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黑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职场黑洞-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业成功、要熬夜加班、要出人头地……
  年龄虽然不大,可已经有了将军肚,开始脱发早秃,开始经常忘记熟人的名字,易怒烦躁,消极悲观,睡觉时间越来越短,头疼耳鸣目眩……
  人在职场,诸多无奈。
  为了生存,为了幸福,为了成功,必须去拼去搏。
  身体是工作的本钱,健康是成功的保证。以透支健康为代价,追求理想,本末倒置,不可取也不明智。
  重视职场疲劳,从现在开始。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序章职场疲劳综合症
不是病的病
  有网站曾做过一次“职业生活情况”的调查,结果80%以上的被调查者内心都有不为他人所知的苦恼烦怨,86%的人感到每天工作忙碌而紧张,71%的人下班后疲惫不堪。
  当今社会,疲劳正在成为职场的隐形杀手。
  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人们一方面必须全力以赴,应对各种挑战;另一方面,由于人的精力和体力毕竟是有限的,想维持持久不衰的充沛精力,想保持持续强有力的竞争力,实非易事。
  经过几年学习奋斗,白女士终于成为脑力劳动者,伙伴们羡慕不已。
  她感到没劲,就是打不起精神,身体没什么毛病。不像以前那么有干劲了,什么都吸引不了她,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上班很累,下班更累。出去玩没时间,吃饭怕发胖,去商场烦,就一句话——没意思。不过才三十来岁,小孩也才刚几岁,却已没有了年轻人的兴趣,缺乏朝气和锐气。
  她自己也搞不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恐怕绝大多数的人都曾经有过那种精疲力竭的感觉。
  或者情绪低落,或者疲劳沮丧,或者失眠头痛,或者消极郁闷,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痛苦中,备受折磨。有的人长期呈现出类似状况,严重影响着工作和生活。
  去到医院看大夫,却检查不出大毛病。
  医学上把这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被称之为“灰色状态”或“第三状态”,也叫“亚健康状态”。
  虽然亚健康状态五花八门,但无论怎样复杂,原因大多与疲劳有关。亚健康状态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疲劳,不是病,也是病。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心态要紧
从外到内的疲劳感,医学上叫做身心疲劳。
  疲劳感人人都有体会,即便再强壮的人,也会在某些时候感到劳累。偶尔疲劳是正常现象,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持续性的疲劳,就绝对不正常了,属于病态了。
  据美国的调查,50%的就诊患者有明显疾病,20%的患者则不能识别出躯体疾病,被诊断为神经衰弱、疲劳、精神性疾病或抑郁症等。这部分人,就包括亚健康人群。
  健康症状中,记忆力减退、时常对健康担忧、注意力难以集中、精神不振、身体疲劳、耐力下降等占前几位。
  产生疲劳的原因很多,可以分为心理原因和身体原因两个方面。过度劳累或过度运动等属于身体原因,另外很多疾病和药物也都可以引起疲劳。
  心理方面的原因更为复杂,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诸如一些突发事件,甚至仅仅因为主观的某些想法,都可以形成思想压力,产生疲劳感。
  消极情绪和极端心态是产生疲劳的起因和诱因。
  性格好强的人,总希望事事完美、时时完美,经常自己和自己较劲,经常伴随着不满足不满意等情绪。
  有完美倾向的人,心理期望值高,目标大,心理压力自然小不了。
  偏狭的人,时时计较,事事玩味,经常懊恼、嫉妒、悔恨等,心理消极,情绪紧张,心情抑郁。
  过于自尊或自卑的人,有强烈挫折感,心情压抑。
  类似上述类型的人,心理负担重,容易产生疲劳。
  烦恼不愉快时时都有,郁闷不顺利处处都在。逃不了,避不开。关键在于心态,心态决定心情。
  面对无可奈何的事情,能够控制的唯有心态。无论处于何种境况,只要调整好心态,认识就会因此改变,心情就会因此乐观。
   。 想看书来

别和疲劳叫劲
有位小姐在一家银行的办公室工作,不知什么原因,她开始感觉特别郁闷,心烦意乱,心灰意冷,注意力无法集中,见啥啥烦,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她很惶惑,不知道自己出什么毛病了?
  这位小姐出现的问题,就是职场疲劳症。
  疲劳是职场现象,每个人都有过感受和经历。只不过有的人意识到了,有的人却不明就里;有的人引起重视了,有的人则不以为然;有的人开始积极寻求对策,有的人则感到无可奈何,束手就擒,任其自然存在和发展。
  有位先生才刚刚二十七岁,在合资企业工作,正是拼搏的年龄。可是他突然觉得生活没有希望,灰心丧气,没有往日的工作热情,失去进取的激情和愿望。
  他感到自己的精神状态明显不对劲,想控制,让精神状态开始好转。但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多少收效,仍然提不起精神,仍然没有工作干劲,仍然无法安心工作。无奈之下他来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药物治疗。
  这位先生的状态只是轻度症状,稍加调养与治疗就能恢复正常。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症状有可能会加重,发展成为抑郁和自闭等病症,治疗起来就更麻烦费时费事。
  有一种观点认为,疲劳是对一个人耐力和能力等的真实检验。如果咬牙经挺过去了,经受住考验,对人的素质是一次新的提升。基于这样的认识,虽然生理心理明显疲惫不堪,但为了证明自己的耐力,为了实现提升素质的愿望,勉为其难,弱旅强攻,痛苦不堪。严重者或许累到住进医院,甚至倒在办公桌前。
  也有的人之所以轻伤不下火线,是担心别人因此产生对自己不利的看法,顾虑自己的工作前景,所以必须坚持工作,把与疲劳的殊死抗争进行到底。如果被疲劳打垮,担心上司说自己意志薄弱,担心领导说自己不胜任工作,担心同事误认为是推辞和逃避工作。
  存在类似的种种顾虑,就只有一条路,只有一聘到底。无论累到何种地步,都不惜一切,咬牙坚持。可想而知,到头来累垮的是自己,终归还上吃大亏。
  丧失健康的身体,就失去了竞争的本钱,一无所有。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再拼也不能拼健康,千万别和疲劳叫劲。
  

名牌人的背后
在你的生活环境中,肯定经常能看到那些开名牌车、穿名牌西服、提名牌包的名牌人。
  有钱肯定比没钱强,谁都期盼过上高收入的生活。有体面的工作,有优厚的待遇。不过任何事情总是一分为二,名牌人有名牌人的乐,也有名牌人的苦。
  人们往往只关注结果,而不关注过程。
  名牌人表面看起来穿金戴银,风光无限,实际情况远不是人们想象的那般轻松潇洒。
  名牌人的背后,大都隐藏着唯有他们自己才最清楚最了解的付出。局外人看到的只是他们的表面,关注的其实只是自己关心的事情,并不了解名牌人背后的故事。
  许多名牌人因为事业,付出的是幸福、健康乃至生命。
  陈女士三十五岁,是有十年教学经验的大学教师。
  她也是一位称职的母亲。一直等孩子上幼儿园后,才开始参加研究生的培训和课程。
  她教英语,负责培训中心英语四、六级考试工作。由于她的能力和成绩,很快就担任了举足轻重的行政职务。
  丈夫是—位考古学家,经常不在家。
  她常常熬夜备课,直到凌晨。过着典型的“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不是准备功课,就是照顾孩子。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照顾一下自己的精神生活。
  久而久之,她倍感疲劳。
  每天下课后,精神越来越难松弛。记忆力下降,记不住与工作有关的一些事情和数字,记不住诸如学生姓名之类的平常事情。更使她焦虑的是,常常把工作上的不快带回家,把不愉快撒到孩子身上,无端责骂训斥孩子。
  身体无名的疼痛也经常来折磨她。胃肠功能紊乱,呼吸不畅,失眠,烦躁。她常常为不能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而发怒,为没有把工作和家庭处理得尽善尽美而羞愧自责。
  她多次向领导反映情况、汇报思想,想适当减轻工作方面的压力。可领导却很少花时间认真听她叙述,只是轻描淡写地安慰一番,然后鼓励她振作精神,搞好教学工作,把功课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向同事诉说,都说与她有同感,然后很快地转移话题。
  有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得到与付出是对等的,收获多少,就要付出多少。
  他们工作时间长,常常超过十二个小时,甚至更长。一般人正常的工作时间为八到十小时。长期工作十二小时以上,会严重超过生理负荷上限,影响身体健康,产生疲劳。
  工作压力大,如果心态不佳,矛盾和问题处理不妥,很容易影响到家庭生活,触发家庭矛盾,引起感情危机。在
  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各种矛盾相互强化,很容易产生心情焦虑、心烦意乱等情绪,产生精疲力竭的感觉。
  李先生三十三岁,财务经理,年薪二十万,车房俱备,工商管理硕士,精明能干,雷厉风行,深得老总赏识,是比较典型的成功男人。
  他工作繁忙,压力大,一般人难以想像和承受。每天早出晚归,周末很少休息。全年能休息十天就很难得了,属于典型的加班一族。
  有一次去美国出差,在几个城市间奔波洽谈业务,十分辛苦。回国后,时差没倒过来,就又开始上班。落下的工作需要补,新的计划需要做,客户必须见面……
  他身心疲惫,最强烈的感觉就一个字——累。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特别想睡个好觉。可是失眠让他伤透脑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醒到凌晨,才勉强昏昏沉沉睡一会。两三个小时后,就又要爬起来,强打精神去上班。常常感觉睡觉比不睡觉更累。
  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年多,累积的疲劳开始发威了。他的腰部出现了红红的疹子,医生诊断为带状疱疹。医生分析,病因是疲劳之后的病毒感染。
  从医学角度看,此类病是由于过度工作或运动,造成严重疲劳的病症。正常人疲劳后,休息一宿就可恢复正常。隔天起身,如果还是觉得十分疲倦,这种状态就是慢性疲劳症。
  名牌人骑虎难下,生活环境逼迫着他们需要有更多的物质欲望和需求。追求和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准,就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承受更大的工作量。
  工作量大,矛盾、困难和问题自然多,挫折和不如意也相应多。长期事务缠身,处于紧张的状态和强大的压力下,心情郁闷,产生疲劳是迟早的事情。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有的人是累死的
1987到1989年,日本“过劳死”的人数1800例。
  1995年,日本“精工”、“全日空”、“川畸制铁”等12家大公司的总经理相继猝死,年龄大多在40至50岁。
  我国国家体改委公布的调查表明,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约低10岁。近五年,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教授、专家共134人逝世,平均年龄仅岁。
  对于慢性疲劳综合症,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提示如下十大危险信号:
  1。大腹便便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伴侣。
  2。脱发、斑秃、早秃。
  3。频频去洗手间。
  4。性能力下降。
  5。记忆力减退。
  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情绪。
  8。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9。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
  10。经常头疼、耳鸣、目眩。
  具备上述两项或以下者,为黄灯警告期;三至五项,为红灯预报期;六项以上,为红灯危险期。
  亚健康状态是指虽未患病,但已有患病倾向的状态。
  亚健康人群较普遍存在“六高一低”倾向,即高负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高体重,免疫功能偏低。
  随着人类对于疾病的认识深化,现已把持续和症状突出的亚健康状态(严重疲劳、肌肉疼痛、失眠等)作为一种疾病来对待。
  美国疾病预控中心将其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症,简称为CFS。一般人群中,CFS的发病率约占百分之零点二左右。
  有学者调查认为,新兴行业中的白领(脑力劳动者)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率为10%到20%。
  美国约有400万人患上此病。
  慢性疲劳综合症严重者可导致猝然死亡,就是所谓的“过劳死”。原因是长期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不能及时缓解,内分泌系统紊乱,未老先衰,过劳猝死。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疲劳的危害
长期的心理疲劳毫无疑问有害无益,会引发心理疾病。
  美国有一位医生曾经调查了250名患者,其中159人在发病前曾有过严重的心理疲劳。在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中,大约有50%的人长期情绪不佳。
  疲劳通俗的说法就是“身体顶不住了”,是机体内生理生化变化的综合反应。大量能量被消耗,体内产生疲劳毒素。疲劳毒素刺激中枢神经,产生全身性疲劳反应。
  由于能量不足,细胞活力下降,机体各系统功能减退,疲劳毒素在体内聚积,体内环境恶化,细胞中毒,兴奋衰减。这些因素,极其易于诱发被动死亡。
  很多常见疾病和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相关。
  因为工作等问题造成的心理紧张状态,使人心率加快,心跳次数增加,血压随之升高。这种紧张状态最初会迫使身体出现功能性代偿,但是时间如果过长,就会使心肌增厚,肌纤维的数量增加,粗细也开始变化,身体出现结构性代偿。
  长此以往,心脏等器质容易出现问题。
  办公室一族虽然工作不像体力劳动那么辛苦,但心理上却觉得更疲劳。
  许多人腰酸背痛,无精打采,神经衰弱,食欲不振,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浑身没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