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嘹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温柔的嘹亮-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全能对付。”我觉得这话特别好,在青少年正在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阶段,有一些非常健康的明亮的东西成为你生命的底色,这对于一个人一辈子是至关重要的。我所上的这个学校虽然也追求升学率,不是不追求,升学率是重要的,但它不仅仅追求升学率,它非常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它要求学生体操要做得好,体育课要上得好,身体要好,会唱歌,会打球。
  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
  孔:那时候没有“素质教育”这个词,只是觉得人人都应该这样,作为一个好人就应该这样。我们现在并没有提倡“人人都要吃饭”,当“人人都要吃饭”没有成为一个口号的时候,大家都在正常地吃饭。假如有一天喊出“人人都要吃饭”的口号,就说明吃饭出了问题了。我们那时候没有提倡“素质教育”,是没有发现素质的危机。我就发现我们那代同学可能高考分数有高有低,考的大学不一样,工作领域不一样,但是综合素质都很好。工作不合适也很容易转业、转岗,不会那么容易就下岗,或者不是那么容易遭受打击。
  梦:同时你在这本书里不带恶意地把你曾经非常熟悉的同学,甚至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师都给损了一顿?
  孔:我觉得真正的尊重不是唯唯诺诺、战战兢兢,真正的尊重是一种人格平等意义上的尊重。比如说我们和老师之间如果真的互相尊重的话,是可以开玩笑的,但是这个玩笑是有界线的。
  梦:那时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哪一位?
  孔:我在那篇文章中写了,有一个叫刘国相的老师,高一的时候教我们语文。这个老师非常潇洒,学问非常好,他不仅仅满足于教授课本中的语文知识,还把语文和人生结合起来,纵横发挥,但又不是漫无边际的乱扯,讲得非常好,非常透,深入浅出。我们今天提倡人文精神,虽然那时候没有这个词,但是使你感到这种人文精神的魅力浸透到你的心灵中,所以这样的老师我觉得才叫真正的好老师。
  梦:10年之后你成了北京某所中学的语文老师,当你面对那些学生的时候,你是以怎样的方式和他们相处的?
  孔:我是中学教育的受益者,我这辈子最感谢、最喜欢的人就是老师;这辈子对我最好的,就是我从小到大一路遇到的这些老师。我当老师的时候,就觉得应该以当好老师来报答老师。我记得有一首歌叫《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特别喜欢这首歌,我觉得它抓住了那种心情,一个当老师的人的心情。
  梦:那么在学生的心目中,你是怎样的一个老师呢?
  孔:我记得有一年教师节,一个班的学生送我一本厚厚的十分精美的笔记本和一只笔。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普通的事,教师节嘛,向老师表达一份心意,而且不过是一个本一个笔,很平常的工作用品。我就没在意,我说:谢谢,谢谢。回家之后,我打开这个本子一看,里面是有内容的,每个学生都写了一页,非常感人。他们准备了半个月,就为写这篇东西,每个人贴上一张自己的相片,写上自己对我讲课的感受。当我读到大概三分之二的时候,眼泪就流下来了。我不是一个容易激动的人,但当我读到那个本子,看到学生们对自己的人生和信仰发生改变之后,对我的由衷的认可和感激,这就是我最激动的时候。离开中学以后,我很想写一篇文章叫《梦回讲台》,我想比如说在北大,多我一个少我一个也许无所谓,北大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比我优秀的有的是,但是我想在中学,可能更需要这样给学生带来灵魂震动的老师。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梦雪访谈录(3)
47楼207是孔庆东在北大读硕士研究生时住的一座普普通通的宿舍单元。他自己也已经很久没有回到这个亲切的楼道里来了。十几年过去了,这里住上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学生,有一些什么似曾相识,又有一些什么在悄悄地改变。
  梦:我们周围有很多人是默默无闻的,其实可能在他们年轻的岁月里也有过他们自己的47楼207?
  孔:现在我发现很多很多学生都写起这种文体,我把它叫作“47楼体”,以前大家不知道还可以这样写文章,这不是流水账吗?但是现在有很多学生都拿起笔来这样写,写他们的宿舍,多少多少楼几零几,然后一个挨一个,一个一个写下来,好像流水账一样。我觉得我很高兴,我的这篇文章启发大家都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和情趣,发现自己身边的这些人都有一个丰富的心灵世界。
  梦:大学生活这段时光对每个人来讲都是非常宝贵的,那么对你来说它最珍贵的地方在哪里?
  孔:如果说高中生活给我健康、纯洁、明朗、向上的一面的话,北大生活则给了我深刻、丰富、成熟的一面。
  梦:在这篇文章中到处洋溢着非常幽默的语言,我想这也是它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你自己在写作或者在回忆的时候会不会经常笑起来?
  孔:我写的时候倒没怎么笑,但是我平时跟别人聊天的时候经常会笑。因为好玩的事儿太多了,直到我写完文章,好多人还继续给我提供细节,说那个事儿你还没写呢。
  梦:当然,我想如果只是凭着幽默的话,你的文章肯定不会受到那么强烈的欢迎,那么你想通过文字寄托或者传达什么呢?
  孔:比如###,我觉得他分析得很好,他从文章当中就读出了幽默背后的伤感。我觉得他看文字的功夫是很深的。他说:“老孔的文字背后其实是有一种伤感的,也就是说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实际上是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那种风光不再。在追忆的时候,其实那个东西不可再现了,再也没有了。”其实有一些很有眼光的读者读了我的书,就能发现问题,发现孔庆东所写的美好的事情为什么都集中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其实这样的读者是真正的读者,能明白这样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但不是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就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了新世纪的时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却能放射出这样的魅力。
  梦:你的答案是?
  孔:当我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亲身经历这此的时候,没有感到它的可贵,当失去的时候才觉得它可贵,也就是说当我们国家大规模地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特别是现在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时候,当我们高速地向某一个目标前进的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地就丢失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当我们把过去那个时代即使是很平常的东西拿出来再重温一下的时候,就会觉得那些东西是闪光的。很多年轻读者、大学生、中学生,他们羡慕我所写的文章中的那种境界、那种生活方式,觉得无忧无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关键是在于目前的人们有忧有虑,生存压力太大了,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要考虑工作,就要考虑将来的谋生之道,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浮士德的时代。就是说我们被迫为了某种进步和魔鬼签订了一个条约,我们最后可能会获得进步,我们会买房子买车,办自己的公司,所有的理想都可能会实现,但是我们同时把一些最美好的东西抵押给了魔鬼。
  梦:在你概念的中,魔鬼指的是什么?
  孔:这个魔鬼是人们心灵深处的一些欲望,这些东西是我们不知不觉就实现了的。比如说我们今天的生活水平的确是大幅度地提高了,这是事实,我们不能说这个时代不好,或者说进步是不对的,现代化是不对的。不能这么简单地看,现代化是对的,人应该由贫穷走向富裕,这也是对的,但是要考虑代价。我们人文学者、人文知识分子要考虑的就是这个社会进步的代价是什么。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梦雪访谈录(4)
梦:你觉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的校园以及学生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孔:生存压力,还有一个是灵魂缺席的问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没有这么巨大的生存压力,所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精神方面的问题、灵魂方面的问题。大家每天说哪儿办个什么画展,哪哪儿有什么音乐会啊,咱们去看,或者听说明天要来一个什么行为艺术,或者要去挤着买电影票看世界优秀影片回顾展,这些事儿特别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这些事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现在的学校里都是实用的东西,考托福,考电脑,都是奔着生存去的。现在这个时代人们每天提倡个性,其实恰恰是没有个性。对于学生来讲,我觉得要增强灵魂方面的素养也好、修养也好,生存压力不能回避。我对学生说我不反对你们去打工赚钱,但我认为不要赚太多钱,要计算一下,你要投入时间的本身的代价。因为人到25岁以后,就没有兴趣再好好读书了,所以在25岁之前应该好好地把该读的书都读了,比如说巴尔扎克你不喜欢,不喜欢也要读,就跟吃饭一样,这东西是营养,必须要把它吃下去。
  梦:那么往前看,学生们是否有一天能从这种非常现实的物质追求当中回过头来,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样注重精神生活呢?
  孔:人类各种文化的发展有点儿像风水轮流转似的,它不一定是直线上升的。目前是因为我们生存压力大造成的,但是生存压力不会老这么大,经过一段时间,它不见得会减轻,但我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我想它会进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阶段,就是我们在生存方面比过去的层次更高、更安全、更可靠,那么我们就有更充裕的时间来追求精神方面的东西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心存世故一庆东:我看孔庆东   
文 / 紫钰
  初识孔庆东此名,自是因为炒得火热的《47楼204》,不过我买书一向是思想性的具多些,此事也就过去了。那日在书店又看到此君大名,却是一散文集《黑色的孤独》,在买与未买间正徘徊时,看到了他写###的文字,不由受惑,遂搬至家中。
  我之读书,是交叉式的,一向是读一个人的一部分文字后放下,然后去读另一个人的一部分文字。过一段时间后,再去捡来第一个人的文字续读下去。概因我性格不定,读谁的文字,就易受此人风格影响,往往连情绪也变得和所读文字反映出来的特性相近。用交叉类读法,一目十行下去,可把影响减至最低度,能更客观地汲取人家文字表述中对我有益的地方。散文本是没有什么连贯性的,这个方式也就很好地坚持了下来。
  但读孔庆东的文字,对我是个例外。买回去之后,一夜之间,他的散文集已让我几乎翻完。读后给我的印象,与###的天真不同,此君很有入于世的从容。你看他的文字,不以晦涩故作深沉,又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思,非常明白晓畅,谈的话题呢也是生活中有可能遇上的问题,要不就是大众观注的焦点,这就把读者群尽量地扩大了。他的文字又用了幽默做外衣,不知不觉读下去了却还未觉。这样他的文字就有了最大流行开来的因素。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字需求,在文字市场化这点上,他做得极成功。
  但除了少数篇章,他的文字并不能给人多大的启迪,引发思想多深的共鸣。没有,他文字的阅读快感,就在于读时的过程。反正我读了大半部书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少时下棋的一番总结:“十八楼的棋风,不是教认怎么去战胜别人,征服别人,而是教人怎样与别人交流喜怒哀乐,怎么与别人和睦相处,怎么保持快乐的生命状态。”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的艺术是最深奥的。从少时下棋这厮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了这类的体悟,他文字的走向尽量通俗化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但你不能说他是浮浅的,他的智慧,更是一种怎么更好地融入生活的智慧。并且,他见解之深刻客观,远在###之上,这从他对老舍、鲁迅及其他人文字分析中即可识得。有丰厚的学识为底,有独特的思想作骨,他对一般意义文字的阐述,举重若轻之下,就显得气定神闲,游刃有余。
  作文虽是个人爱好,但文字只有辐射开去,影响到人时,它才是最有意义的。在这一点上,每人都有自己的考虑与方式,而作者在文字被人承认时又得到一种满足,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孔庆东写《金庸侠论》序中说金大侠语到极致是平常,他未必能做到这个,但他的聪明让他选用了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他出的几本书中,他最爱的是以他的学术文章为主的《井底飞天》,里面还混进了一些他原来畅销文字那种因素,但这本书发行得最不好。市场有自己的要求,你如与它决斗,失败的只能是自己,所以他自称这是一种黑色的孤独。其实,在生活的激流里,他并没有选择逆流而上,而是顺势而行。这是他的世故,其实也就是与生活的一种妥协,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吧,什么时候生存都是第一位的。
  但在他的心中,是没有泯灭掉心中的赤诚与热情的,不过他把它们藏得很深,并用了一种隐晦的方式去表现而已。不然也不会混在人群中,在别人给###冷箭时,他愿意一刀刺出了。武侠小说中,什么样的杀手最厉害?都是那些能宛若普通人,不露出杀气的杀手。孔庆东,就是混在人群中厉害的其中一个。
  不可做世故之人,但不可不存世故之心,孔庆东亦然乎?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人民网对话录(1)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孔庆东先生已经来到文化论坛。我们的访谈马上就要开始了。欢迎各位积极提问。  '14:47'
  '孔庆东':各位网友,下午好!很高兴来到人民网跟大家在“空中握手”。  '14:47'
  '网友':很多读者反映;你的大作只有几篇文章可读;大部是文字幼稚的伪劣之作。这么说;你是怎么看的?  '14:51'
  '孔庆东':说我“文字幼稚”我承认。比起“成熟”来讲,我的文字是幼稚的,说我的文字是“伪劣”制作,有点批评我太苛刻啦,我的文字保证不是伪劣的,不是从别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