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任这样的死硬派保皇党身上有着浓厚的侠义气魄,而黄权们,我们可以称之为职业政客,或者是职业政治家。

  他们是聪明人,很巧妙的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又可以滋润的生存下去。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他们是伪装的比较出色的拥曹派。

  这些左派和伪中间派算是介绍一遍了,下面,再让我们看看那些右派吧,首先,来看看右派——拥曹派。

25—03:今天你卧底了吗(2)
拥曹派曝光出来的很少,盖因为当时的最强大者虽是曹操,可是还是鞭长莫及啊,不仅仅是因为中间隔着中立态度的汉中,而且也因为遭受赤壁一战暂时被刘备和孙权遏制在江北而无法近身。

  这种状态的延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曹操的心态,以至于到了后来,他老人家有点英雄气短,都拿下了汉中了,面对部下的怂恿,反而苦笑,说什么不要得陇望蜀了。

  再加上就四川地区来讲,成功者是刘备,你说,他会允许大量的反对派存在于政权实体当中甚至是民间吗?蜀国史书流传相对于三国来讲是最为贫瘠的,因为他连被曝光的资本都没有,压根就没有流传下来什么。

  所以,我们也只能在这有限的史料中去挖掘了。

  拥曹派卧底们显得很不容易,迫于生计,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夹着尾巴把自己打扮成三聚氰胺保皇党的,比如前面提到的私下里同情曹操的刘巴还有黄权等人。

  唯有一位老兄肆无忌惮的曝光着。

  他就是张肃。

  张肃张松兄弟二人都是人才,而且人家长的很有特色,或者说是很有对比性:一个高大威猛,风度翩翩,一个是猥亵不堪,獐头鼠目。

  很不幸的在于,蜀汉帝国的“烈士”张松,是属于后者的。

  长相出色一些其实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一个金玉其表他可以更大程度的掩饰一个人的本质,顶不济被扒光了,来一句金玉其表败絮其中而已,而且也不太像贬义词啊,至少那些小太妹们很喜欢,也有可能骗到一批青春少女。

  所以,当我们的张肃大帅锅回到四川以后,绝少有人怀疑到他出卖了国家的主权和情报——说他是卧底主要是对比出来的。

  和谁对比呢?就是张松啊。

  一个出去一圈成了广汉太守,一个出去一圈什么都没有捞到,勉强报销了来回的火车票。

  怎么差距这么大?前面所说的曹操志满意得,变得很嚣张只是原因之一,从后来张松毫不犹豫的把各种信息透露给刘备来看,人家是早有准备的,这次出使曹魏也是呆着一批情报资源去的,但是却吃了闭门羹。

  张松的描述是曹操鄙视他,问题是,一旦张松献上了绝密的情报,曹操还会这样吗?完全可以先骗到手再说吧?别忘了,当时还有一个绝顶聪明的杨修在场,他怂恿曹操善待张松就是因为他知道张松带来的是什么。

  不过曹操还是拒绝了。

  除了曹操过于骄横,大脑短路之外,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张松的情报没有任何利用价值,因为有人给过相同的东西了。

  谁呢?

  除了先来一步的张肃还会有谁?同样的可能性分析,你觉得哪一种更大一些?曹操的确是有一些狂傲的地方,但是,他的狂傲都不是建立在摧毁自己发展空间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我宁愿相信,张松带来的是一些没有用的情报,他的唯一可以用的就是在曹操那里证明了张肃的情报没有假而已。

  情报没有用,长的有那么猥琐,还比较张狂。

  曹操有一万个理由让张松滚蛋。

  但是,他还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曹操的失误在于低估了张松的贪念,他以为这个长相猥琐的人也就是一个土包子,看着就是没有大帅锅张肃舒服,更没有想到这兄弟俩并没有要好到穿一条裤子的程度。

  于是,有意无意的把张松推进了刘备的怀抱。

  所以,偶觉得曹操的失误在于没有想到刘备会有命进入到淘汰赛阶段,也没有想到张松会不死心,居然做出了这么极端的选择:哼!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曹操,你就等着吧!。

  这都是可能的,相比之下,我对曹操的智商有信心,更愿意相信是道貌岸然的张肃先一步抢了弟弟的饭碗,理由很简单,相比之下,我对人类“相貌和内心成正比”是一点信心都没有的。

  总之,一来二去,张肃和张松兄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个成了黑帮的卧底,一个成了公安卧底。

  曹操可以低估张松,但是张肃不会,他知道自己弟弟的野心,如果什么都没有得到的话一定会不死心,至于怎么干不好讲,而且告密告的太早的话,因为证据不足一旦被张松倒打一耙的话,说不定会把自己给折进去,毕竟自己的屁股也没有擦干净啊,不过一定要密切的监视,相信一定会露出马脚的。

  这种要杀头的勾当,张松何等精明,怎么会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白痴?喝的烂醉如泥的时候被张肃捡漏?这是在贬低张松的智慧,也是在侮辱张肃的智商,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张肃长期监视着张松——刘备这条线,终于来个人赃俱获而已。

  之后的情节大家都知道了,“君子剑”张肃先生来个大义灭亲,把书信交给了刘璋,理由是怕株连九族,这真是再合适不过的借口了。

  不过也有点出于张肃的意料之外,他没有想到一向懦弱的刘璋不光是杀掉张松了事,还对刘备做出了强硬的姿态。

  结果,这一兄弟阋墙事件成了四川战火被点燃的导火索。

  拥曹派是不愿意看到这一场景的,因为曹操现在手伸不过来,那将意味着刘璋要单独面对枭雄刘备了,更加危险的是,张肃知道,刘备的卧底绝对不是自己弟弟一个人,刘璋杀的太快了,应该来个大肃反啊。

  木已成舟,一切都已经不在他的掌握之中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大右派吧,他们是巴蜀三贱客——张松、法正、孟达。

25—04:今天你卧底了吗(3)
张松——法正——孟达,按照出场顺序和重要作用的话,排序应该是这个样子,如果张松不死的话,他必将是刘备铸就帝国伟业的第一功臣,什么卧龙啊、凤雏啊、法正啊,统统靠边站。

  可惜,被自己的大哥给检举,告到纪委了,所以,只能让法正摘取胜利果实了,只能让刘备的成功多点曲折,并且赔掉了庞统的性命。

  但是,张松不是白求恩那种无私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本次出使,和刘备大搞眉来眼去的时间上就很有问题。

  张肃是在曹操征讨荆州前夕出使的,他回来的时候曹操还没有摆平刘表一伙,所以,按照正常的出使路程来看,并不是很遥远,虽然当年的交通比较落后,还有张鲁这样的反对势力存在,可是还是比较顺利。

  不过到了张松这里呢?他到的时候,就是曹操顺利接管荆州的时候,那个时候应该是赤壁大战还没有爆发,那么再看看张松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吧——会曹公军不利于赤壁,兼以疫死,松还,诋毁曹公。

  张肃很快解决的事情和比较顺利的行程路线被张松从赤壁大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在拖欠,直到曹操败局已定才回到刘璋这里报到,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了:

  1——张松这三个月没有在曹操那里,因为这个时间把握的太好了,曹操前脚败北,他后脚就回来报信,要知道,如果还厮混在曹军水寨,只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退一步讲,就算不怕死,可是也要要点脸吧?已经不受待见了,还不赶快去找下家?既没有呆在曹军那里,又没有回到益州,更不可能和张鲁有瓜葛,那么我们只能给这一时期的张松找到这样一个归宿了,那就是他在刘备那里滞留,以待时局之变化。

  刘备不是傻子,他知道张松出来活动的意义是什么,所以,既有张松主动投怀送抱的成分,也有刘备积极拉拢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看,罗贯中的小说倒有合理成分,而有曹操抛砖引玉在先,刘备要想勾引住张松,让他献身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拿出比曹操更为谦卑的姿态就可以了;

  3——为什么要拖延这么长的时间呢?很简单,张松不会把资本押在一个必输的赌局上,而三个月也不是他和刘备之间为了那么点蝇头小利而马拉松谈判造成的,大家都是聪明人,知道对方要的是什么,一拍即合,剩下的,就是张松自己的小算盘了,他要看看刘备究竟有没有可能赢得喘息之机,也就是说如果曹操不输的话,他的出卖国家机密的行为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反之,只要曹操一败,张松立刻就会回去诋毁他为汉室奸贼,并且还对益州虎视眈眈,也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刘备也清楚张松的想法,这是最为实际的考虑,换做是他的话也会这么做的,所以,他也不着急,因为只要曹操输了,一切就会按照计划进行。

  所以,史料中虽然没有直接说明张松是否早就和刘备有一腿,但是,配合一下后来张松主动在刘璋那里推荐刘备,以及之前回家的路上足足蒸发了三个月,我们可以推理出来,这段时间,他就是躲藏在刘备那里观察时局,顺便达成和刘备之间不可告人的秘密。

  所以,当曹操赤壁败北之后,张松如愿的回到了刘璋那里汇报工作情况,不过,这个时候汇报的也只是曹操如何如何不是人而已,如果直接就把刘备给供出来,那就不是张松把刘璋当成了傻子,而是他张松自己就是一个白痴,消失了这么长时间刘璋能不怀疑吗?这种事情很好调查的。

  所以,张松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恰当的把刘备作为益州的救世主展现在刘璋面前的机会。

  很快,这个机会就来了: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遥闻曹公将遣钟繇等向汉中讨张鲁,内怀恐惧。

  当一个人对未来世界产生了足够的恐慌情绪后,那么这个人也就是心理防线最为脆弱的时候,尤其是像刘璋这样比较懦弱的人。

  所以,张松主动献身要为主子出谋划策了。

  他开门见山,上来就点出了刘璋担忧的命门所在:曹操的兵力强盛,即使是赤壁惨败,但是陆战还是无敌于天下的,一旦摆平了汉中,那么以此为跳板的话,益州也就危险了。

  刘璋点头,表示同意:没有错啊,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潜台词是,怎么办呢?张鲁也是我的仇敌啊,我总不能主动和他结盟吧?

  张松知道刘璋的潜意识在想什么,自然不会让刘璋的思路在这个方向上拓展,所以,理智分析之余还要加点忽悠的成分:万一张鲁这一方不会谅解您与他之间的恩怨,而是主动的投靠曹操,并且依靠曹操的力量前来报仇怎么办?那样的话岂不是比被曹操灭掉还要悲惨?

  这虽然是张松的忽悠,可是,毕竟还是有这种可能性的,所以,刘璋更加慌乱了,着急问对策。

  这就入局了。

  张松不慌不忙的推出了自己的计划:汉中之于益州,实在是唇亡齿寒,那就是汉中的门户,一旦这里丧失,那么整个益州将会惶惶不可终日,所幸,现在的张鲁还没有这个能力,不过曹操的介入就不一样了,不管是他攻下汉中,还是张鲁从良,都对我们不利,而造成这种不利的就是因为汉中现在的主人,并不是我们的盟友,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从汉中入手。

  别绕了,我有点听不懂啊——刘璋很不耐烦。

  张鲁不会改变对我们的敌对立场了,张松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将来也不会,即便是换成曹操,也不会,所以,我们应该利用目前还掌握一定的主动权的情况下主动的选择一位可靠的政治盟友占据汉中,和我们唇齿相依,到时候,一切麻烦就都解决了。

  你是说资助一个人打下汉中,再和那个人联手对抗曹操?刘璋有点听明白了,他还没有笨到家:不过放眼天下,这个人恐怕还没有生出来吧?

  当然有,那就是刘备啊,张松笑着说:怎么主公把这位乱世枭雄给忘记了?心下也是松了口气,终于说出来了。

  理由呢?刘璋半信半疑,虽然说不上来,可是,他总是觉得张松是一切都准备好了。

  理由很多啊,张松这就要给刘璋分析个一二三四了。

  能说会道,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这种人才,毕竟,少说多做,虽然会感动一个人,可是需要太长的时间,张松等不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5—05:今天你卧底了吗(4)
下面来看看张松来为刘璋列举的理由(或者说是借口)吧:

  1——汉室宗亲,这一条很重要,因为刘璋也是汉室宗亲,虽然八竿子打不着,可是,还是给人亲切一些的感觉,总比和有血海深仇的张鲁假惺惺的握手和谈,然后再签订个随时可以单方面撕毁的同盟协议可靠的多吧?

  事实证明越是张松这样的打着亲情牌和温情牌就越有危险,宰熟嘛,就好比大部分卖保险的还有搞传销的都是从自己的亲朋好友下手的那样,不认识,见面没有话说,那还搞个屁啊,不过至少现在还没有这种苗头,这两位只是理论上的亲戚,还没有打过什么交道,所以,略微考虑了一下,刘璋点点头,因为刘备到目前为止信用卡的(里面存放的是良知)信用度还是良好的,没有透支自己的名誉的现象。

  2——刘备乃是仁义之人,虽然是汉室宗亲,可是不要忘记,当年刘焉和刘表还有互相不对付的时候啊,何况自己和刘备根本就没有什么来往?所以,具体这个人的以往形象怎么样就很重要了,前面说了,在刘璋的了解中,刘备的信誉度还是不错的,而刘备横行乱世的护身符就是“仁义”,就如前面章节中庞统和刘备的对话所展露的那样。

  即使是一切都在作秀,可是,无数的历史事实表明,刘备在遭遇刘璋之前,真的没有做过太龌龊的事情,诚然,伪君子不是褒义词,可是,一个人伪君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