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心中翻起了嘀咕:“这个老家伙,一定是病糊涂了,一会儿劝我重要公孙鞅,一会儿又要杀了他,唉,人老了,也糊涂了。我还是回去吧。”想到这里,他和公叔座寒暄了几句,便离开了。
公叔座见魏惠王离开了相府,以为魏惠王一定听了自己的话。全然不知道自己在魏惠王心里已经是一个老糊涂了。他又令人招来公孙鞅,一本正经得说:“卫鞅啊,你别怪我。我所以建议大王杀你,也是为国尽忠啊。唉,我看你还是快逃吧。”卫鞅心里估计把公叔座的祖宗十八代都给问候了:“妈的,大王要杀我,我现在跑还跑得掉吗?”不过他知道魏惠王一定不会杀他的。只是淡淡笑道:“大王既然不肯听你的话重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杀我呢?”
这话说得颇有道理。魏惠王如果相信公叔的话,相信卫鞅真得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话,一定会重要卫鞅——因为他和公叔座谈话的目的,就是要求公叔推荐人才,而他若肯用卫鞅,卫鞅也必不会推辞。他若不信公叔座的话,就没有杀卫鞅的理由了。——当然也有些比较变态的皇帝,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精神,将所有可能构成威胁的人都给消灭掉。
我们要感谢魏惠王,如果他真这么变态下,历史也许就会改写。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魏惠王不是卫鞅的风云,他要去另一个地方,一个可以施展他的才华和抱负的地方,只有在那里,他才能化作翱翔九天的飞龙。
那个地方叫做秦国,那个地方有一个被称作秦孝公的年轻人正等着他。
有关商鞅和秦孝公的第一次见面,《通鉴》里叙述的并不详细,只是说公孙鞅到了秦国后,托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推荐自己见秦孝公,陈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计划,然后就得到重用了。然而根据《史记》的记载,过程没这么简单。事实上,商鞅与秦孝公见面三次之后,才得到秦孝公的赏识,这才有机会进行第四次深谈。司马光的《通鉴》未及细说,我不知道是为了《通鉴》的详略得当做了删减,还是为了其他什么目的,我更倾向于后者。
先让我们看看这三次对话的全过程。
在景监的安排下,卫鞅和秦孝公有了第一次正式的会面。卫鞅是个精通各种政治权术的人,在没有明白秦孝公真正的政治意图前,他必须做一定的政治试探。《史记》中说,卫鞅见到秦孝公后说了很久,但是秦孝公不停得打着瞌睡,根本提不起半点兴趣。等卫鞅离开后,他把景监大骂了一顿,说:“你推荐的那个人脑子有毛病,只会胡思乱想,哪堪一用(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很郁闷,心想:“卫鞅啊,卫鞅,你都和大王说了些什么?”事后,他把卫鞅找来骂了一顿。卫鞅解释了一下。
过了五天,景监又一次找来卫鞅。卫鞅再次与秦孝公会面,结果景监又被骂了一顿。景监再次责备卫鞅,卫鞅又解释了一番。
等到第三次会面后,秦孝公的态度忽然变了,他对景监说:“你推荐的那个人说的话很有道理,可以一用。”景监赶紧再次去请卫鞅,这次卫鞅却说自信满满得说:“我知道大王一定再次召见我的!”之后,他与秦孝公有了第四次深谈,成了大秦帝国的重要谋臣。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前三次谈话都分别说了些什么呢?每一次,商鞅是如何向景监解释的?
第一次:我和大王谈论帝道,但是大王没有兴趣。
第二次:我和大王谈论王道,但是大王依旧没有兴趣。
第三次:我和大王谈论霸道,大王对此深感兴趣,我知道大王一定会重要我了。
事后证明确实如此,秦孝公说:“帝道和王道的实现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我等不了。”
秦孝公何以会对霸道如此感兴趣?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帝道、王道、霸道。
帝道:好民之所好,恶民之所恶,天下共举,依然辞让,仆人之出,天下庆幸
王道:一心行仁,泽及百姓,万国景仰,莫不愿为平民,征伐一地,多地盼王师
霸道:修刑厉法,富国强兵,使民怀刑畏威,以法服人。
从这里可以看出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别,所谓帝道,大抵有无为而治的味道,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说:“最好的君王,百姓不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君王,百姓亲近并称誉他;再次一等的君王,百姓畏惧他;更次一等的君王,百姓反抗他。”(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中国古代很崇尚这样的一种政治,治大国如烹小鲜,给百姓们最大的自由,才是最好的君王。这种观点在汉初时得到了广泛的推行,这才有了文景之治。客观来说,这种治国理论,在今天的社会依旧有他的积极性。最好的政府就是要创造这样一种状态,政府的运行是隐匿的,人民不知道政府的存在,但是却可以感受到政府的功效。
何为王道呢?儒家最为推崇的就是王道。以仁治国,以百姓之心为心,居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王道从根本上来说,是有为而治的。按照老子的说法,可以算第二等的君王。王道要求施仁政,给百姓恩惠。如果有必要,君王可以牺牲自己。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事实上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对于王的尊重是有限的。“三纲”二字最早见于《韩非子》,而“三纲五常”连用则是在董仲舒之后的《*通义》中。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在儒家经典的基础上,结合了法家、阴阳家、道家的学说,创立他所谓的“独尊儒术”。如果儒家也有原教旨主义的话,董仲舒的思想必定属于异端。
那么什么是霸道呢?霸道是法家最为推崇的。也是战国时代最流行的思想,至于说儒家、道家什么的,在诸侯的面前都是非主流。像吴起、商鞅都是法家的著名人物,而集法家之大成者,莫过于韩非子。所谓的霸道,在我看来是某种程度上的依法治国,当然这与现在的依法治国不一样,更多强调刑法的作用,有国家恐怖主义的味道。君王和政府拥有绝对的权力,百姓只能按照君王和政府制定的政策,像机器一样为国家服务。
当我们明白什么是帝道、王道、霸道后,就很容易明白秦孝公的心态了。
让我们返回到上文,秦孝公说卫鞅是一个妄人,不堪一用。但是这是他的真心话吗?显然不是,否则第一次会面,他也不会听了很久,才让卫鞅离开,更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召见卫鞅。那么他为什么要选择霸道?
这也很容易解释,战国时代,七雄并立,战乱连连。在这样的时代里,施行所谓的帝道或王道是不现实的,有些理想中的共产主义味道。霸道可能会导致一些民怨,但是最容易见成效,而帝道、王道虽然可以获得长久的效益,但是见效太慢。可能还没等你把仁政推广下去,你的国家就被灭掉了。如果要推行帝道、王道,就必须有一个强大的、不受威胁的中央王朝做后盾。而这个条件是战国时代任何一个诸侯国都不具备的。这就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孔孟之道难以流行了。
当商鞅将自己最擅长的法家思想倾囊相授时,秦孝公的积极性被彻底调动了,这正是他需要的人才,也正是他要做的事情。 。。
第十四章 卫鞅变法
在经过四次的深入了解后,卫鞅完全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卫鞅也将一展他的抱负,在秦国进行一场变法。
可是变法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将触及到无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自古以来,很少听说变法而不流血的,其中的阻力和压力是难以想象的,想要变法,绝对需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想王安石变法,下了多大的决心,花了多大的力气,结果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丢官流放的人一批一批——好在太祖皇帝有遗命,“不得杀士大夫”,否则还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而千百年后的另一场变法,更是惨烈,不但涌现出可歌可泣的戊戌六君子,连当时的光绪皇帝都搭了进去。
可见变法不是什么人都玩得起的。
好在秦孝公不是光绪皇帝,卫鞅似乎也比六君子幸运。
一场有关变法的辩论在秦国展开。《通鉴》对这场辩论只做了简单的交代,但是我相信当时的情景一定远比《通鉴》中来得惊心动魄。
卫鞅对秦孝公说:“一般的老百姓是不可能和他们商议开创的计划,只能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利益。而讲论至高道德的人,和凡夫俗子也不可能有共同语言。如果要建立万世的基业,就不能与众人商议。因此圣人只要可以强国,又何必拘泥于传统?”
秦国大夫甘龙反驳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只有按照旧的典章制度办事,才能使官员熟悉规矩,百姓安定。”
卫鞅说:“常人只知道安于旧习,学者则往往陷入所知范围不能自拔。这两种人做官守法可以,可是不能和他们商讨变法这等大事。聪明的人制定法律,愚笨的人受制于法;贤德的人因时而变,无能的人墨守成法。”
这几句话无疑是在讽刺那些墨守成规的大臣,同时也表达了卫鞅的自信。当然,作为一国君主的秦孝公不会轻易被这几句话打动,但问题在于,在这些话以前,他已经被打动了。由于秦孝公的鼎力支持,变法终于得以施行。
卫鞅变法主要是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好像没有文化措施——这其实也很好理解,中国古代的变法往往集中在两个目的上:富国和强兵。而在农业社会里,什么样的人民最利于富国强兵呢?——最好的臣民是只会服从命令做事的臣民,知识越多越反动这条理论被历史无数次证明了。所以历来中国古代的变法,都不会在文化上做什么文章,最好让老百姓一辈子都笨下去。
现在我们首先看一看在经济上,卫鞅都做了些什么。
(1)废井田,开阡陌。这是卫鞅变法中最具革命性的一条,简单来说就是从奴隶制土体国有制转向封建制土地私有制。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是中国的一项传统,直到明朝中后期,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时,这种传统仍未被打破,士农工商这种阶层的划分深深的植根于人的心灵。甚至于到现在,我们看到某某人经商发财,仍不禁与“奸商”相联系。从现在的角度看,重农抑商当然不对。但是就当时的情况,这种政策的推行,无疑会极大的鼓动农民去垦荒种地。
(3)统一度量衡。当时秦国各地的度量衡标准不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卫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卫鞅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 “十八年”“大良造鞅”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从“卫鞅量”中得知,卫鞅规定的1标准尺约合今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公升。由量器及其铭文可知,当时统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严肃认真的。卫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这为秦始皇后来统一六国度量衡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我们要看得是卫鞅的整治措施。还记得我们在上文里提过,当时卫鞅变法来到秦国,当时他带了一本李悝主编的《法经》,因此可以说卫鞅变法很大程度上是在借用魏国的法律。但是作为一个著名法学家,卫鞅一定会有他的独创性。他在政治上彻底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以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集权制为重点。在这个方面,他远远超过了他前辈吴起和李悝。而这也是秦国最终可以统一六国的一大要素。
其在政治上的主要措施有:
(1)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二十等爵制。这一制度的推行意味着以前宗室贵族们的长期饭票从此作废,想吃饭?行,自己拿命挣去。而对于那些普通的士兵来说,这无疑是一大福音,从此英雄不问出身,只问英勇杀敌。上战场,能砍人,就可以成为朝廷新贵。这一制度的推崇使得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加强。可见,人的本性很大程度上是利益驱动的。然而这一制度的推行,从另一角度看,也是为卫鞅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史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2)改革户籍,编民为什伍,实行连做法。这招够狠。将秦国的百姓变成了一根绳子上的蚂蚱。百姓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一家有罪,九家告发,若有隐匿,十家并罪。同时,卫鞅还规定,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则店主也要连坐。
(3)推行县制。这是一项具有革命性质的制度改革。具有分权味道的分封制变成了具有集权味道的县制,从此以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卫鞅在秦国共设立了三十一个县(也有史书认为是四十六个县或三十一个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这一制度与废井田,开阡陌,堪称绝配。正是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上的反应。
(4)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如果说毁灭文化典籍也算是文化政策的话,卫鞅变法还是涉及到了文化政策。此制度的推行,对于秦国的强盛不无作用,但是对于我泱泱中华的几千年文化来说却是极大的摧残。不过干这种事的岂止秦国,自古以来,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即令进入*时代,中国仍旧难以避免此等浩劫。能说些什么呢?能做些什么呢?稳定和发展是第一大局,烧本把书算什么?!!!
大历史的发展如同滔滔洪流,汹涌澎湃,是非功过,唯有后人方能评述——可是后人又真得可以评述吗?
历史的发展总是那样的扑朔迷离,让我们不禁一次次的想,如果当时不那样会多好啊!可是,历史就是历史,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