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清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颠覆清朝- 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参谋长比尔匆匆而入,他把电报交给汉若威道:“琉球基地禀报,第1潜艇大队22艘潜艇失踪,至今没有任何消息,他们判断是中国海军击沉了我攻击潜艇。”汉若威闻听微微张开嘴巴,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元帅阁下,难倒中国人有了猎潜战舰和深水炸弹。”猎潜战舰和深水炸弹并不可怕,但是能成功猎杀潜艇,必须具备一个起码条件,就是声纳技术。

    “如果不出意外,中国人研制出了舰船声纳系统。这就对了,中国海军能在黄岩岛成功的堵截菲律宾分舰队,不仅仅是靠攻击潜艇,前提是他们的声纳系统准确的发现了舰队的位置。现在一切都真相大白了,我们的声纳技术还在研制阶段,而他们声纳技术已经装备到战舰上。本部反馈来的消息证实,我们的猎潜战舰已经建造出来,可是没有声纳系统无法投入实战,看来我们输得并不怨。”

    参谋长比尔道:“中国人搞出潜艇并不意外。当年我们的技术没有任何秘密。可是声纳技术是最近两年才出现,中国人怎么知道的,而且走在我们前面。看样子中国人的军事技术已经超越我们。”汉若威道:“立即把这个情况向本部报告。另外命令潜艇部队停止袭击活动。潜艇一旦被猎潜战舰发现,在深水炸弹轰击下根本无法逃生,我们的潜艇优势没有了。”

    寒潮滚滚,然而大英帝国泰晤士河码头却热闹异常,码头上军乐队严阵以待,欢迎的礼炮已经就位。维多利亚女皇陛下亲自到码头迎接远方来的客人。一艘客轮缓缓地停在码头一侧,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率领军政大臣访问英国伦敦。亲自拜见女皇维多利亚。其实基辛格代表美国总统也有兴师问罪的含义,毕竟这次黄岩岛大海战,美国损失了4艘大型战舰。

    维多利亚女皇自然知道美国人的用意。作为最铁杆的盟友,维多利亚女皇自降身份,亲自到码头迎接基辛格一行。欢迎的场面是隆重的,在军乐队优美旋律下。在礼炮的轰鸣声中。基辛格率领大臣依次亲吻维多利亚女皇的手表示尊敬。随后伊丽莎白女皇邀请客人前往白金汉宫。一溜长长的马车队伍向白金汉宫方向疾驰,远处白金汉宫洁白的盛装,在冬日的光辉里格外醒目。

    进入金碧辉煌的大殿,庄严肃穆的气势顿时显现出来。维多利亚女皇在皇椅上落座,尽管女皇老唉但是不失威严。维多利亚女皇面色安详,但是她的骨子强硬,绝对是铁腕人物。眼下在其下柔弱的外面,显露出可亲可敬。可是谁能知道她叱咤风云的能量有多大。大英帝国能成为海上霸主,能成为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女皇功不可没。后来的历史学家,把维多利亚执政时期,称为伟大的维多利亚时代不为过。

    基辛格等随员位列一侧,英国大臣位列一侧。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直言不讳道:“尊敬的维多利亚女皇陛下,首先我代表美国人民、总统阁下及本人,向女皇陛下表示诚挚的敬意。鄙人受总统委托前来与女皇陛下商讨今后的联合作战问题。”维多利亚知道基辛格的用意声音柔和道:“先生们,联合**与中**队作战已经6个年头了,战争打得怎么样不用我说,各位都心知肚明。”

    维多利亚接道:“这次在中国黄岩岛爆发的大海战,联军司令官汉若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战场上的东西,别说汉若威司令官没有想到,我们也没有想到。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况且我也找不出比汉若威更优秀的司令官,各位若是有合适的人选可以开诚布公举荐,我会认真考虑。”基辛格没有想到维多利亚女皇先入为主,化被动为主动,而且非常坦诚。

    其实基辛格只是兴师问罪讨个说法,好平息国内民众的怨气道:“女皇陛下,我们不是来要求更换联军司令官的,为了平息国内民众的不满,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维多利亚叹了一口气道:“失败是沉痛的,连续的失败是屈辱。我们一味的把责任推给对方,是极其愚蠢的,为什么不在我们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几十年前,深刻的了解一下中国大陆那位神秘的、恐怖的、伟大的人物,或许你们能真正找到答案。现在请我的国防大臣,介绍一下中国总统邓子轩的情况。”

    英国国防大臣站起来,这家伙一头白发,无法判断真实年龄。“先生们,通过早起一名与邓子轩亲密接触的银行家,我们大致掌握了邓子轩早期的活动情况,解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位银行家叫查理,当时是东印度洋行上海分行的代理。他是前年回到英国本土,然后隐姓埋名。后来我们找到此人,了解了邓子轩的真实情况。”

    “先生们,邓子轩这个人物是上天创造的产物,此人绝顶聪明,虽然他是满清科举制度的精英,但是此人绝不墨守成规。据查理陈述,此人自幼在教堂学会了英语,并且阅读了大量西洋书籍,他涉猎的广泛似乎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它不仅熟悉西洋各国的历史、风土人情,更深谙西洋科学技术。当时他就懂得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他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商业领域与西方各国紧密合作,并切大显身手。”

    “此人,经办实业,利用西洋先进技术武装自己。他懂得科学人才的重要,派遣十几名头脑聪慧的学童到英国深造,同时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暗中推动官府派遣留学生前往西洋各国深造,为中国积累人才。最可怕的是他啃花大价钱,在西洋各国招募技术人才为己所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我了日后造反,此人费尽心机、卧薪尝胆。其间他秘密建立军校,为自己培养效忠的军官,为了推翻满清王朝,他积累大量金钱,做了充足的准备,此人的心机何等了得。”

    “此人为了造反整整准备了10年,并且利用中法战争的契机,在安南以自卫的名义拉起军队,而且一战成名,当时满清王朝的半壁江山,在短短半年时间就易主充分说明了问题。现在看来,我们为摇摇欲坠、病入膏肓的满清王朝买单是极其愚蠢的,如果我们当时能认清楚这一点,今天就不会成为这个样子。先生们。”

    英国国防大臣介绍邓子轩情况,足足讲了两个小时,他的讲话仿佛在说天书,所有人几乎听傻了。英国国防大臣结束讲话,所有人长时间沉默不语。维多利亚女皇道:“先生们,听了刚才的话你们感觉如何?还认为自己高贵吗,一开始陆战藐视敌人,结果屡战屡败,依然不思进取,乃至被赶出中国大陆,结果我们自身的安全都遭到严重的威胁。现在已经不是黄祸轮的问题,而是民族存亡的问题。”

    “先生们,我们在陆地上一败再败,以为海上能保存尊严。可是又怎么样,年轻的中国海军一天天壮大,这难道不是事实吗。不仅如此,中国海军大有超越我们的优势,今天早晨我接到汉若威司令官的电报,中国海军出现了猎潜战舰,并造成我22艘攻击潜艇失踪。”众人闻听倒吸一口凉气。维多利亚接道:“猎潜战舰、深水炸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大规模列装了声纳技术,声纳技术意味着什么,各位先生不会陌生吧!”众人闻听顿时大惊失色。

    维多利亚继续道:“中国人利用我们西洋技术,埋头发展,现在已经超越我们,我们必须面对无情的事实。我们在发展,我们的敌人在加速发展,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今后我们不仅仅是防御作战那么简单,甚至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获得民族的存亡。基辛格先生,我没有责备汉若威元帅,正是鉴于上述诸多问题,我想你应该找到答案了。”基辛格似乎醒悟道:“女皇陛下,方才的陈述令我震撼,我会转告总统阁下,深刻反省我们的失误。”

    基辛格被维多利亚洗脑,很快接受了她的观点。眼下只有众志成城才能渡过难关。这时一名美国兵器方面的专家道:“女皇陛下,我们的声纳技术已经获得突破,很快就会投入实战,请女皇陛下放心。”英国工业大臣站起来道:“目前大英帝国各大造船厂,正在建造万吨以上的巡洋舰,面对中国海军的日益崛起,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维多利亚最后总结道:“尊敬的先生们,只有正视对手的强大,才能找出自己的不足,我相信自由世界一定会渡过难关,未来属于我们。”以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在逐渐的改变战略战术,他们放下高贵的身段,把自己放在弱者的位置上,对于中华帝国不是一件好事,同时也预示着日后征战的艰难。

    ps:随着中华帝国的不断崛起,西方世界的看法也在改变。

    〖
正文 第135章总统的难题
    京城总部内,邓子轩默默无语,似乎心不在焉倾听着陈锦堂、裴葛锦争论。陈锦堂道:“我认为中央集群发起攻击的时机已经成熟,应该展开夏季攻势,如果攻击顺利,冬季到来前,我们可以推进到新西伯利亚一带,届时西进战略更加主动。”裴葛锦道:“向伊尔库斯科防线发动攻击,我认为时机不成熟,应该让西方面军先动手,如果占领北疆地区,俄国的伊尔库茨克防线腹部受到威胁,然后在发动强大攻势,如果顺利,我们可以推进到乌拉尔山一线。”

    陈锦堂摇头道:“根据情报,俄军不断地在阿勒泰地区增兵,西方面军会遭到西、北两线的压力,如果打成焦着状态,我们就被动了。俄国人不是傻瓜,不会看不到这一点。”二人争论不休,邓子轩像没有事人一样,好像注意力不在他们身上。陈锦堂和裴葛锦谁也说不过谁,眼光不由得转向邓子轩,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你们两个看我干什么。我脸上也没有答案!”邓子轩笑道。“总统,你到底是怎么想的,给我们一些启示。”裴葛锦急迫道。“表面看中央集群和西方面军都具备了进攻的条件,可是我们的敌人也没有闲着。以伊尔库斯科防线为例,俄军采用了大纵深防守体系。我说的大纵深不是以前几十公里的防线,而是几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的防线,一路推进都是攻坚作战。要知道深入敌人境内。敌人的抵抗越顽强。如果战事旷日持久,对我们很不利。”

    “这么说你依然肯定在伊尔库斯科动手!”陈锦堂发问。邓子轩摇摇头道:“你们听我说过装甲作战模式吧!”裴葛锦道:“我以前听你说过。可是装甲集团作战,我们必须有战车,我们的战车还处于试制阶段。”邓子轩站起来道:“今后陆战,要最大限度缩短作战时间,如何快速打垮敌人,缩短战争进程,使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装甲集团的突击力量,你们恐怕想象不出其中的厉害。我可以告诉你们。一旦装甲集团出现在战场,战争模式将产生深刻变革。西部战略我迟迟下不了决心,这是这个问题。目前科学院已经突破了战车理论方面的难题,大功率柴油机也研制成功,可是我们在金属材料上遇到难题。比如一辆战车制造出来,可是没有跑多远就趴窝了,这辆战车也就失去了作战效能。因此我们需要时间,这就是我纠结的原因。”

    “总统,听你的意思,没有在西线发动进攻的打算?”陈锦堂迷惑。邓子轩反问:“方才我在考虑把何猛调往东方面军担任司令官!”“如何安置白胜?”裴葛锦吃惊,怀疑白胜出了问题。邓子轩笑道:“我准备把白胜调回总部,担任国防军副总司令。你们两个压力太大,也好为你们分担。”见邓子轩沉思,陈锦堂猜出邓子轩的心思。

    “总统,你征调何猛,莫非要进攻日本?”“你说那?”“可是时机并不成熟!”“恰恰相反。我认为正是时机。日后的战争是决胜大洋,因此陆海联合作战是今后的战争模式。目前我海军诸兵种已经成熟。只要我们控制黄海和对马海峡,就能发动对日本登陆作战。日本的国土面积狭长,战略纵深小,对进攻一方有利。如果我们攻占了日本本土,联军的海洋防御战略就彻底崩溃,如果我们顺利攻占日本,下一步进军美洲大陆奠定了绝佳的条件。”

    裴葛锦道:“总统,当初你制定的战略是先西后东,为什么改变战略?”邓子轩道:“此一时彼一时也,我之所以改变战略理由有三点,其一,加快战争进程,我们不能一味的穷兵熟武,旷日持久的战争不是我的目的。其二,帝国已经具备了与敌人决战的条件,若让我们的敌人臣服,必须出动重拳。其三,帝国海军崛起,为决胜大洋奠定了基础。”

    邓子轩接道:“战争发展到这种程度,我们必须有更大的战略眼光,要着眼全球战略,不能局限在局部,因此必须加快战争进程。现在战争的主动权已经牢牢握在我们手里,因此对日本发动登陆作战,我需要一名智勇双全的将帅,而何猛具备条件。”“可是调走何猛,西方面军怎么办,现在西部没有合适的人选,能担此大任。”裴葛锦直言不讳。

    “这正是我纠结的原因,西方面军司令官人选的问题让我举棋不定,你们两个琢磨一下。看看谁能担此大任?”邓子轩询问。陈锦堂、裴葛锦相互看了一眼陷入沉思。良久,陈锦堂道:“总统,我认为缅甸方面军司令官尚虎能担此大任。”邓子轩眼睛一亮道:“我怎么把这小子忘了,尚虎在缅甸的历练证明,他完全可以独当一面。立即下达命令,命令白胜火速回京擢升国防军副总司令,命令冷一飞擢升国防军副总参谋长,并兼任中央集群司令官。。”对冷一飞的任命,是邓子轩的平衡策略。

    裴葛锦立即掏出本子记录,邓子轩接道:“命令西方面军何猛,前往朝鲜半岛继任司令官。命令缅甸方面军司令官尚虎前往新疆接任西方面军司令官。命令缅甸方面军副司令官柳云龙擢升司令官,命令第2军军长聂世成擢升缅甸方面军副司令官,宋飞依然担任缅甸方面军参谋长,命令下达即日即生效。”裴葛锦记录完转身离去,陈锦堂笑道:“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