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絮点头,“饿了。”
临清觉得自己在养猪。
“坐一会儿,就好了。”临清说,“哦,去堂中摸摸衣物干了没?”
沈絮去了,不一会儿传来呼声:“没有——”
“给炉子加点柴——”
“柴在哪里——”
“柴房——”
“柴房在哪——”
“……”
临清怒吼:“烧了你这个废物算了!”
邻居送来的元宵皮糯馅香,一口咬下去,芝麻的香味在唇齿间蔓延开来,沈絮露出满足的神情,感慨道:“真乃美味……”
又对临清道:“扬州城里最有名的酒楼当属盈福楼,平日便是宾客满席,上元时分场面愈加壮观,老厨子做的桂花汤圆当属扬州一绝,那便是排队买也买不到。还是我花了百两贿赂了老板,才匀了一碗,那滋味,至今难忘。”
临清鄙夷地望着他,吐出三个字,“败家子。”
沈絮:“……”
吃过晚饭,临清摸黑去还碗。想到下午被邻居撞见那般场面,他还真有些鼓不起勇气。
沈絮裹得严严实实从屋里出来,“不走么?”
临清望他一眼,“你留下看家吧。”
沈絮大惊,“这怎可以!万一半路遇到歹人,你赤手空拳该如何是好?”
临清面无表情,惧黑就直说。
两人出了门。
雪势渐小,地上积了厚厚一层,头上还零星飘着细碎雪花,沈絮撑着一把破伞,殷勤地举过二人头顶。
然后,一片雪花从伞的破洞里落到了临清的鼻子上。
临清:“……”
沈絮:“……”
“把破的地方转到前面!”临清怒吼。
沈絮缩缩脖子,乖乖照做。
然后,好多片雪花从更大的破洞里落到了临清的脑袋上、睫毛上、鼻子上、脖子里……
临清:“……”
沈絮:“……”
“你是故意的吧!你就是故意的吧!”
“嘿嘿,我也不知道这伞破成这样……”
临清气得要命,“你自己举着去罢!”
“哎!”沈絮撑着破伞跟在后面跑,“等等我!天黑了!天真的黑了!”
到了邻居家门口时,两人皆是上气不接下气,互相瞪着,好不怨怼。
临清平复呼吸,上前叩门,“王婶,我来还碗了。”
“来了。”大婶吆喝着过来开门。
临清递过瓷碗,“谢谢你的元宵,碗我洗过了,还你。”
大婶笑笑,“不客气,乡里乡亲的。”
然后面面相觑,皆是尴尬地假笑。
临清:“……”
大婶:“……”
沈絮:“?”
大婶:“我真的什么都没看到没关系的眼下民风开放我不会乱想什么的你放心我不会到处乱说的两个人情投意合就好不必计较旁人如何看你们皆是俊秀儿郎站在一起甚是般配挺好挺好到底谁上谁下我真的一点也不好奇咳咳咳……”
临清忙给她拍背,一头黑线道:“王婶你别激动,慢点说……”
王婶喘顺了气,不好意思地笑笑,“没事没事,大婶虽是乡野妇人,前太子与称心之事还是听过的,你放宽心,不必担心会遭人话柄”
唐朝年间,民风开放,男风盛行。上有废太子李承乾宠幸男宠称心,下有勾栏院小倌儿倚窗待客,即算是乡野之间,也不乏男子相好之事。
临清哭笑不得,“王婶误会了,我同他并非——”
“不必解释了,我都懂我都懂。”王婶递过一个了然的眼神。
临清在心里泪流满面,你到底懂什么啊!
王婶又看一眼他身后的沈絮,小声道:“这公子看着呆了些,倒也一表人才。”
沈絮:“?”
王婶忍不住好奇道:“他夫你妻?”
沈絮:“??”
临清内心咆哮,你一个乡野妇人为什么如斯奔放!
“王婶,天色已晚,我们先告辞了。”临清无力道,再待下去,他绝对会疯掉。
王婶顿时露出失落的神情,“路上注意安全。”
“娘。”王婶十岁的大儿子举着一张纸跑过来,委屈道:“我写不好。”
王婶皱眉道:“家里就你一个识字,你不写谁写?”
小男孩撅着嘴,郁闷地看着地。
临清问:“这是?”
王婶解释道:“做花灯呢,村里的老先生病了,没人给花灯题词,只得让这小子写。都写了一天了,还跟鬼画符似的,念的书都念到肚子里去了,气死我了。”
小男孩委屈得眼睛都红了。
一旁默不作声的沈絮忽然道:“不若我来代笔吧。”
王婶惊喜地看向他,“这位公子会写字?”
沈絮摸摸鼻子,谦虚道:“略知一二。”
王婶将二人迎进屋,一声吆喝,几个儿女摊纸的摊纸,磨墨的磨墨,泡茶的泡茶,摆凳的摆凳,上至八十岁的老母亲,下至怀中牙牙学语的婴孩,全都围了过来看热闹。
沈絮尴尬地笑笑,心道这也略夸张了些罢……
王婶的丈夫是个屠夫,顶着一张凶悍的脸皱紧眉头望着沈絮,“先生随意写罢。”
王屠夫本是想表达一番礼貌,但他实在生得太过面目狰狞,沈絮吓得一哆嗦,这摆明了就是“你随便写吧放轻松别有负担顶多写差了我卸你一只胳膊”的架势。
探了探笔,沈絮定下心神,在宣纸上落笔而书。
小楷行云流水,气定神闲之际,一首绝句浑然天成。
王家大儿子趴在案桌上,指着字一个个念:“长什么西不认识夜雨倒山……”
“长灯覆夜雪,金吾次第开。火树银花合,明月逐人来。”
沈絮望去,临清立于案边,缓声而诵。
两相对望,恍惚之间,临清望见了那日风流薄幸却满腹经纶的少年郎。
众多纨绔之间,那人洒脱不羁,推杯换盏,纸醉金迷,不经意间投来的一抹视线,便叫他就此沉沦,无可自拔。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六章
王婶:“……”
王屠夫:“……”
王家老母:“……”
王家大儿子:“……”
王家一干儿女:“……”
王家最小的婴儿:“哇哇哇!”
“哦哦哦,”王婶连忙哄,“不哭不哭。”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王家老母哆嗦着嘴,眯着眼睛往那纸上看,却是一个字也看不清。王屠夫拧着眉头称赞:“甚好,甚好。”王家大儿子拆台道:“你又不识字,我都看不懂,你懂个甚。”
王屠夫一巴掌扇在儿子头上,“死开!”
王婶打圆场,“公子果真博学,我看原先老先生整日也是写些个花啊草啊月啊日啊,看公子这诗里又是花又是月的,定是好诗!”
沈絮哭笑不得。
“还不把灯糊上。”王屠夫又是一巴掌。
王家大儿子捧着诗屁颠屁颠去了。
王婶对沈絮道:“真谢过公子了,没公子帮忙,光靠我家那小子,真不知要写到何年何月才能糊一盏花灯。”
沈絮道:“小事,小事。”
两人告别王家,举着破伞慢慢往家走。
一路风清月淡,零星的灯火,错落的人家,皆归一派静默。
临清犹自失神,似尚未从那浮华梦里醒来,沈絮面上的神情亦捉摸不定,许是忆起往昔繁华,许是喟叹今日落魄。
回到家中,临清烧了水,两人稍稍洗漱一番,便吹了灯躺上床。
乡野不比扬州城,入夜后,天地间便全交还与万物,山脉连绵,遮断了城中喧哗,团余了万籁无声。
黑暗中,两人皆睁着眼,各自失眠。
良久,沈絮道:“不知我堂兄如今如何了。”
临清沉默。
沈絮又道:“还有我那小堂妹,原本年后要嫁人的,现下也不知流落何处。”
临清心中一动,低声道:“定不会有事的。”
沈絮轻叹一声。
临清不知该说什么,担忧地望了他,奈何沈絮并未感应到他的目光。
正当临清鼓起勇气预备拍拍他以示安慰时,沈絮忽道:“明日我便送你回去罢。”
临清一怔。
沈絮接着道:“你原与张兄情投意合,是我棒打鸳鸯,硬生生拆散你俩。明日我便送你回张家,亲自同张兄道歉,张兄素来大度,定会待你如旧,你——”
一个枕头横空砸过来,临清跳下床负气而去。
三天两头要将自己送走,他真真受够了这等折辱。
沈絮撑起身子唤他:“你去哪?”
临清哪也没去,抱膝坐在堂中,对着一炉熄了的火两眼发红,好不委屈。
沈絮披了件衣服跑过去,只见小公子鼓着一张脸,恨恨瞪着焦炭,似要活生生点起火来。
沈絮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过去,将身上的袄子脱下来披到临清身上,温声道:“怎么了?回床上吧,夜里冷,当心冻病了。”
临清扯下袄子往地下一摔,恨声道:“你竟厌恶我至斯?”
沈絮茫然道:“啊,不曾啊。”
“那为何总要赶我走?”
沈絮摸摸鼻子,“你原是张家的,想是与张兄两情相愿,我如今顾己不及,你跟着我吃苦,实在……”
“谁与他两情相愿了!你当我什么?”
“自是张兄的……”沈絮没好意思说出那两个字。
临清气结,“谁与那少爷是龙阳之谊?我原是张家的琴师,终日从师父学艺,连张少爷的面都未见过!”
“啊?”沈絮着实吃惊了一把,“那又为何?”
临清一张脸涨得通红,狠狠推了沈絮一下,“我怎知道你发的什么疯!”
沈絮被推到地上,也不生气,犹自挠着头迷惑不解,难道自己是酒后吐真言,不好女色爱男风?不然怎么会独独向张兄讨了个琴师过来?自己又不好丝竹,他想不出除了看上临清之外的解释。
他爬起来,问临清:“你将那日事情告诉与我知罢,我如何就讨了你回来。”
临清别过头去,羞得脸上能滴出血来,咬牙不肯言语。
沈絮:“?”
临清:“……”
“说罢,不然我睡不着。”
“……记不得就算了!”
沈絮拉他袖子,“说罢说罢。”
临清又是猛地一推,这回眼泪都逼出来了,“你莫欺人太甚!”
沈絮一头雾水,“我怎欺你了?”
“你!”临清指了他,当真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下不得。
沈絮:“??”
临清绷不住呜咽一声,抱着自己大哭起来。
他真是受够了,这一日从早到晚,每时每刻都受着这呆子的气,上午气过,下午又气,到了晚间还要来上一出,他就是铁打的心,此刻也受不住这样的折腾。
这呆子没心,说什么心疼他手凉,说什么你一哭我便什么法子也没了,他那时还真感动了几分,岂料这呆子就是上天派来克他的,前一刻安抚了,后一刻照样气得人跳脚。
临清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哪里经得住这样的折磨。
委屈和着泪水,哗啦啦往外淌。
他哪里不想有个体己的心上人疼着爱着,可偏偏摊上这样一个不识风趣的少爷。
从前在张家,师父教导着,师兄宠着,师姐护着,底下师弟师妹各个都围着他,即算训练辛苦了些,也不失开心快活。
而今呢,他为了这呆子学洗衣学做饭,天天愁着如何将日子过下去,免得二人沦落至乞食的地步,心都快操碎了,而这呆子却还一点情都不领,张口闭口要送他走。
天底下再没比这更无情的人了。
临清抱着自己,哭得声嘶力竭。
沈絮简直目瞪口呆。
这小公子怎么跟婴孩一样,说哭就哭?
临清抽噎道:“你若赶我走,我便同你拼命。”
沈絮愕然,“我无权无势的,你何必跟我受苦。”
“你叫我去哪!”临清愤道,抬起一张梨花带雨的脸蛋,“人人都知你点了我做外宠,此时送我回去,你叫我如何面对师门如何面对张家?我身为男儿,平白却做了弃妇,你道我还有何颜面苟活?”
沈絮呆在原地,半晌做不得声。
他光想着让临清与张兄破镜重圆,即算二人并无私情,好歹教临清回去过安生日子,却没料到临清离了他,便如妇人被休而归,纵使他与临清两厢清白,却也架不住攸攸众口拿那对弃妇的眼神去望临清。
寻常女子遭此屈辱,都已抬不起头来,何况临清还是一介男子,更莫论众人如何鄙夷了。
这才想通为何临清宁愿咬牙受苦,也不愿离开了。
沈絮发怔的时候,临清又埋头痛哭起来。
沈絮拉他,“莫哭了,是我愚笨,没考虑到这层。”
临清扭着身子,不让他碰。
沈絮又道:“往后我不提此事便是,你愿意留便留下吧,何时想走,我也不会阻拦。”顿了一顿,沈絮小声道:“我只怕委屈了你……”
临清身子一僵,有什么在心中轰然绽放。
十六岁的少年,尚未知相思,却害相思。无论是那人不经意间的一瞥,亦或是此时清淡的一句话,便轻易许了此身。
辨不清何为真情,看不透爱不与爱,因着那一刻的怦然心动,好的坏的全般接收,哪怕只是一句平淡无奇的话,也因蒙着那层爱恋,也多出别样意味。
委屈,欣喜,羞怯。
他是在意自己的。
这便值了。
屋外白雪扑簌,吸纳了天地间所有声响。
临清扑进沈絮怀里,哭得像个受了冷落的孩子。
沈絮被撞得往后一仰,僵僵举起手,在他背上轻轻拍着。
“不赶你走,不赶你走。”
重躺回床上,临清仍在抽着气,仗着受了委屈,大着胆子拉了沈絮的衣袖,少年稚气的一面此刻尽显,边抽噎边不放心地重复:“我、我不走,你赶我,我、我就同你拼命。”
沈絮半好笑半无奈地拍拍他的头,“没赶你,莫哭了。”
临清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抽气,一抖一抖的,一双眼睛仍然愤愤瞪着他。
沈絮忍不住笑了,“我怎敢赶你,屋子都是你买的,我还怕你赶我呢。”
临清这才想起这茬,梗着脖子道:“对!屋子是我、我买的!你赶我,我就赶你!”
沈絮大笑,这是何逻辑?
被临清训得多了,此时才想起他也不过束发年纪,到底是个孩子,心里还是脆弱而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