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多久,表现机会就来了,这就是经济危机事件。
正当刘备无比烦恼的时候,刘巴很是轻松的说:太简单了,就交给我了,三招就可以摆平。
那三招呢?
第一,就是推行新货币,“当铸值百钱”,这么一改,一笔资金就从民间给刮出来了;
第二,统一物价,全国一统,就少了一堆人的兴风作浪,囤积居奇,国家又收了一笔钱上来;
第三,“令吏为官市”,由政府出面平衡一下,开放一下市场(当然是往自己这一方面倾斜,开放买方的钱袋了)
这三点属于变相的往大户,以及那些发了国难财的人的口袋里掏钱,刘备不太明白什么原理,但是,事实证明这三招就是好使,“数月之间,府库充实”,看来诸葛亮也不是自谦,至少这一点上他确实是不如刘巴的,诸葛亮,攒钱可以,却不会赚钱,刘巴,能生钱。
这是刘备的福气。
这还是目前阶段的刘巴,多说几句吧,法正死后,刘巴接替为尚书令,前面说了,蜀科之制,刘巴参与其中,刘备称帝之后,政府公文、诏命的撰写、颁布、年号的规划、编订,基本上都是出自刘巴的手笔。
可惜,英年早逝,死的时候才39,刘备称帝的第二年就挂掉了——要不怎么说是缘分呢,死了一年,深爱他的刘备也跟着去了。
在后来,张昭和孙权闲聊,张昭觉得刘巴确实是本事很大,就是脾气不咋地,尤其是拒绝张飞那一件,有点过了。
对此,孙权一笑而过:此言差异,如果让刘巴和其他人一样,拍马屁,捡好听的说给刘备听,对于张飞这样的大员极尽谄媚,那他还是刘巴吗?还会被世人推举为清高之士吗?——若令子初随世沈浮,容悦玄德,交非其人,何足称为高士乎?
一句话,这就是刘巴,有本事的性情中人。
这样的人,也许相处很难,可是,更容易得到世人的敬重,在他死后没有多久,魏国的陈群就特意给诸葛亮去了一封信,表示深切的悼念和钦佩,可见刘巴的威名覆盖面有多深远了。
刘巴,其实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的身边,还有一批人,踏踏实实的处理着日常公务,虽然没有冲锋陷阵,没有成为封疆大吏,没有像诸葛亮一样世人瞩目。
但是,他们同样是英雄,没有他们,也就撑不起这些高光人物的门面,有一种英雄,注定要无名。
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幕后工作人员吧——不是说他们是隐士,只是,他们的知名度、曝光率和所作出的贡献不成正比。
26—14:一朝天子一朝臣(5)
吕乂(义音),他的知名度和他的名字的使用熟练度一样,曝光率不是很高,可是,他在刘备政府中的实际作用不小,所以,才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占据着一席之地。
吕乂是南阳人,老爹吕常跟着刘焉来了四川,只不过本意是要溜达一圈的,可是,由于“王路隔塞”,没有办法回到老家,这才很无奈的留在了刘焉的身边——所谓的王路堵塞,就是前面说的刘焉串联张鲁搞的小把戏,至于吕常是真的因为这个原因回不去还是只是找一个借口,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吕乂本人并没有在这件事上得到多大的好处,因为吕常死的太早了——少孤,好读书鼓琴,只不过是靠着自己的好学有点名堂。
史书中也没有有关吕乂在刘璋手下任职的记录,即便是有,在地方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角色。
只是本事有没有和官职的高低以及名声的大小并不是永远都成正比关系的,比如吕乂就是这样,不过由于技术过硬,所以没有多久就有了出头之日,而且起点还不低。
刘璋时代结束之后,刘备进行企业重组,设置了典曹都尉一职,由王连牵头,主要是供给军粮什么的,其中内置盐府校尉,王连拉来了吕乂、杜祺、刘干并任典曹都尉,而吕乂负责的就是“较盐铁之利”。
这只是吕乂公务员之路的一个开始,“迁新都令、绵竹令”。
吕乂做官行政的一个特点就是爱惜百姓,不过前提就是执法严苛,我对你好可以,前提就是你是遵守法纪的好市民,不然对付你的就是铁腕。
老百姓不太操心自己的父母官站在谁的政治立场上,那些只不过是自己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重要的是他们是不是扰民,吕乂虽然严厉,但是不是贪官,所以,老百姓中的口碑不错,乃是“一州诸城之首”。
由于吕乂的政绩在本省的考核中是最好的,因此没有多久就升迁为巴西太守,这才一步步的走到前台来。
只是,那已经是刘备死后的事情了,在刘备当政期间,他就是一个业绩出色的技术骨干,像这种没有背景的人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慢慢的煎熬,如果没有后来的突发事件,估计吕乂的目标就是以正局级的待遇回家种花。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后来,诸葛亮屡次出兵北伐遇到了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在各州县征募军队的时候,没有几个人响应他,“调发诸郡,多不相救”。
这就显现出吕乂的难能可贵了,这个时候他带着从本郡征发的5000士兵前来给老大捧场,并且表现优异,没有任何被强迫和不情愿的迹象,“无逃窜者”,这就给诸葛亮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没有多久,就徙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给粮草,也就是说他诸葛亮原来负责的工作交给吕乂了。
吕乂最擅长的就是这种技术工作了,完成的十分出色,因此,即便诸葛亮这棵大树挂掉了,还是接着往上爬,当上了广汉太守,乃至蜀郡太守,蜀郡太守虽然管辖更广,可是麻烦事也更多, 尤其是在诸葛亮死后,藏匿人口,躲避户籍检查来免责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是无能为力,这在吕乂到任之后马上就有了改观。
其实在中国这种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不是说事情本身有多难半,而是看你能不拿拉下脸来。
吕乂把脸拉下了,所以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数年之中,漏脱自出者万余口。”
之后,吕乂成功的进入中央组阁,取代病逝的董允成为尚书令,执法严苛,不贪不拿是吕乂的最大特色,只不过因为随着官越做越大,执法越来越严,导致名誉没有想一开始那么好听,只是这些人有些忘恩负义了,没有看到吕乂清廉的一面。
这是吕乂,王连为刘备选拔出来的称职的技术骨干,再加上杜祺和刘干,算得上蜀中四宝了。
杜祺也是南阳人,历任郡守、监军、大将军司马,刘干最高也干到了巴西太守的位置上,三兄弟关系不错,只不过相比于吕乂,这两位更像中国特色的父母官,“检肃守法,不及于乂”,不过看在他们能干的份上,不检点就不检点吧,总比光吃不干的人强。
这三位可都是王连一手提拔起来的,下面再来看看这位伯乐吧,很不容易的,毕竟,饶是诸葛亮执政二十年之久,不过真正运作成功了蒋琬、费祎和姜维三人而已。 。。
26—15:一朝天子一朝臣(6)
王连也是南阳人,刘璋时代到益州打工——这回知道为什么提拔吕乂和杜祺了吧?大家都是一个地方背井离乡出来的,不过前提是有本事,废物点心有什么用?这就叫做举贤不避亲。
只不过和吕乂相比,王连当官当的比较早,政绩也是搞得不错,没有多久就得到了刘璋的赏识,封为梓潼令。
而王连表现的也是比较有党性的,刘备大举进犯,在大家纷纷倒戈的时候,效仿黄权闭城不降,刘备对于这种比较睿智的忠臣向来是比较欣赏的,既有原则又不是茅坑里的石头,所以,也没有为难他,直接绕过去了,而在摆平成都之后,把他和黄权都给请了出来做官,只不过王连的地位本来就没有黄权高,所以一开始去了地方广汉任职,从基层磨练。
在基层干出成绩之后,王连就被升迁为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属于技术过硬的经济管理型人才,于国家“利入甚多”。
在为国家创作了大量的利润的同时,也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前面所说的吕乂、杜祺、刘干就是杰出代表。
于是,王连同学就接着往上升,“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只不过干的还是老本行“较盐铁之利”。
虽然从事的多为幕后工作,但是机缘巧合,也在偶像大剧《三国演义》中露了一把脸。
在诸葛亮要南征孟获的时候,一群人跳出来充当反派对于丞相亲征提出异议,其中牵头的一位就是我们的王连同志。
造型弄得不错,一个面善的老头,出场之后,就劝说诸葛亮不要轻举妄动,什么那个地方瘟疫流行啊,很容易出事(诸葛亮身体素质不是很好,会不会和这个有关系呢?不好说啊),不应该以国家的砥柱和希望之所在冒险远征之类的一堆话语。
如果只看电视剧或者小说的话,也就以为这是一个吃饱饭不干活只会瞎扯淡的谏官,其实完全搞错了,他成为了反衬诸葛亮高大形象的牺牲品,实际上,蜀汉帝国真正的基石正是有这些人构建起来的。没有他们在幕后聚敛钱财,诸葛亮们哪有资本在前台南征北战?当然了,诸葛亮本身也是从这个后勤部门发迹的,区别在于诸葛亮更牛逼一些,铁道部大佬干的来,国务院总理也很是顺手,游刃有余。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王连的言论,也不是反对诸葛亮南征,只不过是觉得不应该自己亲自出马,那里不是雪灾地震,而是实实在在的敌人和叛乱者,不需要你总理大人亲自出面——总理应该去风光而没有风险的地方。
诸葛亮即将去的地方是高度风险的。
但是,他不是因为爱出风头才这么干的,实在是扫视了一圈,觉得没有人够资格只好亲自去——真的是这样吗?虽然姜维还没有来,可是,蜀汉的人才远没有凋敝到这个程度,这个问题以后会讲到。
不过对于王连,诸葛亮还是比较看重的,一个是他的能力,一个是这番话充分的体现了对领导的关心,所以也就借着机会和王连促进了一下感情。
王连是个老老实实的技术官员,也就得了个善终,儿子王山混的也是不错,虽然没有老爸牛逼,还是干到了江阳太守的位置上。
给新老板打工,怎么样才能站得住脚?把嘴闭上,一门心思的干活,不管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不是昏君,即便是有搞平衡任人唯亲的地方,可是,还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你的能力怎么样。
王连和吕乂们都是这样脚踏实地的在蜀汉帝国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26—16:前途还算是一片光明
以上,就是现阶段刘备的主要人事部署和势力分布图。
很是一片人才济济的样子。
这就是刘备和袁绍还有袁术、刘表这些失败者们的根本区别,以前,那是一手烂牌或者是底牌不多,所以排兵布阵起来还是有一些捉襟见肘的。
现在不一样了,荆州占了一部分,益州也拿下了,*帮历经风霜,主力存活下来,荆州帮拨的云开见月明,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至于本是仇敌的益州帮,也是被分化瓦解先后收到了自己的帐下。
适应角色适应的很快,尤其是最后一点,做得到很不容易,陈寿,一直对故国有所保留态度的基础上,对于这一点也是持高度赞扬态度的:董和、黄权、李严,是刘璋的依赖对象,吴壹和费观是他的姻亲,彭羕是他的被排斥对象,刘巴是刘备的死对头,但是,这些人都被刘备放在了显赫的地位上放心大胆的使用,结果呢?既发挥了他们的才干,又调动了持观望态度者的积极性,“有志之士,无不竞动”。
窝囊了半辈子的刘备终于迎来了一丝的曙光和命运的转机。
他可以把握住这个机会吗?
前途还算是一片光明。
之所以说是还算,是因为还是有一些不太明智的地方。
一个是和益州本土帮的矛盾。
前面不是说刘备协调平衡的很好吗?那其实只是一方面,刘备一直重视对人才的扶植和培养,甚至做的比诸葛亮好很多,但是,逊色于曹操对制度方面的建设,即便是玩弄权术,刘备也要比曹操差上一个级别,架空朝廷,另立中央,魏官和汉官的职务分工简直就是巧夺天工,再加上令行禁止的军屯等一系列措施,都是有效的完成了资产转移:即是把大汉朝所剩不多的一些不动产“洗白”,成了他的名下资本,要不然曹丕后来哪能水到渠成的搞定汉献帝?
人才固然重要,但是必须搭配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两汉风行四百年不衰,靠的不光是汉初三杰以及汉武时代那些显赫将相的努力,更多的是他们所遵守的制度(游戏规则)比起秦朝的那些更为大众接受。
刘备,“有高祖遗风”不假,但是,也只是做到了三分神似七分形似,他只是看到了刘邦礼贤下士,所以就拼命的搜刮人才,但是,忽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建立的重要意义。
这就造成了刘备只是暂时的解决了益州地方势力与外来中央之间的矛盾,而不是长期的,不错,他善待了这些地方势力在中央的代言人,但是,迫于形势也好,还是真的就忽略了也好,如何使用这一人才库以及*的物质资源上,刘备采取的却是类似于杀鸡取卵的粗暴掠夺政策,闹经济危机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老百姓遭殃不假,但是真正倒大霉的还是有钱人,道理很简单,穷人被打劫,顶多就是破衣烂衫被扒光,顺带撸下了草鞋,而富人则是损失了珠宝和皮靴,更加不幸的是,中国向来就有仇富心理,碰上刘备这样的明君,一看抢的太过分了,还会大发慈悲,采用“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理论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回多少来就要看刘备们的GDP情节有多深了,至于那些富人就不行——那么有钱,底子厚,抢点就抢点吧。
政策上的杀富(偶尔)济贫方针就很大程度的限制了蜀汉帝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是的,刘备和诸葛亮打仗来钱来的很快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