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是四中队的。”
“四中队怎么就这么几个人?”
“报告,四中队只来了一个排。”
“一个排?”教导员和大队长有点不敢相信,“一个排能比一个连还要快?”
“是的,是一个排。”下面是战士们自豪而响亮的报告。
“排长是哪个?”
“欧阳祥山。”大家都纷纷抢答。
“欧阳祥山?在哪里啊?站出来!”
“报告,我就是欧阳祥山。”这时欧阳才从泥坑里直起身子,满脸泥点地报告。看着这个活泥人,教导员和大队长都哈哈大笑起来。
欧阳居然也傻笑起来。
次日,支队到中队的大检查,果然如欧阳判断的一样夺得了前三名。
没料想不到三天时间,欧阳就被通知去大队当营部书记。这次虽然是平级调动,但也来得实在太快了,欧阳一点准备都没有,想想自己真是幸运,其实鱼塘是大家一起拼力拼命挖的,功劳都是战友们的,而自己却因此从一个“武官”飞跃到了一个“文官”。当时连长也是死活不同意,大家跟连长一样都舍不得欧阳,舍不得这个胆大力勇的猛将、重情重义的兄弟。但是没办法,为了欧阳的前途,连队只能忍痛割爱。
进入大队后,面临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欧阳的学习和工作任务一下子如山一样的堆了起来。天天学习、统计、写通知、出通报,等等等等,事情接踵而至,应接不暇。当时,欧阳的未婚妻就在湖北宾馆工作,欧阳每次送文件骑车子都要经过她那里,但他从未停下过,不用说碰头说话,就连打个招呼,欧阳也是松开车把挥一下手,最多再对她笑一个,然后就匆匆而过了。
“那时候,其实我们的年龄都是处于谈情说爱的高峰期,但是她也很理解我,让我们把感情稳稳地珍藏在了心里。或许就是这样特殊的情况,让我们的感情更加巩固了,彼此也在理解中更加懂得了对方。”欧阳说。
6个月的营部书记生涯,让欧阳着实在实践中又成长了一把,文化水平也渐渐提高了,工作经验也渐渐丰富了,后来直接从正排提到了正连,直接当了中队长。这一跳,其实是破格“空跳”,像跃山羊那样“嗖”地一下就跃过了“副连”直接跳到了连长,他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连长,才25岁!
胜不骄,败不馁。当连长以后,凭借着欧阳谦虚上进、持续努力的表现,又成了唯一一个从25个中队挑选出来到十三中队的“佼佼者”,要知道这个中队是搞正规化建设的试点,是为全国武警做示范的一个中队。欧阳在部队宏图大展!
看来,来部队是来对了。用朋友们幽默友善的话说,就是从一个狗熊变成了英雄。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章 第一个下海的军官(1)
欧阳要离开部队了!
这消息比1978年他在老家“花子要当兵去了”的消息,不知要令亲朋好友惊讶多少倍!也难以理解多少倍!
特别是,入伍17年、已是营职干部的他却自愿不要国家安排工作,成了广东武警第一个自谋职业的转业军官,而且,转业费只有区区6500元。
只读过4年半书,母亲地主出身、父亲有历史问题的欧阳祥山为参军入伍费尽周折,如果不是“粉碎四人帮”,他也许永远只能当一辈子空空如也的“花子”。
但人的命运就这么奇妙,“花子”当了兵,而且一到部队就青云直上,官至营级干部。
欧阳祥山是军队里一名优秀军官,他带出的连队为全军先进单位,那面总政治部授予的锦旗至今保存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欧阳经常说,到了军队后,随着能力和意志的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发生了质的变化,思想境界的变化,又使他们在人的整体素质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五十余年,中国军队的官兵百分之*十来自农村,他们多数与自己一样,最初的目的是想逃脱辛苦、贫穷和难有前途的农村环境,后来到了部队后他们受的锻炼与教育,使得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提高和发挥,追求进步和锤炼意志成了他们军旅生涯中的全部内容和根本收获。这样的人一批批地优胜劣汰着,能够提拔为干部的人成为军队的精英。这些人又在部队特殊的大熔炉里继续锻造,使思想修养、文化修养进一步升华和提高。一旦从军队转业到地方,便成了国家各行各业的精英和栋梁。
如果有心的人做一次全面的调查统计,你会发现,今天撑握着党和国家重要权力的、在各条战线最活跃的那些精英里,许多人都具有军人的背景,而在经济界和文化界这种比例就更高。为什么?因为这些人从小吃过苦,即便当了大官他们仍然能吃苦——吃苦的概念其实包含着不断进取的韧劲。他们珍惜自己的每一点提高和进步,所以又格外地期望更大的提高与进步。
而就在战友们十分羡慕地看着欧阳祥山在仕途上飞黄腾达时,突然听说他向政治部机关送了一份“转业申请报告”!真是始料未及!
从渴望以参军、当官、升迁为途径改变人生命运,到突然放弃飞黄腾达的仕途,毅然离开军营,而且他一不做、二不休地来了个彻底不要任何单位和组织的扶助“下海”,并沉到底的入海。欧阳是疯了?还是政治信仰发生了变化?
他说:“不是,我什么都没变,也没有疯。”
但欧阳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他后来回忆1994年离开部队的那一刻时,依然带着那份切肤的恋军之情,他心里极其复杂,在填转业志愿书时,怎么也下不了手。最后还是在志愿栏里写下了千钧重笔——
第一志愿,不要组织安排!
第二志愿,还是不要组织安排!
写完这两个志愿,欧阳的眼泪一下子哗哗地流了出来。“我知道,从脱军装的那天起,我又将回到从前的那个渴望有顿饱饭吃的穷人地位……”
他不可思议地成了广东省第一个自谋职业的转业军官!
这是不可思议的选择。我不明白,也许读者更不明白。
欧阳挘艘话蜒劾幔冻隽诵θ荩暗饣匚已≡穹牌蒙模牌熬昂芎玫氖送荆氲蹦昶疵胪ü尉谋涿说淖龇ǎ辛酥实牟煌薄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八章 第一个下海的军官(2)
“怎讲?”我有些糊涂。
“当兵参军,想入党升官,是我们多数农民子弟唯一可能改变命运的选择。当年我走的路跟百万现役军人走的路没有多少区别,只是可能我从小受的苦难跟别人不一样而更加渴望而已。这回我毅然决然离开好端端的工作岗位,脱掉军装下海,心里是明朗的,目标也是清楚的。”
“明朗的是什么?目标又是什么?”
“我明朗自己的选择是为了更加自由地发展自己;目标是:要让我的家庭和我的所有亲人都有钱花,都过上真正的不缺钱的生活。”欧阳的坦率令我意外和吃惊。
一个现役军官、一个全军先进单位的主官,竟然会冒出如此实际而大胆的想法,欧阳的真话让我内心感到一份震撼。有多少曾经也是在部队的军人能在自己仕途十分辉煌的时候敢于放弃?敢于拥有这样一份不加掩饰的真切追求?不管是军人还是其他什么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这也决定了芸芸众生之中,英雄与豪杰最后总是少数。
欧阳注定了他将成为与众不同的成功者。但欧阳新的一次人生拼搏,几乎葬送了他全部的希望与努力。十年“下海”历练后,欧阳时常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极深:“如果在转业前我知道创造财富竟然会有那么难、要吃那么多苦,我肯定会继续留在部队吃稳稳当当的饭……但人生没有后悔药。既然选择了我就走下去,走下去后我才发现每个人的潜能其实是无限的,问题的关键是你是否具备了真正想破釜沉舟、不胜不休的决心与勇气。”
1994年8月18日,这是欧阳辞去部队营职干部、脱下戎装、告别军营的日子。很巧,“8?18”,生意人喜欢选择这样的吉利日子,但欧阳在这一天却格外忧伤。部队在转业之前一般会安排半年时间给转业干部找工作,虽然有足够的时间,到了最后欧阳还是选择了转业和不要组织安排工作的“绝路”。然而尽管如此,当部队首长真的前来宣布命令他离开部队时,他仍然从感情上难以接受……在军营的最后一天,他依然冒着烈日炎炎,到训练场上为部队官兵做队列、拳术示范,汗水湿透了军装。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啊?”周新义教导员见后,关心地问欧阳。
“我要一直呆到零时才离开部队,陪陪你们,把军旅生涯的最后一天呆完吧……”欧阳话未说完,竟不由自主地掉下了眼泪。
离开了部队。
离开了战友。
离开了第二故乡。
欧阳感到自己好像没有了组织、没有了靠山,孤独地在茫茫大海上漂泊。回到家后,他仔细想,现在离开了部队,不要工作就什么都不是了,甚至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在深圳,人家一个普通老百姓,怎么着也是有辆车,也有几万、几十万存款吧!可他什么都没有,除了几套军装,和只有刚刚拿到的6500元转业费。经后住房怎么办?部队可以让你赖几个月,但不可能让你赖一辈子,部队家属房只有这么多,先提起来的干部又从哪里来住房呢?
这时,欧阳的心开始发慌了,虽然妻子张青玲已经随军,户口也迁到了深圳,从服务员干到了副经理,可单位效益不好,工资太低。他们平时也没什么积蓄,现在有了一个女儿,平时两人的工资基本上是“月光”。即使偶尔有一点节余,也都给了远在湖北老家的父母和穷得叮当响的亲戚们,而且这些穷窟窿是永远填不满的。 。 想看书来
第八章 第一个下海的军官(3)
其实,离开部队前,欧阳有过深思熟虑:如果自己在部队继续干下去,即便干到将军级军官,可能还只是解决温饱。他一家三口人还好说,家里年迈有病的父母要管,瞎子姐一家四口要管,还有哥哥姐姐几大家子也要管。欧阳的大哥发发一家都患有肺结核病,嫂子去世了,留下三个孩子。他们大多养活不了自己,都需要他的帮助。
在家人、亲戚们眼里,他是吃皇粮的军官,又在深圳,有花不完的钱,所以,家里有什么事都来找欧阳。哪一家有点事,他就得掏腰包,这其实也没说的,他在姐妹兄弟几个中最好嘛,他不掏谁掏?再说了,人总得讲点孝心和良心,更何况他们都是与他有血缘的亲骨肉,想想小时候一家人流浪算命、讨饭挨饿的日子,毕竟现在的日子要好多了,能帮一把、搭一把也是他的责任。可总这样下去,欧阳一家就永无出头之日。怎么办?想来想去,只有靠他了!可靠他在部队里干下去还是不能根本改变欧阳一大家子的贫穷呀!所以在这样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选择了下海。
与其说“下海”,不如说“跳海”更确切一些。
转业之际,欧阳也试图找一份安稳且收入比较高的工作,也就是说找一份有特权的行当。可让他根本想不到,对一个普通转业军人来说,要找份理想的工作实在太难、太难……
有一天下午,欧阳到深圳市人事局军转办想打听当年转业干部的去向,其实是想结识个把重要人物,看看自己能不能碰上好运气。结果他到军转办一看,门口堵有二十几人,有解放军的、武警的,小到排级干部,大到师级官员,都在那里排队咨询去向。快下班时,根本无*到欧阳。第二天上午,欧阳又去了军转办,这回来的转业军人更多,三十多个。又是排着长队,快到11点时出来一名办事人员说,他们现在要开会了,请大家下午来。到了下午还是没有减少人。真让人生气。其实深圳军转办的多数工作人员他都认识,欧阳在七支队当副大队长时,军转办搬办公室,他曾带领两个排帮他们搬了两天家。有这么一层交情,他想这回轮到自己需要请他们帮忙还不照顾照顾?可他完全想错了,到了第三、第四、第五天,欧阳天天到那儿去,见到工作人员就说:“你们办公室搬迁的时候原来是我搬的。”可竟然谁也不认识他了,谁也不想认识他了。为这,他思来想去,好几天想不通。
最后,他得出了结论:要想找个好出路要全靠自己。
得出这样结论的同时,他也在思考一个社会命题,这在他2005年的演讲中,得以充分吐露。
2005年8月22日下午,功成名就的欧阳祥山有机会受到市委常委警备区崔司令员和市委组织部的邀请,为全市的转业干部讲话,他虽略有担心,但还是直言不讳地把他所思考的这个社会命题,以演讲的形式,放置在公众之前。
市委、市政府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你们好!
今天,我以一个老兵和老战友的身份,跟大家共同探讨转业干部应具备什么心态对待第二次创业,同时也渴望各级党委政府审视和理解转业干部的过去和未来。我们当兵的,在战争时期,用生命和鲜血换取了“世界上最可爱的人”这个用金子也买不回来的光荣称号,保卫了国家、保卫了国土。到了和平时期,军队不打仗了,经济建设也不再需要我们靠枪杆子了,但国家依然是由我们来保卫的,只是日久天长后,人们感觉军人不再是“最可爱的人”了。不,我要说的是,这是他们不了解我们军人,不了解我们这些和平时期同样为国作出种种牺牲的军人。我们这些当兵的,有90%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如果能够考上大学,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出来当兵的。正因为他们文化基础差,才毅然担当了保家卫国的责任。平日里,哪个地方出现险情,有苦的、累的、脏的、臭的活儿,只要一声令下,我们就毫不犹豫地去完成!唐山地震、长江发大水、东北森林火灾,不都是我们这些当兵的一马当先、出生入死去了?!说近一点,小小的深圳河污染清理、各大节日的城市卫生、助民劳动、日常边防执勤,处处留下了我们当兵的身影;看守劳教、重点目标的警卫、大型*……哪一次离开过我们这些“傻大兵”?再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