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
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 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
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1927 年7 月,北京清华园。
仪态万方尽显风采
演讲者在与听众见面之前,一定要认真地修饰一下自己的“形象”,这是十分必要的。
怎样才能给听众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呢?
主要表现在仪表和礼仪两个方面。仪表的概念是比较宽的,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服装和面容的修饰。
服装是文明的象征。穿着讲究是文明的表现,也是对听众的尊重。同时,服装又是一种信息,可以表
达出演讲者的身份、情绪和风格。更主要的是,演讲者的服装与演讲内容构成一体,成为演讲者气质、风
格的外在表现。
演讲者服装的标准,并非要求人人西装革履、衣冠楚楚,更主要的是讲究着装的整洁、合身、朴素、
大方;着装要讲究“适度”,给人以自然得体的印象,不可装饰过度,分散听众的注意力。要记住:演讲者
登台前最好照一照镜子,或者请别人看一看,有什么不适宜的地方,并及时修正,以免贻笑大方。
面部是仪表的中心,和服装一样,也需要修饰一下。男士要刮刮胡子,梳梳头,不然胡子拉碴,头发
蓬乱,很不雅观;女士可薄施淡妆,给人以精神焕发、整洁一新的感觉。这些都是必要的。
总之,演讲者应以堂堂的仪表、潇洒的风度、俊美的容颜,给听众留下美好的印象。这是演讲者有修
养的表现。
礼仪表达了演讲者的精神状态,它将给听众留下最初的印象。是诚挚还是虚伪,是谦虚还是傲慢,听
众都会从中做出初步的判断,因此,不可忽视。
我在这方面是非常重视的,每次出去讲课或者主持各种活动,我都会事先将当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
而且搭配得当。我个人比较偏重红、黑、白三种颜色,但是,把这三种颜色搭配好,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所以,每次都要花费一点时间,仔细琢磨,这件衬衫应该配哪件外套?那条裤子应该搭配哪双鞋?这不仅
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更是对别人的尊重。
如果一出场就给人一种邋遢的感觉,那么,就会让听众从一开始就很反感你,并且会影响到讲课的效
果。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不论主持还是讲课,都是从你站到讲台上的那一刻开始的。不等你开
口,台下的听众首先在心里就会对你的形象先打一个分。如果你的形象很好,那么,他就会很信任你,对
你的讲话也感兴趣;如果你是一个邋遢的人,那么,他就会持怀疑的态度,认为你没有能力,也就不会认
真地听你所讲的内容。
因此,在上台之前,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形象打理好,同时,注意在台上的礼仪,做到得体、到位。
口才训练五步走
有位作家说过:“你要给人家一杯水,自己最好有一桶水。千万不要把仅有的一杯水,当作一桶水迎着太
阳洒去,看上去金光闪烁,实际上水过地皮湿,很快就被蒸发掉了。”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即使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会在不断丰富和更新的知识海洋中感到自己学
识的贫乏。
知识是个无穷的世界,我们的大脑就是知识的蓄水池和存储器。如果我们的大脑“蓄水”和“存储”不够
的话,我们的讲话就如无源之水。
口才是知识的留声机和播放器,如果我们没有知识的积累,这“留声机”和“播放器”也就成了一个空壳,
不能够源源不断地用知识来丰富我们的语言、开发我们的思路,增强我们讲话的丰富性、科学性、逻辑性、
思辨性。
例如:当你要阐释一个问题或一个观点时,如果你的知识论据不够,不能够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运
用借题发挥、打比方等有效的方法,你的话题或讲话很难得到听众的认可,达到满意的效果。而这些是要
靠丰富的积累和储备才能达到的。
因此说:知识是基础,是能源;口才是形式,是工具。
就像一个人劳动,有体力,没工具,有劲儿使不上;有体力,工具差,事倍功半。但是,如果没体力,
再好的工具也没有用,因为,他连使用工具的力气都没有,等于白费。
所以说,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体力与工具的完美统一,也就是知识与口才的协调一致。
书籍是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好书,是前人的知识概括,是经验的总结,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
记录。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不断扩大知识面,才能讲起话来思路泉涌,滔滔不绝。
书籍记述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书籍,给我们
描绘了自然界奇观壮景,千姿百态;书籍指引我们巧渡难关;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与
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籍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
的脑海记满崇高欢乐的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过:“所有我认识的伟大的领导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是
伟大的读书者。”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共同的特征”,绝非偶然现象。因为,不能成为“伟大的读书者”,也
就成不了用现代知识武装起来的伟人。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呢?
季羡林先生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都是高材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的人才。我说,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 世纪的青年。” 一个人要想在讲话的时候“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旁征博引,文思泉涌,内容扎实,见解独
到,出口成章,语能达情,就要做到季先生提出的“三贯通”,就要使基础知识尽可能宽厚。
只有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诸如历史、地理、经济、文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以
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等兼容并蓄,才能应对各种场面,才能使自己的讲话深入到每一位听众的心中。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句话很不错,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比没有阳光;智慧里
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失去了它珍贵的翅膀。有书就有知识,知识是苦根上结出来的甜果,书籍就是那只
甜果上的骨髓,它是那苦根甜果的囊肉,是开出甜果的源泉。书籍就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只要我们
博览群书,就可以获得这枚金钥匙。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也看了很多书。这一点,我要感谢我的母亲,因为母亲一辈子在新华书店工作,使我
能有机会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后来,我又到市图书馆工作,看了很多外面看不到的书。很多口才训练
方面的知识,我都是通过阅读各种书籍获得的。比如:在讲话的时候,尤其是专业的演讲、授课中如何运
用气息、怎样控制音量、音色的美感如何体现、普通话的标准是怎样等等。再加上我在辽宁人民广播电台,
从事专业节目主持人十年的经历和实践。
正是有了这些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我在演讲、主持、培训的过程中,才能做到生动感人,游刃有余。
所以,要练就一副好口才,尤其是在讲话中施展自己的魅力,就要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勤学、勤
思,不安于现状,不因循守旧;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持之以恒地积累知识,才能有渊博的学问和广博
的见识,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二、第二步— —自信是口才天平的定盘星
“人是会说话的动物。”在生活中,随时都会有让你讲话的时候,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都希望有展现自
己、向大家发表观点、看法的机会。但是,有不少人总是带有很强的自卑感、信心不足。
其实,信心和胆量是可以通过锻炼培养的。只要你在心中坚信自己“一定行”,那么,就没有不可能战
胜的恐惧。
很多人都是通过多接触社会,多在公共场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来达到增强自信的目的的。
坚定的信心是“开口之门” 刘伯奎先生在《青年口才训练系统》中说到,“在口才训练系统中,有两个举足轻重的环节:一为思
维环节,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此人口才水平的高低;一为心理素质环节,心理素质是否良好,
决定了人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应有的显现。” 我认为,坚定信心是将话讲好的发动机,有了这个发动机,一切问题都不难。
第一,有自信才能发挥自如。充满自信的人,在他讲话或演讲时不会紧张、不会恐惧。因此,他讲的
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够从容不迫,自由发挥。
第二,有自信才能处事不惊。充满自信的人,当他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时,不是恐慌、害怕,而
是沉着冷静,勇敢面对。因为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会从容应对。
第三,有自信才能超常发挥。充满自信的人,有时会盼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并且还会庆幸,庆幸
遇到了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这样,往往令他超常发挥,甚至连自己都要大吃一惊。
总之,用李燕杰教授的观点总结就是两句话:
一是,演讲者首先自己要“哑巴吃饺子— —心中有数”。也就是说,对自己要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
上,增强自信心。
二是,“空棺材出丧— —木(目)中无人”。就是说,一旦站到讲台上,就要充满自信,不要顾及太多。
只有这样,才能敲开、推开胜利之门。
著名学者贺霸特先生有一段名言说得很好,值得我们牢记。如果大家在训练口才的时候,能够按照这
段话去做,一定能受益颇丰。
“当你出门时,请把下颔收进,额头抬高,肺部吸满空气;碰着朋友,含笑地向他打个招呼;和家人
握手时要精神饱满,不要怕被人误解,不要浪费一分钟的光阴去想你的仇人;做事必须打定主意,不要常
常改变方向,一直向着你的目标前进,把你的心,完全放到光明而伟大的事情上去。如果你照这样去做,
日子一久你自然会知道,你已经在无意之中抓住了完成你理想的机会了,正像珊瑚虫一样,从急湍的潮水
当中,吸取了它所需要的物质。你的心中必须有一个模范人物,使你做事有了楷模,这样一来,你的思想,
就会不知不觉地跟着渐渐改变,成为你所崇拜的人物了。思想是最有力量的,你必须保持正当的心理状态
— —勇敢、坦白,愉快地去用你的脑子,一切事情,都是从欲望中来的,你有虔诚的祈求,就可以得到满
意的答复。” 儿时的我其实胆子也很小,不敢大声说话,人一多就更加紧张,与今天在台上的侃侃而谈判若两人。
那么,我是怎样克服恐惧、紧张,变得自信的呢?
(1)知识积累
一个人要想在台上或者与人交谈的时候,充满自信,慷慨激昂,就要拥有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在
讲话的时候,有所谈、有所讲。也就是说,只有肚子里有“货”,才能在场上自由地发挥,自信地发挥。如
果自身的知识匮乏,每次发言的时候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更没有什么可说的,站在观众面前,结结巴巴,
语无伦次,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那么,又怎么会自信呢?只能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敢讲话。
(2)精心准备
在正式演讲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首先,演讲要有真挚的感情,用真情打动人、感染人。因此,在表达上要注意感情色彩,把说理和抒
情结合起来。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热情的鼓动;喜怒哀乐,运用自如;爱憎分明,挥洒适度。所以,这
就要全面搜集资料,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提供保障。
其次,构成整个演讲波澜起伏的要素很多,有内容,有安排,也有听众的心理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
如果能掌握听众的心理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恰当地选择材料,安排材料,也能使演讲在听众心里掀起
波澜。换句话说,演讲稿要写得有波澜,内容要张弛有度,结构要跌宕起伏,构思巧妙,这样才能产生一
波三折、参差错落的冲击力,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3)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亘古已久的真理。如果是参加正式的演讲比赛,就要对其他选手做一些
了解,这也是获胜的一个关键因素。
知己,可以在比赛中扬长避短,使自己的实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并对自己的劣势进行合理规避,甚至
变劣势为优势,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知彼,找出对方的弱点,采取“以矛攻盾”的方法,为你的比赛增加更强的竞争力。同时,还可以避开
对手的长处,以免撞到枪口上,被对方打个措手不及。
(4)反复练习
俗话说,熟能生巧。经过反复的练习之后,对自己所要讲的内容烂熟于胸,站到台上,自然会信心大
增。
调好笑料,拿自己开“涮” 口才是赢得别人尊重和敬佩的第一要素,如果没有良好的口才,别人不会尊重你,连你自己也会瞧不
起自己。因为,你思想的一切都需要用你的语言来表达,而别人也需要通过你的表达,来了解你思想的一
切。如果没有正确的表达,永远也不可能改变别人的认识。而要想成为一个口才出众的人,就要有勇气和
胆量走向讲台,不会因为别人的取笑而害怕和恐惧。
有时候与三五知己或至爱亲朋在一起,你也能畅所欲言,甚至高谈阔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