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巨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色巨塔-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根据透视和照X光的结果,他认为是极初期的贲门癌,如果不及时根治,情况会持续恶化,所以叫我大哥赶快动手术。我哥哥于是立刻住进医院,接受了手术,但在手术后第22天就死了。”
  “在手术时执刀的财前被告在手术后立刻去国外旅行了吗?”
  “对,在我大哥手术后第9天就出国了。”
  “放下手术后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就出国的行为,的确让人觉得不负责任,但之后交给谁来负责了?”
  “一位叫柳原医生的年轻助理。”
  “所以,你是不是认为出国前财前被告的看诊态度缺乏诚意?”
  被告律师——被告诉讼代理人——河野立刻提出了抗议:“审判长!原告律师刚才的讯问属于诱导询问,请予以驳回。而且,在法庭上也不应该有指责被告的言论!请审判长加以提醒。”
  审判长立刻警告关口律师:“原告律师刚才的发言的确属于诱导讯问,请收回。”
  “好,我更正。你认为财前医生在出国前的态度怎么样?”
  “他从手术前就显得很匆忙,陪在病人身旁的家属也可以感受到。手术后也不闻不问,一次都没有来看过我大哥。当我大哥呼吸困难的症状发作时,即使我们要求他来诊察,他也以抽不出时间为由,从没有来探视过。”
  “你们知道佐佐木庸平在手术后会死吗?”
  “不,财前教授说,这是早期发现的癌,只要动手术就没有问题,给我们吃了定心丸。而且,还说手术十分成功,我们根本没料到他会死。虽然他对我们保证,但没想到我大哥还是死了。这个医生的行为造成了这么大的不幸和损失,我们一定要追究他的责任,并让他接受法律的制裁,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社会上遭受医生误诊而忍气吞声的众多病人和家属伸张正义!”
  信平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发抖。
  “我讯问完了。”
  关口律师结束了讯问,审判长看着被告律师。
  “被告律师,你有没有什么要问的?”
  “是的,我要进行反对讯问。”
  被告律师河野似乎早已等候多时,他满面红光地站了起来。
  “你刚才的证词中,很详细地描述了财前教授的看诊态度,那都是你的所见所闻吗?”
  “不,是我大嫂告诉我的……”信平支支吾吾地回答道。
  “所以说,大部分都是听说的,对吗?”
  ……
  河野律师的提问达到了反对讯问的效果,便说:“我的讯问结束了。”
  “本庭没有问题要讯问证人佐佐木,请下一位证人出庭。”审判长命令法警道。
  金井副教授一副高高瘦瘦的身材,穿着朴素的深蓝色西装站在证人席上。
  “你最后一次为病人诊治是什么时候?请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6月20日下午6点左右,我接到主治医师柳原的报告,说病人的病情发生急剧变化,我立刻赶了过去。当时,柳原医生在做肋膜穿刺、抽取胸水的处置。但如果多次排液,会使体内的总蛋白量降低,容易引起极度衰弱,加速死亡。所以,第二次穿刺只抽了5CC,之后我又指示柳原医生注射强心针,并要求护士搭起氧气罩,用氧气瓶补充氧气。”
  “请你谈一下从病情急剧变化到死亡过程的情况。”
  “在搭好氧气罩时,病人1分钟的呼吸次数为7~8次,于是又增加了氧气浓度,但他的呼吸次数仍然很少。30分钟后,呼吸变弱,病人不时因为痛苦而扭曲身体,所以,我指示柳原医生注射第二支强心针。但病人的呼吸继而变得断断续续,15分钟后,出现了青紫症状,不久就过世了。”
  “请你谈一下财前教授在出国前的情况。”
  “通常在出国前,教授都需要张罗出国的准备工作,以及安排出国期间的诊疗、医局内的事务交接等,会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大部分人会在出发前5天就向校方请假,但财前教授只在出发前请假了一天。除了针对出国期间第一外科整体的诊疗作出指示,还详细指示了教授执刀病人的术后处置工作,他忙碌的情形远远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那么,财前教授无法按家属的要求为佐佐木庸平先生看诊,也是因为实在分身乏术吗?”
  “对。不仅是佐佐木庸平先生,他根本没有时间直接、充分地为任何一位病人看诊。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必须对各主治医师下达指示,由主治医师去负责。”
  河野律师点了点头:“我没有问题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岌岌可危(5)
当他回到座位时,由关口律师进行反对讯问。
  “胸腔外科属于您的专业科目,在诊察过病人两次,又看到排液的胸水后,却无法判断到底是癌性的胸水还是结核性的胸水,这不是有点奇怪吗?”
  关口律师的讯问十分尖锐,金井副教授咬着嘴唇,一言不发。
  “在病人病危之前,柳原医师是否曾经和你商量过,或是请求你的指示?”
  “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我在第二次诊察时,病人的病情还不是十分严重,而且,财前教授在出发前已经指示过柳原医生,所以,我并没有做什么新的指示。”
  “你会不会认为柳原医生是按照财前被告在出发前的指示,才使佐佐木庸平先生过世的,也就是说,是财前被告的指示有某种程度的失误?”关口律师穷追猛打。
  “我无法回答这种问题……”
  金井的额头上渗着汗珠,被告律师河野忍无可忍地站了起来:“审判长!原告律师刚才的讯问明显地充满恶意。”
  审判长同意了他的抗议。
  “好,那我换一个问题。你认为病人的病情为什么会突然恶化,最终导致死亡?”
  “我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看顾这位病人,他也不是我动的手术,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
  “那我最后再问你一个问题,像佐佐木庸平先生那样,癌细胞转移到肺部时,是否不应该动手术?”
  “这要视肺部转移灶的大小、部位而定,无法一概而论。但教授亲自在手术前做了检查,判断动手术比较好,我相信有他的理由。财前教授是食道、贲门癌的权威,我相信他的判断。”
  关口律师说:“好,谢谢你,这样就可以了。”
  当关口律师恭敬地结束讯问回到座位上时,审判长对金井副教授说:“本庭有几个问题要讯问金井证人。你刚才说,你的专业科目是胸腔外科,并不是癌症,所以,无法明确阐述直接造成病人死亡的原因,真的是这样吗?”
  “是。现代医学分得很细,同样是胸腔外科,癌症专业的医生和结核专业的医生,虽然在诊断方法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意见分歧的状况。因此,我认为在像本案这种会告上法庭的特殊病例中,非专业的医师不能轻易发表有关诊疗是否妥当的意见,所以,我不想说一些自己没有把握的事。”
  针对护士石川千代子的询问结束后,审判长向原告律师关口和书记员确认已经完成了下一次传唤证人的手续后,便宣布休庭。
  “今天的审理到此结束,下一次将在10月22日下午1点开庭。”
  满头白发、瘦削干练的大河内教授站在证人席上时,比上一次有更多医学人员参与的旁听席上顿时充斥着一股紧张的气息。财前坐在被告席上,神情严肃地望着大河内。坐在原告席上的佐佐木良江和小叔信平,也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注视着毅然地站在证人席上的大河内教授。
   。 想看书来

良知的考验(上)(1)
原告律师关口面对着大河内:“请告诉我们您的解剖结果。”
  “第一,关于手术是否成功的问题,手术中医生已经将胃完全切除,并采取了将空肠和食道缝合的食道·空肠吻合手术,缝合十分完美,周围完全没有缝合不全或炎症,可以说,手术本身非常成功;第二,关于癌细胞是否转移到其他器官的问题,虽然癌细胞没有转移到腹部的器官,但在左肺下叶部有像小指头一样大的癌组织,并且周围有三个米粒大的癌转移灶;第三,关于导致病人死亡的肋膜炎,在肋膜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肿瘤,血性胸水中也有癌细胞,所以,我推断为癌性肋膜炎。”
  “直接死因是什么?”
  “是因为并发了癌性肋膜炎,使血性胸水累积在肋膜腔内,胸水的压迫造成心脏衰竭,进而导致死亡。”
  “左肺的病灶和贲门部的癌哪一个是原发病灶?”
  “胃贲门部应该是原发病灶。肺部的癌是转移灶的几率相当高。”病理学家措辞严谨地说明道。
  “您认为癌性肋膜炎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我无法精准地推算出时间,但我可以断定应该不是死亡前两三天或四五天发生的,应该在更早之前。”
  “原来如此。也就是说,虽然您无法精确推算时间,但可以断定不是死亡前几天,而是更早以前就发生了。”关口律师为了增强审判长的印象而重复着。
  “引起癌性肋膜炎的原因是什么?在佐佐木庸平先生的病例中,会不会是对胃贲门部的手术侵袭导致肺部的转移灶急速转移?”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有各种不同的学说,我无法给你明确的回答。”
  “如果目前还无法确定针对有转移灶的主病灶进行手术是否正确,那么,在佐佐木庸平先生的病例中,是否代表手术本身就是一项错误的决定?”关口律师立刻点到了问题点上。
  “这必须视转移灶的大小、数量、部位和病人在手术前的身体状况而定,无法一概而论。至于采取哪一种方式,必须请教执刀的临床医生的意见。”
  “我明白了,没有问题了。”
  关口律师回座后,审判长问:“被告律师是否需要讯问证人?”
  河野律师富态的身躯缓缓站起,他以恭敬的态度开始讯问大河内。
  “刚才很荣幸有机会聆听您对病理解剖的见解,但我认为解剖尸体必须以家属自觉的要求为前提。据我所知,这次是因为某位医师对佐佐木庸平先生的死因有着高度兴趣,才会怂恿家属进行解剖的。这未免太兴趣本位了,您不认为这是对死者的一种冒犯吗?”
  大河内斜眼瞪了河野一眼:“你刚才说,进行病理解剖只是基于医生对死因的兴趣,我想要告诉你,只有对医学一无所知的19世纪的人,才会说出这种轻率无知的话来。”
  大河内的义正辞严让河野律师霎时愣了一下。
  “请问解剖是在死后几小时进行的?”
  “4小时后。”
  “我听说解剖愈及时,愈能够获得正确的知识……”
  “没错。虽然是愈早愈好,但死后4小时不会对解剖的正确性产生太大的影响。”
  “您可以确定左肺的病灶不是结核,而是癌组织吗?”
  “无论是在解剖时以肉眼观察,还是解剖后针对该病灶标本做组织学检验,都可以确定左肺下叶的病灶是癌组织。”
  “您所说的肋膜炎的症状大概会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刚才我已经回答过了,我只能说,就病理观察来看,并不是死亡之前短时间内发生的,而是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了。”
  “您所说的‘相当一段时间’,可以解释为财前教授去欧洲的期间吗?”
  河野律师紧追不放,大河内则瞪视着河野。
  “我只说不是死前短时间内,并没有说是财前教授去欧洲前或是去欧洲之后。”他语气强硬地顶了回去。
  “我明白了。最后想再请教您一个问题,根据您的病理解剖记录,上面写着肺叶上有炎症现象。肺叶上出现炎症现象,是不是可以认为是肺炎的症状?”河野律师问得十分巧妙。
  “的确,在肉眼观察时和组织学检查中,都发现肺叶出现红色的炎症现象,所以,应该有肺炎症状。”
  “那也可以认为是财前教授在一开始就诊断出的术后肺炎吗?”河野乘胜追击。
  “不,从那个炎症的情况无法判断是术后肺炎,还是与癌性肋膜炎并发的肺炎。”大河内的证词毫无偏袒,骁勇善战的河野律师似乎也对他无计可施了。
  “好,我没有问题了。”
  当河野回到座位时,审判长说:“本庭要讯问证人。你刚才说,当有转移灶时,有些意见认为该动手术,但也有些意见认为即便存在某些转移的情况,仍然可以动手术。请你谈一下你的意见。”
  

良知的考验(上)(2)
“我认为,由于目前还缺乏绝对有效的对策可以对抗癌细胞转移,因此,除非有必要,否则不应该对主病灶造成外科的侵袭,但这只是我一介病理学者的意见,我刚才也说过,必须询问实际执刀的临床医生的意见。”
  “对于是否应该动手术的问题,就等临床医生来决定。从病理观察的角度,你对财前被告的处置方法有什么看法?”
  “虽然肺部已经有了明显的转移病灶,但他仍然对胃贲门部的主病灶动了手术,应该有他的道理,问题只在于他的道理有没有超出必要的范围。但如果是因为手术前疏于检查,没有发现肺部的转移病灶而动了手术,就是缺乏临床医师的注意义务。”
  坐在被告席上的财前顿时脸色大变。审判长翻开书证,和左右的陪审法官讨论着。原告律师关口站了起来:“审判长,为了厘清刚才大河内证人认为该由临床医生鉴定的问题,原告方面要申请鉴定人。”
  代表被告的河野律师也立刻站了起来,不甘示弱地表示:“我方也要申请鉴定人!”
  旁听席上的医学相关人员情不自禁地面面相觑,法庭上出现了一种不寻常的气氛。一旦原告和被告在申请临床医师作为鉴定人后,鉴定人将表达财前五郎到底有没有医疗疏忽的重要意见。
  席间的气氛异常尴尬,鹈饲医学部长、河野律师、财前五郎和又一四个人围坐在一起,面前的热酒都快凉了。
  “大河内教授今天的证词可真不妙……目前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下一次的鉴定人讯问中挽回劣势。”
  “你说得对,得在下一次的鉴定人讯问中扳回一城。下次鉴定事项的焦点,在于是否该针对有转移灶的癌症动手术,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