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后,三重考核成绩完全优秀之后,曹操终于可以放心的把李典放在刀刃上——这是一块好钢啊。

  没有多久,合肥,就盼来了张辽、李典、乐进的三巨头,他们的使命就是以一支偏师(大约8000人左右)去对抗一支未知的,有可能来犯的敌军,不久之后,证实了他们的困难指数:孙权带来的是100000大军。

  就看这三位如何力挽狂澜吧。

  ——有关这三位将军讲述的比较多一些,也许耽误了合肥之战的进度,请原谅,但是,比较重要的人物费些笔墨也是值得的,至于为什么讲述李典的更多一些,完全是因为这已经算得上是曼成将军的最后一战,而且他死的也很早很年轻,才三十六岁就挂掉了,而张辽还有出场的机会,乐进虽然也是英年早逝,但是还有一个拿的出手的乐綝子继父业。

  而李典,什么都没有了,儿子也不太争气,所以,这里就一并讲了吧,当是缅怀一下。 。 想看书来

28—13:三巨头力挽狂澜(1)
合肥的重要战略意义这里就不讲了,孙权兴师动众的攻打合肥原因也是明摆着的,至于张辽三人的素质也都是信得过去的。

  但是,还有两个问题一定要说明一下。

  第一个就是曹操为什么只拿出了区区八千人来镇守这个军事要塞。

  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挑选出了张辽、李典、乐进这样一个组合,因为通过历史记载我们可以得知,这三个人的私交没有,而且互相不对付,就差互相使绊,下黑脚了,难道曹操不知道他们的关系了?不可能不知道,那还派他们三个执行任务,就不怕贻误战机吗?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只有8000人,是不是有点太吝啬了呢?

  完全有可能,首先,曹操拿不出太多的兵力把守合肥,因为这一战发生的时候,曹操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汉中和凉州地区,西北战事牵扯了曹魏太多的人力和物力,再加上老家一些反曹分子的蠢蠢欲动,如果双线作战的话,饶是曹操也消耗不起的。

  其次,对于这一地带,曹操始终没有拿出更多的兴趣来,当年赤壁败退之后,曹操就怕自己不在这里,江西一带会长期被东吴骚扰,民不聊生,于是就迁移了十余万人口到了内地,这就导致整个江西陷入了一种半真空状态,当时刘璋不愿意玩的坚壁清野政策被曹操拿出来了,结果,合肥以南实际防守区域只有一个区区的皖城而已。

  曹操的如意算盘是,孙权和自己濡须口一战打个平手,也就是骚扰一下我而已,不会再有什么兴师动众,再说了,真要打起来我迅速支援不就得了?所以,没有留下足够的军力防御也不是什么疯狂的想法,再说了,将领的素质高一点可以弥补兵力上的不足。

  8000人,再加上一个三巨头,曹操在设立了一个高难度挑战关卡之后也给自己留了一个后手。

  出乎他的意料的是,孙权真的对这里很有兴趣,早在建安十九年的五月,孙权就发动了对皖城的攻击,并且很快拿下,如果不是因为刘备同期拿下了益州,两人撕破脸扯皮的话,合肥战役恐怕还要提前一些。

  这个疑问带来的一个衍生问题就是——孙权真的拿出了100000大军前来征讨合肥吗?

  有关魏国的史料记载是这样的,大家都在津津乐道的传颂着张辽以800敢死队击溃孙权十万大军的美丽传说。

  而在吴国的史书中却是对这个问题一笔带过,没有办法,最后确实是打输了嘛,大佬亲自出马,十万人打不过八千人,真的很丢人,难道很值得大书特书吗?所以,就是一笔带过,倒是围绕着孙权大难不死逃过一劫上做了不少文章——虽然丢人,但是也可以彰显自己的大哥乃是天命所归。

  只是这个一笔带过带过的有点过于简略,以至于连东吴军的参战人数都给省略了。

  当作不好意思说自然可以解释的通,但是反过来说魏人夸大其词吹嘘自己的陆军部队乃是战无不胜,这个可能是不是也存在呢?

  很有可能。

  孙权自从上位以来,组织的局部战争和全国性战争次数还是不少的,合肥之战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他孙权拿的出来十万大军投入到一次战役中去吗?

  不是说孙权拿不出来,而是他基本上就没有这么肆无忌惮的出牌过——除了这一次。

  赤壁大战,那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孙权投入到战场上的一线兵力也不过是30000人到50000人而已,如果说这个时期孙权的实力还没有达到全盛,全面发展正是在赤壁之后的话,那么后来那一次和刘备之间的死斗——夷陵之战也不过是拿出了60000人到80000人的极限而已,而且要注意,那个时候,孙权已经完全占领了荆州,收编了关羽的水陆大军以及于禁的部分投降部队,这个数字绝对不会少于80000人。

  在这个情况下,孙权都没有投入进十万人,为什么这一次打一个区区的合肥就要拿出这样一只部队来?

  最具参考性的数字则是不久前发生在濡须口的战役,那一次曹操出动了不下十万人的部队,而孙权的部队作战人数前面已经介绍过了:70000人。

  所以,我不得不怀疑孙权的十万大军是有水分的,因为刚刚结束的和刘备的冷战老孙也不过是拿出了50000人而已,短期内,马不停蹄的抽调出了十万人似乎不会通过国会的表决吧?国库未免会有点吃紧。

  最后,还有一点要说明,制约孙权的十万大军规模的就是本次会战的性质和特点。

  以前的赤壁和濡须口,都是以水战为主,孙权的东吴部队最为擅长的就是水战,其次就是长期和山越作战所锻炼出来的步兵,只不过步兵的使用规模和频率都比不上水军,曹操吃的两次亏都是水军逊色太多。

  合肥一战就不一样了,孙权改变了风格,由守转攻,成了攻坚战和野战,野战也是以陆战为主。

  一方面,这两种作战形式都不是孙权和东吴人所擅长的,一方面,短期内就集中了一支十万人规模的以步兵和骑兵为主的作战部队,对于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东吴人来说都有一些吃力。

  所以,我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这个数字的水分,到底是多少呢?虽然没有充分的可靠数字,再加上国人由来已久的浮夸风格干扰,这个数字不会超过濡须口会战的上限。

  也就是说不会超过70000人,甚至很有可能只有50000人左右,浮夸比例为1:2,这个比例在国人的造假历史上并不是很恐怖。

  好了,假定这个结论成立的话,那么张辽的困难——兵力对比上的1:14,将迅速调低到了1:9(还是上限,下限是1:6到1:7之间)的程度,单从字面的数据分析来看,张辽的获胜指数都将大幅度提升,而且不要忘记以下几点限制:

  东吴不善陆战,曹魏最为引以自豪的就是陆战,尤其是骑兵;

  孙权处于攻击方的位置,这对于他,这个一直处于守势(除了和刘表还有本地土匪的局部作战以外)本就不擅长于军事对抗的领袖来说,能否适应角色的转换本身也是一个疑问;

  最后,这70000人很有可能不是一次性到位的,再抛去辎重部队这样的非战斗人员武装,真正要张辽面对的敌人数量还要进一步的缩水——你当然可以说曹军不是变形金刚,也要吃饭,但是人家是守方,粮草方面的压力本就没有东吴大,至于战斗人员的比例自然也不会太大的差距,你以为是当代中国官员和老百姓的比例那么变态啊。

  以上的作战部队数字分析完全是我的一家之言,也许不对,也许更贴近事实的真相,但是,不管是怎么样,都没有贬低张辽们的功绩的意思,因为即便是对抗一支50000人的规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人家的取胜方式更加值得敬佩,并不是靠着死守得来的。

  曹操当然不会像我这样无聊一阵的统筹计算,他也没有那个时间,所以,他的“低估”孙权以及只布置了区区8000人防守合肥都不是有先见之明,而是歪打正着了。

  但是,直觉告诉他,这么安排还是有一些冒险的,在兵力安排有限的前提下,还需要在别的方面动一些脑筋,事实上,曹操是把我计算数字的无聊时间用在了人事安排上。

  这就是下面要论述的,曹操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三巨头组合。

  ——有关本章节,有人提出异议的话欢迎探讨,拒绝谩骂,说出合理的分析那是最好的哦。 txt小说上传分享

28—14:三巨头力挽狂澜(2)
在兵力的绝对劣势之下,如何可以扭转危局,似乎就要看作为统帅,究竟是表现如何了。

  而这个统帅,也是很大的看点。

  前面已经说过了,三巨头的关系很不好,究竟是怎么不好的,很遗憾,我们不知道,三国志还没有八卦到《X周刊》的地步,所以,根本就没有详细说明,估计性格不和有很大的因素,再加上张辽作为后期报道的降将,爬的比谁都快,在老资格的李典和乐进那里都不会留下太好的印象,总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在是一个很复杂的命题。

  那么,不好到了什么程度呢?后来大兵压境,就要开战了,张辽还在担心李典和乐进会不会按照自己的安排做事,一旦不能齐心的话那就倒霉了(也许是一种试探,逼着李典和乐进做出一个高姿态,从而给自己吃一个定心丸吧),当张辽隐晦的提出了这个顾虑之后,一向以冷静著称的李典发飙了:大敌当前,我们是不会这么无聊的,不会把私人恩怨融入到工作当中去,那岂不是误了国家大事?将军你就放心吧!

  张辽听了这句话,心下松了口气,旁边的乐进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其实张辽是不该有这些担心的(一种引蛇出洞的韬略谈话技巧除外),李典和乐进的关系也不怎么样,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和乐进合作了很多次。

  但是,这番话透露了这样的一些信息:

  这三人关系的确是有够烂,曹操把这个组合放在了第一线上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三巨头中,张辽属于一把手,负责人事安排和具体的作战计划,乐进主要是执行,而李典,是履行一个参谋的职责,对于张辽的作战计划提出修改意见,所以,张辽才尤其担心李典的意见,生怕他捣乱,把私人恩怨带到工作中来,因为相比于乐进,他有这个资格。

  虽然在平常来看,这个组合有点冒险,可是事实证明,私人关系的好坏不会总是影响到工作效率,就好比《历史的天空》中姜大牙和陈墨涵,俩人一直是磕磕绊绊,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合作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区别在于,一个是历史真实,一个虚构的文学作品而已。

  这里,曹操确实是在冒险,但是这个危险其实只是存在于理论当中,这三个人就算是有矛盾,也不会把这个带到工作中去,他有这个把握,对三巨头的大局观和责任心有信心,那么,剩下要考虑的就是技术性问题了。

  首先,确定一个统帅,这也是最重要的。

  张辽来当这个统帅无疑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他的素质和战斗经历,是经过考验的,前面已经有了详细的说明,而且也不是第一次挑大梁了。

  更重要的是,除了张辽,似乎也没有太好的人选了,因为这个阶段也是曹操西北战事和汉中战事最为紧张的时候,牵扯了他不小的精力。

  夏侯渊、夏侯惇以及信得过的曹姓将领几乎全都投入到这场战役中来。

  那么素质过硬的外姓将领中呢?除了张辽之外,还有张合、徐晃以及于禁三位牛人,这其中,张合的主要对手是张飞,徐晃在给夏侯渊打下手,实在是抽不开身,分身乏术,至于于禁,虽然没有非他不可的任务,但是,在曹操看来,即便是他有着出色的统帅能力,可是,至少放在合肥战场上是不合时宜的——不是说曹操预料到了于禁的立场不坚定,恰恰相反,曹操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以至于后来他的没有杀身成仁很令曹操感到失望和意外。

  促使于禁旁观的主要原因是他的统帅方式,和他名扬天下的那一次一样,于禁一直坚持的作战风格和统帅原则就是“以法御下”,不是说只有于禁严格的执行军规,而是说他执行起来尤其的变态,以至于手下将士虽然听他的号令,但是,一直是畏惧大于尊重和敬仰。

  曹操对属下的监控的了解很细致入微,当然不会放过于禁的这个特点(也可以说是缺点),他知道,在正常状态下或者是一般性的危机状态下,于禁是可以镇得住场面的,但是,合肥不一样,一旦孙权加大了攻击力度,那么他的防守困难将是空前的,这个情况下,需要的是上下一心,需要统帅用自己的感召力最大程度的发挥下属的积极性,而不是用杀威棒震慑他们。

  但凭这一点,张辽就比于禁胜任这个角色。

  所以,对于统帅的选择,除了自己符合之外,也有曹操那边“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虽然他的手下人才济济,可是,一阵排除法下来,真还得张辽是最合适的,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历史的必然性?

  统帅确定之后,曹操还要选择一个副手班子,挑中乐进和李典完全是因为这个组合的搭配效果和工作效率是他最为满意的,一个可以冲到第一线奋勇杀敌,一个可以冷静的制定一个相对完美的作战方案,这么现成的组合不用,还费劲去找别的人干什么啊。

  组合确定了,曹操最不想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就是孙权大兵压境,一副不拿下合肥誓不罢休的架势。

  能不能成就一番美名,就看着三位的了,曹操的工作已经完成了,至于史料记载中那些什么曹操不远万里的锦囊妙计究竟起到什么作用,我还真是不太抱有什么期望,不是说曹操的军事才华不行,而是这么严峻的形势,真正唱主角的还是这三位身临其境的将军,至于曹操的“青史留名”,完全是借光,属于给领导脸上贴金(国人常干),即便是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