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之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话之道-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实话,如果你不是那种老是认为“我才是正常人”“我才是社会的中坚”的人,就不会理所当然地永远用充满优越感的轻蔑态度去看待辍学的人、上瘾的人、脆弱的人,也就不会太粗鲁地直接质问别人某些尖锐的问题,而是会采用谈话的方式,来试着了解对方的处境。

另外,在公事上,必须问出尖锐的问题时,我建议拿“抽象的第三方”来当替死鬼。

比方说,老板做出了很蠢的决定,你想提醒老板这个决定很蠢,你就可以把你要问的问题,推给老板“比较没辄”的第三方势力。例如:“老板,全省的经销商他们叫我来请问您,如果您海报印这么大,他们要贴在哪里?”这类的问法。

我访问过一堆大官,当我要问这些大官某些尖锐的问题,比方说贪污的传闻、性骚扰丑闻等等,我也会抬出这种“第三方势力”来提醒受访的大官,例如:“您就任即将满三年了,媒体记者们在报道您的政绩时,恐怕也一定会提到,一直都没有得到您亲口澄清的,有关两年前的那则收贿事件的传闻……”

还有一种说法,可以尽量把对方听来刺耳的,有审判味道的字眼,改成用一些“具体的陈述”,例如:“蔡教授,同事都在传你的论文是抄袭的……”可以改成:“蔡教授,我们收到这份英国的学术期刊,上面这篇论文,跟你上个月发表的那篇,内容上重叠的部分,大概有五千字……”

虽然用字比较多,但也显得比较具体,不像是直接指责对方,而是要求对方就事论事。

问题也许尖锐,但并非出于恶意。什么都不问,放给它烂,让老板毫无准备地被全省经销商嘲笑,让教授在网络上被骂到狗血淋头完全溃不成军,让官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陶醉、像金鱼活在漂满自己排泄物的金鱼缸里面,一直吃进去再拉出来,这才是懒得管你去死的冷漠吧。

人生难免出现尖锐的问题。逃得过就逃,这是我们的天性,但逃不过的话,就处理吧。

位看起来就人缘很好的人、站起来和你玩些问答或猜谜。 
   
  不管他是自愿花钱买票、或者是被老师老板逼着来听你演讲。只要你体谅他的疲劳,给他一些乐趣,以及两到三样有用的讯息,他就会觉得你是个非常好的演讲者,下次还愿意听你演讲。

上页下页
适度的挑衅,能让谈话热络
分享到:
sinaqzonerenrenkaixingdoubanmsn
古古有个同学,是墙头草的化身,不管别人说什么,她都说好。明明是戴金镯子的欧巴桑,发疯穿了整套英国女王才穿的粉蓝套装加粉蓝帽子,她也称赞有品位;明明不该骑上人行道的脚踏车叮咚叫她让路,她也乖乖让路;明明节奏慢到让人以为是放映机卡在定格上的大烂片,她也说其实还不错呀;明明就应该坐牢坐到就算头上长出灵芝来都不够久的大坏蛋,她也说得出他其实也蛮可怜。

也许有人以为这种像鼻涕虫一样的滥好人,是很好的谈话咖(谈话对象),因为她永远不会唱反调、应该跟谁都聊得来。事实上呢,根本没有人想跟她讲话。跟这样的人讲话,就像对着墙壁练习挥网球拍一样,如果你是想苦练“如何靠自己一个人完成一百场谈话”,那她倒是很好的练习对象。

你看每一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台下前两排坐的全是好莱坞的风云人物,平常一呼百诺、喊水会结冻,可是每年典礼的主持人,一定会挑当年最红的两三位来开点恶作剧的小玩笑,说他们整形整到这场戏跟上场都不连戏啦、离婚付的赡养费比演过最热卖的电影的票房还要高啦,这类当事人苦笑、但全场大乐的玩笑话。这时主持人尺度的拿捏确实微妙,但无论如何,奥斯卡是不会请一位对全场贵宾歌功颂德、唯命是从的人来主持的,因为那样的典礼一定是沉闷的,像坐在网球场边看一个选手跟一面墙壁对打一样沉闷。

适度的挑衅,绝对能让谈话热络。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意见被重视、被探讨,而不是被一个完全没原则的人敷衍了事地点头称是,应付过去。

“陌生的富豪,向一对缺钱的年轻夫妻提出条件:一千万,丈夫把妻子让给富豪一个夜晚,接受,还是不接受?”像这样的电影故事,大家讨论起来,就会显现每个人不同的个性、价值观。“世界末日来临时,有一艘救命的大船可以搭载三十万人,你觉得凭你应该拿到一张上船的票吗?”

这些问题,如果真的要面对,实在很考验人。还好,愿意花一千万买一夜的富豪不易遇见;还好,不必等到世界末日,人生也早已充满各种三灾六难,说不定拿到船票的那一刻,你马上心肌梗死呢!但这类很直接的问题,很能激发大家参与。至于气氛是否愉快,会不会演变成太剧烈的争论,那是要走着瞧的,但比起老是聊艺人的八卦或哪家店在打折这类话题起码能够增进对自身以及对朋友想法的进一步了解。

有个小小的提醒:如果你很坚持你愿意为一千万出让尊夫人一夜,留神回府之后,尊夫人罚你睡沙发五夜。

上页下页
不想交浅言深的话,应该避开的地雷
分享到:
sinaqzonerenrenkaixingdoubanmsn
小戈今天第一天上“统计学”的课,上着上着,觉得教授长得很奇怪,又一会儿,发现隔壁坐的同学长得很漂亮。小戈正想着要怎么跟这位漂亮同学搭讪,刚好下课铃响了。小戈赶紧抓住机会,对漂亮同学露出白牙齿一笑,说:“刚刚上统计学这个教授,长得好奇怪喔,整个人像马铃薯一样……”

漂亮同学看了看小戈,说:“他是我爸爸。”说完就拿起课本走了。

人生处处有地雷,如果你没有被炸到,那只是因为你还没有踩到,不是因为你那区域这么好都没地雷的。

在大人的社交圈里,有时连问候对方的另一半,都变成高危险的问候语。因为婚姻或伴侣这些关系,都挺脆弱的,随时会有变化。如果在一位女性濒临离婚时,问候她:“你先生很好吧?”不管这位女性是否坚忍不拔,总归是件残忍的事。而且,更倒霉的是:你可能会莫名其妙地从此变成这位女性眼中的讨厌鬼!她可能觉得你语带嘲讽,可能觉得你的语气是在可怜她,可能她觉得你知道了些什么她先生外遇的传闻,而再也不想见到你……

当然你是无辜的!但谁叫你要走进地雷区?你为什么不聊聊正在流行的电影?(除非你真那么倒霉,正在流行的电影刚好又是讲外遇离婚。)

在这件事情上,请不要模仿我们这些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作风。我们做访谈时,常常在扮演谈话的探险者。我们的工作就是交浅言深,就是迈开大步在地雷区中奔窜,看看引发地雷时,是谁被炸到!这是观众看我们的原因,但这是表演,不是现实世界。

我们有主持人的工作身份做护身符,但一般人在生活中,可没有这样的护身符。我们录完影以后,是可以斟酌剪辑,降低伤害的,但现实世界里一言既出,是没办法剪辑的。别人心里一旦对你有了芥蒂,化解起来总是要费一番工夫,何苦?

如果不想交浅言深的话,应该避开的地雷有哪些呢?

我的建议是:第一,对方很容易有苦衷的、不方便对不熟的人说的,比方说:财务状况、生什么病、感情状况、小孩的成绩等等。第二,是对方很容易有强硬立场的,谈起来容易起争执的,比方说支持哪支球队、讨厌哪个明星、信哪个宗教、吃素的攻击吃肉的或者反过来吃肉的攻击吃素的等等。

很多欧巴桑不尊重这些界线,动不动问人家:为何还不结婚?还不生小孩?一个月赚多少钱?房子买在哪里?她们以为这样是跟人家熟络,但其实这就是她们会变成可怕的三姑六婆的原因:她们交浅,一年见不到一次面,但她们很爱言深!

我知道,好友谈话,必须谈得深才有意思。但这事急不得,等到交情够了,再深入地谈吧。电视上的访谈节目,应该打上警示语:“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硬生生的报出数字,很难记住

“小戈,你是哪一年生的?”古古问。

如果小戈照平常那样回答他是哪一年生的,虽然未必不好,但毕竟就只是一个数字,除非刚好古古对这个年份本来就很有印象,要不然,大概小戈说过,古古就忘了。

“小戈,你是哪一年生的?”

“我出生那年,迈克尔·杰克逊出了那首《Beat It》喔!”(顺便唱两句)

“真的!这首歌超棒的!”

“对啊,可惜歌红我不红!”

“哈哈,又不是你唱的!”

这当然是小戈在高攀迈克尔·杰克逊,但反正高攀也不用交钱。不过要能说出这种话来,还是需要事先为自己做一点功课,而且要视讲话的对象,而改变你高攀的对象。如果小戈是去一家人寿保险公司面试,面试的是位满头白发的长者的话,那可能就不用《Beat It》,倒是可以试试“我出生那年,竟然同一年有两位大明星过世耶!英格丽褒曼和葛莉丝凯莉都是那年夏天死的!两个人只差了十六天!”(当然,这也很危险,可能白发长者还比较熟悉迈克尔·杰克逊也说不定。而且,面试时对长者说有人死掉这种事……不过,既然是人寿保险公司……)

反正啊,硬生生的报出数字,是很难给人留下印象的。小戈如果对古古自我介绍时,用了《Beat It》这一招,可以想象下次古古和别人提到小戈,或者是新闻又提到《Beat It》这首歌时,都会发挥联想的效果。

这一招,还可以避开一些讲出口会有点尴尬的答案。照礼貌来讲,就算很熟的人,也不见得可以任意聊起对方收入这样的话题。但是,这是一个白目者意识高涨的时代,白目的人越来越理直气壮地活着,就算初次见面,直接问对方收入的状况也不再那么罕见了。

“那小戈你一年可以赚多少钱啊?”

除了“关你屁事”之外,小戈也可以用一些不算隐瞒,但也不太具体的回答。

“如果去迪拜住那家最贵的帆船旅馆,大概只够住一个礼拜吧……”

反正也没讲是住哪一级的房间。而且,这种答案就像乌贼喷出的烟雾一样,也许可以混淆白目发问者的注意力,把话题转向旅行啦、住过哪些旅馆的趣事啦,这些比较有趣的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顺便展现一点你的“国际视野”啦。

你可能会问我:“我为什么要跟白目的人聊有趣的事?”

我的回答是:“那你就用‘关你屁事’那四个字好了。”:拉弓→放箭,拉弓→放箭。留一点空当,让听的人消化,只要你的话值得一听,不用担心,对方一样会见识到你威力的。


19 幽默像走路,讲笑话像翻跟斗 
   
  「阿拉伯数字0,在逛街,迎面遇到也在逛街的阿拉伯数字8,擦肩而过的时候,数字0忍不住哼了一声说:胖就胖嘛,干嘛把腰带系那么紧! 」 
   
  这个笑话,是小戈很喜欢的笑话,每次说的时候,在座的人也都会笑。 如果,小戈说完这个笑话的时候,另外有人接着说:「真的耶,我们上学期的生物老师,真的很爱把腰带勒在大肚子的正中间哦……」 
  如果谈话这样发展,那小戈说的这个笑话,就算是发挥了带动话题的功能,可是,很多笑话并不能带动话题喔。不但不能带动话题,有时还会停止话题。不信的话,你下次试试看在热络的谈话中,硬生生插进去一个笑话,看看会不会中断热络的气氛。 
  比方说,大家正在讨论奥斯卡典礼上,女明星谁穿得最漂亮,有人说卡麦蓉. 迪亞茲,有人说娜塔丽. 波曼,这时你忽然想起这个笑话,唯恐忘记,赶快开口:「我问你们,我问你们:世界上,哪一种鸡,跑得最慢?!」这时大家只好停下来,礼貌的指几种鸡,配合一下,这时你宣布答案:「是妮可鸡,因为妮可.基曼!哈哈哈……」我想你应该有九成的机会,让原本热络的谈话,立刻冷却下来。 
   
  请试着了解:幽默感,跟笑话,是两件事。 
   
  有的人讲话很有趣,很吸引人,但却很少讲什么「现成的」笑话。就像很会煮菜的人,不会把罐头浓汤热一热就端给你喝,还期望你说「真好喝」。 
   
  笑话不是万灵丹,谈话中一定需要万灵丹的话,好笑或有趣的故事,应该会比笑话有效果得多。 
   
  我朋友中,有几位是台湾的原住民,他们常常讲起一些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好笑的事,每次讲出来,都让谈话变得好活泼,比方他们说:「原住民不免被平地人影响,学了些平地人的习俗,有次,部落一位老人过世,学平地人的葬礼,在灵前点了两根白蜡烛,可是部落的小朋友没看过葬礼点蜡烛的,一看到那两根白蜡烛,现场的小朋友都赶快拍着手开始唱「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这样的故事,会带动大家都讲些在葬礼中的糗事,或者是去异地做客时遇到的趣事,因为是很生活的故事,而不是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接话的罐头笑话,当然是比较能引起谈话众人参与的兴趣。 
   
  讲话幽默的人,就像走路好看的人,你跟她走在一起,会觉得很平常的走路,也是赏心乐事。而讲笑话比较像翻跟斗,翻得好不好姑且不说,但其实很少人喜欢跟一个没事就翻跟斗的人一起走路的。。



●在台上,把人当西瓜就糟了 
   
  小戈被公司指定,在员工训练的大会上,做十五分钟的演讲,台下听讲的,会有长官、还有三百名新进员工。 
  小戈隐约记得,有前辈指导过:「如果上台演讲会紧张,就把台下的人、都想成是一颗一颗的西瓜就好了。」 
  小戈决定采用这一招,来降低自己初次在公司大会上演讲的紧张。他上台以后,一心催眠自己「~~西瓜、台下的都是西瓜~~」,结果,很不幸的,他自我催眠十秒后,一睁眼,眼神刚好和坐在第一排的总经理对上!小戈吃了一惊,很明显的那不是一颗西瓜,就算是西瓜、也是修炼千年的西瓜,两个眼睛瞪得比龙眼还大!这下催眠效果烟消云散,小戈结结巴巴、似笑非笑、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