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的人才,只能当一个虎豹骑的统帅,但是,不能当自己的帝国事业接班人,不光曹操这么想,就连曹彰自己也知道,他有自知之明,于是主动退出了争夺战。

  剩下的只有曹丕和曹植了。

  表面上看只不过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了,买一张复式投注彩票只需要四元钱,但是,恰恰是因为曹昂和曹冲的退出,曹植和曹丕存活下来加大了选择的难度。

  曹昂是长子,各方面的素质也是不错的,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曹操应该会让这位持重的长子继承帝业。

  但是,因为自己的*,让他命陨沙场。

  没有关系,曹冲是曹操最为喜爱的儿子,他长的帅,还很聪明,不是调皮捣蛋的那种聪明,可惜,十几岁的时候就天妒英才,病死了,当曹丕安慰痛哭的曹操的时候,曹操说了一句有点过分的话:你们就高兴去吧,曹冲不死,你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去竞争!

  话糙理不糙,曹昂相当于袁谭,而曹冲相当于袁尚,看看反应,曹操是倾向于曹冲的,但是有可能迫于舆论压力选择曹昂,但是,一切都是白扯了,因为这两位的意外,让曹丕有了进入复活赛的机会,当然了,还有曹植,他们之间的胜者就是最后的胜者。

  难度的加大在于,曹昂是最符合继承法的,曹冲是曹操最喜爱的,一下子都被抹掉了,那么只有这么一条了,那就是综合素质考核,你也知道,考试这种东西偶然性是最大的,而且很容易被人拿来做文章,甚至是作弊,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得出一个最为接近标准答案的答案,那么只有加大考试力度、提高考试难度,延长考试时间,增加考试次数,并且做到考试模式多样化,争取让参加考试的人防不胜防。

  这对于曹植和曹丕来说,都是一个漫长的折磨过程,对于曹操来说,又何尝不是呢?

  但是,大家都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因为曹彰这样的*只有一个,再也没有人愿意主动退出了,别看曹植是一个文学青年,可是,他也是有政治野心的,况且,一批跟他混的小弟也希望自己的大哥有一个好前程,反之对于曹丕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场不见血的权谋诡诈争斗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29—08:曹魏接班人之争(2)
虽然说最后的胜利者是曹丕,但是过程是及其惊险的,而且没有任何资料显示曹操是看好曹丕的,甚至,很多时候,曹植显得更加得宠一些。

  当然,如果你拿出所谓的曹丕出生的时候有天子气我也没有办法,陈寿都懒得抄下,我就不发贱了,那些东西一点可信度都没有,如果最后成功的是曹植的话,那么这些东西也会原封不动的移植到我们的曹子建身上。

  就是这么因人而异。

  曹丕,其实真的是没有太多的拿的出手的东西,论武功吧,虽然说他是“善骑射,好击剑”,但是牛逼到了什么程度真的不好说,即便是有过几次出战的经历,也大多为凑份子混经验值的行为,远比不上曹彰,人家曹彰可真是武艺超群,不仅射的一手好箭,而且还臂力过人,曾经有过“手格猛兽”的壮举,数次征伐都是不避险阻的。

  那么比划比划文化素质呢?曹丕的确是比曹彰强,但是那是建立在曹彰不爱学习的前提下,人家说了,男子汉大丈夫要建立的是卫青霍去病的功业,而不是读圣贤书,当个博士就拉倒了。

  曹丕的文化素质不错,八岁就能做文章,怎么说也是一文学神童,也操刀出了《典论》,可惜,凡事都怕比,曹植这方面比他强多了,曹丕是下苦功夫读出来的,这方面,曹植却是天生,名言警句信手拈来,和他比,曹丕逊色不少,显得少了不少的灵光,一到俩人被曹操拎出来考试做文章的时候,曹丕无论怎么样的绞尽脑汁倒要显眼一番。

  没有曹彰能打,没有曹植能写,没有曹冲讨人喜爱,没有曹昂的长子身份,这就是曹丕所处的尴尬地位,本来,他是不做什么念想的,可是,竞争对手呼啦啦的倒下了一大片,潜藏许久的野心也就迸发出来了。

  尤其是对手还是曹植,虽然自己不具备明显的优势,甚至处于一定的劣势,可是,如果有机会选择一个对手的话,曹丕还是会选择曹植的。

  因为曹植除了写文章之外,几乎是一无是处,甚至,因为写作方面太有才华了,显得有些恃才傲物,*不羁。

  即便是放弃曹操儿子的身份,曹植也是一个很红火的职业作家。

  可惜,*的争斗和这个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这,也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曹植逐渐落了下风,直到失败。

  文人,尤其是有才华的文人,都是及其的高傲的,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比如邺城铜雀台诗歌即兴表演大会上,曹植一鸣惊人,展现了自己卓越的文学才华,这对于丧失了曹冲这样惹人喜爱的孩子的曹操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心理慰藉。

  不是说曹丕写的就不好,可是,凡是就怕比啊,和曹植比起来,他写的和打油诗差不多。

  但是,这也把曹植放在了明处,显得有些扎眼,尤其对于不知低调的人来说,更加是一种潜在的危机。

  骄狂之下,曹植又犯了一个兵家大忌,那就是结党营私。

  不是说曹植不能有朋友,但是,那要看你的所谓的朋友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团结在你的周围,是纯粹的以文会友,还是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利益和政治目的的。

  也许一开始曹植的思维是很纯洁的(实际上他一直都显得比曹丕纯洁),像杨修还有丁仪兄弟,都是有着卓越的才华,实际上,如果这是一群酒囊饭袋的话,曹植也不会和他们在一起的。

  比如杨修,是太尉杨彪的儿子,不光有文采,而且军国大事也多有真知灼见,因此,包括曹丕在内,都抢着和他交朋友,而曹植可以捷足先登,靠的就是文学造诣方面的惺惺相惜,几次书信诗句往来,遂成了死党——你可以说曹植有眼光,也可以说最后还是杨修站错了队。

  杨修和曹植是“自由恋爱”,丁仪则是另当别论,他是沛郡人,父亲丁冲和曹操是死党,经常给曹操出一些好点子,比如撺掇迎驾汉献帝等,只是可惜,此君嗜酒如命,竟然因为美酒佳肴,结果喝高了而“醉烂肠死”,这也算是“酒乃穿肠毒药”的现身说法了。

  爱屋及乌,曹操怜惜丁冲,也就想抬举丁仪,于是乎,要把女儿嫁给丁仪,也算了了好友一桩心事。

  但是,在象征性的咨询曹丕的时候,曹丕出于私心告诉曹操,这个丁仪有残疾,眼神不行,咱们家的女人就算不嫁给王侯将相,也得是一个潘安在世吧?就怕强扭的瓜不甜。

  曹操这个准备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清河公主,曹丕和夏侯惇的孩子夏侯楙很铁,肥水不流外人田,于是后面马上补了一句:与其嫁给丁仪,还不如许给夏侯楙呢。

  曹操没有深入了解过丁仪,估计曹丕不会拿自己妹妹的前途开玩笑,于是,就断了那个念头,不过事后把丁仪招到自己手下做官以后才发现,这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啊(虽然说的确是眼神不济),于是很惋惜的说到:唉!这是一个牛人啊,哪怕是两只眼睛都瞎了那也是绰绰有余配上我女儿的,我被曹丕这个不孝子给忽悠了啊!——顺带说一句,曹丕还忽悠了自己的妹妹,无法判定丁仪是不是一个好丈夫,可是,至少夏侯楙和清河公主之间的婚姻是不怎么幸福的,夏侯楙这个家伙是有点烂泥扶不上墙,虽然有曹丕罩着,但是一点作为都没有,还喜欢出去吃花酒,乱泡妞,以至于深深刺伤了公主的自尊心,不惜诬陷夫君,杀之而后快,好在魏明帝愤怒之余保持了司法公正,没有制造冤案,这都是题外话,顺带说一下而已。

  不管怎么样,丁仪和曹丕的梁子算是结下了,人家是想当这个倒插门的,却被你这个家伙插上一杠子,难道我还会和你穿一条裤子吗?自然,不遗余力的投奔到了曹植的门下。

  丁廪是丁仪的弟弟,政治立场自然是跟着哥哥走,这厮更是露骨,很多次在曹操面前褒奖曹植的过人之处,是继承他事业的不二人选,即便是曹操明着问他谁最合适,可是还是明目张胆的说:曹植,曹植,只有曹植。

  一个小班子就这么搭建成了,很可惜,这样一个有资金、有背景、有才华、会宣传的F4竞选班子最后却失败了,因为这里是中国,不是*社会的美国或者欧洲国家,成功,是需要一些手腕的。

  曹植欠缺的就是这些手腕。

  曹丕却有,尤其是在猜测老爸的心思这个方面,明目张胆的结党营私已经犯了曹操的忌讳,要知道,你再会折腾,这位集老大和老爸于一身的家伙拥有一票否决权力的。

29—09:曹魏接班人之争(3)
曹操的确是很喜欢曹植的,和丁廪的那次谈话就可以看出来。

  “曹植,那是我的儿子,我很喜欢他,他的好处就不用你说了,我现在想拥他为继承人,你看怎么样?”

  可见附加分是加在曹植身上的,看看曹操是这个态度,丁廪才“肆无忌惮”的吹捧曹植的。

  但是,这也只是一开始,曹植,领先的是起跑线上的一个身位而已,而这,是一个漫长的马拉松。

  建安十九年,曹操攻打孙权,任命的是年轻的曹植,而不是持重的曹丕留守邺城,也是曹植无限接近那个宝座的一次,看看曹操对曹植苦口婆心的劝谏吧,“吾昔日为顿邱令,年二十三岁,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岁,可不勉于?”

  这个任务没有难度可以说,但是显得很有分量,所以,再加上这句话,明显是给曹植一个增加经验值的机会,不知道曹丕听没有听到,如果听到的话一定会很郁闷。

  但是,曹丕没有放弃,三年后,也就是建安二十二年,魏太子是曹丕而不是曹植。

  这三年里都发生了什么?

  曹植以为自己是胜局已定了,所以,释放了自己全部的本性,没有一点掩饰,尤其是在和死党交往上,毫无顾忌,简直就是逼着曹操把自己拿下。

  每当曹操下定决心立曹植为太子的时候,曹植都会因为一点小毛病而犯错出轨,至于什么错误嘛,无非是“任性而行、饮酒不节”而已。

  这些真的都是小毛病,但是,小问题足以破坏他在曹操心中的形象。

  除了小问题,杨修也是无意中起到了反作用。

  这个人真的是太聪明了,但是有一点比较糊涂,那就是忘记了猜心思那是领导最喜欢的活动,让属下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使他们的最爱,尤其是曹操这样领导中的佼佼者。

  耳熟能详的小聪明至少有三次。

  第一次就是曹植一党搞得有声有色,曹丕心下疑虑,于是就把吴质藏在筐里运进府中商量对策,“凑巧”,这件事被杨修知道了,于是就向曹操告发,曹丕知道了很害怕,吴质倒是镇静,对曹丕说:没有事,既然已经被杨修盯上了那就来个将计就计吧,这一次就这么着,下一次再弄个筐运进来,想必杨修一定会再一次打小报告,所以里面放一些绫罗绸缎就可以了。

  曹丕也不是傻子,当然明白了。

  果然不出吴质所料,第二次,那个车还没有运进来就被杨修发现了,上次没有来得及检验的曹操也跟进检查,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现。

  可想而知,杨修和曹植的印象分大大降低了。

  这是三把火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把,我们也许会发出疑问,为什么曹丕要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费劲巴拉的和吴质交流呢?就算是没有电话和电邮也不至于这个样子吧?

  其实这很能说明一个态势,那就是,曹操不允许有拉帮结派的现象存在,你们是我的儿子,他们是我的臣子,一个个不安分守己的听我号令,反而各自寻找下家,简直就是在侮辱我的权威,试问像曹操这样及其有权力欲的人,会容忍这种现象存在吗?

  所以,大家都明白这一点,也都相互提防以及利用这一点,曹丕夹着腿放屁,杨修就二十四小时轮班监视他,一有异动马上汇报,要不然你以为就会这么巧碰到吴质?都在寻找对方的弱点,企图一击毙命。

  问题也就来了,杨修和曹植既然知道利用这个弱点打击曹丕,为什么就不掩饰一下自己太过招摇的动作呢?

  因此,这一小事的爆发,致命之处不在于杨修扑了个空,让曹操感到无聊,而是暴露了他和曹植之间的交往并非是单纯的以文会友,仰慕对方的才识,这个障碍物的被拆除以及朋党关系的暴露,才是最严重的,曹操要重新审视看似单纯的曹植,看似简单关系的朋友了,顺带的,从杨修身上还要怀疑到丁仪兄弟,再顺带着,丁廪那番话也要重新审核一下,甚至作废了。

  退一步讲,即便是曹操早就知道了这个小党派的存在,只不过是因为曹植和几个小罗罗很招他喜欢,所以睁一眼闭一眼,但是,告发曹丕失败依旧是一个失策:我的儿子,那么“老实”的一个孩子,凭什么要你来监视?!

  而且,你还没有证据,万一是诬告呢?

  也就是说,不管抓没有抓到吴质,杨修心急火燎的蹦出来,连个垫背的都没有找都是一种失误。

  聪明人犯这种错误就是因为他们太心急,太急功近利了。

  要不怎么说做人一定要低调呢,曹丕也有自己的小党派,可是人家夹着尾巴,曹植这边倒好,*在外面了,说点粗俗的,这东西就像老二一样,一定要保护起来,别以为这是在澡堂子里面随便曝光,曹植等人像有*癖一样招摇,等着输吧。

  有一就有二,下次杨修要继续引导曹植犯错误。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9—10:曹魏接班人之争(4)
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失误性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应对曹操的考核中表面上是答对了所有的题目,但是因为猜错了方向和出发点而导致的满盘皆输,这就是所谓的有智商没有情商。

  曹操喜欢考试,测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