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户在股市里究竟能不能挣到钱?
老张是我所在营业部里做现场交易的散户,经常来听我的培训,一来二去,也就熟悉起来。8月的一天,他又来听我讲课,还带来了一个朋友小刘。讲课结束后,他俩非要请我吃饭,盛情难却,我也就去了。
“你说,这股市究竟能不能挣钱?”看着我迷惑的眼神,老王补充说:“以我这么多年炒股的经验来看,想从股市里挣钱很难啊!”
“股市当然能挣钱,我到现在都挣了快30%了。”小刘插话道。
“你懂什么,你炒股才多久啊?不是才一个月吗?”因为喝了点酒,老刘情绪有点激动,“这是你运气好,正好一波小牛市让你赶上了,把时间拉长了你再试试就明白了。”
“我从96年开始炒股,到现在满打满算也有14年了。这14年下来,就感觉没挣到钱。”老张喝了口酒,继续说,“97年那波牛市倒是赶上了。长虹,厉害!一口气涨到60多。那时候啥都不懂,虽然赶上了,非但没挣钱,似乎还亏了点。”
“2001年那波行情呢?你应该有点经验了吧?”我问道。
“那回倒是挣了点钱,但随后而来的熊市长啊,4年,把我给熬得都发誓再也不炒股了。”老张回应道。
“后来你真忍住不炒了?”小刘问道。
“2005年和2006年初倒是忍住了,2006年年底的时候还是没忍住,又进去了。”老张回应道。
“结果怎样呢?”小刘显得很好奇。
“到后来都涨疯了,连07年加印花税都没挡住,直接涨到07年10月中旬6124点。这波牛市狠,也真挣了不少钱,最多的时候挣了300%,但08年大熊市又全都回去了。”老张的眼睛亮了起来,但说到08年的时候又暗了下去。
“真是可惜了”。小刘咂了咂嘴,颇有几分遗憾地说,“然后呢?”
“然后就是最近的09年这波行情了,也挣了不少,但这一回跌下来,挣的钱又所剩无几了。转了一个14年的大圈,又回到起点了。” 老张有点黯然神伤地说道。
“所以,我说啊,这股市根本挣不到钱。”老张的手很有力度地在空中挥了一下,作出了一个结论。
“……”小刘听完,眨巴了一下眼,没再说话。
我也没有说话,看了看老张,沉思起来:是啊,散户在股市里究竟能不能挣到钱?出路在哪里呢?
2、个人炒股者的真实情况
在股市中,类似于老张、小刘这样买卖股票的炒家,通常是有三种称呼的:股民、散户和个人投资者。
先来看股民这个词。“股”好理解,指的是在股市炒买炒卖股票。“民”在字典中的主要解释是,非官方的,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民”与“官”对应,往往带有轻贱的意味在里面,如贱民、草民、山民、小民等。解放后,“民”虽已没有了低贱的说法,而被称作人民、国民等,但非官方的身份却是确凿的,这就决定了“民”往往难以获得第一手的官方动态,如政策的变化、正式的宏观经济数据。在股市中非官方的炒股者,这就是股民。
再来看散户这个词。“户”在字典中比较贴切的解释是“登记户口的册籍”。当然,证券市场的管理者不是人口普查机构,他们为股民造户登记的目的不是为了查户口,而是为了有效区分客户、维护股市的正常交易秩序。“散”的意思是:没有约束,处于分离的状态。用“散”来组词有:松散、散漫、懒散、披头散发、散架、散居、散乱、散兵游勇等。毛利元就是日本战国时期割据一方的强大诸侯,被誉为“日本第一智者”。他有三个儿子,很担心自己死后三人不团结。一天,元就找来了兄弟三个,先给他们每人一支箭,三人都折断了,可是无论谁,让他把三支箭合在一起尝试折断,都没有成功。于是,元就乘机告诉三人,万事都要齐心合力。这就是著名的“三矢之训”的故事。三个亲兄弟,尚且要用这样的方式才能捏到一起,形成一股合力,更何况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的普通散户呢?大难临头各自飞。各行其事的最后,往往是被主力各个击破。登记在册、松散而不团结的炒股者,这就是散户。
最后来看一下“个人投资者”。 关于“投资”,比较正式的解释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投资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在股市中进行的投资可以归纳到证券投资里。“投资”的说法听起来似乎很高级,但别忘了前面还有一个限定词“个人”。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你也仅仅只是“一个人在战斗”,唯有你才会真正去关心自己的“投资”,而别人是不关心的,因为你的“投资”和他们无关。如果你是“机构”、是主力,那么或许还有其他人想来观察你的动态。但很可惜,“你”不是。“你”仅有自己。“个人投资者”这个称谓,是一个看似华丽但本质孤独的包装而已。
从以上三个称呼可以知道,个人炒股者的真实情况就是:非官方、不团结、一个人在战斗。
归根到底,股民是一个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
这么看来,股民要想在股市中生存,难!
那么,作为散户的股民,出路何在?
txt小说上传分享
3、看破庄家本身比炒股更难,不如不做
在无数次的培训中,我问过无数人这个问题,而问题的答案也是各有千秋。
有人说,我可以狙击庄家。听到这个回答,庄家笑了。主力钱比你多、消息比你灵通、专业水平比你高、经验比你丰富、心态比你好……庄家样样都比你强,你拿什么去狙击呢?庄家又有什么理由不笑呢?狙击庄家到最后,往往是散户自己被狙击了。狙击庄家,想法很好,但不现实。
还有人说:我可以识破庄家的盘面语言,那就更是笑谈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俩人面对面坐在一起,一方能猜到另一方在想什么吗?能猜到另一方下一句话要说什么,下一步要做什么吗?显然不能。同样的道理,即便你和庄家面对面坐着聊天,你也不可能猜到他脑子里在想什么,他下一句话要说什么,他下一步要做什么。而通常的情况是:作为散户的股民不可能和庄家接触,那就更不可能了解他的脾气、秉性和态度了,更不要奢谈识破庄家了。既然连面对面都无法看透庄家的想法,却想通过研究盘面去看透你素未谋面的庄家想做什么,这不是天方夜谭又是什么呢?庄家的底牌只有天知、地知、他知。猜测庄家的想法和行为,这件事本身比炒股更难,没有意义,不如不做。
所谓看庄、狙庄、擒庄、克庄,那是股市中最大的幽默,笑谈而已,当不得真的。狙击庄家,此路不通。
接下来怎么办?、
。。
4、选势和选股
有人说,大势最重要,散户的根本出路在于看对大势,顺势而为。这句话是没错,但看准了大势之后,能不能选对股、是不是会操作却又成为了新的问题。看懂了大势,也要选对股、会操作才行。否则一场牛市过后,也仅仅只是瞎忙活而已,一旦操作不好牛市赔钱的情况也不是没有。以吉林制药为例,2008年10月28日,大盘触底1664点的那天,收盘价是元,而2009年8月4日,大盘触顶3478点的那天,该股的收盘价却仅为元。同期大盘涨幅为109%,而该股不仅没有跑赢大盘,还出现了的负收益。牛市赔钱,一场悲剧酿成了。宏观分析是用来选势的, 讲的是“选择在什么样的大环境下进入股市”。势选对了,还要选对股才行,否则牛市赔钱的情况也极有可能发生。
还有人说,基本分析是散户的最大出路。如果能选对一只好股票,就可以不用操心了,长线拿着就是,不必折腾。以伊泰B股为例,1999年3月9日,复权价(考虑了分红、送配股之后的价格)最低仅为美元,而在2007年10月26日,该股复权价格最高达到过美元。8年半的时间,涨幅达到了惊人的213倍。收益看似惊人,但是如果选错了买入和卖出的时机会怎么样呢?同样以伊泰B股为例,1997年8月27日,复权价最高为美元,而到了2004年7月1日,复权价开盘为美元。近7年时间的等待,非但没涨,反而还微跌了。两段长度相似的时间,收益却有天壤之别。基本分析是用来选股的,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股票来进行具体操作”。股选对了,还要选对操作的时机才行,否则很容易做错波段,把明明可能赢利的操作做成亏损。
5、技术分析是散户的唯一出路?
更有人说,技术分析是散户的唯一出路。作为弱势群体的散户,学会一个牛叉无比的技术比什么都强。姑且不论这种极端的技术分析至上论是否正确,单就技术分析方法本身而言,也如天上的繁星一般数不胜数。其实,很多技术分析的方法都不过是一些基础分析方法的变形而已。它们通过或简单、或复杂的变换之后,加上一个空有其表的华丽包装,就变成了一个颇能唬人的噱头。举个简单的例子,单拿均线理论来说,就可以变换出无数的方法。
方法一,把5日、10日和20日均线相加除以3,这就是一种均线分析方法,可以起一个华丽的名字叫三线短轴驱动法;方法二,把60日、120日和250日均线相加除以3,这就又是一种均线分析方法,可以起另一个华丽的名字叫三线长轴驱动法;方法三,把三线短轴驱动法和三线长轴驱动法组合一下,加入金叉和死叉的概念,再起个名字叫做三线双轴驱动法;方法四,三线短轴驱动法中加入权重的概念,认为越近的均线越重要,于是5日均线的权重取3,10日均线的权重取2,20日均线的权重取1,把5日均线乘以3,10日均线乘以2,20日均线乘以1,然后三者相加除以6,换个名字叫三线加权驱动法……如果愿意,这样的方法能够无限变换下去。然而单是这样的内容似乎还不够丰富,这几种方法要怎样才能丰满起来形成一些看似强悍无比的理论呢?可以这样操作:把这些方法拿过来对各只股票分析一下,牛市熊市分析一下,在不同事件和政策影响下的具体运用拿出来再分析一下,于是,一批看似华丽的技术分析方法就出炉了。上面说的还只是单用均线来变换的情况,如果加上别的元素,那么就更复杂了。比如说:方法N,在三线双轴驱动法中加入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叫做双轴时间金窗维度法等等。
其实,这些方法本质都是一样,只是换了一个样子而已。当然,这还算是好的,至少以均线理论为基础,核心没有太大的问题。不像有些技术分析方法以各种稀奇古怪的事物作为理论基础,那就完全是胡说八道、误人子弟了。看到股市能挣钱,很多人兴致勃勃地进来了。他们通过书店、网络、朋友圈等各种途径得到了一些炒股秘籍,在家里闭门潜修,奢望能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找到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盈利方法。但研究了半天,才发现自己苦心钻研的所谓高深理论,不过是一堆垃圾而已,非但不能帮自己盈利,反而使自己亏损连连。许多人初入股市的时候,并不明白技术分析的潜规则,等明白这些简单道理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转了一个圈,又回到了起点,于是悔恨交加,感叹“学海无涯,知识无边,股市无底”。然后陷入迷茫之中,不知所措。这些股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在有效技术分析方法的识别上出了问题。技术分析选时,讲的是“对于已经确定的大势和个股,选择什么样的时机买入和卖出”。但是,这些方法汗牛充栋,而且有很多往往都自相矛盾,让人无法适从,具体应该如何选择呢?
近2000只股票,每只股票一年中都有大约250个交易日,相似的图形有很多,上涨、下跌、横盘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怎么能确保你所选择的那只股票在你进行操作的那段时间里就一定会大涨呢?
“选时”,即如何采用有效的技术分析手段,在合适的时间段内买入和卖出股票,这就是我们在后续的内容中所要具体探讨的问题。
电子书 分享网站
6、一个趴黑活的司机带给我的思考
有一次,我去北京郊区的一个建材市场买装饰材料。从市场出来的时候,准备打个出租车回家,等了半天没等到,只好打个黑车回家。因为刚刚选到了满意的建材,兴致还算高,于是和黑车司机攀谈起来。
“师傅,生意还好吗?”我问道。
“好什么呀,”他瞥了我一眼说,“成天起早贪黑,累死累活也挣不到几个钱。”
“我看你刚从建材市场里出来,你是不是买房了?”他关心起我来。
“没错,”我笑了笑,“今天来看看建材,准备装修房子了。”
“你难道没有房子吗?”我反问他。
“我有房子啊,城北XXX小区的贫民窟。”他回答,“要是我的另一套房子还留着多好。”
“另一套房子,什么意思?”我有点奇怪地问道。
“当初我在人民大学北三环附近是有一套房子的,结果后来让我给卖了。”他回答,“那时候大约是1999年,80来平米的房子当初才卖了十几万。”
“就算按照那时候的价格算,也卖便宜了吧。”我有点惊异地说道。
“确实是卖得便宜了,这不是一个朋友要吗,当时房子空着也没什么用,就便宜点卖给他了。”他满脸遗憾地说,“想起来真后悔啊,现在怕是300万都不止了。”
“你当初卖房得的那十几万呢?”我好奇地问道。
“唉,那时候不是流行各种电器吗,买了录像机、照相机、大彩电什么的,全都花了。”他颇有几分索然地答道。
“如果当初房子没卖,现在也不至于如此辛苦天天拉黑车了,而且还得担心被执法队抓。”他继续说着。
“那时候我儿子还小,现在都23了,处了个对象,过几年就要结婚了,而房子还不知道在哪里,总不能和我俩挤一块吧。你说我当初卖房的时候,怎么就没考虑到我儿子的问题呢?……”他似乎打开了话匣子,还在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而我却陷入了思索之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