可以跟天庭提一点关于福利待遇方面的条件,要求加点工资应该是很顺理成章的想法吧。君不见,刚刚镇压完孙悟空,一些天将感到自己地位提高就得意忘形,接连发生了卷帘大将打碎玻璃盏、天篷元帅调戏嫦娥仙子的事情。
另外,我们还可以想象,如果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让青牛精、黄眉怪、青毛狮子这些神仙的坐骑和手下去对付悟空,它们肯定没有多大的积极性,不会像做妖怪的时候那么卖力,十成本事能发挥出三成就不错了。
在取经路上,情况正好颠倒过来了。这一次,众妖怪不知从哪儿得到消息,说吃了唐僧肉或者吸了唐僧的元阳,可以长生不老。这对他们构成了无穷的诱惑,一个个为此目的而前仆后继,真可谓“杀了白骨精,自有后来人”。丝毫不以死去的妖魔为戒。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孙悟空,他对于保这个“肉眼凡胎”到西天的任务本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过是想借此求个正果罢了。悟空与妖怪也没有什么血海深仇,有些妖怪还与他沾亲带故,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他对抗妖怪的目的只在于保师父不受伤害,以及有时潜意识中想出出风头的想法。这样,他在战斗中就很难尽全力施为。而且,他后来也逐渐知道,有些妖怪是不能随便乱打的。 。 想看书来
悟空本事的巨大反差(2)
第三个解释的方向是从能力的不同特性入手。从表面上看,似乎神仙妖怪都可以按照战斗力、法力的大小排队,法力高的必然战胜法力低的,实际上情况远不是这么简单,其中还有一个相生相克的问题,此外,法力是分不同领域和范围的。例如,猪八戒擅长水战,在水里孙悟空就不一定能讨到好去。红孩儿的烟对别人可能不管用,却能有效地对付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蝎子精的倒马毒十分厉害,如来曾被她在左手中拇指上扎了一下,“如来也疼难禁”,连观音都承认“我也是近他不得”。这样的狠角色,观音指点悟空寻峁日星官降妖。那双冠子大公鸡一声鸣,琵琶精就现了原形;二声鸣,她便浑身酥软,死在坡前。再被呆子一顿钉耙,捣为肉泥。可见一物降一物,这道理在神界也是适用的。
孙悟空的一些能力特性,在大闹天宫的时候,容易发挥其长处。他的法力不是最高的,但是抗打击能力非常强,有金刚不坏之躯、铜头铁臂,一个筋斗云能走十万八千里,加上脑子灵活、思想上的框框少,给天庭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在取经路上,孙悟空的很多长处不能发挥,反而要去应付众多妖魔的长项,这时,就显出孙悟空神通不够全面的一面来了。
此外,还有第四个解释方向,认为大闹天宫之时,天界还有很多高手没有出手,因此,从表面上看,孙悟空似乎所向无敌,其实还并不能这么说。这种说法也有道理。孙悟空大闹天宫,不过是因为座次问题,即孙悟空能不能参加只有高级官员才有资格进入的宴会。在天庭高人来说,这实在是一个闹剧,不屑于参与捉拿孙悟空的行动是十分正常的。镇元大仙在仙界算不上顶级人物,但他要拿住孙悟空是很容易的事情,镇元大仙都不出手,像元始天尊、灵宝天尊这个级数的就更不会出手了。其实,太上老君、观音菩萨在南天门观战,老君用金刚琢打了孙悟空的脑袋一下,这个场景颇有点儿戏,岂不正表明他们这些高人的某种心态吗?当然,高人们不愿出手,可能也与天庭体制有关,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四个解释方向,基本囊括了一些重要的可能性。而且,这几个解释方向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①。
①这四个解释方向中的有些内容严格说起来其实是有问题的,例如敌暗我明、要保护唐僧等等都不能解释孙悟空战斗力的前后反差。这里的关键在于,胜败不是通过唐僧是否被捉和被救回来衡量的,如果我们要客观地考察孙悟空的战斗力,主要只需要考察孙悟空与妖怪在战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力就行了。
我们这里在前面几种解释之外,再提供一种新的解释,这种解释认为,由于孙悟空是太上老君的弟子,因此,众神在与孙悟空的打斗过程中敷衍了事,不肯卖力。
◆金箍棒是身份标志
如前所述,金箍棒是老君在八卦炉中亲手打造的法宝,而且“这条棍,天上地下,都有名声。”这条棍大禹治水之时也曾用过,大禹此时应该也在天庭之上吧。我们想象一下这样一种情况:江湖之中突然崛起一位武林新秀,其武功之高、声势之盛令人侧目。来人的历史记录如同一张白纸,看不出所以然,武林中负有盛名的高手耆宿从他的武功中看不出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