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这样看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医这样看病-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外的进口喷剂,和一些抗过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西药。近一年来鼻炎很少复发,然后到了今年过年前,妻子患了感冒,感冒好了后,喉咙就一直干痒,有时感觉喉咙有黏液,堵得慌,呼吸时喉咙感觉有冷空气进入,而且呼吸也不顺畅。带她去看医生,每次医生都是开了一堆糖浆类的药物,治疗针对的还是过敏性鼻炎,然后将药吃完没有任何减轻,仍然是每天不停的喉咙痒,需要用咳嗽来止痒,后来我自己写了个方子:桑皮15克,杏仁12克,前胡12克,陈皮12克,川贝15克,黄芩10克,桔梗12克,紫菀12克,射干12克,煎服3服,还是没有好转,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网友互动2(4)
罗大伦答:
  我们所说的久咳,首先要排除因肿瘤或者肺结核等引起的咳嗽。
  余下的有一种咳嗽,西医叫做咽源性咳嗽,就是感冒的同时引起了慢性的咽喉炎症,这个炎症会总是引起咳嗽。大家可能都关注气管等部位了,忽视了慢性咽炎也会引起咳嗽。所以我在治疗长期咳嗽的病人的时候,总是在方子里加入薄荷、射干等通利咽喉的药物,通过实际观察,这样效果就好了很多。我曾经把我治疗久咳的方子给大家介绍过,其实我是想让大家按照此方,找当地医生参考的,但是很多朋友拿着这个方子就开始服用,结果几服药就好了。有的网友,吃一两服好转些以后,我劝他还是找当地医生看看吧,于是去了,结果给治疗坏了,又咳嗽了,再服用这个方子一两服,又快好了,我又劝,结果又坏了,最后网友不管我的劝告,自己一直服下去,几服就好了。这说明一个问题,这个久咳现在各地的治疗效果不好,而这个方子的思路是值得大家研究的。
  我再把这个方子写一遍:细辛3克、五味子5克、薄荷9克、射干9克、法半夏9克、杏仁9克、枳壳9克、桔梗9克、沙参9克、陈皮6克、瓜蒌壳9克、甘草3克,如有黄痰等热证,加入黄芩5克、桑白皮9克。
  这个方子是江西著名老中医林鹤和老先生所创立,是我学习而来,我不敢掠人之美。一个老中医,一辈子都会有那么一些效方,这些里面都是闪光的精华,我们不学习,不总结,就可惜了。很多医生在临床中面对久咳的患者束手无策,却不知早有人总结出治法了。
  此方我应用多年,治好久咳患者无数,许多都是咳了两三个月甚至更久,医院毫无办法者,一般在四服到五服之间痊愈,不用多服。之后可以用通宣理肺丸或者金匮肾气丸善后。
  Yueyingerkui问:
  罗老师,鼻窦炎和鼻炎最难受的是睡觉时鼻子不通气,我有五六年的鼻炎了,那个桔梗元参汤能吃吗?有副作用吗?
  罗大伦答:
  桔梗玄参汤是治疗“肺气郁升,鼻塞涕多者”,这里面突出的是个“郁”字,鼻塞,同时流的鼻涕是清鼻涕,这是寒邪郁留在鼻窍,导致的肺经气机不通。如果流的是黄鼻涕,说明此时有热,黄元御用的是五味石膏汤,前面有网友写了方子。黄元御还写了另外一个方子,是苓泽姜苏汤:茯苓9克、泽泻9克、生姜9克、杏仁9克、甘草6克、橘皮9克、苏叶9克,这个方子治疗的是鼻塞的特别的严重,说话声音都不清楚的,这是体内的湿气特别重,再加上寒湿瘀滞,导致的鼻炎,具体的症状还应该有全身的其他表现,比如舌苔白腻,四肢肿胀,胸脘痞闷等有湿邪的症状,方子里的泽泻不可久服。
  仔细想想,我还是不赞成网友自己拿方服药,最好还是请当地的医生帮助分析一下,看看自己适合其中的哪个方子。
  狂爱萝卜问:
  罗老师及维肝、杏虎等各位老师、朋友,请教一个问题:
  我妈身体每遇到生气、着急或着凉就会犯尿道炎,轻则小肚子憋憋堵堵,重者排小便时感觉不适,更严重的觉得疼,想问一下,这个病能不能根治。平常要注意什么?
  罗大伦答:
  朋友你好,很为你的孝心感动,母亲是我们最亲爱的人,母亲的身体健康确实牵动着我们的心,这也是古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书生是在母亲有病的情况下,走上从医的道路的,这是孝心驱动的啊!

网友互动2(5)
你母亲的病首先要进行检查,看看尿检的结果如何,是否有白细胞或者红细胞,一定要小心,这种病在中医里称为“淋证”。一般在治疗这种病的时候,很多医生看到尿道炎这个“炎”字,就觉得该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或者是用抗生素来治疗,但是很快就会发现,这方法似乎当时有效,可是过一小段时间,就马上开始反复了,这样的患者我见过很多,她们很痛苦,每次的治疗都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实际上,在治疗这种病的时候,一定不要一心清热,要从疏肝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仅仅用一些寒凉的药物去攻伐,这样只能导致脾胃的阳气受伤,使得肝气越来越淤滞,肾气越来越寒凉,这样这个病不但不会好,人体的正气还会受伤,这个病也会迁延不愈的。
  很多妇女都有这种病,我们到底该怎么治疗呢?我的体会是一定要从疏理肝气的角度来考虑,我在这里特别推荐清朝名医黄元御的传人,麻瑞亭老先生的方子,我刚学中医时,学的就是他老人家的思路,而且对于这个病,我也一直使用他的方子,深有体会,疗效是很不错的。麻老治疗淋证用的方子是:猪苓9克、泽泻6克、炒白芍9克、丹皮9克、当归9克、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炒杜仲12克、泽兰15克、炒蒲黄15克、冬葵子9克、半枝莲9克、焦山栀6克、白檀香3克、桉树叶3克,方子里面的白檀香和桉树叶有的地方可能买不到,这是麻瑞亭老先生独特的用药,我通常用扁蓄6克、瞿麦6克来代替,同时我的方法是用艾叶15克熬水,用这个水来泡脚。
  另外,可以让您母亲每天坚持喝一杯豆浆,因为大豆里有类似雌激素的成分,对老年妇女来讲,适当地补充该类物质,对治疗是很有好处的。
  我举个我治疗过的例子,有位五十多岁的妇女,患了肾盂肾炎,尿路感染。这个病她已经患了不是一两天的了,而是不断地犯病,然后休养,再犯病,每次是稍微凉到一点,就犯病,然后就是服用三金片,打抗生素,开始控制得不错,后来复发的频率越来越快,犯起病来是尿频得很,一会儿一趟厕所,然后尿急尿痛,总之很痛苦。
  当然,她也求助过中医,她自己讲了看中医的经历,去找了个医生,这个医生一看是下焦的炎症,于是就开了个方子,服用后,这个妇女反映,当天晚上就浑身发冷,直打哆嗦,然后就再也不敢服用了,我让她把方子拿来一看,是八正散的路子,全都是寒凉的药物,她把这个病就是当一个热证来治,“见炎治炎”了,正好这个患者身体也虚弱了些,于是就反应如此强烈。最后我就按照麻瑞亭老先生的方子来治疗,调理这个患者的气机,没到一个星期,这个患者尿检的白细胞就消失了,我又开了方子善后,最后这个患者就彻底好了,完全再也没有这个病的困扰了,后来再见到她,简直和以前是判若两人。
  具体你可以和当地的医生来商议,让医生根据症状来判断具体的证型,参考这个方子来调理,希望您的母亲早日获得康复!
  

怎样面对凄凉的日子
很多朋友问过我,自己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非常的不如意,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看你这辈子到底想干什么。
  如果你没有目标,没有生活方向,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要干什么,这你就痛苦了,这种人,即使是在非常优越的生活条件下,也会过得没滋没味儿的。
  可是,如果你有了自己的方向,有自己的远大的目标,那这些环境问题就不会影响你了。甭管什么吃得好坏,甭管周围的人怎么看你,就是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吧,总有一天,你的能力提高了,周围的人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我前两天看电视,残奥会节目,真实的采访,说北京有位残疾人,因为电击,失去了双臂,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要用双脚来进行,什么刷牙、洗脸的,这环境够艰苦的吧?人家没有失去希望,他还要上班干活,上班做什么呢?修理钟表。
  您说这都可能吗?我估计他周围的人一定是嘲笑者居多,这环境可谓是太严峻了,自己的条件不好,周围的环境不好,但是,这位小伙子有自己的目标,他不管别人怎么说,就是一路直行,天天练,最后越来越熟练,还真能用脚指头修理钟表了。
  而且,这位后来还练出了一手绝活儿,就是专修瑞士手表,别人修不了的,他一修就好。
  当时播放他修表的镜头了,特难受,是人整个弓在椅子上,头努力凑近双脚,眼睛上还要夹着一个专用的放大镜,这姿势一般人都做不出。
  但人家活儿特好,就连双手健全的人都比不上。
  就是这种人能够成功,他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一心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而去,现在这位小伙子,被瑞士请到他们国家去工作了,每个月的工资是五万人民币,已经去了几年了,在瑞士也特轰动,老外也佩服得不得了。
  所以,不要管周围的环境有多么恶劣,不要管自己的条件有多差,只要你的心中有目标,就向着目标前进吧,当你在努力中脱胎换骨以后,你就会超越这一切的。
  我们没有办法知道黄元御在来到北京以后,受到了什么待遇了,因为黄元御留下的有关生活的资料特别的少。
  我们能够确定的是:黄元御又回到了太医院,但是,他非常的不得意,一直处于半用不用的状态,整天在清冷的房子里,很是孤独,人也变得越来越孤愤。
  在这种被边缘化的状态里,黄元御一直生活到去世。
  此时,距离他走到生命的尽头只剩下七年的时间了。
  那么,面对如此糟糕的工作环境,黄元御是怎么面对的呢?黄元御的想法是:不管它,越是在艰苦的环境里,越会磨炼出杰出的人物,我的目标是要把中医思想研究透,写下来,我才不管环境如何呢,我只是向着我的目标前进!
  黄元御自己说过:“世之最难长者,得意之事,玉楸子(黄元御的号)往往于失志之中,有得意之乐。若使得志,则必失意,若使得意,则必失志。圣人无全功,造化无全能,与其得志而失意,不如得意而失志。二者不可兼,宁舍彼而取此,此中得失,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中忧乐,未易为俗人言也。”
  在《四圣心源》的序言里,黄元御老师也把这种想法给同学们好好地讲了一番,大家可要听好了,谁都保不齐自己是否会陷入逆境,如何对待,人家黄元御老师做了解释。
  黄老师的意思是:昔日的屈原,那是十分的不得意,才写下了传颂千古的《离骚》。这古代人啊,往往是在特不得意的环境里,而且还要远离家乡,在哭着喊着想家的状态里,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来,而且当书写好以后,自己内心的那份儿喜悦,早已超越了孤独离愁。假如让屈原得意了,楚王信任他了,他还能写出那么伟大的《离骚》吗?那就不能了。
  黄老师接着说:您看这世界上是有特得意的人,整天小酒喝着,歌厅小歌唱着,小蜜后面跟着,老天爷对他们是够好的了。但是您要知道,这世界时间过得可快啊,转身几十年就过去了,跟闪电一样快,您再看看他那别墅,很快就成荒宅了,您再看这位得意之人,很快就坟里待着去了,可是人家伟大的《离骚》却留了下来,成为了不朽,所以“窃以为天之厚安乐之人,不如其厚羁愁之士,丈夫得失之际,非俗人所知也!”
  就这样,黄元御苦中作乐,开始他的写书计划,在这么短短的七年时间里,黄元御把自己以前的医术都给重新整理了,又写了若干新的医书,加起来共十一部医书,再加上他写的《周易悬象》《道德经悬解》两本学术著作,一共有二百多万字。
  这些内容我会在下面慢慢地讲的。
  您该问了,这乾隆皇帝不是对黄元御特好吗?怎么会使黄元御的境遇如此的凄凉呢?
  其实皇上一天也特忙,人家哪有时间惦着你一个御医啊,黄元御自己就说过“帝眷之隆,何可恃也”,意思是,不要依靠别人,尽管这人官特大,有的时候也没工夫管你,尽管你老爹是房地产公司董事长,也有资金链断掉的那天,所以,谁都别靠,自个儿长本事吧。
  就这样,黄元御在太医院里院长、处长、科室主任的排挤和嫉妒下,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奋斗。
  

差点儿成了神话(1)
黄元御在那个时期写的书中,最著名的要算是《长沙药解》和《玉楸药解》了,在黄元御的诸多著作中,这两本是被人们关注最多的书,书里面对药性的解释非常的透彻,而且还很有独到的见解,如果您现在翻看某味药的注释的话,在很多书里,都会引用黄元御的解释。
  其实我在写黄元御的时候也觉得这个人很是奇特,他从学医,到去世,一共才二十来年,他是怎么一下就明白了治病的道理的?他是怎么掌握那么多的知识的?甭不服气,您把这些本草的东西看一遍,理解一下,也要很长的时间啊?他怎么能那么熟悉,而且还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的?
  就说这个《长沙药解》吧,为什么用长沙这个名字呢?那是因为他把张仲景所用过的药都给解释了一遍,传说张仲景曾经做过长沙太守,所以又叫张长沙。在这本《长沙药解》中,黄元御把每味药在张仲景的各个方子里是怎么用的,作用在哪里,都给论述了一遍,整个书读下来,就感觉黄元御那是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让人看得那叫一个佩服。您学习《伤寒论》如果再看看这本《长沙药解》,那您的理解可就深多了。
  这位黄元御到底是怎么学习的?难道他真的是天生的?
  我们中国人很容易神话一个人,比如黄元御在民间的传说就特别的多,这更让人们觉得此人不凡。
  我们现在来剖析几个传说吧。
  山东当地传说(奇怪,黄元御在山东没住多久,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