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农场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岛农场主- 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谈了一阵,双方顺利达成了协议。张凤兰到店里工作,试用期一个月,工资一千八百元,管两餐,试用期过后提到两千伍佰元,效益好的话还有奖金、过节费之类福利。

    这样,麻辣烫店添了一名主力人手,总算没有那么紧张了。

    关于麻辣烫店的营业时间,江逸晨也制定了与众不同的安排。尽管店员增加,但他并不打算搞多数餐饮业同行通行的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连续营业模式,因为实在没有必要,一来店里并不靠走流水薄利多销,二来让吴大娘祖孙俩过于劳累也不好。

    于是,他与吴大娘商量之后,把每天的营业时间定为两段:上午十点半开门,中午一点半钟休息。下午五点开门,七点半钟打烊。并且张贴告示,向顾客们正式公布。

    江逸晨自己这边,开始进入了实习阶段。经学校安排,将他和班上其他几名同学派到市里城北一家贸易公司实习。

    本来他们对实习单位还有所期待,以为能学到一些东西。谁知上班后才知道,所谓的实习,其实就是在公司里打杂,整理资料、打字、收发信件、取报纸、搬东西、打扫卫生,什么都得干,基本被当成免费劳动力。和所学的电子商务专业几乎沾不上什么边。

    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单位头头掌握着实习鉴定大权,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江逸晨和他的同学们只得打起jīng神,听从指示,每天都忙得团团转,还不敢迟到早退。

    一周下来,兴许是部门经理觉得这几个小伙子干得还不错,也老实听话,于是除了免费的一顿午餐之外,还给他们每人补助了一百元的津贴。算是额外的收获吧。

    因为实习和上班差不多,再加上每周还有三次魔术表演,所以江逸晨的空余时间不富余,去鼎香园的机会也就比较少了。

    好在吴大娘很体贴他,说只要调料的供货不出问题,其它事情店里的三人完全能够办妥当,让他不用过于cāo心。
第五十六章 老顾客上门
    傍晚时分,鼎香园的麻辣烫汤锅依旧架在门口附近,让香气飘散。

    不多时,陆陆续续的开始有顾客上门了,就坐点菜,鲜香的麻辣烫串子,让他们吃得赞不绝口。

    这幅情景也吸引了更多的客人,于是屋里屋外,随意就坐。

    店里的三个人也随之忙碌起来。

    没过多久,从路西走来五位民工模样的人,一路上东张西望。

    “哎,鼎香园,就是这儿噻。”

    “对头,就是那个老婆婆和那个女娃儿。我认得的。”

    “好多天了,总算找到喽。”

    “走啰,坐到里面去。”

    五人cāo一口南方口音,往店里面走。

    吴大娘一抬头,原来是老顾客找过来了,不由一阵惊喜,连忙招呼张罗。

    客人点完菜,和吴大娘闲聊了几句。

    最近这些天都没有看到吴大娘的麻辣烫摊子,嘴里馋得很,尝别家的怎么都不对味儿。后来就干脆窝在工地上吃食堂。

    直到今天下午,才在小吃街那儿看到了通知告示,随后按图索骥找到这里。

    吴大娘笑容可掬地谢谢他们捧场,然后介绍今天全部是八折优惠。几位民工听了也非常高兴,说今晚要敞开肚皮吃个安逸,好好打打牙祭。

    片刻之后,苏晓佳端着烫好的头一批串串上桌。

    几位民工立刻停止闲聊,一人一个调料盘,捋下肉丸、菜块大吃起来。

    “哎,啷个比原先的味道还好些了哩?”其中一位发出疑问。

    “是噻,我晓得喽,海椒嘛,这里面放的海椒硬是要得。”

    “嗯,这海椒味道好。就是放得不够。”

    “老板,恁个好的海椒,多放点儿嘛,不过瘾噻。”

    平时还都能将就,但今天难得尝到如此美味的辣椒,民工们按耐不住,纷纷提出要求。这也得到了其他部分客人的附和,要求汤锅里添加辣椒。

    但是也有另外一些顾客说辣味刚刚好,不要再加了,否则受不了。

    辣椒这东西,南北方人的口味差异很大,起初是南方人的专利,后来传到北方,北方人也开始能吃点儿了,但食用量普遍不大。

    所以很多像拉面馆之类的餐馆,在桌子上放着辣椒面调料,随客人取用,以适应不同口味儿。

    但麻辣烫却不大适宜采用这种形式,因为辣椒面直接撒到串串上不容易调开,造成味道不均匀,所以通常都是统一下锅的。

    更何况特种辣椒的数量有限,而且辣度极高,也不可能做成辣椒面随便放到餐桌上。

    顾客是上帝,既然提出了要求,也不能不予理睬。吴大娘立即与江逸晨商量,然后向就餐的客人们咨询了一下,大致统计出能吃辣的比例。

    最后决定将两口汤锅分开,一口微辣,一口重辣。

    江逸晨随即往重辣的汤锅中增加投放了两个特种红尖椒,并告知苏晓佳,注意区分,千万别搞错了。

    重新上桌的加辣串串,立刻受到了重口味顾客们的欢迎。

    尤其是那五位南方民工,解开上衣扣子招呼,个个吃得是酣畅淋漓,连赞巴适、安逸。

    吴大娘上前介绍店里刚刚进了粼江啤酒,要不要来点儿。

    得到同意后,五瓶啤酒上桌,倒入杯中,白sè的泡沫,黄澄澄的酒液,更是催人食yù大开。

    餐桌上,辣味儿菜与啤酒往往是天作地合的一对伴侣。

    其他客人见状,也招手点要啤酒。

    在美食的诱惑下,屋里屋外的人们无论男女,都不再顾忌形象,纷纷大口吃菜、举杯痛饮。

    这幅热烈的场景吸引了更多的行人加入,桌子不够用了,吴大娘又从楼上搬出几把折叠圆凳,让他们靠边坐着就餐。

    江逸晨瞧着,心里不由产生了一点儿担忧,由于辣椒的加入,顾客们的吃相明显超过了以往在小吃街上出摊的时候。另外三种调料还无所谓,但这特种辣椒似乎具备一定的致瘾xìng,包括苗圃的廖老头儿,现在也几乎是顿顿离不开。

    不过转念一想,这世界上带致瘾xìng的食物饮料可不少,除了违禁品以外,常见的香烟、可乐、咖啡、槟榔、浓茶等等都会使人上瘾,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尤其是后面四种,不仅合法,似乎也并没多少人对之进行抨击。

    算了,以后看看情况再说吧。

    暂时也没功夫细琢磨,因为此时那边又有顾客招手叫人。

    点单、取料、下锅、结账收钱,店里的三人都忙得团团转。夜sè渐渐降临,一直到八点多钟,全部食材销售一空,麻辣烫店随之宣布关门。

    将外面的桌椅搬进屋,吴大娘和苏晓佳坐在椅子上,不住喘着气。今天晚上这段儿真是累坏了,几个小时就没有停过。

    江逸晨的状态还行,没有感觉过于疲乏。

    他想了一下,建议吴大娘去招个店员来帮忙,瞧这架势,今后的生意肯定是一片火红。

    至于人员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老实勤快,身体健康就行。工资可以适当给高一些。

    吴大娘也同意了,要是天天如此,自己这把老骨头还真受不了。

    随后粗粗一算账,今天两餐,共计卖出荤串一千一百串,素串两千五百串。啤酒一百余瓶。

    按素串成本三毛,荤串成本七毛来算,不算啤酒,光这两样就赚了两千二百多元的毛利,这还是在首rì开张打八折的基础上产生的业绩。

    吴大娘手持计算器,乐得合不拢嘴。开个小吃店的利润竟然如此丰厚,真是始料未及啊,真是比那个野摊子强太多了。她心中暗暗庆幸自己有眼光,当初舍得下本钱与小江合作。

    江逸晨一抬头,看见了挂在墙面上的石英钟,突然想起今天是周六,晚上还有魔术表演任务。

    “大娘,晓佳妹子,我还有点儿急事儿,得马上走了。屋里就得你们收拾,辛苦了。还有,晚上关好店门,注意安全。明天上午就去把多余的钱存银行,店里留下基本的花销就行了。”他赶紧交代几句,然后站起身向门外走去。

    “知道了,小江,你有事儿就忙去吧,这里有我们,就不用cāo心了。”吴大娘应承道。

    苏晓佳的脸上汗津津、红扑扑的,她见江逸晨要出门,也对着他挥了挥手告别。
第五十五章 鼎香园开张(下)
    鼎香园的大厅之中,已经是座无虚席。顾客们一边享用美食,一边相互交流谈笑,气氛也随之热烈起来。

    随着客人的进进出出,菜架上的食材以惊人的速度飞快消失着,远远超过了以前的野摊子。坚持到一点钟左右,终于全部告罄。

    今天是开张第一天,由于情况不明,不敢准备过多食材。以后倒是可以进行调整。

    江逸晨早已收回了搁在店外的宣传木牌,并婉言回绝了新顾客的进门要求,请他们晚餐的时候再光临。

    待店内最后一拨客人结账离开,他随即关上了玻璃店门,将门后标记着打烊的牌子翻正对外。

    吴大娘和苏晓佳拿毛巾擦擦汗,接着收拾餐桌上的竹签碗碟,江逸晨也上前帮忙。

    “小江,歇着吧,你又要上学又要照顾店里的,容易累着。我们俩干就行了。”吴大娘劝阻道。

    “呵呵,我可没那么娇气。对了,大娘,我说不用担心吧,就凭咱们店串子的味道,独一份儿,换个地方生意一样好,根本不用犯愁的。”江逸晨想到先前吴大娘患得患失的模样,不由觉得好笑。

    “那倒是,我这老婆子,可比不了你们大学生见识多。”吴大娘感叹地说道。

    苏晓佳听了这话,不觉莞尔,冲nǎinǎi打了个江逸晨还看不懂的手势。

    “这死丫头,还敢笑话nǎinǎi。看我不敲你。”吴大娘作势要捉她,苏晓佳赶紧笑着跑开。进厨房做午饭去了。

    看着祖孙俩开起了玩笑,江逸晨的心情更加愉快起来,没想到晓佳妹子平时文文静静的,原来也有如此活泼的一面啊。

    等全部收拾利落,三人坐在一起吃午餐。

    午餐简简单单,就是白米饭,外加炒了两荤两素四个菜,都是苏晓佳掌勺。刚才看着菜刀、锅铲在她的手中灵动地上下飞舞,江逸晨不由感慨,那句话说得一点儿没错,还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要知道现在的城市家庭里大多是独生子女,年轻一辈的女孩子中,会做饭的打着灯笼都难找,几乎已经快变成熊猫般的稀罕物了。

    吴大娘见生意兴隆,不禁情绪高涨,干劲儿也起来了。

    她交代孙女,早点儿把饭吃完,然后一起准备晚上的食材。趁热打铁,多招揽一些顾客,也打响鼎香园的牌子。

    江逸晨见状连忙劝阻,说这店里的生意并不是靠走量维持的那种,讲究个细水长流,用不着那么拼。注意劳逸结合,千万别把身体搞垮了,那可得不偿失。要知道现在的医院都是老虎嘴,轻易可进不起。一会儿先睡个午觉,歇踏实了起来再说,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

    前几天,吴大娘她们已经退掉了地下室的出租屋,正式搬到店里二楼来住了。

    吴大娘一听也是这个理儿,便点头答应下来。

    用餐完毕,江逸晨看店里的事情暂时不多,于是告辞出门,准备回学校苗圃去瞧瞧。

    合林街距离学校北门并不远,大约一刻钟左右,江逸晨便走到了往rì麻辣烫摊车的位置。

    此时,小吃街上的各种摊位还没有收摊,小贩们仍卖力地吆喝着招揽生意。

    他突然想起了吴大娘说过的,昨天下午在那棵大杨树上张贴了两张开店告示,用来通知这里的老客户们。

    谁知左看右看,也没有发现告示。难道是有关部门派人来清理小广告了?不对啊,就在附近的墙上、电线杆等位置,其他什么房屋出租、招聘男女公关、老军医治疗难言之隐等等小广告历历在目,丝毫也没有清洗过的痕迹。

    于是他掏出手机,给吴大娘打了个电话,问问情况。电话中,吴大娘说自己肯定是贴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她又说店里还有,她马上再带两张过来。

    江逸晨只得在原地等候,他又看看周围那些做生意的小贩,心中似乎有些明白了。

    不多时,吴大娘骑着自行车赶过来,上坡时由于气力不济,便下车推着往上走。

    两人碰面,吴大娘瞧瞧空空如也的杨树干,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哎,我说,是谁那么手欠,谁那么缺德带冒烟的啊?还把我的通知给撕了。你们有气儿,有能耐找城管撒去啊,找贪官污吏撒去啊。欺负我一个老婆子算什么本事啊?我带着一个没爹没妈的哑巴孙女,过rì子容易吗?这谁撕的啊,良心让狗给吃了吧?”

    “谁撕了我的通知,谁生儿子没X眼儿啊。。。。”

    吴大娘叉着腰、面朝小吃街,拉长声音骂开了街,嗓门大得出奇。

    没想到平时和善可亲的吴大娘居然还有这么泼辣的一面,江逸晨暗暗感到好笑。

    怪不得说同行是冤家啊,这句话真是一点儿没错。

    他顺势望向不远处的那些摊贩,一个个面露尴尬,都低头干活儿,根本没有人应声,更谈不上站出来了。

    吴大娘骂累了,收住声,转而又从自行车后架子的袋子里拿出两张新的通知告示,刷上浆糊,重新贴在大杨树树干上。

    并嚷嚷谁再撕,她就天天到这里来骂,让大家都不安生。

    江逸晨安慰她了几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