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是“鄙视”,怎么会变成“对下层文人的同情”?分明是下层民间人士之间的“哄笑”与调侃,怎么就变成“世态冷漠”?分明是写一个小偷(只不过是他只偷书),怎么又成了“对封建文化的批判”?
只有一种解释:口口相传。
《孔乙己》,曾是中国统一课本上的重点教学科目;通过全国数以百万计的教师们的“引伸”、年复一年的“引伸”,就“引伸”成了今天的“印象”。
本文,没有要批评全国数以百万计的教师们年复一年辛勤劳动的意思,因为他们要吃饭。
我仅诚恳地请网友们想一想:你们,是否陷进了一种思维的惯性?
世界,是凭实力说话的。
中国经济,高歌猛进、早晚是要在世界上挑大梁的;中国*,也会走出有自己特色的路;中国文化,将要满足十三亿人的精神需要,还要去满足将来羡慕我们的其他人群的精神需要;中国社会,也会成为世界各种社会典范中的重要一种。
中国文学,也必然会去领导世界文学的潮流!
而中国文学中,最新生、最活泼、最具生命力的一支--中国网络文学,将在这次世纪大进军中、首先担当起先锋队的作用、继而还要成为主力军!
要担当起自己的角色,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创造力,是第一位的!
创造力从哪里来?!
只有打破思维惯性!
没有一个科学家不是打破思维惯性而进行发明、创造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打破原有的思维惯性、打破“两个凡是”、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
中国文学,是沿着鲁迅先生的文脉、走到今天的。
但,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可以讨论的,也是可以批评的。
鲁迅先生是人,而不是神!
请鲁迅先生先,步下神坛。
网友们,抛开“印象”、停止“引伸”、打破思维惯性,焕发出思想的、文学的创造力!
让中国文学自身的思想解放,就此开始吧!
这,亦将是一次民族精神的大解放!
这,与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前景、同样恩惠于大中华的子孙后代!
2007…11…1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鲁迅先生不能代表中国精神
顾晓军言论《鲁迅先生不能代表中国精神》
昨日,五大网站之一的网编给我留言:我们将您纳入中国教育学者团中,需要一张清晰较大的个人照片和一段个人介绍。
照片,没有;可写几句话,总是应该的。
可,想了一夜,只想出这么句话:
一个中国老男人,着意用小说打造中国精神!
刚去看我发的谈及鲁迅先生的帖子,发现还是有很多网友反对我。
反对,不要紧;但,不能混淆视听。
有网友说:鲁迅,代表中国精神。
鲁迅先生,怎么能代表中国精神呢?!胡话呵!
中国精神包括哪些?
我以为:首先,是凝聚力!其次,因为中国长期处在农耕社会中,中国的老百姓有巨大的忍耐力。再就是在外族入侵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
当然,还包括:宗法血缘、入世进取、重义守节、世俗化等精神。
此外,还有底层民众中普遍存在的豁达、开朗,身处逆境而不怨天尤人等。
单豁达、开朗,鲁迅先生就做不到。
身处逆境而不怨天尤人,鲁迅先生就更做不到了。
前时,网上有个归纳网友签名类型的帖子,把我归为:人生豪迈型。
若按网友的方法归纳,我会把鲁迅先生归为:怨天尤人型。
哈哈,怨天尤人型!形象,而又准确。
但,恐怕又要挨网友们的骂了。
骂吧,我索性再说几句:
其实,鲁迅先生,就是一个精神贵族,一个旧文人的代表。如此而已。
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最糟糕的态度。
不同阶层的老百姓,各有不同的难处。
他老人家,不去体谅,反而象私塾先生、家长,动不动就打板子、揪耳朵,“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如今,谁受得了?!
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人,是冷漠的,像一盘散沙。
其实,他老人家写得是病态的、在一段时期内的、一部分中国人,而不是全部的、中国人的真实面目。
换言之,鲁迅先生写出了:我们的民族,处于病态的社会时期的不幸状态。
一个民族的精神,应当是提取民族原生态精神与长期、非病态的主流精神,供发扬光大。
所以说:鲁迅先生,不能代表中国精神!
鲁迅先生的作品,不能代表中国精神;鲁迅先生本人,也不能代表中国精神!
也许,有人会提到伟人曾说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骨头与精神,是两码事。
还会有人提到,鲁迅先生去世后身上盖的“民族魂”。这也是人走了,誉美一下。
总之,鲁迅先生,不能代表过去的中国精神!更不能代表今后的中国精神!
建构当代及未来的中国精神,仍然要以爱国主义为主元素;而能不象鲁迅先生:拿着放大镜,专找毛病、照病态。
当代及未来的中国精神,还应当加入豪迈元素!
鲁迅先生,不但不能代表中国精神;且,还引歪了中国文学的路。他,确实到了该下神坛的时候了。
写于 2007…11…18
txt小说上传分享
鲁迅精神的实质就是反社会
顾晓军言论《鲁迅精神的实质就是反社会》
前几日,网络上在谈金庸的啥作品替代了鲁迅的《阿Q正传》在教科书中的地位。
月初,我总是忙于完成每月既定的创作指标,没去点开来看。虽只是游览了标题,但基本事实还不至于会弄错吧?!
我没看过金庸的那啥作品,自然就无法说出那作品进入教科书的必然。
但,我稍稍仔细一想,还是能说出鲁迅先生的作品剔出教科书的必然的。
为什么呢?!
我认为:鲁迅精神的实质,就是反社会。
我是写小说的,又要先拿他的小说来说事。
鲁迅先生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莫过于《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
从阿Q的视角去看、从孔乙己的行为与《孔乙己》中小学徒的视角去看、从《祝福》中祥林嫂的视角去看,都是反社会的。
在黑暗的旧社会、在我们尚未夺取政权之时,我们是需要反社会的同路人及其作品的;即便在夺取政权之初,我们也还是需要反社会的同路人及他们的作品,一起去仇视那个已经被我们推翻了的旧社会。
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就不能让反社会的作品,去熏陶和培养反社会的精神了。
所以,鲁迅的作品淡出教科书,是再自然不过的必然。
鲁迅精神的另一根支柱是:痛打落水狗。
在疾风暴雨的昨天、在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中,痛打落水狗与反社会一样,是需要的;甚至,是必要的。
然而,在社会进入到一个不断改革、完善的时期,痛打落水狗精神与反社会精神一样,是讨厌的、不和谐的;甚至,是必须纠正的。
我早在《鲁迅先生的错误》中说过:鲁迅先生的错误,在于他写了平民百姓,却不是为他们而写的。那么,鲁迅先生在为谁而写作呢?他是为文化人写作。所以,多年来,他为文化人所津津乐道。
此外,我还在《鲁迅先生不能代表中国精神》中说过:其实,鲁迅先生,就是一个精神贵族,一个旧文人的代表。如此而已。
今天,我再说一点:鲁迅先生,不过是那些自诩为精英的酸腐文人及文化垃圾们的偶像。
我在《鲁迅先生的错误》中,还早已说过:鲁迅先生的错误,不在于他自身,而在于他影响了很长的一个时代。
欣喜:这一“很长的”时代,终于就要结束了!
也就是说:鲁迅先生,将作为一个较有成就的作家,回归历史;他,将重新成为一个人,而不再是一个“神”!
他的精神,也只能是社会诸多原素中的一种;而非是:单一的、貌似具有领导性的了。
鲁迅先生,终于“下台”了。
中国的文学的思潮,终于到了打破桎梏、解放思想,轻装前进的时候了。
重新思考,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我们辉煌的未来!
写于 2007…12…12
2007网络倒鲁方兴未艾
顾晓军言论《2007网络倒鲁方兴未艾》
2007,在诸多网络热点中,还有一个值得一书的热点,就是:
2007,网络倒鲁,方兴未艾!
……
作家顾晓军,不自量力、厚颜无耻、赖皮狗般地,一次、又一次地,以他的狗屁言论、率他的狐朋狸党,向伟大的鲁迅发起进攻,无赖般地揪住一位已经死去多年的老人,死缠烂打!
结果:自然是多多少少地,弱化了伟人的伟大形象。
并,进一步地纠集起一帮、比他自己更加无赖的同伙,进而进一步地抵毁了伟人的光辉。
……
哈哈,所有的反对派们,我替你们写了。
挺鲁的反对派们,你们太虚弱了!你们,只会跟贴谩骂;最后,连谩骂的力气都没有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道理很简单,真理不在你们那一边!
早期的反对派们有《学会害羞》、《弃妇顾晓军》、《作家顾晓军同学,请进来一下》、《呼唤鲁迅精神》、《逍遥笑谈:可以休矣》等等。
后期的反对派们有《<;请鲁迅先生步下神坛>;其实是个笑话》、《请教作家顾晓军》、《思想者鲁迅:独步旷野的猎豹--兼答“作家顾晓军”》等等。
遗憾的是:这许许多多的文章,竟不能去正面挺鲁、不能教导我一下--鲁迅先生,于今有何积极意义。
以《学会害羞》为例,作者说“我孩子四岁的时候,就不在公众场合叉腿撤尿了”。
唉,敢站出来倒鲁,会羞羞答答吗?!朋友呵,你太迂腐了!
再以《思想者鲁迅:独步旷野的猎豹--兼答“作家顾晓军”》为例,作者无非说鲁迅有思想。空洞呵!这需要你说吗?近百年了,说鲁迅有思想的人,可以百万、千万计!即便我倒鲁,也没说他没有思想;而是说他的思想,于今无补!
还是《弃妇顾晓军》的作者爽快,转脸来了篇《鲁迅七宗罪》,哈哈!
相反,倒鲁的力量,却在不断地壮大!
原本,也想列举的。然,考虑到:挺鲁是顺社会潮流,无风险;而倒鲁是逆社会潮流,是有风险的。
因此,就不在此列举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在网络上找着看。
现,倒鲁的议题,已经是立体化、多角度的了。
而挺鲁呢?只剩下几个看似坚强的堡垒,如:鲁迅先生,对反思社会有作用。
说其“看似坚强的堡垒”,就因为这些说法,都是驴头不对马嘴!
反思,是一种思维方式。既不是鲁迅先生发明的,也不可能倒鲁以后人们就不会反思了。
只不过是:找个理由,强拉住过时的东西不放而已。
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其实,我们今天倒鲁,不过是跟他学的。当年,他们开口就是:打倒孔家店!
当然,当年复古派,强拉孔子作盾牌;而鲁迅们,提倡科学、*,搞白话文运动,打出“打倒孔家店”大旗,以彻底摧毁复古派。这,没有什么错。
正因为时代变了,我们的方式方法也改变了--我们要比当年的鲁迅们要客气的多!我们只不过是:《请鲁迅先生先步下神坛》。
当然,即便不改变方式,也没用!“孔家店”,并没有被鲁迅们真的“打倒”。我们《请鲁迅先生步下神坛》,也一样--多年以后,鲁迅先生还是鲁迅先生;作家顾晓军或其他谁,都不可能取代鲁迅先生--就象鲁迅们,也不能取代“孔家店”一样。
《请鲁迅先生步下神坛》,不是真的“步下”或“打倒”,而是一次思想的、精神的解放的开始!
这就是:倒鲁的,最本质的意义!
挺鲁的朋友们,还有一张王牌--鲁迅先生,是文艺旗手。
这张王牌的力量,已不在鲁迅先生自己了,而在于树他为旗手的人。
大家都知道:人无完人。但,我在这里不讨论这个话题。
我只说:树鲁迅先生先为旗手,当时是权宜之计。“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奈何?!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最符合当时方方面面条件的,我以为是写《白毛女》的贺敬之;然,郭沫若、周扬等尚不能与鲁迅先生相提并论,何况贺敬之?!
再,我已在《鲁迅精神的实质就是反社会》中说过“在我们尚未夺取政权之时,我们是需要反社会的同路人及其作品的;即便在夺取政权之初,我们也还是需要反社会的同路人及他们的作品,一起去仇视那个已经被我们推翻了的旧社会。”这里就不缀述了。
挺鲁的朋友们,最后一张牌就是:鲁迅先生,痛斥国民劣根性。
而这正是:我们要倒鲁的关键所在!
我多次说过:哪个民族没有自己的劣根性?!你见过哪个民族的“主将”、“旗手”类的人物揪住自己民族的劣根性不放、“痛打落水狗”的?!你又见过哪个民族是靠“反思”、“痛斥”民族劣根性而强大起来的?!
没有!都是靠自尊、自强,强大起来的!
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