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钱-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蚨髁恕
  大秦帝国的的疆域上,只有两种货币可以通行,一是“上币”,就是黄金;二是“下币”,就是铜钱。铜钱还必须是大秦中央统一生产的,上写“半两”俩字,重量也正好是半两。
  这种秦朝的铜钱,后人就叫它“秦半两”。
  过去百花齐放是太乱了,都说不清货币是什么本位制了,可能乌龟壳也能做本位。现在,就是“金…铜本位制”,干净利索!
  秦法严苛,弄不好就剁鼻子砍头,这号令一出,那些外汇、宝贝,立马就成了古玩,搁在家里自我欣赏吧。
  这个“秦半两”的推广,还有一个重大意义,就是统一了币形。
  秦的铜钱是圆钱,外圆内方,从此“钱”的形状就固定了,一直流行了2000年,到民国初年才被禁用。
  这个带方孔的圆形铜钱,还影响到日本、朝鲜、越南、印尼、缅甸,他们的货币,都跟了“秦半两”的风。
  有人要问了,铜钱的中间为什么要有一个方孔?为什么不像现代的硬币不带孔?
  呵呵,这是个技术问题了。古代在铸造铜钱时,铸好了以后要打磨毛边,为了方便加工,就把半成品的铜钱穿在一根筷子上,打磨时它就不会乱转了。这就是方孔的作用。
  后来有人做文章,把铜钱戏称为“孔方兄”。从此,孔方兄也就成了钱的另一个别号。
  孔方兄虽然出世比孔圣人晚,但它常常向孔圣人挑战。由于咱们民族是个务实的民族,所以,孔夫子常不敌孔方兄。到了现在就更是,孔方兄天下无敌,孔夫子只能靠于丹教授一个人发扬光大了。
  只有一个地方不大听话,那就是云南。以滇池为中心的那一片地方,从春秋晚期起,就使用贝币,祖祖辈辈用习惯了,秦半两也没影响到那里。一直到元代都开始发行钞币了,对云南也只能网开一面。到了明朝,政府强行在云南铸币,还是没人理。直到明末清初,贝币才慢慢退出流通领域。

第三篇 铜钱是我们尊敬的“孔方兄”(2)
贝币到后来其实很不值钱了,明末一两银子,能顶500串贝币,但你挡不住云南同胞就愿意用它。
  也有相反的例子,据考古学界研究发现,华夏民族的贝币造币总厂——海南,恰恰就从来没流通过贝币。那个地方,从一开始有货币,就是孔方兄,大概是汉武帝那时候运过来的。
  也就是说,在远古的海南,贝壳就是贝壳,一钱不值,只有运到中原以后才有价值。这就相当于现在纸张和纸币的区别。
  当时的海南人,很有些郁闷吧,守着满海滩的贝币,跟守着一堆废纸一样,只能出淤泥而不染了。
  古代中国第一次发行的债券信誉不良
  秦始皇统一海内,商人最高兴了。从此壁垒打破,畅行无阻,四海一家,用一种钱,长一个脑袋就能记住汇率了。
  可是他们没高兴多久。秦始皇虽然客观上代表了商人阶层的利益,但政治家的野心有时候谁也不代表,只代表他自己。灭六国后,本应让百姓休生养息,可他还在那里踩油门,而且踩到了极限。
  他做皇帝才11年,你看他折腾的:内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外伐匈奴、征百越,每次大行动,都要耗费浩大民力。尤其在咸阳附近造阿房宫、修骊山墓,共征发民伕70万人。还有当时服兵役的,在200万人以上,占壮年男子的三分之一。
  人都被拉去服劳役了,商人还跟谁做买卖去?
  再说,就算再大的财主,也禁不住这么扔钱啊!
  从后世出土的“秦半两”看,轻重不一,显然后期的铜钱已经不够分量了,偷偷在贬值。秦朝法律是最严的,说半两就是半两,可是连国家都不能坚守承诺了,偷偷刮老百姓的油水,可见实在有点顶不住了。
  秦始皇不管那个,他照旧浩浩荡荡出去东巡。我们就让他在路上颠着吧,咱们抽空回顾一下春秋战国时的信贷是啥模样。
  我们的教科书告诉我们,我们的亲身体验也告诉我们:有私有制就有穷富,有穷富就有借贷——人总不能活活饿死吧!
  世界上最早的借贷行为,是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的西亚,也就是现在老出事儿的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那些地方。
  古罗马也有借贷,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他们制定了著名的《十二铜表法》,首先规定的就是债务法。规定说:欠了债,要还,过期不还要蹲监狱;蹲监狱算是轻的,弄不好把你当奴隶卖掉或者处死——那时候哪个杨白劳敢不还黄世仁的钱?
  咱们中国的规模性借贷起于何时,不清楚,但在春秋战国时期肯定已很普遍。而且古代中国第一次发行债券,就在战国末期。
  有个成语跟“债”字有关,是什么,想想看——是“债台高筑”!
  对,这就是战国时候的事儿。
  事情发生在东周最后一个王——周赧王的身上。周赧王那时候还顶着个“周天子”的虚名,实际上只是个小国的国君,忽然被六国诸侯说动了心,拼凑了5000多兵马,要和诸侯联合去打秦国。
  可是他太穷,就连这5000人的粮饷、武器都凑不齐,只好向境内的富户借钱,给了他们出具了借券,答应在周军班师之日,以战利品偿还。
  后来,他们这群乌合之众根本不可能和秦军交手,无功而返。富户们见周军回来,都手持债券跑来向周赧王讨债。
  周赧王哪有钱还?于是富户就闹起了群体事件,从早到晚聚集在宫门外,喧哗不止。周赧王给吵得死的心都有,只好躲到宫后的一个高台上去避债。周人就把这高台叫做“逃责台”(古汉语“债”、“责”相通)。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篇 铜钱是我们尊敬的“孔方兄”(3)
所以说,中国第一个发行债券的,是周赧王。
  “赧”(nan)字有个“赤”字旁,是因羞愧而面红耳赤的意思——看来,周赧王毕竟还是有羞耻心的,还不上钱,脸红了好几千年!
  古代政治家为什么借钱给穷人不要利息?
  周赧王发债券的事,我说说,你们也就姑妄听之,他这如果也叫债券,恐怕就是人类史上最搞笑的债券了。
  其实这叫“别券”,是古代的借款协议,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傅别”,形状可能和古代调兵用的“虎符”差不多。一块竹片,上面刻有借贷双方姓名、借款数额、还款日期,然后一分为二,各执一半。还款时双方要拿出来“合券”,还完了钱,要销毁,整个程序是很讲信用的。
  估计那时候的古人,还很淳朴,故意欠账不还的,不多,所以借钱都是信用借贷,几乎没有抵押借贷。
  有能力放债的人,当然是权贵、商人和地主。
  可怜巴巴借钱的人,当然是穷苦农民、渔民和猎户。
  那时候,据说借粮食的比借钱的多,这也不奇怪,吃不饱肚子才是天大的事。
  我们现代人,一辈子没借过钱的大概不多,谁都有三灾八难、一时不凑手的时候。要是连盒饭都吃不上了,不借怎么办?
  所有的人格、尊严、体面,遇到钱紧的问题,那都是一堆泡沫!别看“人文主义者”平时闹得欢,要是饿他三天肚子,他还是要自己去找饭吃。
  春秋战国那会儿,没准儿也有“金融风暴”、失业潮之类的,别的行业不景气,放债却是好时机。
  所以那时的大款们,都看好放债有利可图,差不多都在干这事,有的还专门把放债作为一个主要的生财之道。
  那时候借款的利息也很惊人,有的是二分利,有的是五分利,据《管子》一书说,最高的是十分利,也就是“倍贷”,年利息100%。也就是说,借出去1000枚刀币,一年里要收回来2000枚刀币。这就是高利贷了。
  齐国有名的孟尝君,放债的年息收入就有十万钱,靠着放债成了大富豪,白养了三千门客。过去我不知道这个,以为他是生性豪侠、出手大方,后来才知道他的钱来得这么容易,换了是谁,谁也小气不了。
  那时候高官也公开放债,法律不限制。晋国大夫栾桓子,就是放高利贷的好手,名义上是借款给人家,实际等于受贿。有人不缺钱花,为了向他行贿,就故意跟他借高利贷,“上贡”的钱就以利息的名义,名正言顺地送给他了。
  这招数不可谓不高明。可是,瞒得过老天,瞒不过众人。他的名声因此很不好,官场和民间都认为他是“失德”。
  不过,春秋战国时的政治家,也不都是财迷。
  有的人眼光就看得比较远。有一次宋国发生饥荒,大夫司城子罕就建议,国君应该“出公粟以贷”,也就是把国库的公粮借给饥民。他还建议,要命令高官们自己也要出血,把自家的粮食也贡献出来。司城子罕不光叫别人这么做,自己也带头,借给穷人粮食不记账——愿意还不还,他根本就不打算收回。
  这一来,饥民可算见到了大救星,《左传》上说,粮食放出来后,“宋无饥人”。
  在宋国的另一次灾荒中(这宋国真够倒霉的),公子鲍还把自家粮食全部拿出来,借给贫民。
  《国语》里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曾多次下指示“弃责”。楚共王、晋景公、齐景公,都实行过“已责”措施。“已责”,就是终止债权债务,跟“弃债”是一样的。 。。

第三篇 铜钱是我们尊敬的“孔方兄”(4)
这些政治家们,脑子并没进水,他们知道老百姓最需要什么。他们也知道,有一种财富是无可估量的,那就是民心。他们不过是豁出一点钱来,“收买民心”。
  老百姓是知恩图报的,贤明的政治家们这么干并不白干,公子鲍就因为舍小家、帮大家,后来当上了宋国的国君,是为宋文公。
  要是你光跟人家握握手、摸摸人家小孩脑袋,就指望百姓对你感恩戴德,那不是太幼稚了?
  齐国有个田桓子,准备夺取政权,在借给贫民粮食时,大斗借出,小斗收回,不仅不考虑利息,连本钱也没打算全部收回。
  孟尝君的门客冯谖,主动要求去替孟尝君收债。他到了薛城,让官吏把欠债的人都召来,逐个核对了“别券”,而后一把火烧掉。欠债人喜极而泣,“民称万岁”——这该给孟尝君争取到了多少民心!
  如果“口惠而实不至”,光是嘴上说要富民,却一门心思要把老百姓兜里的闲钱给挖走,那怎么能坐得稳?
  春秋战国时代的国君和高官,就是这样,有笨的、也有聪明的。那时的老百姓,生活得是好是坏,就看碰到的是什么样的主子了。
  孔子在财经史上只是一名小角色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孔子,在我们这个钱的历史上,也有一席之地。不过在财经方面,他可不是什么“至圣先师”、“文宣王”,而是个兢兢业业的基层小干部。
  孔子的出身,最早先是宋国的王室,甚是了得。后来祖先在*中失利,逃往鲁国,渐成破落贵族,
  他的父亲,史籍上习惯称为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的一个武官,战功赫赫,还创造过以双手托起千斤闸门,掩护战友撤退的奇迹。这个事迹,几千年后让鲁迅先生激动不已,很想自己也做一回肩扛闸门的猛士。
  但是历来这样拼死命干的人,往往官都做不大,孔子的父亲终其一生只做到“乡邑大夫”。这个官,好听而不中用,比屈原那个“大夫”差得远,只是个乡镇级的小官。
  但是这位老将军的艳福不浅,早年娶了一妻一妾,66岁时又娶了一个20岁的大姑娘颜徵在,这姑娘后来就是孔子他妈。
  孔子的身世,有一段至今都有争议的公案。司马迁的《史记》上说,孔子是他父母“野合”之后生下他的。
  什么是“野合”?
  ——*时天当被子、地当床。
  这可有点,太那个……“小资产阶级”作派了,老将军怎会这么不检点?所以也有人怀疑,这样私密的事,别人怎么能侦查到?于是就有另外的解释,说是两人“老少配”,年龄太悬殊了,于礼不合,因此被称为“野”。
  有人考证,按孔子的生日推算,“野合”的那天应该是大雪满山,不大可能有夫妻以雪地当床。
  这个我们不管了,鲁国的纪检都没管,别人就更干涉不着。只可惜老将军没享几天的福,孔子3岁时他就死了。
  孔子真是个苦命的孩子,母亲也在他17岁时去世了。从这以后的打拼,完全就是草根式的奋斗,只能凭自己的脑子和体力。
  我们现在看到的孔子像,都是他成为“圣人”之后,后代人按照想象画出来的,基本就是个农民化了的老寿星。其实孔子仪表堂堂,身高一米九一(也有说两米多的),被乡邻称为“长人”,到哪儿都是鹤立鸡群。
  19岁上,他娶了一个宋国的姑娘(没准儿是逃荒过来的),一年后生了儿子。这时候的孔子,因为博学知礼,在鲁国很有了一点名气,生儿子时,鲁国的国君都向他道贺,还送了两条大鲤鱼来。孔子很感荣耀,就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孔鲤。

第三篇 铜钱是我们尊敬的“孔方兄”(5)
孔子这一段靠什么养家?估计是在乡间到处打杂。以后才有了一份“工作”,是在鲁国的权臣季孙氏门下,做了一名仓库小官“委吏”,实际上就是会计。
  孔子知道,自己没什么本钱,长得漂亮不当饭吃,想“啃老”也指望不上,只有埋头苦干。他倒也不嫌这工作琐碎、鄙俗,整天守在仓库里,收货发货,记账算账。那时候记账,是在竹简上,每进出一批货,就要刻上一刀,他是一刀都没错过。
  这工作虽然低贱,但是干好了也不易。他的前任,就是因为账目混乱,有贪污嫌疑,结果被季孙氏撵走的。
  孔子不同,他知道苦孩子就得下死力、干苦活儿,才有出头之日。久而久之,他总结出了一条经验:“会计当而已矣。”也就是说,会计这活儿,没别的,精确而已。
  据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句会计格言。
  季孙氏感到很惊奇:想不到这帅男能把这工作干得这么好!一高兴,就给孔子换了一个管制“乘田”,不过也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