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山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彝山英雄-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白云飞来到山林里。

  一堆新土。跪着一个彝家汉子。他的手里拿着一把马樱花,一边祷告着,一边将花一朵一朵地插在新坟上。

  坟头上披着一块鲜红的丝巾——那是新娘阿月秀的盖头,在微风中颤栗。

  汉子把花插完,磕了三个头,站起身来。转过头,原来是新郎李忠。

  “兄弟!”白云飞走过去,一把拉住了他的手。

  “有你们来,乡亲们就有救了。“

  “眼下公路正在抢修,粮食衣被救灾物资很快就会运来。你是一村之长,可要挺住啊!”

  “放心吧。死的,已经走掉了;这些活着的,日子还得一天一天的过下去。咱彝家人,可不是孬种!”

  24  贯通

  公路塌方路段。

  推土机在一端作业。

  另一端,一群民兵用锄、铲、箕畚,紧张地挖掘着。

  一名安全员监视着滚落的浮石,不时吹哨摇旗,石头滚落,人员避让。

  推土机推出最后一铲土。

  公路贯通。

  各种小车和满载救灾物资的货车浩浩荡荡,驶过塌方路段,向灾区进发。

  25  支援

  一轮红日从山顶升起。

  在乡政府旧址,空旷的田野上到处是防震棚,穿街而过的公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人声鼎沸,熙熙攘攘。

  普松柏陪同省里和中央的几位领导逐一视察抗震救灾的现场。

  在一排一排整齐的帐篷里,躺着许多受伤和生病的群众。

  领导们分别进帐篷看望伤病员。

  一位彝族老大妈躺在病床上,热泪盈眶,她拉着普松柏的手说:“谢谢了,谢谢你们这些大好人。要没有你们的关心,我这条老命恐怕早就保不住了。”

  省里的领导问王珊:“目前收治的这些伤病员当中,有没有处理不了的?”

  “需要手术治疗的危重伤员,都已经送往县医院去了。这里住着的都可以做必要的医治,只是药品器材消耗太大,补充跟不上。”

  “这是关系到群众生命的大事,”省领导向普松柏说,“跟卫生部门协调一下,马上解决。”

  普松柏点头,掏出小本子记了下来。

  从帐篷里出来,空道上有两个穿白大褂的,背着喷雾器在做防疫消毒。其中一人抬起头,是普琳娜。她面容疲惫,满眼红丝。普松柏冲她点了点头,爱怜地拍拍女儿的肩膀。

  “叮铃铃——”普琳娜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她一高兴,蹦得老高:“电话通了!电话通了!喂,妈妈——”

  领导们把目光同时向对面的山包望去,只见*、中国联通两台通信应急车分别停在两个制高点上,长长的天线刺破苍穹,闪着银光。

  领导们继续视察。

  在一领防震篷前,竖着“大姚县公安局昙花乡派出所”的牌子。几位警察在值班。一名警官在电话里向上级汇报情况:“……一切安定有序,请放心。……是,加强巡逻!”

  另外一领帐篷里,几名记者在笔记本电脑上紧张地忙碌着。帐篷外面,柴油发电机在轰响。

  领导们来到一个大停车场。场里场外停满了待卸的车辆。车身上挂的大红布标写着:

  “××公司向灾区人民慰问致敬”

  “×××抗震救灾专用车”

  “×××红十字会捐赠”

  ……

  救灾物资堆积成山。

  四山八岭的彝族群众纷纷赶来,人背马驮,领走数不清的粮食、帐篷、油毛毡、塑料布、棉被、衣物……

  26  善举

  山间公路。车来人往,十分繁忙,都是运送救灾物资的。从人们的神情看,似乎已从地震的噩梦中醒来,恢复了平静。

  刘波独自走在公路上。他又饥又渴,在路边的一条小溪里掬水喝。

  来到一个公路拐弯的崖口,他看见里侧用石头支放着一只大铁锅,锅里熬着南瓜稀粥,还吃剩一些;锅旁有一个大火坑,烧着土豆。一位穿着工作服的老人和他的老伴把粥盛给几个当地的妇女喝。地上坐着几个儿童,正在贪婪地吃着。

  刘波凑了过去,刚想开口,那位老人看见了他,招呼道:“小伙子,你饿了吧,来来来,吃上一碗,提提精神。”

  他的老伴盛了一碗粥递在刘波手里,老人又去土坑里拣了几个烧熟的土豆放在他的面前。

  刘波:“谢谢老伯。你们是——”

  “我们是前边那个村子的。房子倒了,人不能倒。我们把粮食刨出来了一些,又到地里找了南瓜土豆,就到这儿支锅做饭来了。”

  “好呀,老伯,这是灾难之中最大的善举啊!”

  刘波狼吞虎咽地吃完,从衣袋里掏出几张湿淋淋的纸币,递给老人。

  老人翻了脸,训斥道:“你这是干什么?要买,到别处吃去!”

  刘波尴尬地呆站着,不知如何是好。

  “我这儿专管那些来来往往饿着肚皮的人。不管他是谁,只要吃了我的粥,有力气上路,去干正经事就行。”

  “那——”刘波收起钱,“老伯,我有一个请求,您能告诉我您的身份和名字吗?”

  老人狐疑地看着他。

  “我是楚雄电视台的——”

  “电视台?哈哈——”老人爽朗地笑起来,“这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在我们灾区,像我这样的人到处都是!好吧,我就告诉你,我是一名国家退休职工,名字叫共——产——党——员!”

  27  豪气

  南瓜土豆粥。

  救援小分队的30多名武警战士,围坐在火堆上的行军锅旁,又饥又渴地吃着。他们一个个筋疲力尽,衣服沾满泥浆。

  白云飞、李忠和李文丽在一大堆露天的救灾物资旁,把它们分发给村里的群众。白云飞、李忠管分配,李文丽记账。

  灾民们领了粮食衣服,各自回到防震篷里。篷子上空炊烟袅袅,篷里的人围火做饭取暖。小孩们躺在被窝里,互相嘻闹。俨然成了温暖的家。

  李忠指着面前的一片开阔地说,“以后,我们就将村子建在这一片地里。就像电视里的新农村那样,统一规划,七级防震。建好以后,比以前的漂亮多了。”

  白云飞:“好,有志气!当前主要是稳定人心,开展生产自救。下一步的住房建设,政府会给予大力援助的。”

  一位老大爷插嘴说:“共产党好啊,要是在过去,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白云飞:“好兄弟,这个村就交给你啦。我们接到命令,要去接受新的任务。请记住,任何时候都要相信党,相信政府,千万不能丧失希望和信心。”

  “放心吧,”李忠笑起来,豪迈地说,“我们彝族人,祖祖辈辈,从来没有在天灾人祸、艰难困苦面前趴下过。”

  白云飞:“文丽,小妹妹,我回去以后给你想办法,让你继续升学念书。爹妈走了,你的书还得读下去。”

  李文丽点点头,眼里噙着泪花;“谢谢好大哥!——”

  28  殉职

  繁忙的山间公路。

  白云飞驾驶着一辆军车,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缓缓行驶着。来到一处狭窄的地段,车子被堵住了。

  他下车察看。

  原来,前方的路况极差。外面的路基有一个大裂口,里侧有一堆垮土,还有流石不时垮落下来。

  一辆小四轮拖拉机陷在深深的泥窝里动弹不得。驾驶员急得满头大汗。发动机吼叫着,喘息着,车轮在泥浆中飞快地旋转,车子却纹丝不动。

  “来,用人推!”白云飞一挥手,招呼在场的驾驶员上前帮忙。他自己大步跨到拖拉机里侧,用肩膀顶着,拼尽全力向前推。

  “一——二——三!”大家一齐用力。

  拖拉机终于开出了泥淖。

  白云飞拍拍手,嘴角露出了笑容。

  “当心,石头!”

  随着一声骇人的惊呼,一块石头坠落下来,击中了白云飞的头部。立时,他倒在了血泊之中。

  他的战友们一齐上前,把他抱了起来。一名战友呼唤着:

  “白大尉——”

  白云飞在弥留中把手无力地伸向衣袋。

  战友替他把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递在他的手里——那是一张照片,李小丹手捧旭日的照片。

  照片浸湿了鲜血。

  白云飞攥着照片的手,垂落下来。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平凡太阳女
第五章  平凡太阳女

  29  大赛

  李小丹手托旭日的大幅彩色照片。

  画面缓缓拉入,出现一个宣传栏。上面是介绍参赛选手的照片和简要的文字说明。宣传栏的眉题是:

  (特写)“2003年中国彝族太阳女选拔大赛入围佳丽本晚决赛作最后角逐”宣传栏前,围观着很多人。

  (场景扩大)州广电中心装扮得焕然一新。灯光灿烂,彩旗飘扬。中心周围是万紫千红的花道,巧夺天工的盆景。门侧两个巨大的红气球悬挂着醒目的布标:“争做太阳女”“欢度火把节”。

  门前人流如潮,观众簇拥入内。

  刘波携着家人进入场内。

  宽大的剧场内座无虚席。

  播放的音乐停止。灯光聚向舞台。观众安静下来。

  主持人宣布:“2003年中国彝族太阳女选拔大赛,决赛现在开始。请各代表队入围选手,闪亮登场。”

  19名选手从舞台左侧上场。她们当中有阿麦若,普琳娜和马燕等,全都形象靓丽,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充满青春活力。她们的服饰各不相同,新颖绚丽。

  亮相。退场。

  主持人:“下面是按照竞赛项目规定的个人即兴表演。先请楚雄代表队的12号选手普琳娜上场。”

  普琳娜从容上场。她拿起话筒,先对观众作一分钟的即兴演讲:

  她的演讲十分简洁:

  “小时候,奶奶告诉我,在很远很远的天边,高山和白云的相接处,有一座凤凰山。山上住着一只凤凰。各种鸟都簇拥在她的周围,欢歌不断。冰天雪地的时候,凤凰拔下自己的羽毛,给众鸟御寒;饥肠漉漉的时候,凤凰领着众鸟寻找食物。众鸟爱戴凤凰,尊她为百鸟之王。

  现在,我长大了。我想,我们美好的祖国就是凤凰山,共产党,就是一只金凤凰,各民族兄弟,就是百鸟。我们和睦相处,战胜困难,在党的领导下创造幸福生活,走向未来!”

  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她抽的简答题是:

  “楚雄州内共有多少个民族?彝族人民能歌善舞,你能用两句话来形容这个特点吗?”

  普琳娜:“州内共有彝、汉、傈僳、傣、苗、白、哈尼等36个民族,彝族人口在各少数民族中占第一位,在境内繁衍生息的历史最为悠久。

  彝族能歌善舞的特点用老百姓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笛子一吹,山歌就飞,弦子一响,脚板就痒’,‘阿哥跳穿千层底,阿妹跺烂绣花鞋’,在所不惜。”

  观众席上再次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贵州省毕节地区代表队5号选手马燕,有请!”

  马燕出场了。

  她是翻着筋斗出场的。

  她的装束非同寻常:头戴一顶华丽的鸡冠帽,额前插在帽子上的一个红绣球忽闪忽闪地,一身简洁的便装,显得格外英武,看去就像是戏台上的花木兰。

  音乐声起,马燕表演一段彝族舞蹈《八月桂花香》,舞姿优美、飘逸。

  ……

  30  募捐

  剧场外面。

  笔直的街道上人山人海,热闹异常。街道两旁挂满了大红灯笼,天空中绽放着朵朵礼花,呈现出一派喜庆的节日气氛。

  体育馆外的火把广场,一簇熊熊燃烧的火把喷吐烈焰,把周围照得通红的一片。

  整个桃源湖四周都充满了人。有的跌脚,有的对歌。音乐喷泉翩翩起舞,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赏。

  露天舞台正在举行“向灾区人民献爱心”募捐活动。数不清的人们排队捐赠钱物。

  31  决赛

  镜头回到决赛现场。

  主持人:“下一位出场的是,楚雄代表队的3号选手,在这次地震中舍己救人而光荣负伤的好姑娘——阿麦婼。大家欢迎!”

  阿麦婼的腿伤还没有痊愈。她的脸上洋溢着微笑,挥手向鼓掌的观众致谢。她略带颠跛地移动脚步,来到台子正中的琴台旁,坐下,取琴在手,拨弦校音。

  全场观众凝神屏息,注视着她。

  刘波向身边的女儿耳语。

  普松柏与夫人低声交谈。

  张台长、王局长等坐在评委席上,满怀期待地看着她。

  突然,琴声响起。高低婉转,铿锵柔滑,连绵不绝,一气呵成。戛然而止,余音犹存——她弹奏的是彝山有名的月琴独奏曲《草皮调》。琴音刚落,嚯然一声,阿麦婼亮开嗓门,唱起了彝族原生态的山歌《梅葛》调: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远古的时候没有地。

  我们来造天,我们来造地。

  不知天牢不牢,不知地牢不牢。

  打雷来试天,地震来试地。

  试天天开裂,试地地通洞。

  格兹天神说,下水捉鱼去。

  公鱼捉来撑地角,母鱼捉来撑地边。

  地的四角撑起来,大地稳实了。

  现在大地又震了,指望天神来相助。

  谁来捉鱼撑地角?彝家人心中最明白——阿罗罗!

  歌声一停,满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主持人:“今天晚上的决赛,有一位选手没有到场。她,就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李小丹。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她的男友白云飞大尉光荣殉职了。为了完成男友的遗愿,她毅然承担起抚养并资助地震孤儿李文丽升学读书的重担。李小丹,以自己的行动,体现了太阳女的精神,为本次大赛交了一份完满的答卷。”

  32  送行

  楚雄火车站。

  李小丹身着一套黑色的职业装,胸口上插着一朵显眼的小白花,在站台上与李文丽告别。

  李文丽从窗口伸出头来:“姐姐——”

  李小丹向她挥挥手:“好好学习,我会来看你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