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后移意味着中卫的职责和使命加重,这也就给了首席中卫王允同志,足够的发挥空间。
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并不是其他诸侯派进来的卧底,不过心,却是一直在一起,这样来看,有点不太厚道了,因为董卓对他很好,薪水给的足够多,不过好在中国有这样一句话:大义灭亲,再说了,董卓在很多事情上做的的确是过分。
另一位中后卫则是有着充分的理由反水了。
他就是吕布。
首先,他是球队中首席中锋,张辽等人下底,他在对方的禁区里面简直是无坚不摧,算是一个维埃里吧,现如今呢?董卓不想进球了,又不想浪费这样一个中锋,于是,就发挥他头球好的优势,调回来打中后卫(成了自己的保镖),不当前锋了,出场时间受到限制,进球奖金和赢球奖金缩水,严重的缩水(不能享受领兵的*),自然引起他的不满。
其次,董卓总想收拾他一下,发生点龌龊,还经常吓唬他:丫的不老实解雇你!
不满在积聚,就差有人煽风点火了。
点火的是王允,俩人一拍即合:和*集团合作,干掉董卓,自己成为球队,乃至联赛的主导。
于是,当董卓自信满满的看着对手在自己的铁桶阵面前一筹莫展的时候,悲剧发生了,两大中卫联手从对手脚下断球成功,本来按照计划是要开大脚的,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很默契的转过头来诡异的看着董卓。
笑了。
这个表情让董卓很是诧异,拜托,不要玩恐怖片啊,还没有分级制呢,你们究竟要干什么?!
正在想着呢,皮球,缓缓的滚进了网窝——王允倒脚给了吕布,吕布一脚打门。
球进了,乌龙。
以这样一种方式败北,简直是职业联赛史上的最大耻辱,是对职业二字的玷污。
但是,不管是本方队员(除了董卓的亲信),对手还是观众,都是欢呼雀跃,造孽太多,没有办法。
然后就是瓜分和清洗,董卓虽然告别了这个舞台,不过他的冠军班底还在。
这个班底被吕布和王允继承了,清洗掉一批董卓的亲信之后,依旧可以征战联赛。
所以,直到这一刻,第三届的冠军还是有很大希望被吕布所把持——那个龌龊的同盟即便是解体了,可是,混战不休。
不过最后失败了,因为吕布和王允在大清洗的时候有点忘乎所以,一刀剪掉了梯队。
这不仅是一种浪费,还间接地造就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最好的txt下载网
06—14:联赛冠军被肢解(2)
本来,这支重要的梯队是在外面参加比赛的。但是,打着打着,领导层发生了巨变,重组,甚至是解散,就成了不多的选择。
又由于率领这支球队的核心骨干是董卓的心腹。
所以,王允还有吕布的意思是就地解散,有多远滚多远。
李傕这几位领导也是很没有出息的这么打算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做贾诩的助理教练出现了,其实此时此刻的他还有一个主要的身份:球员经纪人,他不甘心就这么退出职业联赛的舞台,也不想就这么丧失了手头的资源重新开始。
于是,他就撺掇李傕们把这支快要散架的球队组织起来奋力一搏。
死马当作活马医嘛,李傕他们四个就这么干了。
偏偏他们还做成了,因为吕布和王允那边轰轰烈烈的大清洗搞得有点过头,实力已经被严重削弱,疑似亲近董卓分子,但是实际上是中间派的高素质人才也纷纷落马(比如蔡邕),而且这两位作为球员表现不错,可是,作为一个领导和大佬来操纵球队还是嫩得很,缺乏那种掌控全局的能力。
而我们的金牌经纪人贾诩同志的这种能力却被开发出来了(于是完成了身份的转换,以后就是致力于当一个出色的助理教练,直至干到了主教练的位置上),于是迎接他们的只有惨败。
联赛,打出了杯赛的感觉,吕布的球队一落千丈,从夺冠集团的最大热门变成了保级军团的主力。
不过好在没有降级,还有翻盘的希望和机会。
本届冠军,在一片的争议声和鄙视声中被李傕拿下。
这是开赛以来最无聊的一个缩水冠军,董卓虽然被人鄙视,但是,他的几个非常规战术说实话还是很有观赏性的。
李傕,在继承了董卓的技战术之后,丧失了灵魂战术,只会空洞的粗暴打击对手。
这在对手还没有茁壮的成长起来的时候还是比较好使的,以后就不灵了。
袁绍,还在吸纳韩馥的球队,曹操,还在夏季转会市场后期的磨合状态下,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主力阵容和成熟的打法,更不用说以毛头小伙为主导,资金也很不充分的孙坚,比孙坚小了好几个size的刘备,还有立足打造西南金牌球市无暇冠军的刘焉们了。
所以,在未来的几年中,李傕们一直浑浑噩噩的拿着联赛冠军(实际上他们没有兴趣改变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怎么样才可以改变自己),这一点,他们比董卓幸运,因为没有吕布这样的极品起来造反了,不过,不幸的在于这种伪繁荣的假象迷惑了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发展壮大,直到被人以迅雷掩耳不及盗铃之势拿下,降级。
这也是这段时间内职业联赛的怪现象,焦点不在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冠军争夺战中,几乎是所有的球队都把精力用在了和同一级别选手的对抗上,击垮他们,壮大自己,再和冠军叫板,这也算是另类的广积粮缓称王了。
庞大的中游球队的对抗更有意思一些,不断地有人被斩落马下,被兼并、降级——这也是初期三国职业联赛的精彩之处。
07—01:大侠的第一桶金(1)
这段时间打得比较热闹的就要数袁绍与公孙瓒了,袁绍前面说的比较多,这里就重点讲讲公孙瓒吧,虽说这位大侠毛病不少,但是能够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是不容易的,而且人家也是一大帅哥啊,再加上孕育了一支特种部队出来,所以,还是值得一提的。
公孙大哥是辽西令支人,走的是*路线——“有姿仪,大声音,太守器之,以女妻焉”,男儿本色嘛,又有了一个比较牛叉的老丈人,于是日子好过了不少,这个开始就要比后来的那位老同学刘备强了许多,一直到自己挂掉,刘备也没有撵上他的脚后跟,甚至还给这位公孙学长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下手,皇帝的亲戚(落魄的)?顶多也就是下馆子时候打个八折而已,太守的女婿,那可是正经的大酒店免单啊。
但是,这不代表公孙瓒就是一个酒囊饭袋,一个中看不中用的家伙,如果他真的是废物点心的话,那么太守也不会看上他,除非自己的女儿是一个弱智,着急出手。
之所以说公孙瓒是大侠,是因为他早期的确干了不少漂亮的事情——当然了,大侠也是会变质的。
第一次的侠义体现在对待自己的长官上,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嘛,没有多久,太守犯事了(是*了还是作风就不得而知了),公孙瓒呢?不离不弃,一直跟在身边照顾,临了还跑到自己的先人坟前慷慨激昂的祭奠(一定要有很多的要好的记者在场,不然没有人知道的话就白忙活了)道:祖宗啊,昔日为人子,今日为人臣啊,这一去有可能到鸟不拉屎的南方去了,哪里空气不好,瘴气太多,一旦水土不服回不来的话,希望列祖列宗不要怪罪啊!
说的很是慷慨激昂,闻者流泪啊,幸亏后来太守被赦免,不用跑到南方受罪去了,公孙瓒自然也是没有事了,但是经过这么折腾一下,算是出了一点小名气,大家都知道江湖上有这么一号够意思的公孙大侠了。
大侠嘛,除了有侠义精神以外,还要有大侠的武艺修为,否则你去当个老夫子教书育人好了。
这个公孙瓒,武功方面不错,小说里面单挑吕布败北的故事虽然虚构(就算不是虚构,能够从吕布手下逃生的也是不容易啊),但是历史上有的是他展示自己肱二头肌威力的地方,不要忘记公孙瓒待的地方——今天的河北边境当年正是少数民族咋呼的比较厉害的地方,如果细心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自从东汉中期国力不振开始,边地的少数民族就不怎么老实了,几乎每年都会暴动一下,政府又是剿灭又是安抚,但是永远是按下葫芦起了瓢,这帮人花完钱,身上的伤好了以后马上又开始蠢蠢欲动,遭殃的自然是住在边境的老百姓了,当了官的公孙瓒就经常遇到这种事情。
但是,大侠嘛,自然不会像一般的小老百姓那样只会东躲西藏,武力,是唯一的解决途径。。 最好的txt下载网
07—02:大侠的第一桶金(2)
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公孙瓒率领着几十名骑兵逛荡(这是他的爱好,三国时代,公孙瓒是喜欢骑兵喜欢到了变态的地步,不光要求质量,还要求服装和造型的美感以及视觉效果,后面还有介绍)的时候,不幸遇上了数百名的鲜卑骑兵在那里拦路打劫。
车匪路霸这个东西和玩网络游戏不一样,游戏里面,打怪死了大不了回城,顶多就是掉点装备和经验值,现实中呢?弄不好的话,公孙瓒的一百多斤就得扔在这里了,但是跑也跑不掉啊,人家也是骑兵,而且比你们汉人训练有素多了,所以,危急时刻,公孙瓒的肾上腺素起了关键作用,他激励属下:弟兄们!今天如果不冲的话,只有死路一条啊!还不跟我上!
说罢,挥舞着手中的长矛冲了上去,这下子反而打了一个鲜卑人措手不及,一番激战过去,公孙瓒自己就手刃十数人,其他一些人也是有所斩获,剩下的贼兵看看讨不到什么便宜,也就知趣的撤退了。战后公孙瓒点点人数,自己也是伤亡过半。
经此遭遇战,公孙瓒算是彻底有名气了,文武双全的人才啊,鲜卑人中也知道有公孙瓒这么一号人物了,以后打劫的时候尽量绕着走,公孙大侠呢?堂而皇之的升迁为涿令,再加上自己的政治底子很硬很强大,所以之后的仕途算是一帆风顺了,光和年间,凉州爆发了大规模的暴动,中央翻翻档案,决定正式启用公孙瓒,征集了幽州精锐骑兵3000人交给公孙瓒全权指挥。这可不比当年的几十个骑兵了。
兵发至蓟中的时候,出了一点小意外,渔阳人张纯勾引辽西乌丸丘力居发动了武装叛乱,占据蓟中,张纯自封为将军,忽悠起一大帮乱民进攻右北平,当时辽西属国的许多城池都遭了秧,成了迷你版的长安洛阳。
手里的兵不能闲着啊,别看是从书佐起家,但是公孙瓒是个典型的*好战分子(虽然后来成为了缩头乌龟),马上率领3000铁骑前去*,乱民嘛,素质很低,抢东西行,打仗就差得远了,被公孙瓒的部队一阵平趟,顿时化为乌有(张纯还是没有抓住),因为*有功升迁为骑都尉,之后许多乌丸首领都跑到公孙瓒这里来投降,一时间名声大振,马上升迁为中郎将,封都亭侯,进驻辽西属国,掌管了这里的行政和军事大权。
从书佐,太守的小女婿,到涿令,再到骑都尉、中郎将,率领的部队从七八匹马十几号人,再到3000铁骑,乃至上万的集团军,公孙瓒初步奠定了自己在乱世初期的江湖地位,攫取了第一桶金,坐在了这个位置上,公孙瓒马上可是大展拳脚,在幽州全力施展自己的*计划,面对不老实的少数民族,坚决的予以打击,其结果就是未来的五六年时间里一直是战事不断,战绩嘛,自然是有的,毕竟公孙瓒的实力摆在那里,但是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朝廷要的是稳定,公孙太守的仗打得虽是热闹,说评书的讲的也是过瘾,但是该有不服的还是不服,前面提到的跟着张纯闹事的丘力居就是一直没有消停,而且认真贯彻执行了游击战术,在青州、幽州、冀州、徐州天马行空的玩着自己杀人越货的行为艺术,公孙瓒还真是拿他没有办法,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因为游击战天生就是正规战的克星,而且公孙大侠的骑兵战术有点死性。
鉴于这个瓶颈,朝廷也是相应的做出了战略调整,派遣曾经出任过幽州刺史的刘虞刘伯安吃回头草,意图从根子上解决老大难的*,而在这一点上,公孙瓒就有那么点门户之见了,大侠风范荡然无存,人生观、价值观的拐点也是显现出来——当然了,大侠的堕落也是事出有因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07—03:大侠与大师暗战(1)
朝廷为什么选择刘虞出任幽州刺史呢?官方机构给出的文件显示理由如下:“宗正东海刘伯安既有德义,昔为幽州刺史,恩信流著,戎狄附之,若使镇抚,可不劳众而定。”
这里面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朝廷方针政策大变,从原来的坚决*调整为安抚为主,军事剿灭为辅,而是之所以选择刘虞,是因为他是幽州的老领导了,事务比较熟悉一些,为人又是忠厚老实,就连老外都给个面子。
舆论方面也是颇会造势,大张旗鼓的开动新闻机器聒噪刘虞的长者形象,《英雄记》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刘虞为博平令的时候,因为自己的“高尚淳朴”,所以治下路不拾遗,没有盗贼现象,犯罪率夸张的降到了0,就连天灾都没有了,而且隔壁县里遇到了蝗灾,蝗虫们从来都是绕着博平走,从来不进来拿老百姓的一粒粮食(难道是不好吃?)。
总之,这么一忽悠,刘虞成了幽州刺史的不二人选,偏偏人家到任以后还真的是起到了成效,那些怎么打怎么不服的戎狄匪患听说刘虞来了,十分高兴,立刻打道回府,不再扰民了,刘虞也责令他们尽快交出土匪头子张纯来,其余人等遵循国家的民族政策,一概不予追究。
形势朝着有利于刘虞的一面发展,站在一旁的公孙瓒自然是十分不爽了,认为刘虞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结果两位领导刚刚打个照面,矛盾立刻种下了,这个是很多原因造成的,首先是路线的问题,公孙瓒坚决主张军事*,毫不留情,而刘虞则是主张安抚为主,能不刀兵相见就尽量不,其次则是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