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的努力一生,磕磕绊绊,结局还是不错的,至少换来了自己的一世英名,但是,却并没有改变凉州武人的整体命运——皇帝换了几茬,依旧对这些不得不给予重兵的外人不放心,而把持朝政的宦官一直在排斥他们。

  所以,段熲观察了一下这两位老兄的坎坷经历,痛定思痛,走的是另一条道路:拍宦官的马屁。

03—09:失去控制的武人(5)
段熲,怎么说,也是名门世家,据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被郑庄公灭掉的共叔段,就近原则,则是“西域都护会宗之从曾孙也”。

  少年时代,也是文武双修,马术弓箭十分娴熟,崇尚大侠剑走江湖的日子,鄙视腐朽的资产积极金钱观,再长大一些,“折节好古学”,所以,“初举孝廉”,为阳陵令,以精练能干著称。

  总之,怎么看,都是一个好孩子。一个聪明的好孩子。

  可是段熲太聪明了,在“当兵吃粮,尽忠报国”上,他和张奂还有皇甫规没有区别,只不过是方式方法的问题。

  但是,一样东西羁绊住了段熲:荣华富贵。

  功名与我如浮云,这在段熲那里不存在,这种平叛的手段上可以看出来,典型的职业军人,以杀戮确立自己的功名和地位,欲望强烈的人走到那个高度都不想跌下来,段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可是,目前汉朝的形势已经很明了了,皇帝信任宦官,无条件的信任,朝中掌握话语权的是死太监们。

  因为被同僚暗算尝了一段苦役生活的段熲更是深有感触,他不想再经历那个黑暗岁月,精神上的凌辱和肉体上的惩罚,是皇甫规和张奂没有经历过的,也许正是这段不同的经历造成了生活感悟上的分歧,段熲思索过,痛苦过,很快,明白了一个道理:必须朝中有人,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靠山如果是一个所谓的理想和信仰,你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曲意宦官”,这就是段熲的策略,具体的山头就是中常侍王甫,不过别看落水了,却是盗亦有道,没有跟着王甫后面干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也就是帮着他扳倒了另一股宦官中常侍董腾等人。

  然后就是一帆风顺的仕途了:次年,代李咸为太尉,冬天的时候病退,随即复为司隶校尉,没有几年,又干上了颍川太守和太中大夫等职。

  看上去他的目的“保其富贵”是达到了,不过花无百日红,当他顶替乔玄为太尉没有多久的时候,碰上了日食,于是被人检举,双规候审。

  其实是正常的日食下不正常的政治变动,他的靠山王甫失宠被诛,自己也被连累了。

  墙倒众人推,王甫倒霉了,还有谁敢说话呢?于是,段熲自己“饮鸩死”,家属被流放到边地。

  一代名将如此下场,惜哉,好在他也确实是没有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即便是宦官圈里也没有得罪太多的人,没有多久,另一位中常侍吕强上书追述了一下段熲的战功,于是,汉灵帝“法外开恩”,让段熲的妻子家眷回到了本郡,免遭流放之苦。

  这只是亡羊补牢的措施,“凉州三明”的不同境地都反映了作为边地武人的尴尬地位,也反映了朝廷对这一团体失去了控制。

  传统思维中对边地武将的定位就是老老实实的在地方呆着,跟着中央军委派下来的钦差大臣屁股后面干活。

  但是,频繁的边境冲突打破了这个均势和成规,中央军委的无能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们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凭借着累积的战功爬上了一个显赫的位置,段熲投靠宦官不假,可是,那是为了保住自己挣来的荣华富贵,而不是靠着宦官去往上爬,换句话说,段熲在下水之前,他就已经完成了最起码的资本原始积累。

  他们有野心,有建功立业的野心,有在中央掌握话语权的野心,这就是一个质变的苗头,手握兵权的边地武将有了自己的想法,不会再一板一眼的按照朝廷的旨意行事。

  幸事在于“凉州三明”还都是忠君卫国的,不幸在于,“三明”遭遇了不同的挫折,这就逼着一些有想法的人再找一些其他途径,而让他们可以茁壮成长的条件没有改变:少数民族的武装叛乱频繁发生。

  忠君思想束缚着皇甫世家,皇甫规挨整打落门牙往肚里咽,皇甫嵩手握重兵毅然拒绝了属下的心理攻势。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么严守信条,比如董卓,没有这一层羁绊的他抓住了有利的战机发动了对东汉政府的致命一击。

  套一句话,董卓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没有董卓,还会有别人,这是早已失去控制的边地武人的一次尽情的自我解放。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03—10:头上的三座大山(1)
讲到这里,压在汉灵帝头上的三座大山彻底形成了。拥兵自重的州牧为主体的地方割据势力;表面效忠,实际上已经被何进还有士大夫操控的西园军;蠢蠢欲动的凉州武人。

  这套组合拳足可以把风雨飘摇中的大汉朝给玩死了。

  只不过是玩死人的方式和进程快慢属于待定的而已。

  汉灵帝计划之中的定时炸弹其实就是自己自断经脉的那两招,州牧权力欲的膨胀实在是没有办法,再说了,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只不过是借着黄巾起义,形势进一步恶化,中央和地方再次划分蛋糕,达成的新的默契而已。

  愿赌服输,他没有别的选择,先借着大家的力量度过眼前的难关再说吧,以后就和我没有关系了。

  而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大多数的统治者为什么不希望搞活思想搞活经济,因为真正的改革都会颠覆既得利益者的地位和传统优势,即便这种改革是从上而下进行的,汉灵帝的遭遇就是最好的明证。

  一座大山就够受的了,西园军的建立以及起到的副作用则是锦上添花,汉灵帝的初衷是好的,放权地方的同时又加强了中央的军事实力,不失为亡羊补牢之举,以便形成一种均势,可是,我们伟大的天子在军事统帅的人选分配上出现了致命的失误,他高估了自己的寿命和代理人的能力,那些人早就包藏祸心了,偏偏组建没有多久自己就归天了,一个小孩子能够压得住场面吗?不能,当然了,搞得最后血流成河、一地鸡毛则是出乎意料的,可以说漏船偏逢连夜雨,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最坏的结局来实现的,要不怎么说大汉朝气数已尽呢,喝口凉水都塞牙缝。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差一个有足够的野心和打破陈规的家伙出现了,这就是董卓,前面说了,他来自于失控的凉州武人集团,由于种种的歧视、坎坷和欲望,凉州武人一直在追求自救,可惜多多少少的都失败了,于是,一个野心家用最极端的方式来寻求解放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汉灵帝倒霉,到他的时候,什么都给赶上了。

  在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汉灵帝简直就是最近三位足协主席的结合体,于政治,他是一个比谢亚龙强不了多少的门外汉,论豪赌心态,和阎世铎并驾齐驱,他也有着王俊生改革的勇气和成功的决心,可惜,由于能力有限,所以建立起来的是一个失控的半职业化联赛。

  于是,本该驾驭大汉命运顺利驶向前方的三驾马车瞬间一个大变脸,成了压在汉灵帝和他后人头上的三座大山。

  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那些闲着没有事喜欢揣测上天旨意的人纷纷居心叵测的预言:大乱的时代就要到来了,皇帝死后不久,两宫将要发生大规模的流血事件。

  这个预言,不,这个诅咒也许已经传到了皇宫里,大家的心态不一,有担忧的,有幸灾乐祸的,有麻木不仁的,也有暗自窃喜终于等到了这个好时机的,行将就木的皇帝呢?绝望?还是抱有一丝的侥幸心理?

  不幸之中的万幸就是汉灵帝没有亲眼看到这一天。

  但是,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何进,成了实现这个预言的关键人物。

  老规矩,下面进入足球鬼扯时间段。 。。

03—11:头上的三座大山(2)
本章属于一个对三国草创阶段的背景描述,也有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黄巾起义之后,惊魂未定的东汉政府究竟往何处去?

  这里给出了一个答案,或者说是一个模板:东汉政府在汉灵帝的领导下依旧迷糊的运作,有改变,但是根本体制上还是比较顽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下面那些野心家们则是人心思动。

  以足球做比喻的话,汉灵帝为首的政府依旧扮演的是迂腐可笑,并且有点轻度弱智(这还是好听的)的足协角色。

  天下大事逼着他变革,他也知道应该变革,可是,怎么变革,却是一无所知。

  当然,也可以说是他们缺少变革的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太正常了,作为一个已经运行了二百年之久的体制,突然的要做出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实在是匪夷所思,中国五千年来自上而下的改革也就那么几次,改革改出点成效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他不光需要领袖有足够的铁腕和决断力,还需要俗称的狗屎运,不幸的,汉灵帝两个都沾不上,所以,他只能当谢亚龙。

  那自断经脉的两招我们可以解释为在足协领导下承办的职业联盟、中超公司以及职业联赛。

  矛盾自然而然的出来了,和今天一样,足协(总局领导)只不过是想把官办的洋务联赛变成一个随意使用的提款机,并不是真正的要下放权力,做到真正的繁荣足球事业,汉灵帝有着同样的考虑,改革和下放权力是被迫的,专制和大权独揽供自己以及皇室*下去还是要誓死捍卫的,谁动就和谁玩命。

  开明如王俊生、赌徒如阎世铎、弱智如谢亚龙(以及站在他们后面的X鹏、X大林们)都是一个心态,誓死捍卫,哪怕一同毁灭,即便是拿着大狙蹲坑十年修成正果的南勇在这一点上也“难勇”。

  区别在于,这帮足协的官老爷们至少在现阶段是“成功”的,而且短期内也看不到“失败”的迹象,汉灵帝,却是早就被钉在了失败的耻辱柱上。

  形势不一样,对手的级别也不一样。

  中国足球再恶劣也没有恶劣到自己的乌纱帽上,因为中国国情,因为龙们后面有鹏们撑腰。

  汉灵帝什么挡箭牌和后盾都没有,相反,还要为那些不争气的宦官和外戚买单,所以,他已经站到了风口浪尖。

  大汉朝那个时候的国力也比不上今天,谢亚龙们有继续无作为混日子的资本,他汉灵帝这个可怜的猪协主席没有,即便是有,也都被先人和自己挥霍的差不多了。

  对手的级别更是让汉灵帝头疼,还记得几年前那次轰轰烈烈的中超革命吗?

  那只能说是丑闻,说是革命那是对革命的玷污和鄙视。

  被“欺压”很久,付出和所得“不平等”很久的中超大佬们终于爆发了,但是,哪只是一群肥了腰包的小丑而已,分为强硬的保皇党、大多数沉默的中间派以及少数几个跳梁小丑之后,我们已经看到了猪协领导们“胜利”的曙光了。

  汉灵帝没有这个福气,分散在各地的州牧们一旦拿到了纸面上的任免书之后立刻真的付诸行动了,他们中没有保皇党,皇甫嵩这样的严格来说并不是中超大老板,而且很多时候是站在了中间派的立场上,因为不久之后的宫廷血案中,他并没有像董卓那样抓住机会把持朝政——实际上他要是想干的话成功的几率比董卓要大,也没有像袁绍还有曹操们那样的野心和欲望来搅局。

  所以,大汉朝面临的这场后黄巾时代的革命是无力反抗的:他几乎找不到一个称职的保皇党,因为宦官和外戚两大利益体已经同归于尽了,本该是中流砥柱的精英阶层士大夫们一股脑的倒在了革命者的怀抱中,这也意味着中间阶层也沦为少数派。

  一阵鸡鸣狗盗之后,南勇们继续着一地鸡毛和半死不活。

  一阵腥风血雨之后,三国——真正的职业化时代到来了。 。。

04—01:一个外戚的奋斗(1)
何进,男,字遂高

  籍贯:南阳宛人

  政治面貌:外戚。

  简历:因为同父异母的妹妹被选进宫中成为贵人,从而揭开了自己的仕途生涯,先是拜为郎中,而后升为虎贲中郎将,出任颖川太守,在皇城根下四处转悠,赚取政治资本,被鲜明的打上了“外戚”的烙印。

  但是,一个人再笨蛋,也架不住鸿运当头啊,老爸有长远的政治目光,虽然说自己的出身不怎么样,可是有钱,于是,就疏通了下来选秀的人,给我们的何妹妹修改了一下档案,顺利的混进了后宫,而后,这位绝色佳人施展浑身解数,在一场不亚于高考的惨烈拼杀中胜出,击败了各位姐妹,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所以我们的何进同学也是水涨船高,行情大涨,不久之后就拜为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既然皇帝把你推到这个高位上来,你不光要享受这一级别的无边荣耀和权利,拿着让人眼馋的年薪,更要履行自己的责任了,尤其是在这个时候,黄巾匪患四起,边地少数民族叛乱连绵不断,更是要何进站出来说话了。

  于是,在中平元年,何进被拜为大将军,胆战心惊的开始全面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话说回来了,不管日后何进干了什么贻笑大方,祸害千年的事情,至少在这一段时间里各项指标的完成还是不错的,首先,就是自己亲率左右羽林五营,修理器械,以镇京师,算是对拱卫核心区域的举措。

  接着,他又领导*了企图谋事洛阳的黄巾地下党,无间卧底马元义同志,粉碎了堡垒被内部攻破的危机,算是立了一个大功,虽然在具体的平叛过程中皇甫嵩们出力颇多,可是,毕竟何进的头前写着“总纂官”字样,“上头有人”,因功被封为慎侯。

  与此同时,何进还知道培养自己的嫡系势力,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利用中平四年的荣阳农民暴动的机会,让接替自己出任河南尹的弟弟何苗出兵平叛,京师皇家精兵收拾拿着擀面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