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技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竹技词-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晏之原冷哼一声,道:“这事拖了许久,如今忽然急着要办,自然是太子想的主意,又去求了父皇了。”

    他放下酒杯,仰面缓缓闭上眼睛,道:

    “那丫头定在备选之列。可是,她倔强孤傲,不遵世礼,岂会乖乖地站在一大群姑娘间,让别人来挑三拣四、品头论足?何况此时又与太子有了嫌隙――”说到这里,他皱起那双浓厚的眉,“怪不得太子要逼迫赵养性将其囚禁起来。这样一来,她去南郡是想都不用再想了。”

    张帷继续道:“张大人悄悄地告诉我,奉内廷之命,北岭郡主隋芊芊和赵姑娘都不用参加户部的初选、二、三选和内廷的身体检查,直接便可进入最后的选妃。爷,我看赵姑娘被立妃,是铁板上钉钉的事了。”

    晏之原目光一闪,直视张帷片刻,忽地哈哈大笑,“连身体检查都不用参加?好--太子为了赵郁竹,真是煞费苦心!他怀疑我与她有私情,便撺掇着父皇授与我一个可有可无的监军之职,将我远远地支开,然后择机将赵郁竹纳入东宫。他又怕太师等人从中干预,索性籍选妃之名,将隋芊芊等有背景身家的姑娘一并纳入,这样一来,大家都无话可说,他也遂了心愿,还巩固了自己的储位。好――好――好一个一石三鸟之计啊!”

    他端起杯子来“咕咚咚”喝了一大口酒。

    “他悄悄积攒了两年的力量,如今是厚积薄发--当上了太子,打发了我,得到了赵郁竹!他――他终究比我厉害!”

    说着,晏之原“啪”地将酒杯掷于假山石上。酒杯应声而碎。

    “她也终于得偿所愿了!”他忽然大声咳嗽起来。

    张帷低头一声不吭。

    过了一会,见主子的咳嗽喘气声渐渐平复下来,他慢慢抬头道:

    “主子爷,您若要见赵姑娘,我可以立刻去安排--虽然难见些,办法总是有的。”

    晏之原闭着眼,仍旧托住了腮。

    好一会,他摇头道:”不用了,等我日后回来再说罢。”

    “可是――”张帷迟疑道:“那时她就是太子之妃了。”

    晏之原忽然睁开了眼,冲着他的心腹微微一笑,道:

    “那又有甚么关系呢?”

    张帷看着主子,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晏之原却站了起来,背手走了几步,道:

    “好啦,明日就要离开永州,我们该去城外大营瞧瞧他们准备得如何了。太子为了赵郁竹,拱手将十万大军送于我手中。监军虽是个虚职,只要运用得法,便可实之;况且,乌大将军是我们的人,到了边关,东越二十万大军、三分之二的兵力便在我的掌控下。嘿嘿――哈哈――”

    十九岁的少年踌躇满志,仰天长笑。

    天边的云仿佛被火燃着了,红彤彤的光芒晕染了大片的天空。他的脸浸浴在漫天的霞光中,竟是说不出的诡异艳丽。

    郁竹啊,你确实得偿所愿嫁与了我大皇兄,可是,你只能在隋芊芊下,居太子妃侧位。除正妃之外,还有侧妃数人要与你一起分享东宫太子的雨露。这便是你两年来尽心服侍他,对他忠贞不二的结果。

    清高自许如你,如今也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尽管那种命运始终被你鄙视。

    郁竹,我还争不过他,只好将你暂且留在他身边。

    可是――

    我一定会回来找你。

    郁竹,等着我――

    到那时,就像在笠云渡那样,我将把你紧紧抱在我怀中。
 


竹枝词 第二篇:天命 第三十五章
章节字数:5095 更新时间:07…10…10 20:13
    赵府。

    郁竹坐在窗前,仰望天空。

    内廷既下了禁足令,她的活动便只能囿于这个小跨院,每天闲看晨昏日落;但她并不寂寞,除盛梅经常过来探望外,来找她或试图找她的人真不少。

    先是父亲赵养性,他的心情异常矛盾。女儿若真嫁入东宫,对赵家并非没有好处,可是贵妃娘娘那里该如何交代?以后在朝堂上他以何立场居之?因此,他沉着脸将女儿训诫一番,嘱咐她要沉住气,嫁入东宫后更要谨慎行事,关键时要听从他与贵妃娘娘的吩咐。

    其次是继母玉荟,她是真心替郁竹高兴,太子殿下地位尊贵却又温厚贤良,有如此夫婿作依傍,真是女儿家最大的福分。因此,她一边苦口婆心地劝导郁竹别太任性,一边暗暗地着手准备她出嫁的应用物品。

    还有一班消息灵通、目光长远的夫人小姐。她们素知郁竹与太子的渊源;看此番情形,赵家大小姐定要选入东宫,即使当不上正妃,也是个受万千宠爱的侧妃;太子一旦登基册封后宫,这位侧妃自然能封上贵妃,其地位何等显要!因此,她们满面春风地到赵府来与郁竹道贺攀交情;若不是玉荟与盛梅出面周旋阻拦,郁竹的小院落只怕没有宁日。

    最后到来的孙岭海却是满腹忧虑。他和其他人一样,其实不明白郁竹与太子之间发生了甚么事,但这两人的关系日渐疏远总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如今宫中选太子妃选得热火朝天,瞧那阵仗,太子不选上三五个妃子怕不会罢休,这更叫他替郁竹担心;即便选上了,也不啻于小鸟进了樊笼;难道――她竟要在那只充斥毁谤、猜忌与嫉妒的笼子里苦熬一辈子么?

    其实,离开赵府并不难,孙岭海心想,珍珠夫人因其夫任上行程紧迫,已随之离开永州,但南郡郡王派来接引郁竹的人仍住在永州驿馆;只要郁竹下定决心离开,他就能带着她与那队人马会合,悄悄离开永州。可是,郁竹没有向他提出这要求。她只是整日在小跨院里独自徘徊,一言不发,皱眉冥思。

    五月初五,甘泉宫。

    甘泉宫,如其名,宫中真有一眼活泉,常年汩汩冒出清澈的泉水;泉水蜿蜒流淌,汇成淙淙溪流,穿过宫墙,流入御花园,最终归入彩霞池。

    因甘泉宫偏僻幽静、风景优美,皇后生前常在此处休憩养病;皇后薨逝后,这里便渐渐荒废。如今,因太子选妃一事,甘泉宫被整饬一新,恢复了往日溪水潺潺、芳草萋萋的风貌。

    大殿中,十五名少女参差地立在青砖地上静静等候。这十五名少女,除北岭郡主隋芊芊与赵郁竹,余者皆经层层筛选,个个出身名门,才德自不必说,容貌体态更是百里挑一。因素闻太子殿下喜爱冲和清淡,这些女孩也都舍弃了富丽华贵的风格,个个扮得如同出水芙蓉般,很是超逸雅致。

    饶是这样,少女们仍是忐忑不安,生怕被别人比下去。于是,她们在礼节允许的范围内,偷偷地用眼角余光打量自己的对手。

    第一个,自然是北岭郡主隋芊芊。芊芊郡主肌肤莹润如玉,白衣纤尘不染,一眼看去,仿佛冰晶凝成的人儿;她出身高贵,偏待人温柔和气;这样的妙人,是命中注定要做太子妃的。

    第二个,是赵府大小姐郁竹。她靠着往日服侍太子积下的功劳,也早早内定了太子侧妃;否则,瞧她那一脸苍白生硬、不知所谓的表情,殿下瞧得中她才叫奇怪。

    太子正妃、侧妃已各定了一名,那么,余下的侧妃名衔会落在谁的身上呢?少女们左右打量着余下的同伴,芳心都怦怦地跳起来。

    郁竹却不理睬周围的偷窥与揣测,她站在众女间,微仰起下巴,漠然瞪视着殿中上首那张铺设明黄锦垫的太师椅,一个多日来慢慢形成的惊人念头,正断断续续、重复刮擦着她疲乏得有些僵硬的脑子。

    那张椅子,应是皇上坐的;他会坐在那里,亲眼看着皇儿择选自己的王妃――

    私自出走,当然可以,但,会累及赵府上下――

    忽然,一阵自外面传来的脚步声打断了她的冥想。她与众少女一起循声回望。

    来者皆是她熟识之人,粗粗数去竟有二十余位。走在最前面的是皇上,其后紧随的是赵贵妃、惠妃及宫中年长位尊的嫔妃若干,太师袁仰薄亦赫然在列,跟在最后的,是襄敏公夫人、镇国公夫人等几位与内廷关系密切的命妇、贵夫人。

    他们,自然是为太子选妃这样的宫闱大事当见证人的。

    殿中待选的少女都是大家闺秀,此时阵脚不乱,见皇上和众人都落了座,便一齐屈膝行礼。皇上含笑颔首,明亮锐利的目光却将众少女一一打量遍,然后,微抬起右手手腕。

    边上的太监立即走下去。

    不一会,大殿里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郁竹慢慢抬起眼帘。

    不用回首,她就知道那是谁。因为,她是第一个听到那脚步声的人。两年多的时间里,从点点的细碎踉跄到一路的连贯利索,她与那人共同见证。

    可是现在――

    她始终没有循声望去,只直着身子,茫然盯着前面的朱漆柱子。

    记得很久以前,她与他在隆福宫里相携登高,看见墙外一列走过的待选少女,曾一起慨叹少女们不可捉摸的命运;没想到仅隔一年多,她也站在了待选队伍中,等待他的挑选。也许,他也不曾想过罢?

    天命――她默默地想,难道这就是天命?每个人都逃不过命运的安排么?

    她想得如此出神,直到一个太监拉长了声调尖声道“薛问青--”,她才惊醒过来,凝目望去,太子已站在一个绿衣少女身边。

    选妃开始了。

    太子在每位少女面前略站一站,以示验看。每个被验看的少女都蹲身行礼,他则颔首还礼。

    旁边太监随着他身形的移动,接连念出少女的名字。

    “王盈--”

    “谢珊珊--”

    待太监念出“赵郁竹”时,郁竹微微蹙了眉尖,略低下头,也蹲身行礼。她没有去看太子,却知道他一定在瞧她,因为脸颊上有些刺痛--仿佛被一簇小小的火苗,浅浅地灼着。

    她听到了他粗重的呼吸。可是,她始终没有抬起头来看他,只木然地盯着青砖地。

    太子也许在她身边多停留了半刻,但很快便与她擦肩而过。太监立即念出下一位少女的名字。

    “谢云溪--”

    啊――

    她的头脑突然变得通透澄明,心中放下了仅存的那一点犹疑和迷茫。

    刚才从她身边走过的那个身穿浅色华丽宽袍、发束金冠的年轻男子,是太子殿下,不是之临。

    她的之临,是那个初时坐着轮椅,目光却澄澈明亮的素衣少年;后来,他喜欢牵着她的手,在浓荫下安静地散步。他们身边没有旁的女子。

    她的唇边,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微笑。

    之临,其实早住进了她的心间。他将伴随着她,脱离重重宫墙的束缚,在今后的岁月里,踏遍东越的山山水水。

    太子走过最后一位少女,转身返回,和皇上说了几句话。

    一位宫女端着托盘,站到太子身边。

    侧旁的袁太师和惠妃等人都忍不住在座椅里动了动身子,因为太子即将在这十五位少女中,正式选定他的正妃和侧妃。选中的少女和她整个家族的命运,将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初夏的风透窗而入,少女们裙裾翻飞,远远望去,个个身材袅娜轻盈,简直叫人分不清谁是谁。

    太子却没有犹豫,他穿过众少女,直直走向郁竹。

    袁太师忽然伸出五指罩住了茶几上的茶碗。

    按照惯例,先选出的少女,是地位最高的太子正妃;也许,太子是想早早定下郁竹?

    殿内鸦雀无声,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牢牢地放在他身上。

    郁竹却是侧过脸去,怔怔地看着那手端托盘的宫女离自己越来越近。托盘里端端正正放着五件选妃信物,中间一支晶莹剔透的绿玉如意,边上四只红彩缎绣鸳鸯荷包。

    清早入宫后,引领郁竹等待选少女的年长女官除检视她们的仪容、嘱咐若干注意事项后,还向她们解释道:

    “诸位小姐,待会若太子殿下钟情于你,他会给你一样信物,正妃会得玉如意,其余人得鸳鸯荷包。哎――不管得的是哪样,小姐们拿回去都够给你家人瞧的啦!”

    太子低下头去,伸出手自托盘中拈起――

    唯一一支玉如意。

    一个沉不住气的少女发出一声轻呼。更多人选择的是沉默。

    绿莹莹的玉如意被递到郁竹面前。

    郁竹仰起脸来。两人眸光相触,太子神色平静,睁大了一双眼睛,淡淡地看着她,仿佛两人间早有过约定。

    然而,郁竹没有去接。

    忽然,太子伸出另一只手,拽起她垂下的胳膊,将玉如意塞入她手中,然后拉着她返身就走。

    “你跟我来!”他道。

    郁竹吃了一惊,欲抽身后退,却没有成功。

    两人转眼间走过众少女,来到前面。太子放开她,独自直直跪倒在皇上面前。

    突如其来的变故令在场诸人惊诧万分,其中某些人早就或多或少地变了脸色。

    高高在上的晏晋也微微皱了眉头。

    “父皇――”太子忽地朝上重重叩了个头,道:“在场诸位姑娘中,儿臣只愿立赵郁竹为妃,请父皇成全!”

    郁竹心中大震,殿中鸦雀无声。

    良久,那边惠妃娘娘霍然而立,大声道:

    “陛下,臣妾以为,太子此举不妥!太子!你这么做,对得起皇后娘娘在天之灵么?”

    众人纷纷将目光转投至惠妃身上,惠妃直直挺立,一贯苍白的脸上因极度恼怒升起了血色。

    太子头也不回,朝上又重重地叩头,道:

    “上三姓氏族是我朝之根基,儿臣身为皇太子,永不忘祖宗的这条遗训。赵氏非上三姓家族,郁竹自然不能当太子妃,但她确是儿臣此生惟一所爱,故儿臣思来想去,觉得只有辜负父皇期望一途可走――”他忽然仰起脸来,朗声道:“请父皇削去儿臣皇太子的名衔,儿臣愿做一平民,携郁竹退回隆福宫居住,从今以后,再不过问朝事!请父皇――”他又伏下身去,“答应儿臣的请求!”

    郁竹只觉心里又苦又甜,双腿一寸寸软下去,原先脑中盘桓已久、早熟极而流的话此时一句也想不起来了。她“噗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